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史蒂夫·乔布斯管理日志
2784200000030

第30章 10月 右脑管理 (1)

10月1日 乔布斯对机械类工作不感兴趣

我想让他多多少少学一点机械上的技术,但他对机械类的工作不感兴趣,也从未关注过机械方面的事。不过,乔布斯对有车的人很感兴趣,总是在他们身边打转。

——乔布斯父亲的回忆

背景分析

乔布斯的父亲是名机械师,因此乔布斯童年是生活在周围都是机械师的氛围中的,但乔布斯就是对机械类工作不感兴趣,令他感兴趣的是人和科技。

乔布斯童年时期的爱好延续至今。他是个右脑管理者,对左脑管理毫不“感冒”。

“右脑时代”是趋势专家丹尼尔·平克(Daniel H. Pink)一直鼓吹的理念。在他看来,我们生活的时代正在发生变化,未来属于那些拥有与众不同思维的人,以“左脑”统治的逻辑、线性、计算能力为主的“信息时代”即将过去,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全新的以创意、共情、模式识别、娱乐感等“右脑”能力为主导的“概念时代”。

这是乔布斯所擅长的右脑管理:控制左半侧身体、同步同时进行活动、精于读懂话外音、延伸为完形感知

完形感知是人们对事物的各种不同属性及其相互关系在大脑中的整体反映。——编者注

、注重联系、看到大情景、比喻的、美学的、语境的、设计至上。

这是乔布斯所不擅长的左脑管理:控制右半侧身体、按先后顺序进行活动、精于读懂字面语意、聚焦于单一答案、注重分类、捕捉细节、次序的、功能性的、分析的、技术至上。

换句话说,乔布斯达到了人类运用“右脑管理”的巅峰,他凭借自己先天的性格和后天的修炼把这一管理风格发挥到了极致,他感性,相信直觉,爱冒险,强调人的管理,一切以美学为王,他把酷美的人性赋予原本冷冰冰的科技产品。

行动指南

艺术性、共情、长远眼光、追求卓越等“右脑管理”能力是决定未来谁主沉浮的关键。

10月2日 “三重双鱼座”乔布斯

有一些事情是无法解释的。我认为一个人对自己的出生抱有好奇心是十分自然的事,我就曾探究过自己的身世。但我是一个深信后天环境影响一切的人,我认为一个人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形成都与自身成长过程中所遭遇的实际经验密切相关。

——乔布斯1984年回忆自己的童年生活

背景分析

1955年2月24日,一个男婴诞生在美国旧金山,他是一个私生子,他就是史蒂夫·乔布斯。他是上升星座、月亮星座、太阳星座汇集一身的双鱼座,按星相家的说法是“三重双鱼座”。

20世纪50年代,私生子被收养的情况比今天盛行。乔布斯后来探寻过他的双亲,关于他的身世,有一个他自己的说辞很流行——他的亲生父亲是加州某大学的客座教授,与大学里的一个女研究生发生婚外情生下了他。乔布斯出生后不久就被托付给旧金山的一对夫妇收养,这对夫妇就是乔布斯现在的父母——保罗·乔布斯和克拉拉·乔布斯。

逐渐长大后的乔布斯淘气、聪明、好动。他曾经吞下防蚁剂后被养父老乔布斯送到医院洗胃,还曾把发夹塞入电插座,导致手被严重灼伤。可能是因为收养不易,老乔布斯对他很宠爱。乔布斯很小就发现哭可以达到目的,在创业时,他也常这么干——这可能是他日后鲜明个性的源头之一。

行动指南

一个人要想成功,最好是根据自己的性格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

10月3日 乔布斯个人DNA之源:惠普

我第一次看到它的时候大概只有12岁,那天晚上他们展示了一款新式桌上型电脑让大家玩,当时我认为这些电脑完美无瑕,真想拥有这么一台电脑,好好地玩玩。

——乔布斯回忆自己12岁时第一次见到电脑时的感觉

背景分析

乔布斯第一次见到电脑就是在惠普公司,惠普对乔布斯的影响远不只是如此。

惠普文化是硅谷文化的代表之一。早期惠普在工程技术方面有一个很鲜明的政策——不计成本“把它干好”(doing it right)。要想实现这一目标,硬件上必须严格保证绝不偷工减料。20世纪60年代,在弹性上班制尚未流行时,惠普就实行了弹性上班的制度。惠普的办公室宽敞舒适,能让员工愉快地身在其中进行创意性的工作。

总之,惠普是一家既能赚钱又富有人情味的公司。发源于车库的惠普以对品质无止境的追求和对员工的照顾等特点形成了被称为“惠普之道”的企业文化,对硅谷影响深远,其故事在报纸上广为流传,也让童年时的乔布斯受益匪浅。

另外,1957年发生了两件对美国人的生活影响很大的事情, 这两件事后来也深深影响了乔布斯。第一件事发生在旧金山以北的海岸,大批摇滚乐迷第一次有计划地集结,以此反抗二战后沉闷死板的美国社会。这群摇滚乐迷用与众不同的生活方式追求所谓的理想世界,奠下了嬉皮士文化的基石。第二件事发生于1957年10月,苏联发射了人类历史上第一颗人造卫星,美国备受刺激,感觉颜面无光。后来,美国全社会都把焦点集中在自然科学上,政府也拨下大批资金,源源不断地投入到各种科学计划上,要与苏联一较高下。硅谷刚起步的电子工业,就是接受政府大笔资金援助的对象。

行动指南

成功的企业家擅长向优秀的公司学习,而青少年时期对优秀公司的了解会让一个企业家受益匪浅。

10月4日 把电脑装进牛皮纸袋

苹果一直生产着业内最棒的笔记本电脑。今天,我们将介绍第三款笔记本,名为MacBook Air。世界上最薄的笔记本!

MacBook Air厚度为0. 16~0. 76英寸(0. 41~2cm),最厚的部分也比索尼TZ最薄的部分更薄,可以装进牛皮纸文件袋中。磁性开合13. 3寸宽屏、LED背光、内置iSight摄像头。键盘类似MacBook,但支持环境感应背光。Multi-touch 触控板,双击触控板并拖动可以移动窗口,食指绕拇指旋转可以转动图片,两手指捏可以进行缩放。标配1. 6GHz Intel Core 2 Duo,可选1. 8GHz。苹果要求Intel缩小处理器体积,Intel做到了,缩小了60%。

——乔布斯2008年在MacWorld Conference & Expo上对Macbook Air的介绍

背景分析

自从1982年第一台笔记本电脑诞生以来,自从2001年苹果开始生产笔记本电脑以来,关于笔记本电脑的想象基本上被挖掘完了。但是,2008年,苹果推出最薄的笔记本电脑MacBook Air,再次颠覆了业界的想象力,并引发了全球笔记本电脑的“轻薄”浪潮。

乔布斯的每次演讲都会有一个高潮时刻,这次,令群情激昂的高潮不是来自于高科技的技术词汇,而是由一个小小的牛皮纸袋引爆的。为了证明Macbook Air的轻薄,乔布斯把电脑放进了牛皮纸袋。一段时间里,这个牛皮纸袋甚至成为一个符号性的存在。

正如趋势专家丹尼尔所言,完美的右脑能力需要具备六种感觉:不仅要有功能性,还要有设计感;不仅要有争论性,还要有故事感;不仅要有专业性,还要有交响能力;不仅要具有逻辑性,还要有共情能力;不仅要有严肃性,还要有娱乐感;不仅要累积,还要有意义感。

乔布斯简直是这种“右脑思考”的最完美诠释,在PC界这个“左脑为王”的大环境中,“右脑”总是在创造奇迹。

行动指南

未来能畅销的产品,不会像过去那么单纯,它不仅要打动消费者的“左脑”,还要能吸引消费者的“右脑”。

10月5日 右脑课堂:里德学院

里德学院是我想去的唯一一所大学。假如不能去那里,其他任何学校我都不会去。

——乔布斯1972年选择里德学院的理由

我在里德学院念了6个月就办了休学。退学前,一共休学18个月。我为什么休学?

故事要从我出生前谈起。我的亲生母亲是研究生学历。她当时是一位年轻的未婚妈妈,因此她打算让别人收养我,并希望收养我的夫妇两人都拥有大学学历。我出生时她就准备让一对律师夫妇收养我,但这对夫妻在最后一刻反悔了,他们想要女孩。所以在等待收养名单上的另外一对夫妻,也就是我后来的养父母,在半夜里接到一个电话:“有一个意外出生的男孩,你们要认养他吗?”他们说:“当然。”

后来我的生母发现,我现在的养母从来没有大学毕业,我现在的养父则连高中毕业的学历也没有,于是她拒绝在认养文件上签名同意。直到几个月后我的养父母同意将来一定让我上大学,她的态度才逐渐软化。17年后,我真的上了大学。但我无知地选了一所学费几乎跟斯坦福一样贵的学校。

——乔布斯2005年6月12日在斯坦福大学毕业日上的演讲

背景分析

这两个不同时期的截然不同的态度表明,乔布斯年轻时不仅叛逆,而且任性。乔布斯执意要上的里德学院,是美国西北部一所崇尚自由思想的学校,它以善于培养出类拔萃的人才而著称,同时也以收费高而闻名。对于乔布斯这种右脑修炼者而言,里德学院就是他的右脑课堂。

1972年秋天,乔布斯决定把兴趣转移到东方哲学上,当时,东方哲学潮流正冲击着里德学院,神秘的理查德·阿尔帕特、诗人加里·斯奈德(Gary Snyder)等东方哲学专家都有不少学生“粉丝”。

行动指南

很多时候跟随兴趣而追寻到的东西,很有可能会成为你人生的无价之宝。

10月8日 禅学修炼:冥想

它重视经验,不重视智慧。我看过很多人都在沉思冥想,但似乎没什么功效。所以,我对那些能超越有形物质的人物或者是形而上的学说很感兴趣,也开始注意到比知觉及意识更高的层次——直觉与顿悟,这与禅的基本理念极为相近。

——乔布斯1973年在里德学院修炼禅学时的讲话

背景分析

乔布斯在里德学院时成绩很差,因此他决定退学。不过,乔布斯虽然退了学,却仍住在学校里,这时他遇到了一位同好丹·科特克。科特克在灵修方面很有研究,两人一见面就很投缘,于是他们俩就在一起打坐和节食。这一时期乔布斯花了大量时间在图书馆,读了不少有关东方神秘学说的书籍。

科特克后来分析说:“可以确切地说,乔布斯心中总是装着他的苹果电脑。从更深层次上分析,他的成功是由于其内心怀有一种深切的不安全感,这种不安全感使他必须出去闯荡以证明自己存在的价值。”

行动指南

面对不可知的未来时,内心的不安全感,往往是人的最大驱动力。

10月9日 禅学修炼:斋戒与节食

几天以后,你就会感觉棒极了,一周之后,你简直会感到神妙无比,因为不必把体力花在消化食物上,所以你会感到活力无穷。当时我的体能可以说是处在最佳状况,随时都可以爬起来,走路到旧金山。

——乔布斯1973年谈斋戒、节食

背景分析

乔布斯的禅学修炼,对以后的苹果公司影响巨大。正是因为他一直坚持素食与节食,所以他才会把公司名称命名为“苹果”,事实上,麦金塔(Macintosh)也是一种苹果的名字。

这种禅学修炼或者说是研究人的内心心灵的东方哲学,是类似用户体验创新的一种更高层次的哲学,其修炼的主要内容是如何进入人的内心——用设计业高手IDEO公司IDEO,是一家总部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帕洛阿尔托(Dalo Alto)的知名设计公司。——编者注的话说,就是“深潜”——的学问。当然,这是后话,对当时的乔布斯而言,这只能算是一种阴差阳错。

行动指南

我们往往比较重视技能或者说是技术上的修炼,其实,心灵的修炼也非常重要。

10月10日 禅学修炼:19岁的朝圣之旅

有一天我在喜马拉雅山脉走着,凑巧碰到一件事。原来这天是某一个宗教的节日,一位“巴巴”(Baba,圣人之意)——这个特殊节日里的圣人——正带着一大群信徒在庆祝。我可以闻到美食的味道,而我已经有很长时间不曾闻过美食的味道了,因此我走上前致敬,并在那里吃起了午餐。

不知什么原因,这位“巴巴”看到我坐在那儿吃饭,马上走向我,坐下并大笑起来。他不太会说英语,而我也只会讲一点北印度语(即印地语),但他试着与我交谈。这一点很好玩,因为这里有数以百计的印度人,他们跋涉了数千英里,为了与这位“巴巴”待在一起十秒钟,而我只是为了吃点什么而偶然加入,他却拉着我走上山路。半小时后,我们到达了山顶,那儿有一口小井和池塘,他把我的头浸到水里,并从口袋里拔出一把剃刀,开始刮我的头。我彻底被吓到了。19岁的我在异国,登上喜马拉雅山脉,而这位印度“巴巴”,把我从人群中拉出来,在山顶给我剃头。

——乔布斯回忆自己19岁时到印度的一次朝圣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