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专栏吃着吃着就爽了(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懂生活)
27472700000016

第16章 亲情牌

小区门口开了家高级餐厅,短短半年,装修三次,每次都更换招牌。这里面一定有秘密。

第一次主打高档海鲜,装修得王府一样,金碧辉煌,所有细节尽现“高大上”姿态。两个门迎小姐穿格格服饰,旗袍开叉开得高,一段白腿露到大腿根儿。每有客人至,笑脸相迎,打揖问安,见女的称“小主吉祥”,见男的叫“王爷吉祥”。高级是高级,就是少有人来。我没去这家店吃过,但隔着落地玻璃窗,常看到服务员打哈欠。大厅的餐桌,基本是空空如也。

老板终于耐不住没生意的寂寞,赶紧推倒重来,改开“川菜馆”,主打高端川菜,依然高档,依然昂贵,一盘再普通不过的川北凉粉,敢卖三十块;一份再正常不过的毛血旺,敢售八十元……我都替老板捉急:你也不打听打听,谁家的凉粉这么贵,谁家的毛血旺值这个价。贵,当然可以,但不能没道理。

才不到一个月,川菜馆又关门,摇身一变成“老王好汤”,这次改走亲民路线,白墙,手写菜单,八仙桌,宽板凳,门口还挂了一堆红灯笼。最关键是,价位回到平民消费的水准,附近小区的居民,基本都可以来此消费。100块吃饱,200块吃好,三五人一桌,人均也就40块左右。

这次改版堪称成功,一时门庭若市。老板经历前两头开店的失败,汲取教训,认真分析,发现我们这片居住的,多是普通百姓,对“高档”不买帐,就喜欢吃个实惠。这汤馆受欢迎的另一层原因是,“老王好汤”听着舒服,像街坊邻居开的,亲切,自然。就像“大董烤鸭”,光听名字就贴近人心。

这打的,其实是亲情牌。

想想看,许多知名的老字号,打的也都是亲情牌,一听招牌,就觉得亲近,忍不住想进去。像“爆肚冯”、“豆脑白”、“小肠陈”,哪一个不家常,哪一个不亲切,哪一个不让人想要前往。名字取得好,东西也诱人,自然生意兴隆,百年不衰,于是成为老店,火得一沓糊涂。

武圣路上有家“傻子烧鸡”,出售各种卤味,最拿手是烧鸡,鸡烧得那叫一个美,鲜香入味,嫩滑可口,掰个大鸡腿,来瓶冰啤酒,当是夏天绝美享受。两斤重的鸡,一个人吃不完,最好和朋友或家人一起分享。“傻子烧鸡”每天下午四点开售,两点就开始排长队,队伍里大多是银发的大爷大妈,他们不惜冒着三高之危险,毅然加入到排队买卤味的大军中的精神,最是叫我感动,美食对人的诱惑,往往超出我们预期。有时路过,我也来凑热闹,喜欢它家的味道是真,但看到“傻子”两个字也开心,就好似有人智商比自己低,心下优越感油然而生。实质上,“傻子”也是亲情牌,有一种心理暗示的意义在。对于弱势群体,人们常有天生的同情心。而用在生意上,傻子一点儿也不傻。

街坊邻居毕竟还是街坊邻居,若上升一层,便成了亲友,由此便出现以辈份命名的餐厅。一提这些店名,常让人有代入感,自然更为亲近。

以平辈命名的,像“老五餐吧”“七哥烤翅”,像“姚大姐快餐”“辣妹子火锅”,称哥称妹称姐,拉近与顾客距离,倘若东西好吃,自然还会前来,谁叫是咱哥咱姐咱妹子开的店呢!称姐称哥称弟的店面都不少,唯独不见称弟的,不知道哪儿会有“小弟烤肉”之类,难道是小弟弟最好欺负?或者经验不足,难撑门面?

若再长一辈,则更为有趣。比如“双流老妈兔头”、“老妈饺子馆”、“余大爷餐厅”、“田老师红烧肉”、“鱼师傅”……仔细研究就会发现,长一辈的餐厅字号,称叔的餐厅最少,难道是因为“叔”在长一辈里最年轻,最缺少社会经验,最不令人信任?

亲情越来越浓,再往上就到爷爷奶奶辈。我又发现,这一辈亦有内外之区别:以“外婆”命名的餐厅,却远比爷爷奶奶为多。一般人的生活经验,应该是与爷爷奶奶相处时间多,理应与他们更亲近,可为什么许多餐厅却以“外婆”来命名?在小辈的心中,爷爷奶奶地位不及外婆?深入又一想,才恍然大悟:每天与爷爷奶奶相处,一起吃日常饭菜多,偶尔才改善生活,而一去外婆家,就能吃到大鱼大肉等硬菜。从这个角度看,小孩子最没良心,吃几顿外婆家的好饭,就能把爷爷奶奶忘得一干二净。

与外婆有关的餐厅,还真是多,多得我随口能说一堆:“外婆屋”、“外婆家”、“巧外婆”、“外婆湾”……总之,外婆叫你回家吃饭了,饭香诱人喔!

爷爷餐厅也有,但少得可怜,好在奶奶餐厅颇有几家,多少挣回点面子,比如“阿香婆火锅”、“香婆婆”、“鸭婆婆”、“陈婆婆”……在建外SOHO上班时,曾去“祖母的厨房”吃饭,它是个时尚餐厅,跟奶奶没一点关系,吃过一次再也不去。因为,吃不出“奶奶家的味道”。

几年前,王伟忠与姐姐合作出过一本书,叫《伟忠姐姐的眷村菜》,写他小时候,物质匮乏,妈妈一双巧手,用简单食材给孩子做菜,正是这“妈妈的味道”,给王伟忠以无尽回忆。他与姐姐合作,推出了易包装的眷村美食,一时网络热销。伟忠和姐姐所打的,正是亲情牌,他们将回忆中的味道重新加工出来,以“妈妈的味道”为卖点,引发顾客或买家的的情感共鸣,触动他们关于美食的记忆。

打亲情牌,易与消费者拉近距离,形成互动,是营销的好手段。但,对美食来讲,最重要的,还得是味道,“好吃”终究是美食的核心。否则,亲情牌打碎了也没用。这个道理简单却也惨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