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末,盼望着夏天快来的,心急得一沓湖涂的,莫过于吃货了吧?夏天若迟迟不来,他们又会在心底安慰自己:春天已经来了,夏天还会远吗?不信你听,轻轻的,轻轻的,大排档的脚步已经近了。
即便夏天马上就要到来,吃货的心里,怕是早痒成一片了吧,他们恨恨地呼唤:花生~毛豆~啤酒~小龙虾~烤肉串……你们在哪里啊?你们都还好吗?然后幻想自己身在炎夏,着拖鞋,穿短裤,三五好友,大排档坐一桌,边聊边喝……沉醉不知归路。大排档未上市之前,YY一把也是好的。
在每个优秀吃货的心底某处,一定隐藏着若干个好吃且记忆深刻的大排档……每当夜深人静,腹内空虚,它们便从脑海里不经意蹦出来,诱惑你,勾引你,让你魂牵梦绕,口水流干。恨不得马上定张机票,飞到它身边,来一次久别重逢的温存。
要说说那些潜藏在我心底的大排档。
济南工作时,我住朝山街。傍晚时分,太阳尚未及落下,街口的几家排档摊位已经迫不及待架起来,待摊主收拾停当,马上投入工作,但见油烟升腾,哧哧啦啦的幸福生活拉开大幕。那会儿刚毕业,单身的同事多,叫上三五个,大家团团围坐,幸福感直线上升。摊位上只有小马扎,塑料桌,条件简陋,但胜在吃食丰富:各式肉串,冷热小菜,主食副食,荤素齐全,大排档必备之拍黄瓜、小龙虾、毛豆花生必不可少,黑趵(济南本土啤酒)、青啤、散扎一应俱全。若嫌这家菜品还不够,想吃得更丰盛,还可去隔壁家寻菜,一块儿点好,让服务员端过来,到时分别付钱就是。
山东人实诚,份多量大,花不几个钱,便吃得丰饶。
印象中最深的主食是“炒饼丝儿”,五块钱的素炒,上面还盖个鸡蛋饼,六块钱的荤炒,好多肉丝儿,那满满一大盘,足够两人吃。老板又舍得下油,喷喷香叫人不忍松筷。有时候一人下班晚了,我也会跑过去,就要一盘“炒饼丝儿”,来一杯扎啤,亦吃得心满意足,抹抹嘴回家。
那阵儿还流行喝“黑趵”,同事们仗着年轻,四五个小伙至少要两箱,就放桌子边,一瓶接一瓶吹,喝到后半夜,开始说酒话,瞎吵吵,煽情,讲故事,聊姑娘,聊奇闻异事,还有人抱头痛哭。某次,几个兄弟围着摊位喝了个通宵,喝干人家整整一桶扎啤。不知道每人到底喝几杯,反正是厕所跑了十来次。差不多每隔一小时,便集体去撒尿,撒尿时还搂着肩膀,吹嘘、励志、装逼,我记得我爱跟合子说:“哥,这辈子你就是我亲兄弟。用得着我的,尽管开口”。合子微笑着拍我肩膀:“兄弟,加油!”
济南最热闹的大排档,在回民小区,那一长串烤肉摊位,足足摆满一条街,游走在这个巨大的排档里,烤肉的香味不停往鼻子里钻,但见灯火通明,人头攒动,烟雾缭绕,喧闹嘈杂……那场面热烈,是属于普通老百姓的狂欢,是全济南最动人的风景。看服务员举着肉串在人群中穿行,看漂亮妹子穿短裙露美背喝得爽快,看全家人齐齐出动一起狂啃大梁骨,总有一种感动萦绕心头:这就是又美好又世俗的人生趣味啊!
后来和烟台姑娘恋了爱,女娃儿系优质吃货一枚,有丰满腰身为证。那阵儿,我常去烟台“联络感情”,每次见面,必带我寻找烟台美味。胶东人民太豪气,吃几次排档后感受深刻:大盘子大碗装大海螺,一根大棒骨恨不得剔下半斤肉,烤串具然有五花,那肉粒子跟枣一般大!我一边喝着烟台啤酒一边感慨,找媳妇就得找胶东媳妇。只是……后来我俩分了手,再不联系,再无一次吃大排档的机会。
到厦门工作后,对大排档理解更深一层。与北方的排档比,南方更丰盛,更细致,味道有更多层次感。
不管我当时所在的集美,还是厦门本岛,大排档开得遍地都是,随便到哪儿,皆可以放开肚皮一吃为快。厦门排档以海鲜为主,花蛤、竹蛏、海瓜子,鱼类、蟹类、炒米粉,烤虾、鱿鱼、土埙冻……数不尽数。我初到集美时,不认识什么人,每天下班后,受不了炎热,常去公司附近的大排档,那儿有数不清的汕头卤味,极正宗,好吃到不可言说。便点两三种卤味,来瓶“大白鲨”,寂寞里独自啜饮。
后来跟漳州小伙蔡郑正相熟,便拉他一起吃大排档。喝到深处,小蔡常问我:“哥,你可否教我谈恋爱?”彼时,小伙儿正在追姑娘。我纸上谈兵,教他许多方案。小蔡说,哥,不急,我一样一样试。小蔡真诚的眼神叫我感动。
印象最深刻之排档,是重庆和南京两地。
某年到重庆旅游,待十天,吃十天,重庆人民好客,带着我品各种大餐,我批评他们说:美味必在民间,乃们应该请我大排档。于是,沈千入便带我去杨家坪,在露天的马路两旁,我俩一口气吃了好几家,兔头自不必说,串串香非吃不可,红油抄手不得不品……皆以麻辣为主,吃得天昏地暗,好不快意!
之后BOSS老黄带我到南山吃火锅,火锅店开在山上,露天的,依山势辟出平地,层层叠叠的摆满桌子,手一伸就能摘到头上的枇杷果,一边吃火锅,一边吃枇杷,这种置身于青山绿水中间的奢侈火锅大排档,怕是也只有重庆人能想到吧。
去南京时,我住新街口附近酒店,晚上肚子饿,跑下来吃东西,但看那条小巷的阵势,热气迷漫,香味逼人,人山人海,和朋友点了几样菜,实惠又好吃。回到北京,便发现有家餐馆新张,名字就叫“南京大排档”。
说大排档,又不得不提广东。但广东的吃食太丰富,怕是一时半会打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