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走进天宫院
26174200000028

第28章 二龙捧珠——淳风墓

·德道·

淳风墓,位于古城阆中西南33公里之天宫乡的五龙台。风水家喻山为龙,盖五龙台之周有五条山(跑马梁、回龙山、神皇垭、藏龙山、官家坡之麓)相抬于此,故名。台上突起一小丘,形若宝珠,故名“圆宝山”,淳风墓穴于其中,艮山坤向。

墓穴所坐圆宝山,其始祖源于中国三大干龙之中干龙昆仑山,由秦岭横发伸开的剑阁龙门山系出脉而来的支干龙,峰峦叠嶂,逶迤起伏,至思家山转入天宫乡境,分支穿帐过峡于官家坡,凝气收束于锯山子,舒发铺张于黄牛梁。向西北藏龙山,过正西分支锣子山、马桑坪、何家梁会于回龙山;向西南石包嘴,对鸣山与东南马鞍山、铧头山相对,卫于南之灵生山;由官家坡向东高石坎山,与跑马粱相接。

于圆宝山巅环顾四野,树木茂密苍翠,山花馥媚清香,群山高低起伏,秀媚端庄,如臣侍卫、贵人排衙。圆宝山若珠似君稳坐中央。《水龙经》云:“山之血脉乃为水”“风水之道,得水为上”。故考其水,穴场前有潺潺小溪自东南马鞍山,经铧头山,至灵生山向西南对鸣山、石包嘴山脚,环抱穴场,至观音桥流入西河。由此考,艮山坤向,左水倒右,出庚酉方,乃文库消水,合杨公进神水法“禄存流尽佩金鱼”矣。

以形察气,因气辨形,循风水学之说,“形理合参”之理,群山如臣护卫四周,溪水环卫于明堂前,实乃“藏风聚气”之所。回龙山、跑马梁若两条生动活泼之龙左右捧护于穴场,借圆宝山如君似珠稳坐中央之寓,喝形淳风墓乃“二龙捧珠”富贵穴。

墓前极目远眺,观稼山之天纲墓历历在目,有力地证明了李淳风生前祭奠师兄袁天纲许下的誓愿:“暮年誓墓,逝后茔冢守望。”

今逢盛世,淳风墓成为“天宫院风水文化景区”重要支撑点之一,为了充实风水文化丰富内涵,让八方游客切实感悟中国风水文化之精华,对淳风墓进行了以古复古之修复,并循古天文学中四象,按中国风水四灵方位设置了朱雀、青龙柱、玄武亭、白虎池。

自推背园往南,一只矫健美丽的铜雀站立在高台上,靓丽之尾巴似凤,微张的双翅欲飞,头高昂着朝向前方灵生山略张的嘴,若呼朋引伴似悦耳歌唱,灵生山峰连列,如鸟张开的翅膀在舞蹈;铧头山、对鸣山如鸟踏着节拍随着潺潺小溪水载歌载舞。它们与天上之井、鬼、柳、星、张、翼、轸七宿星呼应,共同组成了“朱雀翔舞”之生动画面,给淳风墓营造了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景观。

顺着石板路向东,便见“青龙柱”。擎天柱上之龙形,颇具风水学中“飞龙”的情态,势若翔集奋起,悠扬似雁举鹰腾,鳞爪凤舞拱抱;又见其“生龙”之情态,如蜈蚣攀梁,若玉带瓜藤。其寓意何在?前者乃“飞龙在天,元亨利贞”;后者为“生龙腾渊,吉祥冲天”。《经》云:“天光下临,百川同归,真龙所泊,孰辨无微”。自伏羲起,世代相传,借龙之威猛来福荫后代,稳掌政权,故龙成为中华民族图腾文化崇拜之主流,龙成为风水四灵之首,我们中华民族素以“东方龙”著称于世,“擎天柱”有“顶天立地”之意,其“青龙柱”之寓意乃何等明白与深刻!

它建于秀媚端庄、婉蜒而来的跑马梁山龙之颈下,其位于天空东方角心亢房箕尾七宿星呼应,符合“青龙蜿蜒”之风水定律,与其自然环境配合。

北方乃玄武亭,设计堪称巧妙绝伦,一只长蛇酣躺在大乌龟背上,挺立起一座古朴典雅之亭子。宋《纬略》云:“玄武,龟之异名,龟属水族,居北方,其色黑,故曰玄,龟有甲,能悍御故曰武”;《礼记·曲礼》亦谓:“军后须殿悍,故甲武、玄龟也”。于风水学中,“玄武”有坚强后盾之意,它与穴场向前朱雀“军前宜捷”互应,居穴场之后,与天上北方之斗牛女虚危室壁七宿星相呼应,与锯子山自然环境配合而构成“玄武垂头”之风水意象。

为什么要建亭呢?风水学强调“镇后宜静,镇前须动”,故设亭寓静,并且为了方便游客绕墓地大圈步行后凉亭小憩,既可观赏淳风墓北方的生态环境景观,又能回味体验中国风水四灵文化之内涵。

小憩后,往西走,便见一只汉白玉雕成的东北虎,稳健地走在一泓天然水池边的石礅上,看似上山,然头略微下垂,若舔水后惬意归山之情态,两耳竖立,额上“王”字却隐藏着几分威严。其创意何在?池水与西方金,成“金生水”之吉象,其虎与天上西方奎娄胃昂毕参觜七宿星呼应,下与神皇垭、锣子山广阔而靓丽的自然环境谐和。究其地理位置与左“青龙柱”位置相较,有池相应,故其位置较低,且白虎神态悠然,所以符合“白虎驯伏”风水之说。

上述循方位所设中国风水四灵,充分体现了“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风水四灵之基本模式,所以它是解读中国风水四灵之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