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专栏醒魇(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看小说)
27474300000003

第3章

世界魔术节暨经贸洽谈会新闻发布会在东湖宾馆召开。“世魔节”领导小组的人到得很早,这无非是因为来了些大媒体的记者。对这些记者来说,事情很简单,照着通稿发个短新闻就万事大吉了,何况也没有“世魔节”的人敢来审稿。但徐越他们就不同了,稿子的标准必须向《人民日报》社论看齐。实际上台里的领导也是这么审的。新闻部的人天天都喊着活不出来了。记者就着广场上的倒计时牌都要写出一篇热情洋溢、入木三分的稿子。你们去看吧,那些新闻部的苦瓜脸。

好在徐越今天不写稿,只在会议室最后架起摄像机拍个大景。稿子由前面的记者去写。徐越何尝不知道,其实基本上没有多少人喜欢在电视里看到会议新闻。甚至有人说拍会议新闻的记者太容易当了。这是很不负责的说法,徐越怀疑说这种话的人没有参加过多少会(至少是没有参加过多少有档次的会)。很遗憾持这种观点的人不在少数,他们压根不知道在一个会里有多少种姿势。当摄像机对准那些“与会代表”时,就会有一个人,比如说吧,他突然开始了洗脸,看吧,他双手大幅度顺时针在脸上按摩,然后使劲地上下揉搓;另一个人开始顺脊椎轻轻捶着后背;有人翻着白眼望天花板;有人嘀嘀咕咕;还有人打哈欠,伸懒腰,动作之大令人吃惊。你正在聚焦,正在构图,突然发现了这些不能出现在新闻中的画面,你只有停下来,静等他们收功。有时候你发现你走进的是个小会议室,你只有尽快开活,因为不出十分钟,人手一支香烟可以让你在镜头里什么也看不见,如果真的是那样,你只有慨叹:拍一条会议新闻是多么难啦!

时间一到会议就开始了,谁也不等谁。看看吧,场面真是热闹。除了“世魔节”领导小组的人,还来了政法委书记和公安局长。文字记者们纷纷掏出笔记本和笔,准备记录。有几个掏出了小录音机、录音笔。领导小组柳组长一开始讲话,这时不知道是哪个报的一个小年轻“砰”的一声打开了一台亮闪闪的东芝笔记本电脑,尖细的Windows开始曲惹得那些拿笔杆子的记者火烧火燎的。于是一个瘦高个儿拿出手机,咋咋哇哇地说:“陈主任吗,你听好,我现在口述一条新闻……”

徐越这时发现今天的会议有点不太正常,座位安排得很别扭,说不定临时有什么动议。果然,面上的话没有讲两句,柳组长就指出“这段时间以来”,“虽然”“世魔节”的准备活动一项一项一项,每一项都很好很好很好,“但是”,一些“不受我市欢迎的不法分子大量涌入我市”,“大搞封建迷信”。“算命、抽签、从事不法演出”,“扰乱我市的精神文明建设”,“干扰我市正常的文艺演出”,等等。大媒体的记者们一听是地方新闻,纷纷搜起家伙准备开路,一点面子都不给。徐越老老实实地等着。等发布会一结束,“证券时分”的老李就找过来了,“小徐,听说贵市有家上市公司被T了?”

“ST还是PT?我怎么没有听说?”徐越假装忙着收拾东西,“对不起,这件事儿我真的不知道。”

在回家的车上,仍有电话打来询问什么公司T不T的事儿。徐越跟外地同行的关系很好,但是现在是关键时刻,“世魔节”期间最好不要和他们搅在一起搞什么“非正面报道”。

回到家,济公正盘腿坐在沙发上看电视。书架上的书被他收拾得整整齐齐。他面前的茶几上放着不知道哪里弄来的盘子,里面是满满一盘子走了油的瓜子。另一个纸折的小盒子盛着瓜子壳。济公还仔细梳了头,头发一根是一根的,说不定偷偷试过了徐越的啫喱水。

“工作有意思吗?”济公问道。

“能有什么意思,哪里有当神仙有意思?”

济公眯起眼睛说:“一觉醒来,加上一天不开心的工作,对我的身份又不太相信了。”

徐越坐了下来,把脚放在茶几上,考虑到济公是宋朝来的,估计比较死板,又把腿放了下来。

济公热情地说:“你对生活中神奇的东西不太相信,说明你的生活正在变质。”

“我要是相信你说的话,那好了——明天我就下岗。”

“你想想看,神奇的东西离你并不远,你们的台长就会催眠术。”

徐越不置可否地笑笑。

“你真的忘了?只要你们台开大会。台长一开口,全体人员都开始昏昏欲睡。你同样克制不住一阵紧过一阵的睡意。这不是催眠术是什么?你们全台职工摸索了很久,才找到了一种高科技武器来对付他。”

徐越紧张地问:“什么?高科技武器!”

“广告部先富起来的那部分人引进的掌上电脑!开始他们只是划着玩。结果一到你手里就不一梓了。你总是能化腐朽为神奇:你用来看电子小说。”

“你说的是这个呀……”

“还有你的前任女朋友,现在南京的她。她更厉害。听说她能改变时间的速度。在你们两个人约会期间,从晚上八点到十二点,一眨眼就到了。你说神奇不神奇?”

“你如果真的什么都知道,”徐越不高兴地打岔道,“我也只能承认世界上的确存在着‘腹语大师’,要我相信真有什么地方存在着神仙……生活过得挺好。虽然从来不饿,挺喜欢吃猪头肉和大蜜桃……可能有人会信。”

“请注意,我是个旅游者,我不是来传教的。”济公好像有点生气,“虽然如此,我倒很好奇,要发生什么事你才相信我的身份呢?”

“发生什么我也不信,我至今还没有碰到过超出我理解能力的事。在这方面我没有什么经验。”

“一连串怪事发生在你身上,你宁愿相信自己疯了?”

“也许吧。除非,”徐越咬紧下唇,最后一次考虑说还是不说,“除非你施展法力,能够让我在电视台转正。”

“你说,怎么做?”济公热心地问。

“只要下次发工资时,我的名字不再出现在那张随写随扔的破纸片上,你吃瓜子儿——”

“正吃着,别客气。”

“我的名字要出现在那个蓝色的鞋带系着的硬皮本子上。所有的正式职工的名字在那上面。那就好了。”

“这个容易,已经做到了。明天你可以去看。”

徐越站了起来,为这难以置信的奇迹所刺痛,他打了个寒颤。他抑制着自己的冲动,走到窗前打开窗户,热劲十足的风刮了进来,徐越深深地吸进夏天傍晚空气中特有的腐烂西瓜的甜丝丝的气味。他心潮起伏之后,觉得这样压抑感情对济公来说似乎意味着忘恩负义。

“济公师父!”徐越叫了一声,觉得什么地方有些别别扭扭。

济公站了起来,勉强接受了徐越的拥抱。“说实话,这是小事一桩。”

“对我来讲这是件大事。为了这件事,我决定在‘南海渔村’请你吃饭,最好不要超过两千块钱就行了。”

济公好像对吃饭这种事情当中吸引人的成分突然陌生起来了。他走到窗前,抽了抽鼻子,说:“今天的空气中有什么新成分吗?能不能搜集几瓶子?”

“为什么?”

“这股风也有点魔力,当然你又不信。但它确实能使人变得慷慨大方起来。”

“你如果对我的真心实意这样挖空心思地进行嘲笑,”徐越不高兴地说。

“哎呀,等一等!”济公大惊小怪地诈唬起来,徐越此刻已经习惯了。

“我看见一股冤气直冲霄汉!这件事我不管那还了得?”

“什么事惊动了您老?”

“我马上到珠海路去,你去不去?想去你搭我的趁脚风去。”

“有新的交通工具我愿意试一试。”

“有个要求,啊!你得闭上眼睛。等落地再睁眼。不要大惊小怪。好了?”

“好了。我从来不大惊小怪——咦,这就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