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史蒂夫·乔布斯管理日志
2784200000029

第29章 9月 谈判硬汉 (3)

“你认为这种事可以公开吗?”乔布斯一边问,一边在电脑上找到了关于她的信息资料,乔布斯拥有一套令员工们蔑视的软件系统,他通过这套软件可以搜索并查看员工的电子邮件。

“是的,我认为可以。”她说。

“你真的没有意识到这份资料价值连城吗?”乔布斯追问道,他的声音变得严厉。

当这位员工往外走时,乔布斯又问:“顺便问一句,你在QuickTime里干什么?”

“我在一个工程小组里。”她说。

“原来如此。”

——乔布斯1997年和一位泄露公司信息的女职员谈话

背景分析

这位员工逃过一劫,因为她是做技术的,如果她是做营销的,那么她肯定会被解雇。因为乔布斯相信“碎嘴沉船”这个道理。

重返苹果公司的最初那段时间,苹果公司的人畏惧乔布斯糟糕的脾气。有传言说乔布斯曾一边说着脏话一边走进会议室,并且现场解雇职员。有的员工甚至害怕同他在电梯里共处,担心在电梯门打开时就会失去工作。

事实上,乔布斯如此武断行事的情况少之又少,但是,他的恶魔形象却深入人心。对于一家逆势而上的公司而言,还有什么别的更能让员工们拥有如此紧迫感呢?

行动指南

乔布斯相信“碎嘴沉船”这个道理,因此,对这类事件他十分重视。

9月23日 “我要立刻见到你”

有一次,乔布斯给太阳微系统公司负责公司运营的二号人物埃德·桑德尔(Ed Zander)打电话。

“我要立刻见到你。”乔布斯说。

“恐怕不行,因为我的行程安排得很紧。”埃德说。

“不行,我要立刻见到你。”乔布斯坚持说。

于是,乔布斯走进埃德的办公室,就太阳微系统公司公司为何搞得“一团糟”而冲埃迪·桑德尔大喊大叫了几十分钟。

“我想这就是所谓的变得和善了的乔布斯。”埃迪说。

乔布斯笑笑结束了他的长篇大论。

——乔布斯1999年与太阳微系统公司的埃德·桑德尔的一次谈话

背景分析

1999年的乔布斯,开始进入新的状态,不管是苹果公司,还是皮克斯,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乔布斯的确要改变一下形象了,他要用一种成熟的风格,取代以前那个暴躁的君王形象。苹果公司的公关部门则不遗余力地推销这样一种说法:人到中年以及家庭的影响使乔布斯变得更加和善、成熟。

乔布斯与太阳微系统公司的埃德·桑德尔的这次沟通就发生在这样的背景下,“我要立刻见到你”的背后,体现了乔布斯的强硬风格并没有太大改变。

行动指南

乔布斯是一个谈判硬汉,但是刚而易折,他也在尝试刚柔并济的领导风格。

9月24日 最强硬的采访对象

“当你44岁的时候,如果让你回过头去,给25岁的自己提一个建议,你会说什么呢?”《连线》杂志的记者问。

“不要接受愚蠢的采访!”乔布斯用一种调皮捣蛋的语调说道,“我没有时间应付这些哲学、心理学层面上的垃圾问题!我的工作很忙!”

——乔布斯1999年9月接受《连线》杂志采访时的不愉快

背景分析

这是1999年,《连线》杂志准备做一篇关于乔布斯的封面故事。这名采访乔布斯的记者是苹果公司的忠实用户,他希望能对乔布斯进行一次正面的报道。但是事与愿违,在采访过程中,他却被乔布斯言语攻击了一番,最终,《连线》杂志没有刊登那篇报道。

乔布斯肯定是个最难打交道的采访对象,或者说是最有个性的CEO。一方面,乔布斯拥有媒体所最想要的传奇色彩、曲折故事和鲜明个性,但另一方面,乔布斯捉摸不定的态度也让媒体头疼。

行动指南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乔布斯重新定义了CEO接受媒体采访时的个性,他那交叉双腿放在桌子上的形象成为一个经典场景。

9月25日 必须降到10美元

在2000年中期,苹果公司准备为即将到来的G4 iBook电脑推出一款DVD刻录光驱(SuperDrives)。那时的DVD刻录光驱要卖到几千美元,空白的DVD光碟也要30~40美元一张。苹果公司计划把这种DVD刻录光驱配置到最新的G4 iBook电脑上,而制造商能够交付一种全新的空白DVD光碟,售价大约15美元一张。我们都觉得这是一个漂亮的“本垒打”。

但史蒂夫立刻意识到整个“制作你自己的DVD”的理念不会有大的起飞,除非一张空白DVD光碟的价格能够低于10美元。在心理上,15美元对顾客来说仍然很贵,所以他给了我们一个任务:让那些制造商们相信除非光碟的价格能够调整到10美元这个隐形的屏障之下,否则整个工作都会土崩瓦解。一开始那些制造商们被这个想法吓住了,因为他们本想让DVD光碟维持高价位的时间更久一些。但有两家公司看出这个策略的高明之处,所以我们能够推出SuperDrive和售价50美元的5片装空白DVD光碟。他们感到很高兴,在那之后的一个月里他们卖掉了几百万张。

——苹果公司前产品营销主管麦克·伊万吉里斯特披露乔布斯如何挑战制造商

背景分析

在谈判中,乔布斯经常开出一些让制造商“吓住”的条件,乔布斯一向不按常理出牌,在谈判中,他也是这种风格。换句话说,乔布斯是站在用户的角度来考虑问题,他会从用户的承受力往回看,以确定谈判的目标。

这和他确保在iTunes Store里每首歌卖0. 99美元如出一辙,0. 99美元价格的谈判也绝对是一场艰苦的战役,乔布斯总有办法说服合作者,毕竟,他和苹果公司的背后有着一群消费力强大的消费者。

行动指南

大部分人谈判会以“公司为中心”来确定谈判目标,而乔布斯则以“消费者为中心”来确定谈判目标,这样更容易瞄准目标。

9月26日 反击《财富》杂志

你们犯了一个“让人瞠目的错误”。那些期权的价值离你们所说的相差十万八千里。事实上,它们一钱不值。因为它们已经成了执行不了的水下期权。假如是我错了,而你们真的认为我那些一文不值的期权能卖 8. 72 亿美元,鄙人很乐意转让这笔千载难逢的买卖,以半价卖给阁下。别再相信这种不靠谱的事儿了!

——乔布斯2001年回复《财富》杂志关于他期权的负面文章

背景分析

2001年,《财富》杂志刊登了一篇名叫《首席执行官薪酬大盗》(The Great CEO Pay Heist)的封面文章。《财富》之所以把乔布斯放到封面上,是因为他在前一年得到了一笔数额巨大的购股期权。根据《财富》的计算结果,这笔所得价值 8. 72 亿美元,超过了有史以来任何一位首席执行官一年的薪酬。

乔布斯就此给《财富》的编辑写了一封信作为回应,也就是上文的那段话。当然,《财富》也答复说,你的提议完全有可能是一笔好买卖,可惜《财富》杂志眼下凑不够钱来捡这个便宜。

尽管“一文不值”,但乔布斯并不打算放弃苹果公司给他的期权。他在2001年又接受了一大笔。到了2003年,由于苹果公司的股票价格一直低迷不振,他放弃了希望,把这两批期权从董事会那里换成了一大批限制股。之后,此事几乎被人遗忘,直到2006年因期权回溯一事闹得沸沸扬扬时,才有人旧事重提。

2006年10月,苹果电脑公司宣布,经内部调查后发现,乔布斯对公司的股权不适当发放问题有些了解,但其本人并未从中受益。而乔布斯在一份声明中说:“我为此向股东和雇员表示道歉,因为此事是在我的任期内发生的。这完全与苹果公司的行为准则相背。目前,我们会尽快地解决余下问题,并确保此类事件不再发生。”

行动指南

跟媒体打交道,也算是特殊的谈判。脱离了诚信的强硬,反倒制造了新的危机,这也是乔布斯在谈判中所应吸取的教训。

9月29日 威胁Palm公司不得挖墙脚

须尽一切可能阻止此事。

——乔布斯2007年邮件曝光,威胁Palm不得挖墙脚

背景分析

2007年夏,根据苹果公司CEO乔布斯与时任Palm公司CEO的艾德·科林根(Ed Colligan)的邮件内容,Palm公司挖走苹果公司iPod部门的核心员工Jon Rubinstein后,乔布斯向科林根提议,希望双方能够达成互相不挖对方墙脚的协议,不过建议并未被对方采纳。报道称,当时乔布斯为达到目的不惜使用威胁手段,甚至曾暗示可能采取法律手段消灭Palm公司。在双方的往来邮件中,科林根反驳乔布斯称,苹果公司为开发iPhone已经挖走了2%的Palm公司员工。

科林根在回复乔布斯的提议之前经过了反复思考,但他最终作出了回应:“这一建议并没有考虑到员工的个人需求,不仅是不道德的,而且似乎还不合法。”

不过,乔布斯似乎钟爱这种“密谋”型谈判,之后,苹果公司和Google之间秘密达成的互不挖墙脚协定,遭到了美国司法部的反垄断调查。

背景分析

在这个信息流通畅的互联网时代,“威胁”型谈判绝对是强势人物的一大误区。

9月30日 反 DRM 宣言

苹果公司的iPod音乐播放器与iTunes Store在全球获得了巨大成功,有人遂而呼吁苹果公司“开放”其用来防止音乐被盗用的“数字版权管理”技术(DRM),从而令购自iTunes Store的音乐能够在其他公司的数码设备上播放,同时,购自其他线上音乐商店的加了锁的音乐也可以在iPod上播放。让我们来研究一下目前的情况及其来龙去脉,然后看看未来的可能性。

首先,应该记住的是,所有iPod都能播放不含DRM的、以开放格式——如MP3或AAC——编码的音乐。iPod用户获取音乐有许多渠道——包括他们买来的 CD,事实上他们一直在用。

问题出在苹果公司的iTunes Store所卖的音乐。由于这些音乐的版权并不归苹果公司所有或控制,苹果公司必须从他处申请发布这些音乐的权利。“他处”主要就是四大音乐集团:环球、索尼BMG、华纳与EMI。当初苹果公司登门申请在互联网上合法发布音乐的权利时,这些公司极度谨慎,要求苹果公司保护他们的音乐免遭非法拷贝。我们提出的解决方案就是创建一个DRM系统,利用特殊的秘密软件保护iTunes Store所卖的每一首歌,令它们无法在未经授权的设备上播放。

苹果公司当时争取到的使用权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其中一条是允许用户在多达5台电脑上以及任意多部iPod上播放从iTunes Store购买的含DRM的歌曲。在当时,从唱片公司获得这样的授权可谓史无前例。即便是今天,大部分数码音乐服务也难望其项背。但是,当时我们和唱片公司的合约里有一项重要条款:如果我们的DRM系统失效,导致他们的音乐可以在任何未经授权的设备上播放的话,他们只会给我们数周时间来解决,否则他们就有权撤下iTunes Store里卖的全部音乐。

——乔布斯2007年2月6日发表在苹果公司网站上的反DRM宣言

背景分析

从乔布斯的反DRM宣言中可以看出,乔布斯希望音乐界放开对数字音乐版权的限制,不要再强迫各种在线音乐服务使用软件来限制消费者购买音乐产品之后的行为,比如让消费者可以与朋友们分享那些音乐。

2007年4月,即乔布斯的反DRM宣言发表后不到两个月时间,EMI唱片公司正式宣布全面放弃DRM,其拥有的全部音乐将先后在iTunes Store及其他线上音乐商店以不含DRM的形式出售。这些音乐采用256 kbps的AAC格式编码,可在任何支持该格式的音乐播放器上播放。

行动指南

做一个真正的谈判硬汉,是需要强大的底气和理由的,乔布斯的一大底气就是来自庞大消费者的强烈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