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走进天宫院
26174200000007

第7章 天宫古迹茂

·李文福·

《华阳国志·蜀志》:周赧王元年即秦惠文王后元十一年(公元前314年),秦灭巴,置巴郡,治先阆中,后江州(公元前314年巴郡治阆中,公元前277年巴郡治,治所由阆中迁江州),同时,置阆中县,辖今天宫乡。

《四川通史》载:“秦统一巴蜀后即在此建立乡、里、亭、邮等基层组织。”县辖乡,文字记载的阆中有兹凫乡。相传天宫汉代置隆山乡。唐至清属淳风乡。清咸丰年为隆山乡(以隆山驿故名)。又为隆山场、天宫院场。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为将军庙场三(以将军庙故名),万年垭场三(以万年垭故名)。1951年为将军庙乡三,西河乡三(以西河故名)。1955年为将军乡。1958年至1971年为将军公社,“****”时期为险峰公社。1981年为天宫公社。1985年至今为天宫乡。

天宫乡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在这块神秘古老的土地上,除有大量文物古迹外,还有众多的文化遗址,是我们研究天宫历史文化的宝贵资料。

1.铺岭上的文化遗址

铺岭上的文化遗址:位于天宫乡宝珠村河岸的台地上。遗址长约700米,东西宽150米,文化层约1米,离表土约50厘米。暴露出的遗物有粗绳纹厚胎陶片,细绳纺灰陶,器物有绳纹瓦,表面红陶瓦、瓦当、器物盖、石器等,为汉代遗址。

2.汉充国县遗址

天宫乡西河南岸宝珠村,为汉充国县城遗址。西汉末置,东汉初省,和帝永元二年(90年)复置。献帝初平四年(193年)分立南充国县,此遂为西充国县。东晋末年(402年)李雄据蜀时,毁于兵燹,移治于今南部县升钟附近晋安坝。梁武帝天监八年(509年)置木兰郡,领西充国一县。西魏(555年)废木兰郡,改西充国,曰晋城。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年),以避太子建成讳改名为晋安。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年)省晋安为镇入西水县。元至元二十年(1283年)省西水县入南部县。充国、西充国建县约500余年,治城在宝珠村者300余年,治城在晋安坝者130余年。宝珠村在古阆州锦屏驿、隆山驿与新井、柳边驿之间的驿道上。民间大路里程,宝珠村去大桥30里,去阆州46里,实与《太平寰宇记》所载相符。1986年7月,四川省文物普查试点,在此处长2里许、面积约3平方公里的河岩台地上,汉砖、汉瓦、汉陶碎片,俯拾即是。地下文化层露头多处,一村民层后土坎,露出三层,每层相间二三尺。经确定为汉城遗址,均系距今1800多年的汉代文物。

3.瓦子堡窑遗址

瓦子堡窑遗址在宝珠村塘坊岭(现有土地包)。窑址为独立小包,高约8米,面积约5000平方米。相传建于汉代,采集标本有窑具、带流镶器底、斧耳等,胎质渗有高岭土,为红褐色,陶器、器物表面为施釉。

4.古街巷

天宫院村属天宫场驻地,现保存有明清古街三条,即天宫街、天宫院街、淳风街,相互交叉,街心向山头,全长700米,宽7米,两旁是四合院,独具特色。

5.古民居

缪家四合大院,在天宫院街西,建于清代,建筑面积360平方米,单檐悬山式屋顶,屋面施小青瓦,两山为穿斗式屋架,至今保存完好。

6.冢墓

古墓群据《阆中县志》载:“将军乡(今天宫乡)的西河岸有汉古墓群”“五里台山上有古汉墓群”。文物普查时,挖掘5座古汉墓群,出土文物有陶制的人、器具、猪、狗等共10余件,专家鉴定为汉代文物。整个汉墓群占地10余亩。

唐李淳风墓清《四川通志》、《保宁府志》均载:“李淳风墓在县西南五十里地,名五里台,坟高三丈许,碑题唐太史令李淳风之墓,祠址尚存,故地名淳风乡,其里曰仙茔里。”墓前有寺。明英宗天顺六年,四川按察司佥事张畹,在墓前建楼阁。明嘉靖中期,阆中教谕赵琥来此,诗云:“千载一抔西水土,古苔深锁竹间碑。”1951年拆寺,在瓦子嘴建村小学校。

唐袁天纲墓清《四川通志》、《保宁府志》中均无记载。清《阆中县志》载:“袁天纲墓在城西南五十里之天宫院观稼山。”墓前有寺,久废。

7.寺观

天宫院在城南五十余里天宫乡。传唐袁天纲、李淳风在此择地观天,故建寺以为纪念。寺内原有万年台、牛王亭、正殿、观音殿、行主殿、药王殿、吕祖殿等。始建于唐,重建于明英宗天顺三年(1459年),宪宗成化年间续修。清雍正四年(1726年)书“光澄慧镜”匾额。光绪二年(1876年),续修山门、亭子楼。天宫院主要建筑正殿、观音殿保存完好,整个格局犹存。院内有口八卦古井,相传凿于唐代,天大旱不旱,常年水不断。天宫院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宝珠寺在天宫乡宝珠寺村,寺前有一巨石,形如宝珠,故名。相传建于汉代,清代重建,已废。

无向寺在西河塘村,寺内塑有三尊泥佛像。建于清代,“****”时期拆寺建学校。

杨村观在隆山驿村,因杨姓村庄故名,建于清代,已废。

8.祠庙

张爷庙在隆山驿村,建于明代,1958年因建供销社拆除。

龙王庙(祠)在临江镇村,祠内塑有龙王泥像,入夏以后,沿河农民都去祀拜龙王爷。此祠相传建于汉代,清重建,已废。

观音堂在灵神村,堂内塑有三尊泥像观音佛,相传建于明代,清重建,有病之人常去求助观音,已废。

蚕丝庙在隆山驿村,即蚕子山,庙内塑蚕丝神像。每年农历正月初八,蚕农都要捧上香烛,手握柏树枝(象征蚕丝)去敬拜。此庙建于宋代,久废。

将军庙在今天宫隆山驿村,相传建于汉代,三国赵云在此住过,1955年拆庙建乡小学校。

土地庙在今石羊村,山嘴建土地庙,内塑土地神像,建于清代,已废。

灵神庙在灵神村,庙内塑灵官泥像,相传建于明代,久废。

9.驿道

驿站是古时传递军政文书的人中途换马、食宿或传递之所。元朝在实现全国统一的过程中,把蒙古大国时期创建的站赤(驿站)制度,推行于全国各地。驿站的设立,起初只是基于政治、经济需要,但对沟通各地的水陆交通,推动经济文化的交流十分有利。

元朝驿站称“站赤”,省称“站”。明代改站为驿,清代驿、站并称。《元史·兵志四》载:“元制站赤者,驿传之译名也……凡站,陆则以马以牛,或以驴,或以车,而水而以舟”“九十里大站,七十里小站”。

阆中陆驿站分北、南、东、西四路,据嘉庆《四川通志》载:“锦屏驿在县东富春门外,隆山驿在县南六十里,双山驿在县北十五里,紫石驿在县北一百四十里,水站原设站船三只,均裁汰。”

隆山驿明嘉靖《保宁府志》云:“在府城南四十里,旗军一百一十二名,驴马十匹头,铺陈二十副。王士祯书为龙山驿。”今属阆中市天宫乡,山势险峻,为保宁至潼川(今三台)间重要马驿。清初撤驿,改为隆山铺。驿站建筑已废。

明嘉靖《保宁府志》载,杨廷和《隆山驿》:“‘西水’搴裳渡,梯石上云岭。护持集众力,牵送引修绠。盘旋几百折,历览可千顷。鸟飞皆下风,云过欲摩顶。高树小于拳,溪回望如井。念此仆夫勤,涂泥没双胫。惭愧我何功,劳人当自省。”

据《四川通志》载:“康熙十六年,川督奏称直隶各省皆设铺司,川省兵燹之余未经请复公文孙付塘兵传递,偏僻州县里民输送不能如式包护擦损印封甚至失遗无可寻究,请于卫途,每铺设司兵四名,次卫设三名,偏僻设二名,每名月发银六钱部议准。设其工食银两照广西例,每名月支工食银三钱五分。雍正六年,奉文尽行裁革公文仍交塘兵递送。乾隆二年,少詹隋人鹏奏称革除铺司,概用塘兵递送公子予旁省尤属不宜,请复设铺司以重邮传部议覆准复设,每名每年给工食银六两不扣小建遇闰加增银五钱,在于各州县地丁银扣留支给。”

清《四川通志》《阆中县志》载:“阆中铺递十四处:其中有隆山铺,在县西三十里(今天宫乡隆山村)。”

清《四川通志》载:“额设司兵四十五名,每名工食银六两共岁支银二百七十两。”

清《阆中县志》载:“铺司兵原额45名,后于赛云,清刺铺多抽拨2名,实设43名,每名各给工资银六两,过闰每名加增五钱。”

阆成道天宫乡的隆山驿是沟通阆中与成都的主要交通路线之一。途经南津关、白鹤铺、大丰铺、隆山铺、淳风铺、西水铺,抵万年垭,约六十华里入南部界。经盐亭、潼川到成都。历史上,早期的巴国与蜀国(公元前314~前277年)的巴郡与蜀郡之间的交往皆取此道。所以自古就是阆中至成都的交通大动脉,交通往返频繁。在军事和民间商业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据《保宁府志》载:“杜甫于唐广德元年(763年)癸卯秋往阆州,冬晚复回梓州(今三台县)。广德二年(746年)甲辰春,复自梓州往阆州。春晚,归成都草堂。”杜甫两次来阆,都是走的阆成道。

据《四川省交通史文稿》载:“由于战争持续很久,剑门驿道曾遭到严重破坏,到处是栈悬斜避石,桥断却寻溪,交通完全被断,那时,由陕入蜀,改道从广元、苍溪、阆中(隆山驿)、盐亭、潼川(三台)、汉州(广汉)至成都。”

天宫至阆中古道据《阆中县志》载:明、清时期阆中至天宫院,途经牛坊沟、陈家坡、复兴场、垭塘,全线沿途是石板路。现天宫二村石岩上留有石刻,“高3米,宽15米”,有“重见青”、“是真父母”等字迹留存。

10.古碑

王筠句读:“古碑有三用:宫中之碑,识日景也;庙中之碑,以丽牲也;莫所之碑,以下棺也。秦之纪功德也,曰立石,曰刻石;其言碑者,汉以后之语也!”

古时竖立在宫门前测日影的石头。郑玄言:“宫必有碑,所以识日景,引阴阳也。”竖立在宗庙庭院内拴牲畜的石头。《礼记·祭义》:“既入庙门,丽于碑”。古代用以引棺木入墓穴的木柱,后用石。宋孙何《碑解》:“古之所谓碑者,乃葬祭飨聘之际,所植一大木耳,而其字从石者,将取其坚且久乎!”

碑是竖立以为纪念物或标记的石头,上刻有文字和图案。如墓碑、神道碑、界碑、里程碑、纪念碑等。

李淳风墓碑据清《阆中县志》载:“李淳风墓前立有一碑,上书‘唐太史令李淳风之墓’。”相传此碑立于唐代。明英宗天顺六年,四川按察司佥事张畹,于墓前建楼。世宗嘉靖中,阆中教谕赵琥诗云:“千载一抔西水土,古苔深锁竹间碑”。久废。

乙亥春嘉陵退士杨林由撰书:“唐太史令李淳风墓碑文,现存。”

袁天纲墓碑据清《阆中县志》载:“袁天纲墓前立有一碑,上书唐火井令袁天纲之墓。”相传此碑立于唐代。

乙亥春杨林由撰书,唐火井令袁天纲墓碑文,现存。

碑凳相传西汉时充国县遗址有碑凳,即石碑林,在今天宫乡宝珠村塘坊岭,现有碑凳地,碑凳已毁,久废。

石碑垭石碑垭在塘坊岭村,相传石碑立于汉代,石碑已毁,遗迹现存。

1.古市(集镇)

临江镇在今天宫乡临江镇村,因兴市成集故名。相传唐、宋时期在此集市,后废。

天宫院场在今天宫院村,清咸丰置天宫院市场,后废。

万年垭场在今天宫乡西河塘、塘坊岭的接址地(相距3华里)。明、清置市场,阆中、南部两县共同管理。该市场有两种“官栈”,阆中上场为“宫殿”,下场南部为“天顺栈”,为来往官员提供食宿,已废。

12.亭台楼

崇圣楼在天宫院大殿前,始建于唐,重建于明天顺三年(1459年),光绪二年(1876年)续修。

2008年再次续修亭子楼。

牛王亭在天宫院内,相传建于唐代,明代重建,清代废。

迎恩楼在今天宫乡宝珠村塘坊岭“切刀”地内。相传建于汉代,接圣旨的地方。久废。

烽火台在今天宫乡宝珠村烟灯山,相传建于汉代,传达军事信号的地方。久废。

万年坊在今万年垭场下,即小侯垭,相传万年坊建于宋代。牌坊高大,挡关之用。久废。

万年台(戏楼)在天宫院大门前,建于明代,清代废。

13.津梁

《说文·水部》:“津,水渡也。”汉贾谊《过秦下》:“循津关,据险塞,缮甲兵而守之。”水陆冲要之地。梁《说文·木部》:“梁,水桥也。”

代王桥在西河塘上,建于明末清初,因建电站,桥被水淹。

天宫桥在天宫院前,建于清代,1980年投2.94万元重建,现桥尚存。

西河渡据《阆中县志》《阆中县交通志》载:“当门河渡,在天宫乡松林拐,清代置庄稼渡。赵家嘴渡,在天宫乡临江镇,清代置庄稼渡。西河塘渡,在天宫乡宝珠村,清代以前(传为汉代)置庄稼渡。”

14.奇石

宝珠石西河边有宝珠石,传说该石顶上有一个宝窝,若是善人、孝子到石顶可以取宝,否则不能得见,故而得名宝珠石,尚存(被电站水淹)。

将军石西河中一石一半淹在水中,一半露出水面。传说赵云去成都在此登石渡水,故名“将军石”。从此,不论西河再涨多大的水,都不能淹“将军石”。由此,许多乡民扎“柳条箭”(将军箭)供奉石上以求仙石治病。现被电站水淹没。

15.灵神洞

在今天宫乡灵神村。半山上有一个高大的石岩洞(现名鹞子岩),是躲避兵乱的石寨洞。洞门全是条石砌垒而成,雄壮,不易攀登,只有用绳可以上去。有不少人去求神灵。建于何时待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