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塘关一带,地灵人杰。青山碧水,曾留下李白、白居易、刘禹锡、范大成、欧阳修、苏轼、陆游等诗圣文豪的足迹,留下了许多千古传颂的诗章。
(一)屈原故里秭归
宜昌秭归是我国战国时代伟大诗人屈原的故乡,也是楚文化发源地之一。它位于长江北岸的卧牛山麓,四周城墙环绕,看上去像一个倾斜的葫芦,所以有葫芦城的叫法;又因为城墙都是由石头叠砌而成,所以又叫石头城。
汉代在这里开始设县,唐朝时设立了归州,民国元年改归州县,1914年又改为秭归县,此后,一直沿用至今天。
秭归的名胜多数与屈原有关,秭归县城东门外,矗立着一个高大的牌坊,上面写着“屈原故里”四个字,是郭沫若写的。旁边还有两通石碑,分别刻着“楚大夫屈原故里”和“汉昭君王嫱故里”。
秭归与香溪之间有一个沙滩,传说是屈原遗体安葬的地方,以后取名叫屈原沱。沱上有个屈原祠,从唐宋以来,经过数次迁址修葺。后来,因为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兴建,水位升高,在1976年修建了这个祠。现在秭归城东的向家坪,改名为屈原纪念馆。
在瞿塘关一带,有关屈原的名胜古迹和传说很多,如香炉坪、照面井、读书洞、玉米三丘等。古人曾集成“八景”,并用景名联诗一首:
降龙伏虎啸天来,乡鼓岩连擂鼓台。
照面井寒奸亡胆,读书洞出离骚才。
丘生玉米合情操,濂滴珍珠荡谷俟。
锁水回龙含泽畔,三关八景胜蓬莱。
秭归还是历史悠久的柑橘之乡,屈原在他的名篇《橘颂》中,曾对橘树的形象和性格作过深刻的描写。今天,秭归已成为我国七大柑橘的生产基地之一。深秋时节,满目都是柑橘林,青枝绿叶藏红果,如诗如画。
在屈原故里还有一奇值得一提。这里的耕牛不穿绳,却能听从指挥。相传屈原从楚都回家,快到家门口时,侍者挑书简的绳子断了,一个老农当即把牛鼻绳解下来给了他。从此以后,这里的牛就不再用牛鼻绳了。
屈原诞生在山清水秀的乐平里。屈原是一位具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是我国文学史上的第一位大诗人,是三峡里的第一才子。他忧国忧民,最后投汨罗江,以身殉国。屈原留下的《离骚》《九章》《九歌》等光辉诗篇,声贯古今,名扬中外。
(二)昭君村的王昭君
王昭君名嫱,字昭君,西晋时为避司马昭的讳,又得名明君、明妃。她是西汉元帝时的宫女,约出生在公元前1世纪中叶,南郡秭归,即今湖北兴山县人。她以出塞和亲在中华民族关系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后世人把她与西施、貂蝉、杨玉环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
有关王昭君的生平事迹,散见于《汉书·元帝纪》《汉书·匈奴传》和《后汉书·南匈奴传》等史书篇目。按照当时的行政区划,她的籍贯属于南郡秭归县。三国时,吴国把秭归的北部划出,另立了兴山县,昭君的家乡恰好就在兴山县境内。三国后,该县建制虽历经变故,但至今仍存。所以现在说到王昭君,多说她是湖北兴山县人。
据该县县志记载,兴山以“环邑皆山也,县治兴起于群山之中”而得名。它位于湖北西部,长江西陵峡北岸,东邻宜昌,西连巴东,北枕神农架,南接秭归,而今,三峡截流筑坝,兴山县正好处在大坝的上游。
说到兴山县的地貌,唐代大诗人杜甫的一句“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把这里的万千气象刻画得形神毕至,王昭君出生的村庄就在这群山万壑之中。如果杜甫没有走错的话,那么当年他访古探幽的地方,就是今天兴山县高阳镇的宝坪村。宝坪村已经有了一个新的名字,叫昭君村。
在昭君村里,一座占地达十亩的昭君宅可把人带入中古氛围。宅内有昭君书院、昭君纪念馆,宅前有望月楼、妙龄柏、楠木井等景致。最富创意的是纪念馆旁一座汉白玉昭君的雕像,这座雕像一改以往昭君怀抱琵琶、一脸幽怨的俗套,而把她处理成卓然独立、手持竹筒、凝神远思的形象,在南方秀女淳朴聪慧、落落大方的气质中,渗透出胡汉和亲的内在意蕴。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王昭君的形貌与性格,跟她“群山万壑”的家乡和家乡处于巴、楚文化交界的地理位置是分不开的。兴山山清水秀,云雾缭绕,少年昭君身感其秀,心悟其灵,自然就养成了天生丽质。
据地方志和历史地理书记载,“兴山,旧为楚始封地”,也就是说,这里是楚文化的最早发祥地。而来自西部的巴蜀文化恰好在这一带与荆楚文化相遇,两种文化中强调个性、敢做敢为的特点,不能不注入到昭君的性情和血液中。
滋养这种性情最直接的一个原因,就是诞生在楚国秭归的浪漫主义诗人屈原。屈原的出生地在今天秭归县的乐平里,乐平里距离昭君所在的宝坪村只有不到20公里的路程。
南宋范成大的诗中说:“绝代昭君村,擎世屈原宅。”在今天秭归县城的城门旁,并排竖立着两通石碑,分别书写“楚大夫屈原故里”和“汉昭君王嫱故里”。他们俩实在算得上是真正的秭归老乡。
在《离骚》当中,屈原自叙世系的第一句就是:“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他说他是高阳的后代子孙。高阳就是远古时代“五帝”之一的颛顼帝。据传说,颛顼帝是楚国的老祖宗。
今天的宝坪村或者说昭君村所在的乡镇,就是以“高阳”来命名的。这更进一步说明,古老的楚文化把昭君与屈原的心理距离拉得很近,一向以香花香草自喻和有着独立人格的屈原,应该说会更直接地塑造早年昭君的性格。
拉近他们距离的还有一条名叫香溪的河。香溪从神农架的群峰中流下来,环绕宝坪村而下,向南流到乐平里,然后再逶迤着向西南方向汇入长江。即使在今天,香溪的水依然碧绿如翠,在入河口,人们能清晰地看见,一条清流是如何汇入到长江的滚滚浊流中的。
据考证,香溪的水之所以这样翠绿,是神农架山的石灰岩质地造成的。一条香溪河,哺育了屈原和昭君;而在历史的河流里,昭君则仰承着屈原的伟大人格。
但后人还是得好好感谢汉元帝的未曾“诏幸”,否则,后宫里顶多增加一个普通的嫔妃,而在历史上,却少了一个光艳照人的王昭君。所以,当昭君在12岁左右以绝代姿容盛装登场时,历史霎时被点亮了。
(三)诗人借景抒怀遗迹
对瞿塘关的名胜古迹,各代名人都有自己的评价,并有后朝名人对前朝名人评价的再评价,因而使三峡文学显得特别博大、精深、辉煌。
名人们的诗词文赋,表现题材广泛,既有写自然的,也有写人文的;既有写历史的,也有写现实的;既有写个人情感的,也有写社会景象的;既有写帝王将相、军国大事的,也有写寻常百姓、风土人情的。名人诗文可分为咏景、怀古和乡情三类。
1.名人咏景诗文 是三峡石刻文学作品中的主题。三峡美景,举世闻名;滚滚长江,千古不息。大自然赐予三峡的神秀不仅养育了世世代代三峡人民,哺育了屈原、王昭君等一批举世无双的杰出儿女,而且还总是不断激发历代迁客骚人创作的灵感,成为历代文人骚客不竭的创作源泉。
在历史上,不少诗人咏诵三峡美景的作品,是从歌咏瞿塘关开始的。“初唐四杰”中的杨炯作为第一个全面咏诵三峡的诗人,就是从咏瞿塘关开始的。他的《广溪峡》诗写道:
广溪三峡首,旷里兼川陆。
山路绕羊肠。江城镇鱼腹。
乔林百丈偃,飞水千寻瀑。
惊浪回高天,盘涡转深谷。
汉民昔云季,中原争逐鹿。
天下有英雄,襄阳有龙伏。
常山集军旅,永安兴版筑。
池台忽已倾,邦家遂沦覆。
庸材若刘禅,忠佐为心腹。
设险犹可存,当无贾生哭。
广溪峡就是瞿塘关所在的瞿塘峡。目睹瞿塘关的雄伟气势之后,杨炯很自然联想起刘备、诸葛亮等人的功业,不由得感叹山河之险不是国家安全的保障,政治的好坏才是最重要的因素。
贾生指西汉的文学家贾谊,贾谊给皇帝的奏疏中,有“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可为叹息者六”的话。诗人借贾生之哭,表明自己对蜀汉覆亡的叹息。
历代诗人墨客游览三峡,无不以诗文咏景抒怀,其中相当一部分以石碑的形式得以保留下来,流传千古。唐开元十三年三月,李白通过巴渝进入长江三峡。这次出蜀远游,是李白与三峡第一次结缘。
一路上,三峡壮丽的风光与青年诗人壮志凌云、意气风发的心绪,可以说是情景交融。
于是,他写下了《自巴东舟行经瞿塘峡,登巫山最高峰,晚还题壁》《宿巫山下》《渡荆门送别》《荆门浮舟望蜀江》《秋下荆门》等踌躇满志的诗歌。李白的《自巴东舟行经瞿塘峡,登巫山最高峰,晚还题壁》写道:
江行几千里,海月十五圆。
始经瞿塘峡,遂步巫山巅。
巫山高不穷,巴国尽所历。
日边攀垂萝,霞外倚穹石。
飞步凌绝顶,极目无纤烟。
却顾失丹壑,仰视临青天。
青天若可扪,银汉去安在?
望云知苍梧,记水辨瀛海。
周游孤光晚,历览幽意多。
这首诗淋漓尽致地刻画了瞿塘关一带高峻壮丽的面貌,完全可以和他后来创作的《蜀道难》相媲美。
巫山的神女峰,用地质学家的眼光看只是一座风化严重的岩石体。但它在宋玉的眼里,却成了“晔兮如华,温乎如莹,五色并驰,不可弹形”的美貌横生的神女。
宋玉为神女峰所作的《神女赋》,极尽铺张的手法,使神女之美,犹如雕塑般的凸现在读者的面前,让人心潮涌动。读《神女赋》,似乎比欣赏古希腊断臂的维纳斯时所产生的感受更为强烈。
巫山美,最美十二峰。“碧丛丛,高插天,大江翻澜神曳烟。”这是中唐诗人李贺描绘巫山的诗句,它十分准确地道出了巫山的气势和特点。秀丽的巫峡,多情的神女,向来是诗人咏诵的题材。
清康熙十一年,王士祯受命主持四川乡试后,乘船回京城,途经巫山。他游了高唐观,拜谒神女祠。写下了《登高唐观》《神女庙》。《登高唐观》诗中写道:
西上高唐观,阳云对阳台。
瑶姬何处所,望远独徘徊。
恍忽荆王梦,芳华宋玉才。
细腰宫畔柳,并作楚人哀。
正午时分,王士祯的官船进入了巫峡。这时候,从舟中望去,云雾蒙蒙,烟雨霏霏,巫山12峰缥渺难觅。历史、神话、景观诸多情致涌上心头,王士祯写下了《巫峡中望十二峰》一诗:
十二峰娟妙,轻舟望是非。
青天半云雨,夕日乱烟霏。
瀑水临江合,神鸦出洞飞。
朝云无处所,应待楚王归。
西陵峡是三峡中最长最美的第一峡,中段有一个长31公里的庙南宽谷,把西陵峡分为东西两段:西段包括兵书宝剑峡、牛肝马肺峡和空岭峡;东段包括灯影峡和黄猫峡又称宜昌峡,举世瞩目的中堡岛就在东段之中。
在三峡石刻中,有不少题咏西陵峡美景的名人名作。初唐著名诗人杨炯乘舟游览巴山蜀水之后,为西陵峡的雄奇景色所触动,咏诗《西陵峡》写道:
绝壁耸万仞,长波射千里。
盘薄荆之门,滔滔南国纪。
楚都昔全盛,高丘火望杞。
秦兵一旦侵,夷陵火潜起。
四维不复设,关塞良难恃。
洞庭且忽焉,孟门终已矣。
自古天地辟,流为峡中水。
行旅相赠言,风涛无极已。
及余钱斯地,瑰奇信为美。
江山若有灵,千载伸知己。
北宋嘉祐四年,苏轼途经西陵峡段的黄牛峡。黄牛山坐落在长江的南岸,最外高岩间有幅大自然造就的壁画:一个黑衣人牵着一头大黄牛,山因此而得名,山下有座黄牛庙,于是苏轼写下了《黄牛庙》一诗:
江边石壁高无路,上有黄牛不服箱。
庙前行客拜且舞,击鼓吹箫屠白羊。
山下耕牛苦尧确,两脚磨崖四蹄湿。
青刍半束长苦饥,仰看黄牛安可及。
南宋杰出的爱国诗人陆游关于三峡的咏景怀古诗达百首之多。三游洞、黄陵庙等地的石刻中,现在都保留着陆游的部分诗作。西陵峡口的夷陵城和三游洞,也是历代文人诗咏三峡的重要话题。欧阳修曾在西陵峡口的夷陵古城生活和工作过,夷陵成为欧阳修事业的起点。他创作的关于三峡地区的大量作品,包括诗歌、散文,便成为三峡石刻文化中重要的宝藏。
宋景佑元年,欧阳修被贬到夷陵。峡州知州朱庆基在江边修建亭榭,供出蜀入楚的舟子欢聚之用,欧阳修为之作了《峡州至喜亭记》。这个碑记,现存在三游洞的至喜亭中。欧阳修有专门题咏夷陵的诗作,如《夷陵书事寄谢三舍人》写道:
春秋楚国西偏境,陆羽《茶经》第一州。
紫择青林长蔽目,绿丛红橘最宜秋。
道途处险人多负,邑屋临江俗善泅。
腊市鱼盐朝暂合,淫祠箫鼓岁无休。
凤呜烧入空城响,雨恶江奔断岸流。
月出行歌闻调笑,花开啼鸟乱钩舟。
讼庭画地通人语,邑政观风闻偶讴。
土俗虽轻人自乐,山川信美客偏愁。
黄牛峡口经新岁,白玉京中梦旧游。
曾是洛阳花下客,欲夸风物向君羞。
欧阳修来到西陵峡口,探奇访胜了三游洞,并作了《三游洞》诗。诗中这样描述:
弄舟终日爱云山,徒见青苍杳霭间。
谁知一室烟霞里,乳窦云腴凝石髓。
苍崖一径横查渡,翠壁千寻当户起。
昔人心赏为谁留,人去山阿迹更幽。
青萝绿桂何岑寂,山鸟嘐嘐不惊客。
松鸣涧底自生风,月出林间来照席。
仙境难寻复易迷,山回路转几人知。
惟应洞口春花落,流出岩前百丈溪。
乾道六年十月,陆游历经艰辛,来到峡州,船泊到至喜亭下的江边。陆游登上峡口的三游洞,饱览了峡口的风光,禁不住诗兴大发,挥笔写下了《系舟下牢溪游三游洞二十八韵》:
旧观三峡图,常谓非人情。
意疑天壤间,岂有此峥嵘。
画师定戏耳,聊欲穷丹青。
西游过沔鄂,莽莽千里平。
昨日到峡州,所见始可惊。
乃知画非妄,却恨笔未精。
怪怪与奇奇,万状不可名。
南宋诗人范成大在三游洞附近也留下了诗作《峡州至喜亭》:
断崖卧水口,连冈抱城楼。
下有吴蜀客,樯竿沧立洲。
雨后涨江急,黄浊如潮沟。
时见出峡船,铙鼓噪中流。
适从稠滩来,白狗连黄牛。
涡愤大如尾,九死争船头。
人鱼尚脱免,虎牙不须忧。
2.名人怀古诗文 怀古作为文学创作中一种常见的题材,也是三峡石刻文学中的重要内容。
瞿塘关的名胜古迹多,几乎历代的风云人物都在瞿塘关留下过足迹。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诸葛亮、李白、杜甫、白居易、苏轼、陆游等名人不胜枚举,尽管他们出生的时代和经历不同,但他们的爱国思想、卓越才华、求索精神却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三峡人。
他们为瞿塘关留下了大量的诗文辞赋碑刻,凝聚着对瞿塘关名人眷眷的怀念之情,深深的赞美之情,浓浓的景仰之情,是瞿塘关碑刻中最具有感染力、最具有魅力的部分。
几千年来,历代文人都慕名来到屈原的故乡秭归,缅怀这位著名爱国诗人,从那里得到精神的感悟和灵魂的净化。如唐代诗人李商隐有一首题为《楚宫》的咏史诗,便是吊屈原的作品。这首诗写道:
湘波如泪色缪缪,楚厉迷魂逐浪遥。
枫树夜猿愁自断,女萝山鬼语相邀。
空归腐败犹难复,更困腥臊岂易招。
但使故乡三户在,彩丝谁惜惧长姣。
欧阳修也有写屈原的诗如《楚泽》等多首。其中写得最好的是《端午帖子词》中的第七首:
楚国因谗逐屈原,终身无复太君门。
愿因角黍询遗俗,可鉴前王惑巧言。
对于楚王听信谗言放逐屈原,最终国衰而亡的历史教训,要引以为鉴,讽谏的意思很明显。
南宋四大诗人之一的范成大乘船途经秭归,作了《归州竹枝歌》《宋玉宅》《昭君台》《夜泊归州》等诗。其中,他的《夜泊归州》诗写道:
归国风烟古,新凉瘴疠清。
片云将客梦,微月照江声。
细和悲秋赋,遥怜出塞情。
荒山余阀阅,儿女擅嘉名。
咏怀昭君的诗词碑刻,上自唐代,下至当代。唐代的,如杜甫的《咏怀古迹一首》,白居易的《过昭君村》等;明代的,如徐志鼎的《明妃村》等。
后人在昭君宅前建碑林,把历代文人咏怀昭君的诗词碑刻汇集在这里。人们通过碑刻把历代文人歌咏王昭君的诗作长期保存,以便永远纪念这位中华民族和睦、团结的天使。
唐代诗圣杜甫的《咏怀古迹一首》是缅怀昭君的名篇。诗这样写道: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这里所说的“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指的就是昭君台。此句千古流传,已成为老幼皆知的名句。
元和十三年,当白居易来到王昭君的故里后,他在《过昭君村》诗中写道:
灵珠产无种,彩云出无根。
亦如彼姝子,生此遐陋村。
至丽物难掩,遽选入君门。
独美众所嫉,终弃於塞垣。
唯此稀代色,岂无一顾恩?
事排势须去,不得由至尊。
白黑既可变,丹青何足论?
竟埋代北骨,不返巴东魂。
惨淡晚云水,依稀旧乡园。
妍姿化已久,但有村名存。
村中有遗老,指点为我言。
不取往者戒,恐贻来者冤。
至今村女面,烧灼成瘢痕。
由于历史的原因,当时的人们还没有认识到昭君出塞的伟大意义,担心凶多吉少,便害怕长得美会招致不好的命运,因而在村中出现了“至今村女面,烧灼成瘢痕。”的悲惨结局,这不免有些遗憾。
然而,作为中华民族团结的杰出使者,王昭君功不可没,名垂青史,她的精神感人至深,万古流芳。从瞿塘关石刻中我们了解到,历代文人更多的是对王昭君的钦佩和颂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