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向各地官员和宗教头目发出命令,要求准备鞍马、加固城池,喀什噶尔、叶尔羌、阿克苏、和田、拜城、库车等地,都卷入了叛乱。当时只有焉耆以北至罗布泊地区,没有附合。库车地方官员鄂对反对叛乱,投奔了清军,小和卓下令捕杀了鄂对全家。
当时从各地征集的士兵和民夫达十万之众,大小和卓的叛乱正式拉开了大幕。
小和卓反客为主,几乎取代了大和卓,成为叛乱的实际领袖。
清朝政府希望和平解决南疆问题,就派遣阿敏道为招抚使,前往招抚。刚到库车,阿敏道一行便惨遭小和卓的诱杀。
随即,小和卓组建了以阿帕克和卓家族为宗的汗国,自称“巴图尔汗”,“巴图尔”即英雄。雄心勃勃的小和卓,与清朝彻底决裂,摆开了势不两立的对抗局面。
此时的清朝政府惟有一战,不战则别无他路可寻。
1758年,清朝出动万人大军,由靖逆将军雅尔哈善率领,溯塔里木河而上,直逼库车城下。清军旗开得胜,叛军大部溃散,龟缩在库车城中的大小和卓只有八百名护兵,等于是自投罗网,兽困笼中。清军居功围守,却不乘胜聚而歼之。叛军首领大小和卓轻而易举地偷偷逃离库车城,雅尔哈善将军居然毫无所知。两个月后清军攻入库车,夺得的只是一座空城。
当时随行的前库车首领鄂对曾向雅尔哈善建议,在库车城西渭千河和库车河北山出口各伏兵一千,断绝大小和卓逃往阿克苏的去路,雅尔哈善不听,只知终日饮酒下棋,丧志失职,坐失良机。
雅尔哈善在军事上半途而废,为此,他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被清廷处死。
大小和卓从库车逃脱后到达阿克苏,该城阿奇木(行政长官)居然闭门不纳,无奈沿着阿克苏河,跨越托什干河转赴乌什,不料在乌什又吃了闭门羹。
最后,大和卓逃往喀什,以喀什噶尔河为天然屏障;小和卓逃往叶尔羌河畔,以坚固的叶尔羌城为防守的堡垒。
这时,清朝又任命刚刚平息了阿睦尔沙纳叛乱的名将兆惠,为天山南部平息叛乱的清军总指挥。
兆惠如有神助,先是阿克苏阿奇木投奔于他,接着和田又被招抚归降。兆惠将军喜出望外,即刻挥师西进,兵临叶尔羌城下。
这次兆惠将军急于求成,出师不利,由攻势而转为守势,不得不在叶尔羌河右岸结营固守。这段河流叫“喀拉苏”即“黑水”,所以清军也被称作“黑水营”。
几天后,清军渡叶尔羌河以取粮秣,不料兆惠所率千名骑兵中四百余骑通过叶尔羌河木桥时,桥梁突然断垮。叶尔羌城中叛军趁机出击,将分散的清军团团围住。
幸好清军在营中掘地找到了过去维吾尔人埋下的粮食,又引叶尔羌河有了饮水,还重演“草船借箭”之技,取敌人射人树木中的铅弹以补充军火。“黑水营”就这样坚守了三个月,在三支清军驰援部队的配合下,才解除重围,将残部撤回阿克苏。
清军吃一堑长一智,开始源源不断地向阿克苏集结部队。到1759年夏天,清军已在阿克苏拥有士兵三万,军马三万匹和骆驼一万峰,蓄积了足够强大的力量。
清军兵分两路,一路由阿克苏直驱喀什噶尔城下。另一路则沿和田河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从和田折而西行,逼近叶尔羌城。
清军兵不血刃地进入喀什噶尔和叶尔羌城。大小和卓逃往帕米尔高原的崇山峻岭。
清军紧追不舍,直至巴达克山国境地。
这里地势险要,山水阻隔。叛军破釜沉舟,据险死守。
这时战场上出现了戏剧性变化,政治攻势发挥了神奇的作用。魏源在《圣武记》中说,归清的库车和阿克苏的阿奇木在山下大呼招降,一时间“降者蔽山而下,声如奔雷。小和卓手刃之,不能止也。凡降者回众万有二千,牲畜万计。,两和卓挚其妻孥旧仆三四百人走人巴达克山”。
巴达克山国的酋长依据清军的命令,追杀了大小和卓,将首级送交清军,同时还宣布,巴达克山国归附清朝政府。
大小和卓和叛乱结束了。
在这场闹剧落下帷幕时,需要公布一下这两个反面角色的名字。大和卓叫波罗泥都,小和卓叫霍集占。
天山南北完全统一清朝政府的行政管辖之下。清军进入喀什噶尔时,维吾尔族人扶老携幼夹道欢迎.,“争献牛酒”。柯尔克孜人也配合作战,归顺了清朝政府。
清军以交易的方式筹购军需,严厉制止宗教仇杀,使人民安居乐业。
在塔里木河源流及流域地区,由于连年战乱,水利失修,使用于农田灌溉的分导系统遭到严重破坏。清军和地方官员组织农民,挖渠筑堤,加固各条河流的永久性分导系统,不误季节地整治和修复大小渠道。
在干旱少雨的天山南部,水利是保证农业生产的第一件大事,农村各级官员的主要工作任务首推管水。这一时期清朝政府统一行政管理的主要成果,也表现在兴修水利方面。
据史料记载:“喀什噶尔河,出水素鲁克回庄以下分为数条大渠,其正河南流。入夏诸山雪水汇流而下,实为巨川。疏勒、伽师、巴楚,皆赖以灌溉焉。”经修整后的喀什噶尔河,都“分为渠,渠水流通,故绕园圃”。
在叶尔羌河流域,“雪水从山中流出,大河阔四五丈,至图木舒克地方,分流各处,回民开渠引水”。
和田城南五百里之地方,有小河一道,“各回庄开渠灌田,资其利焉”。
阿克苏河“在城南三十里,由克里代雅渠分支,长二百十里,宽二丈五尺,今灌田七万七千七十亩”。
库车之渭干河,“自北山出,环城南东流,回庄引渠灌田”。
开都河,“俗称通天河,源出北大雪山,经喀拉沙尔西门外五里,水势甚宽。回庄多开渠,引以灌田”。
乌什城西的托什于河,“东流分为二支,其官屯及回庄田亩,均资灌溉”。
《回疆图志》、《新疆图志》的这些记载,反映了天山以南农村,在平定了大小和卓叛乱后,清军在军队屯田的同时,帮助维吾尔人民发展农业生产,从喀什到阿克苏,从叶尔羌到和田,广泛开展了水利建设工程,恢复社会经济,使从战乱中走出来的人们得以休养生息。
清朝政府于1762年设置伊犁将军府,任命“总统伊犁等处将军”,统辖天山南北各地驻防官兵,兼管全新疆的行政事务,并统辖归附清朝的中亚及哈萨克各部。
伊犁将军是统一的天山南北的最高军事首领和最高行政长官。清廷任命的伊犁将军,由满族或蒙古贵族重臣担任。
天山南部在喀什噶尔设参赞大臣。喀什噶尔参赞大臣的全称是“总理回疆事务参赞大臣”,直接受伊犁将军统辖。
至此,清朝政府最终完成了重新统一新疆的伟大事业。
这时的新疆,被称为“西域新疆”。如1764年乾隆皇帝在答复有关增纂《大清一统志》事宜时说:“至西域新疆,拓地二万余里……其伊犁、叶尔羌、和田等处,现有总管将军及办事大臣驻扎者,亦与内地无殊,应将西域新疆,另纂在甘肃之后。”
这里把新疆与甘肃相提并论,看作是一个省的建制。后来,祁韵士写了一本《西陲总统事略》,经著名学者徐松改编后,于1820年进呈道光皇帝,赐名《钦定新疆识略》。这以后,“西域”、“西域新疆”就被“新疆”所取代。但新疆作为正式名称并正式成为一个行政省的建制,则是1884年才决定的。
香妃传奇
香妃是容妃的俗称,容妃是乾隆皇帝的爱妃。
容妃的名子叫伊帕尔罕,是自幼生活在叶尔羌河畔的维吾尔人。
她和哥哥图尔都是白山派和卓之后。上文提到的大小和卓,是阿帕克和卓之孙。而伊帕尔罕和图尔都,则是阿帕克和卓弟弟喀拉玛特的后裔。
在大小和卓掀起叛乱的恶浪时,图尔都持反对的态度。他还参加他五叔额色尹的队伍,暂时逃往柯尔克孜牧区避难。当清军进剿大小和卓时,图尔都追随五叔额色尹配合清军,攻占喀什噶尔、英吉沙等城,为平息叛乱、统一新疆立了功。
清朝政府让额色尹叔侄及其他平叛有功人员,于1760年后陆续来到北京,给予表彰。他们的家属,也随之到达北京。
乾隆皇帝召见了他们,分别给予册封。额色尹等因系和卓后裔,所以加封额色尹为辅国公,容妃的哥哥图尔都也封为一等“台吉”。乾隆皇帝不仅请额色尹、图尔都一行出席了“正大光明”
大殿的正月十五大宴,还下诏把他们安置京师,按照应得俸银,发给禄米,以资养赡。
随后,容妃与其他来京维吾尔上层人士的亲属,也远离世代居住的叶尔羌,沿着塔里木河进关,辗转到达京城。
容妃入宫后为贵人,她首次在宫中出现是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六月。当时福建巡抚进献的荔枝树结了许多荔枝,宫中后妃在接受皇帝分赏鲜荔枝时,容妃以和贵人的身份出现,时年27岁,乾隆50岁。
两年后,和贵人被册封为嫔,称为“容嫔”。据《清实录》记载:“册文日:尔和卓氏,秉心克稹,奉职帷勤,壶范端庄,礼客愉惋,深严拓馆,曾参三缫之仪,肃穆兰宫,允称九嫔之列,兹仰承皇太后慈谕,册尔为容嫔。”
接着,她的哥哥图尔都因“追论攻克喀什噶尔功”而被“晋封辅国公”。
容嫔每年宫分赏银三百两,物品也很多,在宫中颇为得宠。
乾隆皇帝南巡,同行后妃共六人,容嫔就排在皇后、令贵妃、庆妃之后。南巡苏、杭等地时的饮食,乾隆都按回部习俗,赏赐容妃奶酥油野鸭子、羊肚片、酒炖羊肉、鹿筋羊肉等80多个品种。
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容嫔35岁时,奉皇太后懿旨容嫔着升为妃。容妃平时在宫中穿着塔里木河流域维吾尔族服装,所以在封妃前夕专有行文为其传作冠服。“容妃封妃现元朝服、吉服,应赏给处,赏给。其项圈、耳坠、数珠,应添换之处,添换。”册文曰:“尔容嫔和卓氏,端谨持躬,柔嘉表则,秉小心而有恪,久勤服事于慈闱,供内职以无违,夙协箴规于女史,兹奉太后慈谕,册封尔为容妃。”乾隆皇帝东行巡视时,容妃仍在随行妃嫔之列。一路经过山东曲阜、泰山等地,乾隆在尊重容妃生活习俗上一如既往,赏赐给她羊肚丝、五香鸡、拌粉皮、拌老虎菜等清真食品五十多种。
在宫中,有回回厨师努尼马特专为容妃做菜,他用洋葱炒的名菜“滴非雅则”和“谷伦齐”(抓饭),受到皇帝赞赏。
尽管如此,容妃毕竟是叶尔羌河的女儿,她怀念故乡之情常常油然而生。《伊米德史》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位出生于叶尔羌的维吾尔女子,美丽无双,被官员们送给皇帝做妻子,深得皇帝的宠幸。有一天皇帝见她独自垂泪,就问她为何不乐。她回答说,家乡有一种树,叶子是银的,花是金的,开花时芳香无比。因怀念家乡,所以哭泣。”她说的那种树是沙枣树,塔里木河流域的沙枣树素有“金花银叶铁千千”之称,于是皇帝下令将沙枣树移到京城里来种植。
据记载,1765年时,乌什维吾尔农民将托什干河畔的沙枣树苗栽种在木桶里,奉驻防大臣和阿奇木伯克之命运往外地。因不明发送地点前往请示,反遭责骂毒打,再加上官员、伯克平日作威作福、欺压百姓,所以引发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农民暴动,这就是著名的乌什农民起义。
容妃怀念故乡的沙枣树无可非议,引起这场流血事件则是她始料未及的。
或许因为移往京城种植的沙枣树奇香无比,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所以就将容妃称作香妃。还有一种流行的说法,容妃“美姿色,生而体有异香,不假熏沐,固人因号之日香妃”。
在紫禁城西华门内武英殿的西北角,有一个小殿堂,上题“浴德堂”三个金字,堂内有一个秘密的暗室,是一座******风格的穹窿顶式的建筑,北墙上留有一根水管,墙外有一座井亭,井台上还有一条石制水槽,如果将井水汲上倒人槽中,就可以从水管中流人暗室。“相传亦为香妃沐浴之处。盖帝欲藉种种以取悦其意,而稍杀其思乡之念也”。
容妃在后宫居住的宝月楼,也是乾隆皇帝为她专修的,在这里筑建礼拜寺,并让内附的一些维吾尔人居住在近旁,这些房舍遥遥相望,均为阿拉伯风格建筑。这种特殊安排,可见乾隆皇帝对维吾尔族有功人员的一片良苦用心。
容妃陪同乾隆到热河(今河北承德市)围猎,皇帝还专请宫廷洋画师郎世宁为她画过一幅肖像油画。
容妃死于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享年55岁。去世前一年,有容妃娘娘在御药房取药的记载,说明她已重病缠身。
容妃在宫中度过了28个春秋。她临死时,把毕生积存的全部衣物和首饰珠宝,分别赠送给朝夕相处的妃嫔、本宫子女和她娘家的叔叔、婶婶、嫂嫂、姐妹,对她们寄予无限的深情。
据记载,容妃死后,当年“奉移容妃金棺于纯惠皇贵妃园寝安葬,设神位于舒妃之次”。
嘉庆四年(1799年)乾隆皇帝死,葬在裕陵。纯惠皇贵妃的园寝就在裕陵之侧。容妃的棺木应在这里。裕陵为东陵,在今河北省遵化县。
关于香妃,还有一些离奇的传说。
一种说法是香妃是小和卓之妻,也有说她是大和卓之女,清军平定大小和卓之乱后被俘掠入京,因怀有国破家亡之恨,欲报仇雪恨,入宫后“袖出白刃”,刺杀皇帝,抗节不屈而死。
这种传说荒诞不经,只能被一些人编入戏剧故事,却与事实毫不相干。
还有一种说法,香妃入宫后甚得乾隆皇帝宠爱,遭到其他嫔妃妒忌,纷纷向皇太后进谗言。皇太后劝说乾隆疏远香妃,乾隆不听,就趁皇帝外出时下令处死了香妃。有的戏剧故事还说,乾隆皇帝闻讯后立即赶回宫中,见香妃已死便嚎啕大哭,把眼睛都哭坏了。
皇太后事实上死于香妃之前11年,她死后不可能再来处死香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