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一带江山如画:古诗词里的山水故人
27106200000014

第14章 李白: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李白,“诗仙”李白。他就这样,仗剑飘零,白衣飘飘,随口一吟,便是千古名篇。他站在中国古典诗歌的最高峰,俯身微笑地看着人来人往、世事沧桑;他一个人扛着唐诗浪漫主义的大旗,奔走于祖国的名山大川;他一手执酒壶,一手握大笔,演绎着自己的风华绝代,演绎着唐诗的千年风骚。

在这里,无论我说什么,都是拾人牙慧,了无新意。对于李白,即便是牙牙学语的孩童,也能背上几首他的名作;即便是目不识丁的乡下老妪,也能说上几段关于他的佳话。因为,李白以及他的诗歌,已经住进了中国人的灵魂里,流入了中国人的血液里。

今天,咱们换一个轻松的话题,不去讨论李白到底是哪里人,不去辩解李白心中“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与“云想衣裳花想容”到底哪一句代表了他的最真实心声,只是跟着他走,跟着他的脚步,跟着他的诗歌,走一段,走一场,去看看他诗歌中的美丽山河。

《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黄鹤楼,烟花三月,扬州,孤帆点点,碧空万里,滚滚长江。

李白的诗意总是那么开阔,总是那么昂扬。独立江汉,俯视天下,带着美丽故事光环的黄鹤楼,无数次地出现在文人雅士的笔端。在这里,李白送别好友孟浩然,见到眼前之恢弘阔大之景象,一扫所有的离愁别绪,心也一下子被打开了,变得可以包罗万象,变得可以容纳古今。在李白的世界里,似乎时间所有的一切都可以浪漫美丽一把,包括好友离别。

一首诗,将两个城市连接了起来。黄鹤楼镇守下的武汉,烟花三月里的扬州。因为有了这首诗,扬州成了无数人心目中春天里最佳的去处。那里有烟花三月,有说不完道不尽的绵缠悱恻,有烟雨迷蒙、岁月静好。

买一条小舟,顺江而下,在烟花三月里的扬州停下脚步。撑一把油纸伞,寻一个美丽的临水的楼阁,读一首诗,写一首歌,想一个人。下扬州,或许不为什么,漫无目的,独自一人,只为心中那份情愫,那份关于诗歌和情感的梦。千百年来,扬州成了浪漫与邂逅的代名词,李白为扬州代言,不经意间的一个广告,成就了古城扬州除了富庶繁华之外的,又一个美名。

如今的人们,总是不断地奔走于各大风景名胜,国内走了不够,还要走国外。更有甚者,以去过多少地方,吃过多少美食为衡量自身见识和眼界的唯一标准。可是,又有多少人细细地、慢慢地品味过一个城市的味道呢?拍了一张照片,只是为了告诉别人,我到过了这个城市。可是,每一个城市都有自己的性格,每一个城市都有自己的灵魂。这些,又有多少人能够读懂呢!而恰恰,只有读懂了这些,才不枉行万里路。

《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白帝城,彩云缭绕,长江三峡,两岸猿声,轻舟破浪,关山万重。

顺着长江之下,因为心情美好,船也走得特别顺利。抬头看看两边,高耸入云的群峰,在向我招手;阵阵不绝的猿声,在向我问好。中国人自古与水亲近,崇拜水,也敬畏水。水在哺育中国人,孕育中华文明的同时,也在不断摧毁文明的成果。因此,千百年来,中国人学乖了,也学得市侩了,学会了像水一样地去做人,学会了纳谏如流、顺水推舟。

白帝城三面环水,领“夔门天下雄”。这不仅仅是一座简单的城郭,这里发生过无数重大历史事件,影响着中国历史的走向。又因为其藏在彩云深处,处于烟水迷蒙之中,所以,它多了一份侠骨柔肠,多了一份感性的美。长江、黄河,是中国两条最重要的水系,它们哺育了中华文明,荡涤着中国人的灵魂。白帝城就像一朵浪花,绚丽洁白的浪花。它舒展开自己最温暖的怀抱,也收到了无数文人墨客最美好的祝福。白帝城也因此有了“诗城”之美誉。

《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匡庐奇秀,朝阳初升,烟雾袅娜,飞流直下,水雾成虹,银河落九天。

庐山,乃久负盛名的避暑胜地。尤其是这座瀑布,应该算得上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一座瀑布了,就因为李白,就因为这首《望庐山瀑布》。

在这首诗中,李白再次展现了浪漫主义诗风的强大魅力。李白毫不吝惜溢美之词,“日照香炉生紫烟”,这宛若仙境的所在,静静地卧着一座瀑布。它飞流直下,前往人间,为尘世的凡夫俗子送去了难得的仙气。风情万种,绝代芳华。这瀑布既有英雄之豪迈气概,又有佳人之婉约娇羞。恐怕,普天之下再也没有任何山水景观能与之匹敌了吧!

其实,李白同时写了两首《望庐山瀑布》,这只是其一,第二首虽然没有这首著名,却也写得气象万千、雄伟瑰丽。

西登香炉峰,南见瀑布水。

挂流三百丈,喷壑数十里。

欻如飞电来,隐若白虹起。

初惊河汉落,半洒云天里。

仰观势转雄,壮哉造化功。

海风吹不断,江月照还空。

空中乱潈射,左右洗青壁;

飞珠散轻霞,流沫沸穹石。

而我乐名山,对之心益闲;

无论漱琼液,还得洗尘颜。

且谐宿所好,永愿辞人间。

《登金陵凤凰台》: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凤凰台空,长江水流,吴宫花草,衣冠古丘,青天外,白鹭洲,浮云蔽日,人忧人愁。

这是凤凰台,金陵凤凰台,曾经有无数的凤凰鸟在这里栖息游玩,而今,那些凤凰鸟全部都飞走了。就留下这座空台子,以及台下的江水,兀自不断地向东奔腾。当年富丽堂皇的吴王宫殿,如今早已破败不堪,长满了各种各样说不上名儿的花花草草;曾经那些晋代的达官显贵们,不管曾经成就了多么伟大的功业,如今也只是土丘一座,默默无声。再看看远方,那三山依旧巍峨耸立,站在青天之外;江中的白鹭洲,仍然把这一水隔成两道,千百年来,从未改变。浮云飘荡,把那耀眼的太阳遮挡住了,使我看不见那可爱的都城长安,真是叫人万分忧愁啊!

这首《登金陵凤凰台》与崔颢的《黄鹤楼》简直如出一辙。李白在黄鹤楼搁笔之后,一直以来都有一个夙愿,那就是写一首比《黄鹤楼》更好的诗。今天的我们没看来,这首《登金陵凤凰台》确实下笔有神,直追《黄鹤楼》清新脱俗、高雅别致之格调。至于是否胜过崔颢的《黄鹤楼》,我想一是有模仿之嫌,二是太重写史,怀古幽思的情绪太重,总体来说还是略输《黄鹤楼》一筹。

李白的游记诗歌远远不止上述几首。仅从这些诗歌中,便可窥见李白诗歌之汪洋恣肆的性格,包罗万象,精彩纷呈。李白的一生都在不断地奔走,奔走于报国的路上,奔走于游玩的途中,最后他在安徽当涂停下了脚步,因为,他实在是走不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