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植物记ⅱ
2609500000037

第37章 观光木

(Tsoongiodendron odorum)

观光木,海南,黎母山

晨起准备登临黎母山区天河瀑布时,前一天联系好的向导却没了踪影。上还是不上呢?我和女友的犹豫在10点左右化成一股义无反顾的勇气:上!山下整理菜田的阿婆看我俩没向导就要登山,劝我们:不要去了呢,很多当地人在山里都迷路了。

……或者因为上山太顺利了,便全然忘了山下老人们的警告——从天河瀑布下山,听从山腰间建水管人的建议(他们要把瀑布引到山下去),我们决定沿着瀑布的溪流下山。这决定的结果是我们经历了一个词:寸步难行。

那会儿,热带丛林里的每棵树,每条纵横交错的藤蔓,不再是“被观看者”,而是经历的对象。指引的溪流此刻只有大方向的意义:热带雨林就是看见前方2~3米外有明显的路,也因为树木太密,根系藤蔓纠缠,根本走不过去。惟一能告诉我们前方可行的是探险者一路系在树上作路标的红绳子,可它们在风中密林里时断时续,常在溪左溪右石山林海间突然消失。而我们每每发现前方树干上的一条红绳子,几乎就等于看见了生的喜悦,它让我们在一阵惊叫之后进入对下一根红绳子的寻找——后来连惊叫的力气都没有了,只默默寻找红绳子。——天色灰暗,渐黑,我和女友互问:带手电筒没,电能用多久?有火没有?……

直到黎母山村寨远远地在芦苇摇曳中隐约现身,它的出现,简直就像沙漠里的海市蜃楼,让我们精疲力竭,却又有了精疲力竭的力量——那感觉可真是重回人间啊——想来我对原始生活的热爱,实际上是建立在“人”的出发点上的,此刻山脚下的黎母山村寨于我而言,不过也就是一张床,几面可以吃饭的桌子,些许走过身边却肯定会忘掉的人脸,但没有这个“四足落地”点,也许我根本没有力量走进密林。是的,我不是一个合格的“植物猎人”,不能像真正的植物猎人、曾踏遍美洲原始荒野的戴维·道格拉斯那样,怀着“无限的满足之情,倒头睡在沙滩上或者灌木丛下”,他还说,舒适就像是多余的。——但好在我还有时间。

从容坐在观光木下遥望黎寨,突然想,当初人们在热带雨林里发现观光木时,心情或者也如我们看见黎寨重现:

把你的深渊交给我——

我将用柔软的睡眠标明它,

你将会感激

能够四足落地。

——席姆波尔斯卡《广告》

说到观光木我不禁有点骄傲,因为它是在海南岛的森林中发现的,陈焕铺教授给它定名叫观光木——为纪念我国植物学家钟观光教授。木兰科的观光木是我国特有的、也是木兰科观光木属的惟一品种。植物学家重视观光木是因为它在植物进化史上有特殊的价值:人们普遍认为木兰科植物是最原始的被子植物,是会开花结果的植物们的祖先,距今约1.4亿年前就出现在地球上,对研究植物的系统发育起源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而观光木是木兰科植物中较进化的种类,对木兰科的分类系统研究有重要意义,因数量不多,观光木已被列入国家珍稀濒危二级保护植物。

观光木因开花后落花落果严重,自然生长非常困难,现在人们在保护观光木花果方面做了不少工作,还在庭园引种它,目前它已是我国中部和南方特有的著名的园林绿化和香化植物。说到栽培引种植物,突然想到了生菜的神经错乱症:生菜在野生状态下,撕开它的幼苗,会有白色乳浆渗出,那是它防卫鼻涕虫的。但在人工培植的情况下,生菜在幼苗最需要防卫的阶段却全然不分泌乳浆了——它把自己的安全交给了人,没人给它撒农药,它就任鼻涕虫吃它。更为可笑的是,它长成了大蔬菜甚或开始结籽的时候,鼻涕虫害它也不那么容易了,它竟又精神抖擞地分泌起大量乳浆来啦。

我希望观光木不要像生菜,人一开始栽培它,就完全昏了头。

常绿乔木观光木3—4月开花,当它紫红色的花朵缀在树干挺拔俊秀、枝密荫浓、树冠呈阔圆锥状的树身上,芳香四溢、心意满足的样子,好像全世界都在它的树上了,它的别称香花木也因此得名。

生长在热带的树木,不只对四季轮换有感应,就是对过强的光也会有反应。过强的光会伤害以光合作用为生的植物,热带雨林里有些植物为避免被强光灼伤,会从中午11点到下午16点屏住呼吸,完全停止光合作用——这长达5个小时的屏息,我根本不可能做到的,所以我得屏息敬仰一下。

我看着观光木屏息敬仰之时,丝毫看不出它这会儿是在屏息呢还是重新开始了呼吸——当然,它没义务让我见识这些,所以我只好离开。向村寨一路的下坡是一路的馨香,那大约是身后热带雨林的观光木们正在通过我的身心,成为我的。查尔·道谛说,新的旅游家像是一个来去孤单的影子,对于旅行没有重量,也不留下影响,大部分旅行内容发生在内部,而不在外部。——我不知道我们的这趟山行对黎母山来说是否有影响,也不知这行走在我的内部构建了怎样的城池,可我们即使在最艰难时,也没有放弃随身带着的垃圾袋——从这点上来说,我们是没在山上留下重量。

观光木喜欢生长在气温高、降水量大的地区,除海南岛外,还分布于我国云南、贵州、广西、湖南、福建、广东等亚热带到中亚热带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