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卡耐基人性优弱点
26384400000013

第13章 走出困境(3)

数年前,她们的家乡加利福尼亚州流行小儿麻痹症。她丈夫很冷静的做了万全的准备,让孩子远离人群,不去学校或电影院。后来询问了卫生局得知,即使在小儿麻痹最猖獗的时期,全州小孩子患病的数日也不过是一千八百三十五人。而一般情形只是二三百人。如此以来,她如释重负,因为小孩患小儿麻痹的比率非常小。

昕到“依比率来看,它不会发生”这句话,她的烦恼就立马跑到九宵云外,内心坦然。于是二十年来,她的生活过得宁静而愉快。

烦恼和不幸都是想像的产物,回顾过去,她发觉大部分的烦恼确是杞人忧天,都是不必要的担心受怕。卡耐基对她有同样的感触。卡耐基在纽约经营一家配运公司。经常都载运好几十车的橘子和葡萄从佛罗里达州到纽约。然而卡耐基却常担心受怕:不晓得货车会不会发生事故、水果会不会散落一地、当货车通过铁桥是否倒霉崩塌等等当然,那些水果都是投了保的,而他所担心的最终恐怕是水果无法如期送达而失去了市场。他如此魂牵梦绕而病魔缠身,于是,他患了胃溃疡,不得不就医。医生告诉他,完全是情绪因素造成的。

警钟敲响,一阵长鸣。他自问自答:“卡耐基,你经手过几辆货车?”“大约二万五千辆。”“那么发生事故的有多少?”“五辆吧!”“才五辆啊!”那么换句话说,五千辆也只不过有一辆罢了。依此推算,“你的货车发生意外的几率不过是五千分之一罢了,还有什么好烦恼的呢?”“然而,说不定铁桥会倒崩塌呀?”“即使如此,你真正的损失又有多少?”“零!因为保险公司会赔偿。”“真是愚笨透顶,竟为了百分之零点五机率的意外而担心得患了胃溃疡。”这么一想,他认为很不值得。他不再为这几率极小的事而忧虑,胃溃疡也不再恶化了。

当心啊,年轻的舵手,别让你的缆绳松了,别让你的船锚动摇,不要在你没有发觉以前,船就漂走了。

——[法]卢梭现实中,此举此例,屡见不鲜。这里,富雷迪利克讲述了自己的亲身经历:一九四四年六月初,他躲在阿马哈海滨附近细长的战壕里。他是第一九九通信中队的一员,过着洞穴生活。从细长的战壕中环顾,那长长的方形坑洞简直就象坟墓。躺在里面睡觉时。简直就象躺在坟墓里一般。他自然而然地说,或许这里就是他们的葬身之地。有天晚上十一点德军来袭,开始向战壕里投炸弹,他因恐惧而全身抽搐。最初的两三晚都无法入睡,第四五晚甚至神经都崩溃了,他自言自语道:必须尽力克服困惑忧虑,否则,必将葬命丧生,成为短命鬼。第五个晚上,他突然惊觉到自己还是安然无恙,而伙伴们也只有两位受了伤,且非伤于德军的炸弹,而是被他方高射炮炸裂的碎片所击伤的。而后,他内心坦然,无忧无虑。所以,他就在战壕的上端铺盖厚木板,以防炸弹的碎片,并对自身的处境加以深切了解,其实在这么深的战壕里,只有直接被敌方的炸弹击中时,才有致死的可能。然而击中率只有万分之一以下。从而,他便宽了心。此后两三天,即使在敌方的轰击中,他照样酣然入梦。睡意挺浓。

卡耐基说,美国海军为了鼓舞士兵们的士气,常利用这种统计资料。据一位已退休的海军说,有一次他奉命和他的同事驾驶运送辛烷汽油的补给舰。当他一听到这样的任务,却吓倒了,他们担心一油轮被鱼雷击中,船必炸得粉碎,血肉模糊,命丧黄泉。

对此,军部除了发表正确的统计数字外,同时强调即使被鱼雷击中,有百分之六十的船照样漂浮,而沉没的四十只,只有百分之五是在十分钟之内渐渐下沉,也就是讲,若真遇到意外,还有时间去抢救,根本很少人会因此死亡的。“这就有助于提高士气吗?”这位已退休的老海军说,“这些统计数据使我的不安情绪一扫而空,所有的组员全恢复了士气,我们知道绝对不会有危险发生,依这些统计资料来看,我们肯定凯旋而归。”

显然,卡耐基说,战胜忧虑,必须详查过去的记录,同时,必须自问:“依照统计的资料,我忧虑的事真的会发生吗?”

二、适应现实

在自然界,万物生灵,息息相通,丝丝相连。自然界之所以向前发展,正是万物生灵之间,保持着相对平衡而自然发展,都各自遵循着自然选择的规律。

卡耐基说:“欲克服困惑忧虑,走出困境,就必须敢于面对现实,适应现实。”诚然,现实往往令人身不由己,言不由衷。但是,敢于直视惨淡的人生、直视现状的贫穷。贫穷并不可怕,倒还可以“穷则思变,一变则通”。但是,苦于贫穷而忧虑成疾,顾虑重重,是非常可怕而危险的。

当危险逼近时,善于抓住时机迎头打击它要比犹豫躲闪它更有利。

——[英]培根自然界的炎暑,尽管不能回绝,但却可消除因热而引起的困恼。我们可以在精神上,超越炎热之恼,使己身如置身于清风宜人的凉台之上,灭却心头的炎热。显然,贫富乃世之常事,贫穷,照样也是也是难以避免的,但只要能退除因贫困而兴的悲愁,便可享受置身于精神上的达观状态。自然界的寒暑变化,是不能主观阻挠,当然,能避居于清爽别墅中者,自是例外。但唯有心灵能超越自然的严寒酷暑,保持心态坦然。

可见“穷愁”,正因贫穷而引来的悲愁。

自古以来,君子由于安贫乐道,故多贫困,因而称“君子固穷”,而“固穷”二字便是为陶渊明所引用。

在自然界,万物生灵,息息相通,丝丝相连。自然界之所以向前发展,正是万物生灵之间,保持着相对平衡而自然发展,都各自遵循着自然选择的规律。

作为人类来说,也同样遵循着自然选择的规律。对于人类个体,唯保持心态平衡,才能自我感觉良好,利于丰富自我,充实自我和完善自我,从而使自己健康,延年益寿。

显而易见,对必然的事轻快自如,就像杨柳承受风雨,水接受一切容器,我们也要随一切事实,唯有适应现实环境,才能更好、更充实地健康成长下去。

这正如中国俗话说得好:“入乡随俗,顺其自然”嘛!小的时候,有一天,卡耐基和几个朋友一起,在北密苏里州一间荒芜的老木屋的阁楼上玩。从阁楼爬下来的时候,卡耐基先在窗栏上站了一会,然后往下跳。他左手的食指上带着一个戒指。在他跳下去的时候,那个戒指勾住了一根钉子,把他的整根手指拉脱了下来。

卡耐基尖声地叫着,吓坏了,还以为自己死定了,可是在他的手好了之后,他从此心态坦然,面对现状。再烦恼又有什么用呢?他接受了这个不可避免的事实。

几年之前,卡耐基在纽约市中心一家办公大楼里,见到一个开运货电梯的人。卡耐基注意到他的左手齐腕砍断了。便问他少了那只手会不会觉得难过,他说:“噢,不会,我根本就不会想到它。只有在要穿针的时候,偶然记起它。”

如果有必要,我们差不多都能接受任何一种情况,使自己适应,然后就整个忘了它。可见,唯有直视人生,敢于面对恶劣的环境,方能显示出人生的勃勃生机,也方能显示出人类生命力的激越高亢。

我常常想起刻在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一间十五世纪老教堂的废墟上的一行字。那行字刻的是:“事情是这样,就不会是别样。”

在漫长的岁月中,人生难免遭受风雨砥砺,岁月沧桑,它们既是这样,就不可能是别样。我们也可以有所选择。我们可以把它们当作一种不可避免的情况加以接受,并且适应它,或者我们可以用忧虑来毁了我们的生活,甚至最后可能会弄得精神崩溃。

“要乐于承认事情就是这样的情况。”卡耐基说,“能够接受发生的事实,就是能克服随之而来的任何不幸的第一步。”住在俄勒冈州波特南的伊莉沙白·康黎,却经过很多困难才学到这一点。“在美国庆祝陆军在北非获胜的那一天,”她对卡耐基说,“我接到由国防部送来的一封电报,我的侄儿——我最亲爱的一个人——在战场上杳无音信了。过了不久,另外一封电报说他已经死了。”

如果有工作要做,就应该立刻做好,如果交运时你发现自己毫无准备,就不该怪命运女神,而应当埋怨你自己。

——[俄]克雷洛夫康黎悲伤得痛不欲生。在那件事发生以前,她一直觉得生命对她很好,她有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努力带大了这个侄儿。在她看来,侄儿代表了年轻人美好的一切。她觉得自己以前的努力,现在都有了很好的收获……然而却来了这封电报,她整个的世界都粉碎了,觉得再也没有什么值得自己活下去而有所留恋的。她开始忽视自己的工作,忽视自己的朋友,她抛开了一切,既冷淡又怨恨。为什么她最爱的侄儿会死?为什么这么个好孩子——还没有开始他的生活——为什么他应该死在战场上?她简直无法面对现状,她悲伤过度,决定放弃工作,离开自己的家乡,整天沉浸在悲伤痛苦和感情折磨之中。

就在自己清理桌子,准备辞职的时候,突然看到一封她已经忘了的信,正是一封从她这个已经死了的侄儿那里寄来的信。是几年前她母亲去世的时候,侄儿写来给她的一封信。“当然我们都会想念她的,”那封信上说:“尤其是你。不过我知道你会撑过去的,以你个人对人生的看法,就能让你撑得过去。我永远也不会忘记那些你教我的美丽的真理:不论活在哪里,不论我们分离得有多么远,我永远都会记得你教我要微笑,要像一个男子汉,随机应变,急中生智对待任何事态的发展。”

她把那封信读了一遍又一遍,觉得侄儿似乎就在她的身边,正在向她说话。侄儿好象在对她说:“你为什么不照你教给我的办法去做呢?撑下去,不论发生什么事情,把你个人的悲伤藏在微笑底下,继续过下去。”

后来,她再回去工作。她不再对人冷淡无礼。她一再对自己说:“事情到了这个地步,我没有能力去改变它,不过我能够像侄儿所希望的那样继续地活下去。”她把所有的思想和精力都用在工作上,她写信给前方的士兵——给别人的儿子们;晚上,她参加了成人教育班——要找出新的兴趣,结交新的朋友。她几乎不敢相信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徽妙变化。她不再为已经永远过去的那些事悲伤,现在她每天的生活里都充满了快乐,这正如侄儿要她做到的那样。

伊莉沙白·康黎的经历,向人们揭示了这样一个真理:人们必须正视和适应再所难免的现状环境。这尽管不易学会,但每个人都会迟早要懂的。就连那高高在上的皇帝老儿和那些达官贵人们,也时时警告自己:“教我不要为月亮而哭泣,也不要在事后而后悔。”“能够顺其自然,便是人生大道的关键一步。”

诚然,环境是任何时候都难免逃避的。很显然的,环境本身并不能使我们快乐或都是不快乐,我们对周围环境的反应才能决定我们的感觉。有道是:环境造就人,但是,人力可以创造环境。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历史,就是这样一个很好的例证。

在必要的时候,我们都能忍受得住灾难和悲剧,甚至胜过它们。我们也许会以为我们力不从心,但我们内在的力量却能惊天地、泣鬼神,只要我们肯加以利用,就能帮助我们战胜困难。

卡耐基的一位朋友说:“人生加诸我的任何事情,我都能接受,只除了一样;就是瞎眼。那是我永远也没有办法忍受的。”

后来,有一天,在他六十多岁的时候,他低头看着地上的地毯,色彩整个是模糊的,他无法看清楚地毯的花纹。他去找了一个眼科专家,发现了那不幸的事实:他的视力衰弱,有一只眼睛几乎全瞎了,另一只离瞎却也为时不远了。他所最怕的事情,终于发生在他的身上。

大凡那些躲在大家意料不到的角落里的人们,纵使会错过若干显著的机会,也还能有些奇特的机遇使他们最终被大家发现出来。

——[英]哈代卡耐基的朋友对这种所有灾难里最可怕的事情有什么反应呢?他是不是觉得自己一下子毫无希望呢?没有,他自己也没有想到他还能觉得非常开心,甚至于还能风趣幽默,侃侃而谈。以前,浮动的“黑斑”令他很难过,它们会在他眼前游过,遮断了他的视线,然而,眼下当那些最大的黑斑从他眼前晃过的时候,他却会风趣地说:“嘿,又是老黑斑爷爷来了,不知道今天这么好的风和日丽,它要到哪里去。”

当卡耐基的朋友完全失明之后,他说:“我发现我能承受我视力的丧失,就像一个人能随别的事情一样。要是我五种感官全丧失了,我知道我还能够继续生存在我的思想里,由于我的思想支配我的一切行动,并且,我能从中见到许许多多的现状生活,只有思想。才能实现超脱自我和完善自我,也只有思想,才能够生活,不论我们是不是知道这一点。”

卡耐基的朋友为了恢复视力,在一年之内接受了十二次手术,为他动手术的是当地的眼科医生。他是否害怕呢?他知道这都是必要的,他知道是再所难免的,所以唯一能减轻他痛苦的办法,就是爽爽快快地去接受它。他拒绝在医院里用私人病房,而住进大病房里,和其他的病人在一起。他试着去使大家轻松愉快,而在他必须接受好几次的手术时——而且他很清楚地知道在他眼睛里动了些什么手术——他却只尽力让自己去想,他是多么的幸运。“多么好啊,”卡耐基的朋友说:“多么好啊,现在科学的发展真不简单,技术高明,能够为像人的眼睛里这么纤细的东西动手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