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话说小康
26366000000019

第19章 怎样建设小康(2)

信息化对工业化的带动作用主要表现在: 第一,推进信息化是抓住机遇、实现社会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措施。信息技术是当今最具渗透作用和增值作用的技术,在传统的工业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性。信息技术的这一特征,为发展中国家在较高起点发展或改造传统工业提供了可能,也使得发展中国家跳过发达国家工业化发展的一些技术阶段从而大大缩短本国工业化的进程。

第二,信息化使我国可以充分利用世界最新的科技成果。信息化以知识为基础,同时,从时间上看,在发展信息产业方面,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相距不远,这为经济基础薄弱的发展中国家提供了空前的机遇。只要后起的发展中国家具备一定的教育基础和人才条件,就有可能追赶发达国家。

第三,信息化加快了全球的经济结构调整的步伐。发达国家按照信息化要求正在对其资源配置做出调整,一系列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业大规模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这不仅带动了对发展中国家的直接投资,而且带动了技术的梯度转移。对于仍处在工业化初级阶段的中国来说,可以更多地利用来自发达国家的直接投资和信息化武装起来的工业技术,壮大我们的物质经济基础。

第四,信息化有利于提高我国国民经济的整体效益。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提高了人、财、物的流动和各生产要素的利用效率。一方面使技术开发和应用速度大大提高,从而提高生产技术水平和产品技术含量,降低物质消耗,彻底改变传统工业的面貌;另一方面使市场信息的收集、处理速度大大加快,社会交易成本大大降低,从而有助于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有利于国民经济整体效益的提高。

在全社会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把工业化和信息化更好地结合起来,具体说就是:一要在全社会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提高计算机和网络普及、应用程度,加强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二要加强现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要抓紧发展和完善国家高速宽带传输网络,促进电信、电视、计算机三网融合,强化信息网络的安全保障体系;三要加速发展信息产业,重点是推进超高速网络系统、新一代移动通信设备和数字电视系统等核心信息技术的产业化,积极发展信息服务业特别是网络服务业。

三、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

在坚持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同时,必须坚持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这是符合我国国情的战略选择。

信息化与工业化是相互融合在一起的,二者具有内在的联系。信息化能带动工业化,工业化也会促进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一方面,工业化是信息化的物质基础,没有工业化,信息化就成为无源之水。信息产业本身需要发达的工业为其提供包括能源、优质的半导体材料、光导纤维、精密光学机械、智能化机器人等基础物质条件的支撑。另一方面,工业化可以给信息化提供广阔的应用市场,从而从需求上促进信息产业的发展。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信息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信息产业的发展、传统产业的信息化改造等等,都需要以工业化作为后盾。发达的信息化必须建立在发达的工业基础上。

总之,离开了工业化的信息化,将是缺乏物质基础和市场推动力的信息化;而离开了信息化的工业化,必然是缺乏国际竞争力的工业化。面向新世纪的经济发展,我们一方面要继续加速工业化进程,另一方面要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将信息化与工业化融为一体,走出一条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新路。

开创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新局面

农村是我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民是我国劳动人民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关键在农村。一是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农村尤其不发达。全国近13亿人口,62%以上在农村,占大多数。农村能否如期完成建设小康社会的各项任务,对全国来说举足轻重。二是当前国民经济发展的突出矛盾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2001年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了恢复性增长,达到2366元,但地区之间、农户之间很不平衡,沿海不少地方已经达到了3500元以上,而西部一些省份还在1500元左右。

农民收入上不去,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开拓农村市场,改善农民生活就难以实现。这不仅是农村经济发展中的紧迫问题,也是贯彻落实扩大内需的方针,促进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关键问题。三是我国城市与农村发展差距在拉大,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远远落后于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农村文化、科技、教育、卫生、体育等现代文明远远落后于城市。特别是目前还有3000万左右的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中西部的老、少、边、穷地区,还有约6000万人刚刚越过温饱线,收入还很不稳定。缩小城乡差距,不断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进而大幅度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在农村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任务十分艰巨。今年1月上旬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最繁重、最艰巨的任务在农村,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我们必须从这样的高度来认识问题。更加重视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自觉地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工作重点放在农村。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要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更多地关注农村,关心农民,支持农业,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开创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新局面。

一、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建设现代化农业

我国人口多,耕地少,农业问题显得特别重要。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社会稳定的基础。工业和农业、农村和城市的协调发展,关系我国改革、发展、稳定的全局,关系整个现代化事业的成败,关系社会主义政权的巩固。建国以来的历史证明,农业形势好,各方面的工作都相对顺利;农业如果出问题,各方面工作都会增加难度,一些本来不那么突出的矛盾也有可能变得尖锐起来。我国国民经济几次大上大下,都是因农业的大起大落引起的,每一次经济发展顺利的时期都以农业形势好转为前提,每一次国民经济发展困难也都首先从农业开始。因此把农业放在发展国民经济的首位不是一个短期的方针,而是一个长期的方针,经济不发达时要坚持,经济发展了仍然要坚持。不能因为近几年农产品供给比较充裕就放松农业,也不能因为加大二、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而忽视农业。全党全国要充分认识新阶段农业发展的重要性,并真正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在工作精力计划安排上切实向农业倾斜。

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建设现代化农业的基本思路是:理顺农业与国民经济中其他产业之间的关系,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农业市场体系和国家对农业的支持保护体系,进一步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依靠科技进步,优化产业结构,大力提高农业的质量和效益,提高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增加农业投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的技术装备水平和综合生产能力,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实现农业现代化,在农业发展战略上要实行六个转变,即:由主要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转变为以市场为导向的商品经济;由产量增长为中心转变为产量与质量效益并重;由主要依靠传统技术转变:为传统技术与现代技术相结合,努力提高农业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由劳动密集型生产占主导转变为劳动密集型与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相结合,积极发展现代化农业;由主要依靠资源消耗性生产的增长方式,转变为实施可持续发展,保持生态环境;由农业、农村的自我发展转变为相互结合、农村与城市的协调发展。

二、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农村全面实现小康,根本的是要靠加快发展经济,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当前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一个根本原因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不适应农业发展阶段性变化的要求。必须适应变化了的新形势,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由满足温饱需求向满足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转变,更加注重农产品优质化和多样化;由主要追求产量转到在保持总量平衡的基础上,更加突出质量和效益;由自给自足、自求平衡转向适应国内外市场,更加注重提高竞争能力。通过调整逐步建立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求的农业结构,为农村经济发展开拓新的空间,为农民收入增长开拓新的来源。

按照调高、调优、调出质量和效益的方向,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全面升级,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重点在四大结构调整上进一步突破。一是调整农产品结构,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满足市场优质化、多样化需求。大力发展适销对路的优质专用农产品生产,提高农产品的分级、包装、储藏、保鲜和加工水平。二是调整种养业结构,加快发展畜牧业和渔业,扩大农民的增收领域。

特别是要发展优质安全的畜禽产品和奶类生产,把畜牧业发展成为一个大的支柱产业。三是调整农业布局结构,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促进优势农产品区域化布局,把优势产品和优势区域做大做强,促进农业生产力布局合理化。四是调整农村就业结构,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推动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向小城镇转移,扩大农民就业和增收的空间。重点培育一批规模大、起点高、带动能力强的农产品加工贸易企业,形成一批在国际市场具有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和名牌产品。

增加农民收入是当前的突出矛盾,也是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基本目标。增加农民收入要加法减法一起做。总的指导思想是“多予,少取,放活”。多予,就是要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扶贫开发力度,扩大退耕还林规模,直接增加农民收入。少取,就是要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切实减轻农民负担,让农民休养生息。放活,就是要认真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把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发挥出来,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拓宽农民增收渠道。要以农产品加工业和农村服务业为重点,加快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引导乡镇企业加快结构调整、技术进步和体制创新,提高发展水平。各地要清理、取消不合理的限制和乱收费,为农民进城务工经商提供方便,切实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同时,要加强管理和引导。

三、实施小城镇战略,加快城镇化进程

城镇化水平反映了一国经济发展的水平。提高城镇化水平,转移农村人口,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和持久的动力,是优化城乡经济结构,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社会协调发展的重大措施。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我国过去走了一条在推进工业化进程的同时抑制城镇化的发展之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步伐逐步加快,到2000年城镇化率已经上升到36%,但仍然滞后于亡业化的进程。目前我国的城镇化率,与同等经济发展水平国家相比要低约10个百分点,与同等工业化水平国家比要低约20个百分点。

城镇化滞后,带来了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首先,不利于农民增收和农业的发展。目前我国农村种、养两业的剩余劳动力已达1.5亿人。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停留在农村,阻碍了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民收入的提高。其次,影响了乡镇企业提高素质和持续增长。第三,抑制了农村消费需求的增长,阻碍了国内需求的扩大。因此解决农村问题,必须城乡统筹考虑,打破城乡分割的二元格局,加快推进城镇化,相应地加快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逐步减少农民,增加农民的就业机会,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发展的良性互动。要富裕农民必须减少农民,要繁荣农村必须推进城镇化。这是世界各国走向现代化的基本经验,是一个大方向。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十六大报告进一步明确提出了加快城镇化进程的战略任务,并明确指出了我国城镇化发展方向。

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必然是结构多元化的。我国人口基数太大,地域辽阔,民族众多,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发育程度差异很大,各地区城市化水平不可能一样,不能走一些国家只发展大城市和农村劳动力都涌进大城市的路子。我国的城镇化要实行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并举的方针,形成分工合理,各具特色的城市体系。注重发展小城镇,同时积极发展中小城市,完善区域性中心城市功能,发挥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走出一条符合我国国情、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