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走进天宫院
26174200000017

第17章 天宫仙境

·沧渺·

天宫位于阆中西南29公里处,面积达3.2平方公里。优美的自然环境,秀丽的山川景象,传统的古老建筑,李淳风、袁天纲墓,丰富的人文景观及厚重的历史文化,物产丰富,交通方便,是“清静”之地,“养气”之地,是仙境,是人们向往的去处。

一、何谓仙境

仙境是形容景物极美的地方。《文苑英华》中唐宋之问《奉陪武驸马宴唐卿山亭序》:“灵槎仙石,徘徊有造化之姿;苔阁茅轩,仿佛入神仙之境。”宋诗钞周必大益公省齐稿钞《游庐山吊大林》:“康庐第一推仙境,遂使如今忍陆沈。”晋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描写一种理想的居住环境(即仙境):“林尽水泥,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方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座舍俨然……”这种幻想的描写,与风水理论、天宫自然环境是一致的。

天宫四周有观稼山、松林坪、团鱼山、王家岭、回龙山、刘家梁、赵家梁、葫芦包、凤山嘴。左邓家河、右凤鸣河绕其天宫院三面,“环抱有情”,水流平缓,蜿蜒迂曲,形成屈曲,风水谓之“九曲水”。南下是西河,水势缓,由西河电站(地户)大小逆关顺锁,形成碧波荡漾的银色玉带,环围天宫院,至盘龙区,与嘉陵江汇合。

天宫院四周还有:李淳风墓及其建筑、袁天纲墓及其建筑、九龙捧圣台、天宫朝圣坛、麒麟奔太阳、五龙托宝珠、威灵将军庙、汉城留遗韵、驿道探古幽、西河荡轻舟等自然景观、景点,真是人间“仙境”。

二、“仙境”是帝王圣人追求的地方

战国时期,人类对死亡的恐惧,对长生的渴求,促使人类文化的先行者们开始了对延续生命的苦苦思索。方士是其中最早的生命觉悟者,他们梦想成仙。寻仙运动首先在燕国和齐国展开,燕王、齐王、楚王都参与了寻仙活动。公元前219年,秦始皇在山东泰山、琅琊等地封禅祭神,刻石记功。事毕,有齐人徐福等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仙人居之,请予童男童女去求仙,始皇信其言,派徐福率男女数千人同去海上寻仙。自古就有“仙境”之称的蓬莱阁坐落于山东半岛上。传说汉武帝曾多次到山东半岛,在渤海的丹崖山寻找“蓬莱仙境”,后人就把这座丹崖叫做“蓬莱”。张道陵曾为东汉江川令,终觉无益于年寿性命,于是弃官归隐,学长生之道,四处寻“仙境”,听说四川民众淳朴,又多名山,他就带着弟子入阆中修炼传道。他来到鹤鸣山,山上有一石鹤,有人得道,它就会发出叫声。不久石鹤就扬声天外,天上千乘万骑拥着太上老君而来,授张道陵“正一盟威之道”。不久太上老君又派清和玉女,教张道陵吐纳清和之法。修行千日后,其能分形为数十人。太上老君又授他金丹秘诀,他依法修炼,一年炼就神丹,服之可升至真人。他自认未有功于世,又立教设治,成立五斗米道。后又到阆中仙境云台山修炼。张道陵123岁时,与他的得意弟子王长、赵开三人自回冲天而去。

唐代道教的两大命数家,李淳风和袁天纲曾四处寻找“仙境”。李淳风隐居天宫,博通群书,精通天文历算,造《麟德历》。袁天纲隐居阆苑仙境蟠龙山,而后,他俩合建天宫院。

从上述可知,“仙境”可以长寿,“仙境”可以修炼成仙,是帝王圣人长期追求的地方。

三、仙境是“清静”之地

先秦道家老子认为,讲求清静无为,顺应自然,有所得于道,就是有“德”,并提出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修道有成,与道一体,自然长生,就叫做德。老子认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庄子继承老子的天道自然思想,主张人生的目的就是任其自然,欣赏自然,顺应自然,尊重自然;真正进入到“自然”的境界。“道”是用清静的本性来化生和养护万物的,从没有想过回报。相对于人类社会来说,如果以“清静”的思想来治世修身,世界将会和谐而太平,人们会得到更好的休养和生息,生命也将得到升华。所以,首先要学知清静,以常清静为行为标准才能实现。要想进入真正的清静境界,要少私而寡欲,淡泊无思,无忧无虑地超越精神境界;要清静寡欲就到阆中天宫,悠然坐于树下,神态逍遥,两眼目视远方,俨然一副仙风道骨,去体验清静这一含义。

四、仙境是“养气”之地

“我命在我不在天”,相信人的生死命运是可以自己掌握的,生命的主动权就操纵在自己的手中。为了最大限度满足人类追求长寿的企求,必须倡导贵生、修生和养生。

“以气养生”是动静结合以养护元气为主的养生之道。人的元气为生命之源,得到元气的人会健康地活下去,反之一旦失去元气就会死去,欲葆生命之体,就必须养气。养气又分为服气和行气两个方面。服气即吸收天地之生气,行气是从我之心,行我之气,适我之体,攻我之疾,实际就是用体力真气抵抗外部邪秽之侵袭,从而达到气血两旺、身体免疫力增强的效果。

天宫地处四川盆地东北部,嘉陵江中游,位于东经105°51‘,北纬30°27’,距阆中市区29公里,属四川盆地中亚热带温暖湿润季风气候区,海拔在3486—14米之间。天宫院村傍山而居,山川交相辉映,薄雾缭绕,美不胜收。平均气温16.9℃,年降雨量1000毫米,全年平均日照1421小时,无霜期282天。季风气候显著,四季分明,气候温和,热量丰富,雨量充沛,各种农作物均能生长。境域内地形呈盆地状,四周以深丘为主,过渡带为浅丘,中间为平坝,整个地形北高南低。水和森林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50%以上。四周有九山环绕,邓家河、罗家河、西河绕村而过,平坝中间的一大石台名为“圣宝冈”,恰似一顶“圣冠”,故有“九龙捧圣”风水宝地之称。真是“山水环抱”“藏风聚气”。按风水理论,山水环抱必有气,即生气、元气。相传袁天纲、李淳风到观稼山采仙气,到葫芦包、太阳包、凤山嘴采生气,到赵家梁、回龙山、松林坪采灵气,常到邓家河、鸣凤河、西河边去泛盘采气。

春天,是养气的最佳时期,万物复苏,天地间都显出勃勃生机。风和日丽,绿树绕堤,你到天宫踏青,先到李淳风、袁天纲两大命数家墓前祭祀,以除去不吉祥。然后携酒泛舟于西河、邓家河、罗家河,在河岸上散步,一边赏花观柳,一边听林中的鸟儿鸣唱,看山弄水,欣赏艳丽的景色,以致醉眠在紫色路旁。沽酒归来的路上,陶陶然如古人般在河水中洗澡,或迎风起舞;坐在青草上赏花,醉了就放歌踏月,既喜爱睡沙的鸳鸯,又羡慕浴浪的野鸭。而此刻,夕阳已挂在山边,但酒意正浓,加上春风拂面,不喝醉是不会回家的,这些都是你春天到天宫的乐事。

夏天,你到天宫养气,正是繁衍秀美的季节,天地阴阳之气相交,植物生长开花结果。适宜披衣散发,放眼高歌,快意独坐于回龙山、观稼山、王家梁、葫芦包、太阳包山上的松树、桐树的绿荫下,或泛舟在西河中呼吸着角荷的清香,以至物我两忘。碧荷使人感到清爽,莲藕让人心生凉意。避开喧闹和尘欲,焚香枕睡在水亭,懒洋洋的,让人感觉快意。此刻九道山峰向山阁送来了夏雨。再放眼观景,绝欲幽欢,流畅而又潇洒。观稼山、牛王亭五六月间,一阵风吹过,使人生出寒意。溪云欲起,团鱼山、王家梁、回龙山、松林坪、太阳包山色忽阴忽晴,邓家河、风鸣河乍开乍合。浓云影日,乌云飘过的地方一块一块生出阴影,云走若飞,开合很快。静静品味这种景色,可以忘却饥饿。顷刻间山风呼啸,倾盆大雨充满了天地,西河、邓家河、凤鸣河突然掀起惊涛骇浪,河中的烟雾犹如泼墨山水,看起来令人心飞神动,简直是一种奇观。过一会儿,雨过天晴,河面又恢复了平静,对着这水天一色的景致,恍惚坐在天地鸿蒙混沌之中,看见空中楼阁飞动,不知自己身在何处。要知道宇宙的增减都是空动,为何又执著地抱着念,不向“无所在”中求解脱呢?

秋天,你到天宫养气,是万物成熟的季节,天气劲急,地气清明。适宜登九道山放歌,临西河赋诗,再让酒泛黄花,白兔为菜;然后停车松林,醉卧蓝天白云之下。或登崇圣楼,观看天宫院正殿,“光澄慧镜”匾,“圣殿重辉”亭子楼匾,“九龙捧圣,灵气钟于一点;双凤朝阳,祥光洒向万家”门联,一清二楚。到天宫戏台看川剧,到邓家古院听“说评书”“讲圣谕”。到林园,带着茗品,去访问花的主人,在一起谈论花的典故或品论花品,或研究栽培艺术,可赋诗相酬,举杯相劝,月下把盏,烧灯醉花,宾主欢聚,不忍离别。暮去朝来,从不厌烦,这是多么欢乐的兴致。你早卧早起,使精神保持安定,借以舒缓三秋的肃杀,精神内守,使秋气得以和平,不使意志外驰,而令肺气清匀,这是对秋天“收养”的呼应。

冬天,你到天宫养气,万木凋敝。到太阳包晒太阳,或看王家梁田野。坐在车上冒着寒冷,缓行在隆山驿道上,探看盛开的梅花。下雪时满眼飞玉,便在农家乐中取醉,天晴走过冰河,在阁上高吟诗歌。寒夜时在罗家、李家、邓家古院房舍的窗下,听雪洒在窗外的竹林里,其声淅渐沥沥。冬雪潇潇落下,连绵不断,翩翩飘下,瑟瑟有声。音韵是那样的悠然,使人感到逸然清雅。

但是,你不要早起,不要扰动阳气,要等到天光大亮再起床。使意志伏藏,像有私意似的,又像已有所得。虽然古院“藏风纳气”,还必须避寒就温,不要让皮肤开泻出汗,因冬天宜藏伏。

五、仙境是李淳风、袁天纲两大命数家西归之地

帝王圣人生前住仙境,死后要葬于仙境,因仙境为墓地可以造福于子孙后代。尤其像秦始皇这样企图传于万世的封建帝王,对墓地的位置当然会更加重视了。秦始皇特别迷恋骊山这风水宝地(即仙境),所以他要安葬在骊山之间。据北魏时期的郦道元解释:“秦始皇大兴厚葬,营建冢圹于骊戎之山,一名蓝田,其阴多金,其阳多玉,秦始皇贪其美名,因而葬焉。”又载:“择墓地特别重视依山傍水的地理环境。依山傍水被古人视为最佳风水宝地。秦始皇墓地南依骊山,北临渭水。”据《水经注》记载:“在鱼池水西南有温泉水,世以疗疾。”《三秦记》曰:“郦山西北有温泉。”由此可见,当年的秦始皇陵的风水特点是,南面背山,东西两侧和北面形三环水之势。这样看来“依山环水”正是秦始皇陵追求的,也就难怪秦始皇会特别迷恋骊山这个地方了。

天宫李淳风、袁天纲墓地与秦始皇墓地相似。相传,武则天登基后,便找来当时全国最有名的两位风水大师——李淳风与袁天纲,让他们为自己寻找风水宝地以为修建陵墓之用。于是,李、袁二人一南一北,历经3年走遍全国苦苦寻找。

3年后,二人归来向武则天禀报自己的勘察结果,没有想到两人同时说到今天天宫院的所在地。两人互不相让,都说此地是自己先发现的。武则天问他们有没有留下什么记号?一个说在天宫院埋下一枚铜钱,另一个说在天宫院埋下一颗钉子。于是,武则天命人去所言之处(天宫)挖掘,发现那颗钉子正好钉在铜钱的孔中。虽然是一个传说,但由此可以看出,天宫确实是一块风水宝地。后来李淳风、袁天纲均葬于天宫。

六、未来的天宫

为了有效保护天宫院古建筑群的历史文化和环境风貌,当地政府遵循“整体控制,重点保护,统一协调”的原则,规划以天宫院为中心,将天宫境域划分为三级保护区,并确定相应的保护和用地控制要求。重点保护区:包括天宫院建筑及外部空间环境古街、古巷、古院落,袁天纲、李淳风墓及建筑群;风貌协调区,主要是自然山貌环境,使天宫景观大体形成“一片、三点、八景观”。

“一片”即天宫院,袁天纲、李淳风墓及其建筑,古街、古巷、古院落、汉墓群、古遗址及观稼山、松林坪、回龙山、团鱼山、王家岭、凤山嘴、赵家梁、葫芦包、刘家梁、邓家河、凤鸣河、西河等自然风貌。

“三点”即天宫院古建筑群、袁天纲墓及建筑群、李淳风墓及建筑群。

“八景观”即九龙捧圣台、天宫朝圣坛、麒麟奔太阳、五龙托宝珠、威灵将军庙、汉城留遗韵、驿道探古幽、西河荡轻舟等景点。

未来的天宫更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