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能说会道最讨人喜欢
26317300000022

第22章 不难有礼,难在得体:与领导说话讲策略(3)

大将樊哙想出一个点子,闯进宫中进谏,他掷地有声地对刘邦的过去进行了一番赞美:“想当初,陛下和臣等起兵丰沛定天下之时,何等豪情壮志!上下团结,同甘共苦,打败了项羽,建立了汉朝基业。”几句话激起了刘邦的自豪之情,然后樊哙话锋一转:“现在天下初定,百废待兴,陛下竟这般精神颓废,群臣皆为陛下之病终日恐惶不安,陛下却不见大臣,不理朝政,而独与太监亲近,难道就不记得赵高祸国的教训吗?”

樊哙既称赞又巧妙地批评了刘邦,先扬后抑,终于使刘邦专心朝政,不再在后宫消磨时间了。

刘邦是樊哙的“领导”。而下级是不能与领导正面交锋的,否则,不但起不到劝谏的效果,反而还会惹祸上身。樊哙正是深谙此理,因此他劝谏刘邦时,没有一开口就批评他不理朝政,而是先表扬他的“丰功伟绩”,最后话锋一转,把刘邦亲近太监,不理政务之事轻轻带过。刘邦也是聪明人,在受到表扬高兴之余,又听到樊哙的批评,因此他不但没有怪罪樊哙,反而还接受了他的意见。

我们可以想象,假如樊哙没有采取先扬后抑的策略,而是直言劝谏,说不定会触犯龙颜,而遭到杀身之祸。但是,樊哙却采取了先扬后抑的策略,既达到了劝谏的目的,又保全了自己,这种高超的谈话艺术,是值得职场中每一个人学习的。

掌握“火候”,亦刚亦柔最得体

不管劝诫能获得哪种效果,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即劝诫的效果与劝诫者所掌握的分寸和火候有很大关系。

要想烧制出上等的瓷器,最关键的是要掌握好火候。同样的道理,要想说服上司,也要把握好说话的分寸,把握好“火候”。但是,要说服领导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就要求进谏者具有良好的口才,并在说服的过程中采取一些策略,才有可能让自己的主张得到采纳,这样既能坚持自己的原则,又能使事情得到解决。

战国时期,齐威王荒淫无度,不理国政,好为长夜之饮。由于上行下效,大臣们也全不干正事了,眼看国家就要灭亡。可是就在这种节骨眼上却没有谁敢去进谏。最后只好由“长不满四尺”的淳于髡出面了。

然而淳于髡并没有像人们想象的那样气势汹汹、单刀直入地向齐威王提出劝谏,而是先和他搭讪聊天。淳于髡对齐威王说:“咱们齐国有一只大鸟,落在大王的屋顶上,已经三年了,可是它既不飞,又不叫,大王您知道是什么原因吗?”

齐威王虽然荒淫好酒,但是他本人却并不笨,同夏桀、商纣一样的坏进骨子里去的人物有着巨大的不同,所以当他听到淳于髡的隐语之后,他就被刺痛并醒悟了。于是,齐威王很快回答说:“我知道:这只大鸟它不鸣则已,一鸣就要惊人;不飞则已,一飞即将冲天。你就等着看吧!”

说毕,齐威王立即停歌罢舞,戒酒上朝,切实清理政务,严肃吏治,接见县令共72人,赏有功一人,杀有罪一人。随后,齐威王领兵出征,打退要来侵犯齐国的各路诸侯,夺还被别国侵占去的所有国土,齐国很快又强盛起来。淳于髡劝戒的方法值得我们学习。当自己的领导有失误时,我们不能回避,也不能直言指出,而应该采取一些方法,运用一些技巧,把自己的意见巧妙地灌输进领导的耳中,使其能主动改正自己的不足之处,才是上策。

以史为鉴 让事实说话

说理一千,不如摆事实一条更具有说服力,因为事实胜过雄辩。再好的语言天赋,在事实面前也会显得苍白无力。

在工作中,有时想让领导接受我们的意见,简直比登天还难,因为大多数领导都极为自信,总认为自己有能力决断一切事情,对下属的进言多半采取“左耳进、右耳出”的方式,或者干脆将下属拒之门外,不听他们的任何进言。有些话我们又非得对领导说不可,特别是在重大的事情上,必须说服领导接受自己的正确意见。那么,怎样才能用自己的“舌头”去打动领导固执、高傲的心呢?萨克斯的说服技巧就值得我们学习。

德国物理学家哈恩于1939年发现了中子裂变现象,人们从中预见到裂变会产生连锁反应,利用它可以研制出一种威力巨大的武器——原子弹。

当时,在美国的一些物理学家听说德国想要研制原子弹的消息后,心急如焚。他们找到著名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要求他上书罗斯福总统。爱因斯坦立即写信给罗斯福,请他重视核武器研制,并且抢时间赶在纳粹德国之前造出原子弹。

但是,要实现这一主张,必须说服总统罗斯福。派谁去说服呢?爱因斯坦等科学家慧眼选中了罗斯福的朋友,他的非正式顾问、国际金融家萨克斯。萨克斯好不容易才得到机会同罗斯福见面,并简洁地转述了爱因斯坦信中的内容。可是,罗斯福的反映十分冷漠:“这些东西外行人听起来真是神乎其神,转告你的物理学家们,我祝愿他们成功。不过,我觉得,在现阶段行政部门干预此事为时尚早……”

萨克斯在离开罗斯福的办公室之前,急中生智,给罗斯福讲了一个历史典故。他说:在上一世纪初,法国的拿破仑凭借他的强悍的军队,几乎席卷欧洲,但就是打不下英国。因为当时英国拥有强大的海军和战舰。

就在这时,一位年轻的美国科学家富尔顿来到拿破仑面前,建议将战舰装上蒸汽机,这样,在任何恶劣天气的情况下都能横渡英吉利海峡,出奇制胜地实现登陆作战了。但是,拿破仑却对没有帆的船难以置信,于是他对发明家报以一顿嘲笑。

萨克斯最后补充了一句:“历史学家评论这段历史憾事时认为:要是拿破仑当时能够采纳富尔顿的建议,那么19世纪的欧洲历史将要重写了。”

萨克斯这一席话终于打动了罗斯福总统,于是他当即在爱因斯坦的信上签署:“此事须付诸行动!”最后决策和批准了研制原子弹的计划——现代史上著名的曼哈顿工程,从而揭开了美国制造原子弹的第一页。

例举历史上与自己相关的话题,用典故、史实去打动领导,是最具有说服力的,因为事实已摆在那里,不接受劝告的危险后果已摆在那里,因此领导即使再“顽固”,也会开窍,也会采纳你的意见。不过,要想运用史实去说服领导,就要求你平时就应具备丰富的历史知识,才能在遇到突发状况时,能灵活机智地运用,作为说服领导的“秘密武器”才会产生“威力”。

事先为领导的质疑准备答案

很多时候,一些细小的东西会和语言一样具有说服力。因此事前作一些准备是很有必要的。

在工作中,很多人都会遇上这样的情况,当你把自己准备好的方案或报告交给领导时,一般情况下,领导都会对你的方案提出疑问,而你事先毫无准备,因此回答时吞吞吐吐,前言不搭后语,或者回答问题时自相矛盾,语言含糊,缺乏有说服力的数据,这样就无法说服领导。因此,只有充分做好这些准备工作后,你的提案才容易被领导接受。

KH公司准备在W地区建立分公司。这个消息在公司传开后,公司的基层主管们立即分成了两派:一派拥护公司的主张,认为在W地区开分公司的时机已成熟,现在如果不去抢占先机,将来就会失去一大片市场;而另一派的观点则恰好相反。这两派的理由都很充分,公司因以此而迟迟未能做出最后决定。

最后,公司决定让两派各选一名代表,把自己所代表的那一派的观点写成报告呈给董事会,经董事会审议后再做出最后决定。

拥护开设分公司那一派派出的代表叫沙文,反对派的那一位代表叫乔治。有趣的是,他们两人在大学里时是最要好的朋友。

当两份报告交给董事会审议后,董事长分别召见了沙文和乔治,准备对他们报告中所涉及的一些问题进行质疑。

对于这一点,沙文显得胸有成竹,很显然,他在提写方案时,对领导要质疑的一些问题已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果然,当沙文走进董事长办公室刚坐下时,董事长劈头就问:“你在方案中用肯定的证据描绘了我们公司在W地区开设分公司,其前途将一片光明,请问你的依据是什么?”

“先生,关于在W地区开设分公司的方案,我们已进行过实地调查,调查结果发现离分公司所选择的地址周围10平方公里内,没有同类产品的生产厂家,而且,那里周边的居民区,人均消费水平很高,因此产品几乎可以就地‘解决’,而不用库存、周转、运输费等其他成本,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已经会同销售、财务部门详细论证了它的可行性。根据财务评估报告显示,该方案在投资后的第26个月净现金流量将由负值转为正值,这预示着该项投资将从第三年开始盈利;经测算,该方案的投资回收期是4至5年,另外,我们已经和当地政府的相关部门接触过,他们对我们在那里开设分公司表示欢迎,并乐意提供他们职责范围以内的帮助。与该方案有关的可行性分析报告我已带来了,请董事长过目。”

董事长对沙文的回答非常满意,他又提了几个相关问题,沙文都一一做了回答。但董事长当场并没有表态,他只是让沙文回去等消息。

接着,董事长又召见了乔治。当董事长在乔治还未坐稳时,冷不丁地就说了一句:“你的提案我已看过,但觉得它还没有说服力,请问你们反对在W地区开设分公司,最主要的理由是什么?记住,你的答案只要回答最主要的理由就行。”

面对董事长的突然提问,没做任何准备的乔治一下就乱了阵脚。他结巴巴地说:“先生,我们已对它的可行性进行了论证,觉得要在那里开设分公司,如果想获得盈利,简直是天方夜谭。我看沙文他们是头脑发热,得了妄想症,那里怎么可以开设分公司呢,请董事长考虑一下我们的方案。”

“对不起,我是在向你提问,请正面回答我的问题,我不是让你诉说你对沙文他们的不满,我希望你能找出足够的理由来说服我接受你们的建议。”董事长提醒乔治道。

“这个……这个……”乔治回答不上来了。

当董事长向沙文和乔治提出自己的疑问时,毫无疑问,沙文的回答更具说服力,更容易令人满意,因为他对董事长要提的问题,早已精心准备好了答案,而且他知道光靠嘴巴说,说服力肯定不强,为此他事先已收集整理好了有关数据和资料,并做成书面材料,这样就能借助视觉力量,加强说服的力度。也因此,董事长最终爽快地接受了沙文的建议,就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