书城科普读物植物记ⅱ
2609500000013

第13章 云杉

(Picea obovata)

云杉,新疆,特克斯科桑草原

新疆云杉又名天山云杉,在我国分布于新疆天山南北坡、昆仑山西部、准噶尔西部山地,东西绵延达1800公里,向西延伸到吉尔吉斯斯坦的天山与阿赖山,是中亚荒漠带最主要的山地常绿针叶林。在天山北坡,天山云杉林分布于海拔1500~2800米的中低山上,构成了断断续续连绵千里的山地森林垂直带。——这连绵数千里的松涛声自然是波澜壮阔的,长春真人到这儿也禁不住要写:横截天山心腹树,干云蔽日竟呼号。只是我不觉得它是在呼号,它那声音的瀑布,壮阔的节奏音律,铺展于天地间,却又自在性空,是能容人,置身其中,甚至觉得自己就是云杉树下一枚小小的草乌毛茛花儿,幽幽地散发着颜色香气。

年少时的夏天会和伙伴们到山里野游,常常走着就离开了众人,独自穿行在云杉林里了。在松脂凝香,涛声静远中,突然听到伙伴们叫我的名字,那种感觉像在山巅回首,突然看自家小小的屋顶,在群山包围中,渺小而温暖。

当黄昏的颜色流入云杉林,伙伴们便四处拣了松枝来烧篝火。至今仍记得那火焰流窜的颜色、它清脆的爆裂声,以及烤得红红的青春面孔;而背对松林的后背却愈来愈凉,包多厚的衣服棉被也还是冷——山风无处不钻——终于熬不住了,就在充满松林的空地上,和伙伴们拥挤成一团躺下,渐渐地暖和过来,那篝火却兀自烧着:它不会冷,也不孤单吧?1918年受北洋政府委托,前往新疆考察的谢彬写到过天山云杉自然燃烧的情况:其根枯腐,恒多自焚,日中遥见山间延烧广阔,火光烛天……入夜出帐立观,仿若夜坐长沙天心阁中,看全城灯火万家。不知谢彬醒来的那个清晨,可否像我一般,一睁眼云杉青黛的山壁几乎是劈面而来。

天山云杉可以活很久,几十年上百年的树木在天山山地遍拾皆是。有人甚至在天山北坡发现了有737年高龄的云杉。据说可根据它来揭示当地700多年来气候水文的变化。虽然松科植物们大多可以活很多年,但也有一个特点,那就是被砍倒后不能从根部再生。希罗多德曾经讲过一个和松树有关的故事:克罗伊斯……命令兰普萨斯尼斯解救米太亚德,说如果办不到的话,就要把他们像砍松树一样消灭掉。兰普萨斯尼斯很疑惑像松树一样消灭掉是个怎么消灭法,最后一个年长者发现其中的厉害:树木中只有松树砍了以后就不再发芽,这意味着一棵树的彻底消失。松科云杉属植物新疆云杉们,为了不被克罗伊斯消灭掉,只好靠风来传播花粉种子了。

据说,风媒植物中花粉飞得最高、最远的记录是松树的花粉创造的。松树的花粉有能够帮助飞行的气囊,它可以在风里让自己升到几千米高度,越过山岭,跨过海洋,飘出几千里之外!这样的高度,克罗伊斯恐怕是砍不到了吧。

云杉带有翅膀的种子成熟时是黑褐色的,它的翅翼有倾斜度,有点像飞机的螺旋桨叶,这种结构能让种子在下落过程中像单翼直升机一样旋转飘飞,风停了之后,它们还能飞好长一段,这与直升机发动机熄火后凭惯性缓慢下落的道理是一样的。据说,一场大规模山火毁林事件后,只要相邻地区还保有一片完好的松柏林,它们的种子就有可能随风飘飞而至,几年之后,被山火毁坏的地段就会重新郁郁葱葱。

松科云杉等裸子植物是泥盆纪晚期就已出现的,这个时期距今已有2.45—0.65亿年,而人类的历史才不过160万年,莱特兄弟发明的螺旋桨飞机1903年12月第一次试飞,这个时间差,可让我们窥见植物“科学技术”之发达,而且,从传播的角度上来讲,有“螺旋桨”的裸子植物松树们是比被子植物(即开花植物)要落后的植物。

松科植物为了避免意外——毕竟风是任性的——还让自己的松子充满了动物所需要的营养,如此以来松鼠、鸟类和所有以松子为食的动物们也成了松科植物的播种者。梭罗认为松鼠是松林里最受欢迎的客人,松鼠“哪怕是嘴边掉下些许碎屑,也能满足大自然所需,足以让种子广为传播”。梭罗曾观察过松鼠吃松果的过程:摘下果球后,松鼠先找个篱笆桩之类的地方作为栖息地,然后便从〔苞片最软的〕根部开始,一粒一粒往上啃,慢慢品尝松子的美味,啃到最后,只留下顶上六七个没子的,然后再看,果球好像被捋过,剩下的顶部成了一朵美丽的花儿,想用刀子雕出这样一朵花来,也必然大费时日……松鼠在树上摘果球时,有时果柄一断,果球落在了地上,松鼠总是大为不解地看上一眼,好像果球归了别人……梭罗认为这是松鼠粗心,可我却不想忙着下结论,我乘机写诗:

那只松鼠匆忙地

把坚果分散埋进大地粮仓

后来,面对一棵小树,它怀疑起自己的记忆

在否定中,它用推动世界的力量投身

下一场劳作,追逐饥饿的

腹部……

松树甚至抓住了鸟儿的腹部,让它之中一部分幸运者,逃过鸟儿的消化系统,远远流传,按照威尔逊等人的说法,这些鸟包括山雀、松金雀、紫燕雀、棕羽旋木雀、红腹五子雀、黄腹松林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