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经济学教程
26322900000058

第58章 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1)

第十四章研究了宏观经济中的两大问题:失业和通货膨胀。本章将研究宏观经济的另外两大问题: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

经济增长是研究经济长期的趋势,即某一经济在几十年内的增长率。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之间,经济增长率差别很大。比如东亚地区的新加坡、韩国和中国香港、中国台湾,近几十年来平均收入每年增长7%左右,按这一比率,平均收入每10年就翻一番。这些国家和地区仅经过一代人就从世界上的最穷者一跃跻身于世界最富裕的行列。与此相比,一些非洲国家,例如乍得、埃塞俄比亚和尼日利亚,许多年来平均收入的增长一直是缓慢的或停滞的。为什么国与国之间增长率的差别如此之大?富国如何能确保自己的高生活水平?穷国应该采取什么政策来加快经济增长,以赶上发达国家呢?这些问题是宏观经济学中最重要的问题。本章将集中研究经济增长的长期决定因素。

经济周期理论将研究围绕着经济长期趋势的短期波动。经济活动每年都有波动。在大多数年份,物品和劳务都增加了,这种增长使人们享有更高的生活水平。但是,在有些年份,并没有出现这种正常增长。企业发现无法把它们生产的所有物品和劳务都卖出去,因此,它们削减生产,解雇工人,各种国民收入的衡量指标下降了。经济学家把经济的这种周而复始称为周期。什么因素引起了经济活动的短期波动呢?本章将着重从总需求角度探讨投资波动对经济周期的影响。

第一节经济增长概述

一、经济增长的含义

经济增长是一国一定时期内总产出的增加。在经济分析中,通常用一国实际GDP的增长率来衡量经济增长。该指标消除了价格变动因素,能够准确真实地反映一国经济的实际生产能力和综合国力水平。如果考虑到人口增长的因素,经济增长也可用人均实际GDP来衡量,该指标能够真实反映一国经济增长所达到的生活富裕程度。

二、经济增长的特点

为了说明经济增长的特点,我们考虑世界上一些国家的经历。

世界各国的经济增长表现出以下特点:

(1)各国生活水平差别很大。例如,美国的人均收入是中国的10倍,是印度的几乎30倍。1987年普通墨西哥人的实际收入相当于普通美国人员870年的水平。1987年普通印度人的实际收入是一个世纪之前普通美国人的三分之一左右。

(2)经济增长具有累积效应。美国的人均GDP每年增长1.76%。虽然1.76%是一个较低的增长率,但它在100年以后,可以使国民收入达到原来的8倍。而日本的增长率为每年3%,今天的人均GDP几乎是100年前的20倍。

美国经济学家曼昆提出了一个“70规则”,即如果某个变量每年按x%增长,在将近70/x以后该变量翻一番。比如,某个经济的收入按每年1%增长,收入翻一番需要70年左右的时间。另一个经济的收入每年按3%增长,收入翻一番需要70/3,即23年。照此计算,如果我国的人均GDP能够保持在过去25年间平均6%的增长水平,将近12年就能翻一番,大约60年以后,我国人均收入就能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

(3)国与国之间经济增长率的差别很大。日本在最上端,它的增长率最高。100年前,日本并不是一个富国,日本的平均收入只比墨西哥略高一些,而且66落后于阿根廷。但是,由于惊人的增长速度,日本今天是一个经济超级大国,平均收入和美国一样。最下端是孟加拉国,在过去的一个世纪中它根本没有任何增长。孟加拉国普通居民过着和他们曾祖父母一样贫穷和悲惨的生活。

这些数据表明,世界上富裕的国家不能保证它们将来也是富裕的,而世界上贫穷的国家也不是注定永远处于穷困状况。但是,什么因素决定了一国经济的长期增长呢?为什么有些国家快速增长,而另一些国家却落后了呢?这些正是经济增长理论要探讨的问题。

第二节决定经济增长的因素

经济增长作为一种长期趋势取决于一个经济的总供给能力,这种总供给能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一个经济的资本、劳动、自然资源和技术,这些就是决定经济增长的因素。通常经济学家使用总量生产函数来表明这些因素之间的关系。总量生产函数将总产量、总投入和技术联系在一起,总量生产函数是总产量与决定经济增长的各因素之间的函数关系。用公式来表示则是:

Y=A.F(K,L,N)

式中,Y代表产量,K代表资本,L代表劳动,N代表自然资源,A代表技术。根据总产量生产函数,随着资本,劳动、自然资源等投入要素的增加,总产量会增加。技术的作用在于,它能够提高投入要素的劳动生产率。生产率是投入和产出的比例,新发明的出现和国外先进技术的引进可以使一国在相同投入水平条件下生产出更多的产品。下面我们分析每一种要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一、资本

这里研究的资本是指物质资本。物质资本又称有形资本,是指用于生产物品和劳务的设备、建筑物、存货的存量。例如,当木工制造家具时,他们用的锯、车床、和电钻。工具越多,越先进,工人在单位时间内的产量即劳动效率就越高。资本的重要特征是,它是一种生产出来的生产要素,这就是说,资本是生产过程的投入,也是过去生产过程的产出。木工用一部车床制造家具,而车床本身是制造车床的企业以前的产出。车床制造者又用其他设备来制造车床。因此,资本是用于生产各种物品和劳务,包括更多资本的生产要素。

经济增长中必然有资本的增加。美国在上世纪前半期,资本在经济增长中所作出的贡献占11%左右。应该指出,在经济增长的开始阶段,资本增加所作的贡献还要更大一些,所以在大多数的经济高速发展的国家,10%~20%的产出都用于净资本的形成。

二、劳动

劳动包括劳动力的数量与质量。这两个方面对经济增长都是重要的。

劳动力数量增加来源于人口自然增长、劳动参工率提高、移民和劳动时间的增加。在经济发展初期,人口增长迅速,经济增长中劳动的作用主要表现为劳动力数量的增加。在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人口增长率下降,劳动时间缩短,这时劳动力的质量就成为一国经济增长的最重要的因素。

劳动力质量表现为劳动者的技术、知识、健康程度和纪律性。劳动力质量的提高主要来自于人力资本投资。人力资本是指工人通过教育、培训和经验而获得的知识和技能的积累。这些知识和技能的积累也是一种重要的资本存量,它体现在劳动者的素质上,看不见摸不着,但能够有效地提高产量水平。形成人力资本的支出称为人力资本投资,它包括投入的资金和必要的学习时间。所以,同物质资本一样,人力资本也是一种生产出来的生产要素。人们应该像增加物质资本一样增加对人力资本的投资,即增加对教育的投资,提高国民素质,并且重视对企业员工的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工作技能。

三、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是指自然界提供的生产投入,例如土地、河流、森林和矿藏。自然资源有两种形式,可再生的与不可再生的。比如,森林是可再生资源,当砍倒一棵树以后,可以在这个地方再T上一棵树。而石油是不可再生资源,因为石油是自然界在几千万年前形成的,只有有限的供给,一旦石油供给枯竭,就不可能被再创造出来。

自然资源对经济增长有重要影响。美国之所以成为当今世界最大的谷物生产和出口国,是因为拥有广阔的良田。中东的一些国家,例如科威特和沙特阿拉伯之所以富有,是因为它们正好位于世界上最大油田的地方。

自然资源虽重要,但自然资源不是一个经济具有较高增长率的必要条件。例如日本是一个自然资源不足的国家,但日本通过国际贸易,进口它所需要的自然资源,并向自然资源丰富的国家出口其制成品,从而成为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之一。再如中国香港,其面积和资源与俄罗斯无法相比,但在国际贸易中所占的份额却远远大于俄罗斯。

四、技术进步

除了上述三个传统因素之外,一国经济的快速增长还取决于第四个重要因素,即技术进步。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体现在生产率的提高上,即用同样的劳动与资本投入可以提供更多的物品与劳务。根据上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索洛对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进行的定量分析,在经济增长率中有一半以上是由技术进步引起的,而在生产率的提高中,技术进步的作用在80%以上。随着时代的发展,技术进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技术进步主要包括知识的进步与运用、规模经济的实现以及人力资源配置的改善。知识的进步与运用是技术进步最重要的内容。它包括新技术的发展及其在生产中的运用,新工艺的发明与使用,等等。据美国经济学家E.丹尼森估算,技术进步引起的生产率提高中有60%左右要归功于知识的进展。规模经济是指由于企业生产规模扩大而引起的平均成本下降与生产率提高。人力资源配置的改善是指劳动力从低生产率部门转移到高生产率部门中(例如从农业转入工业,从一般工业转入高科技工业)。这种转移,提高了生产率。

在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资本和劳动的数量增加十分重要。但随着经济发展,技术进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并成为增长的首要源泉。如果把劳动与资本增加引起的增长称为投入型增长,把技术进步引起的增长称为技术型增长,那么,一国经济保持持续增长的关键,在于能否实现经济由投入型增长向技术型增长的转变。

案例分析:自然资源会限制经济的增长吗

自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关于人口的增长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是否有极限的问题始终存在着争论。一些评论学家认为,随着人口的增长,食物生产会受到资源的限制。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当水、石油、矿藏这类不可再生资源的供给耗尽之后,经济增长将会停止。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将随之而下降。尽管这些观点看来言之成理,但大多数经济学家并不担心自然资源会成为经济增长的限制。他们认为,技术进步会避免自然资源成为经济增长的限制。例如,人们可以开发出耗油更少的汽车,建造有更好隔热设备的新住房,使用在采油过程中浪费较少的新型石油钻机等等,这些都有利于节约能4。此外,资源回收可使一些不可再生性资源得到重复利用。可替代燃料的开发,例如用乙醇代替石油,使我们可以用可再生性资源代替不可再生性资源。更重要的是,技术进步可以使一些曾经至关重要的自然资源变得不太必要。例如,100多年前人们使用的容器都用铜和锡制造,曾有人担心铜和锡用完后怎么办。但是技术进步使人们今天可以用塑料取代铜和锡作为制造容器的材料,而电话通讯则可使用砂子生产的光导纤维,现在没人这样担心了。因此,虽然人类的发展中会出现很多问题,但人们也能解决这些问题。技术进步使人们保存资源的能力的增长总是快于它们供给的减少。世界市场上大多数自然资源的价格依然是稳定甚至下降的。现实也表明,时至今日世界并没有陷入自然资源的短缺。这使我们有理由相信,技术进步将使自然资源不会成为经济增长的限制。

改编自曼昆《经济学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