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史蒂夫·乔布斯管理日志
2784200000034

第34章 11月 用户体验魔王 (1)

11月1日 一个影响乔布斯一生的创新

当时的我认为,那是我一辈子见过的最优秀的作品。现在回想起来,它还有很多缺陷,我们看到的东西并不完美,开发人员犯了很多错误,不过,当时的我们并不知道这一点。但我们仍然认为他们有了思考的种子,而且他们做得非常出色,10分钟之内我就清楚地认识到,将来所有的电脑都将是这样运作的。

施乐公司的高层人员基本上都是管理复印机业务的负责人,他们根本不了解电脑,或者说他们根本不了解电脑能够做什么。因此在电脑行业,他们从这一最了不起的成功发明中收获的只是失败。施乐公司本来有可能拥有如今的整个电脑行业。

——乔布斯谈及他1979年参观施乐公司帕洛阿尔托研究中心时的震撼

背景分析

1979年,年仅24岁的乔布斯参加了一次付费的创新之旅,参观施乐公司著名的帕洛阿尔托研究中心。在这里,乔布斯遇到了影响他一生的东西:图形用户界面。参观期间,施乐向乔布斯展示了世界上第一台配备有鼠标和点击式界面的电脑——XEROX Alto。这种震撼点燃了乔布斯的创新火花,事实上,在以后的所有创新中,不管是创建皮克斯,还是研发iPod,乔布斯都试图找到XEROX Alto所带给他的那种震撼。

管理大师汤姆·彼得斯曾说过:对于几乎任何一家公司而言,“附加值”的高低多寡取决于 “体验质量”。乔布斯之所以能把“用户体验”这种附加值发挥到极致,其根本原因并不是他更敏感,而是乔布斯的人生态度——他认为个人用户将成为未来市场主流,而不是公司用户。

这一点是如此重要,因为用户体验的背后是一场革命:传统的 “以公司为中心”的创新模式遭遇到巨大挑战,新兴的“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创新模式正在掀起巨浪,而乔布斯恰恰就是那个弄潮儿。

这就是趋势的力量。

行动指南

一些决定公司未来的创新并不一定产生在公司内部,创新的关键是要拥有一颗发现之心。

11月2日 三大障碍

我认为每个人都想尝试着涉足该领域,但是其进入门槛却相当高,第一道障碍就是创意,第二道障碍则是科技。皮克斯并不是借着购买某一项技术成立公司的,而是在过去10年内,全心投入,开拓出属于自己的道路。过去10年内,我们研发出许多拥有专利权的软件,你在市场上绝对找不到类似的产品。迪斯尼虽然具有创意,但是他们缺乏技术,而且没有任何人能够从皮克斯取得相关技术。我们从来不授权,更别说贩卖技术,即便对象是迪斯尼也是如此。

第三道障碍是创意结合技术,我们整整花了10年时间,才让两者完美结合。这其中的难度非常高,整整10年,我们才明白其间的道理,从来没有别人尝试过这样的方法。

——乔布斯1996年2月接受《红鲱鱼》杂志采访时说

背景分析

1995年11月,由皮克斯出品的动画电影《玩具总动员》正式上映,当时距离史上第一部动画长片《白雪公主与七矮人》已有58年之久。《玩具总动员》是史上第一部完全采用合成影像技术拍摄的影片,史上第一部完全呈现3D特效的动画长片,也是当年最卖座的影片,全球总计约有3. 58亿美元的票房收入。

《玩具总动员》是皮克斯的第一个大高潮,也是乔布斯“创意+科技”理念的具体呈现。

现在很多人还在猜测乔布斯当年买下工业光魔公司的电脑动画部的真实动机:是一个“逢场作戏”的对象,调剂身心、比电脑公司相对单纯的一种商业路径,还是切切实实的超级远见?不管如何,《玩具总动员》的巨大成功,也让皮克斯成为乔布斯的另一商业神话。

但是,不可否认,皮克斯的成功原因与苹果电脑的成功原因有着惊人的相似,那就是:创意与科技的结合。

行动指南

除了创意与科技的结合,你还能想出别的什么创新的跨界之道?

11月3日 苹果公司的王牌秘诀

我们的竞争对手,包括戴尔、Gateway以及康柏,事实上都是渠道商。它们采用微软以及英特尔的技术,在远东地区进行组装,然后再进行配送。它们能否成功取决于铺货的模式以及后勤支援的效率。

但是,它们本身并没有创新行为,创新的速度在这个生意圈里很不幸地慢了下来甚至于停止了。苹果电脑是这个产业里硕果仅存的一家,还一手包办了硬件、软件,与研发人员维持关系以及建立营销公司。

就我看来,这也是苹果电脑的王牌秘诀。

——乔布斯1999年接受《时代周刊》杂志专访

背景分析

1999年的乔布斯继续行走在创新冒险之路上,他鼓励同事“不要害怕冒险”。乔布斯甚至称,只有苹果公司在坚持创新。这话说得有点夸张,但是当你看过乔布斯拿出的创新产品后,你就会闭嘴不言了。

1999年7月,苹果公司的AirPort隆重上市,这是一个无线上网设备,它包含两个各自独立的产品:一张无线网卡和一台造型圆滑的无线基站。这一次,乔布斯再一次以超前的勇气进行技术冒险,AirPort建立了802. 11b的无线通信标准。这一标准在今天有个如雷贯耳的名字:Wi-Fi,而当时诸多专业人士都对它抱有怀疑态度,认为该技术不会有太大发展空间,苹果公司是率先也是当时唯一采用此技术的厂商。

乔布斯的创新逻辑是,“有了AirPort,人们便可以轻松地在家里的任何一个角落,或是学校里的任何一间办公室上网。”

行动指南

技术创新的原点,在于能否给消费者的生活带来便利。

11月4日 真正的风险是不冒险

在一家因为创意而产生的企业里,其危机便是不再继续创新。而其真正的风险则在于公司领导者认为不要冒险。该怎样做才能重拾苹果精神,甚至寻回公司的动力?为了让公司能够设计并生产出新产品,哪些是必须做的组织工作?对于这一切,乔布斯自有一套非常清晰的思路。

——苹果公司首席设计师乔纳森·伊夫1998年夏天如此透露苹果公司的用户体验战略

背景分析

乔布斯本人判断世界万物的标准只有两种。在他看来,产品要么是“好得不得了”,要么是“垃圾”;人要么在癌症中死去,要么治愈;员工要么是天才,要么就是笨蛋;事情只有绝对重要和无关紧要之分。因此早期苹果公司的同事给了他一个绰号“一面是英雄,一面是狗屎脑袋的过山车”。

对乔布斯而言,要想创造出具有革命性的用户体验,就必须去冒险,去颠覆,去创造,去打破常规,去制造与众不同。

行动指南

只有冒险才能停止平庸,这对于公司而言,至关重要。

11月5日 价值0. 99美元的用户体验

(人们为什么会花0. 99美元购买这首歌?)

用户体验。音乐迷无须在网络上浪费时间找歌,他们只需登录iTunes Store,点击一下鼠标就可以购买到自己想要的音乐,质量与可靠性都有保障。

我们不知道如何才能说服人们不再使用盗版音乐,除非你能给他们提供一根“胡萝卜”,而不仅仅是“大棒”,这根“胡萝卜”就是我们将提供更好的体验……

——乔布斯2001年解读iTunes竞争力所说

背景分析

2001年,乔布斯推出iTunes Store时,网上免费下载正在流行,很多人都质疑这种模式:它如何与盗版竞争,而乔布斯的法宝就是“用户体验”。

乔布斯非常强调用户体验,他曾经说过,iPod的出发点并不是一个小型的硬件或者新的芯片,而是用户体验。为了达到最好的用户体验,乔布斯会不断降低产品的复杂性,使这些产品尽可能简单和易于使用。

行动指南

真正强悍的用户体验创新是创造出一种新的商业模式,比如苹果公司的iTunes,再比如APP Store。

11月8日 如何比盗版还酷

非法窃取音乐作品的确是很糟糕的行为,对于著作权遭到侵犯的人的心情,我感同身受。不过只是单方面的禁止完全无法收到预期的效果。

音乐产业的基础在于音乐CD的销售量,然而这种未受任何保护措施的CD片却只能在笨得像石头一样的机器上播放。对盗版最好的解决之道便在于推出能够与世界上各种盗版下载竞争的产品,并与之一较高下。而这正是我打算要做的事。

你若是到随便一个交换下载的网站上寻找一首歌曲,保证你能找到50个不同的版本。你得先在其中找出你要的版本,而且通常下载的网络状况都很糟糕。于是你只好再寻找另外一个版本,等到最后你终于找到想要的版本时,往往已经超过15分钟了。只要仔细算一算,就会发现这意味着为了下载4首歌曲,你得花上一个小时,而在iTunes Store上却只需要花费不到4美元,即可立即拥有。换句话说,你辛苦的结果连最低的时薪都达不到。

——乔布斯2003年8月接受《商业周刊》杂志的专访

背景分析

在音乐盗版这一问题上,乔布斯认为最好的解决方案是推出“最好的产品”,它就是苹果公司的iTunes Store。有观察者对乔布斯的这种策略作出分析:iTunes Store真正强大的力量在于让网上购买音乐的行为变酷了,甚至“比盗版还酷”。

而乔布斯所创造的一首歌曲0. 99美元的模式也是关键所在,因为不少人既不愿意选择包月制度缴费下载音乐,又不愿意只为了一首喜爱的歌曲而买下整张专辑。因此,苹果公司的iTunes Store在短短8周时间内,便有超过500万次的购买下载纪录。

过去我们只习惯于对硬件收费,慢慢地我们开始习惯对软件收费,而对用户体验收费却很难推行,乔布斯却是这方面的高手。其实下载盗版音乐也是一种用户体验,不过,乔布斯找到了更诱人的“胡萝卜”。

行动指南

为了解决一个难题,你会考虑采用酷的想法,甚至酷的产品来作为解决之道吗?

11月9日 挟消费者以令诸侯

苹果公司对目标市场的概念不以为然,它甚至从不组织核心小组。“如果东西不在眼前,你怎么能去问别人想要什么。”苹果公司 CEO 兼联合创始人乔布斯说。这家公司的新产品开发始于内心深处,随后通过不断的对话酝酿成熟,对话的内容是这样的:我们讨厌什么?(我们的手机。)我们用技术生产什么?(内置 Mac OS X系统的手机。)我们想拥有什么?(你猜对了,iPhone 手机。)“对苹果公司而言,能否成功的关键之一是我们能否生产出真正能够激发我们兴趣的产品。”乔布斯说。

——有家媒体如此披露乔布斯的用户体验秘诀

背景分析

凭借这个简单的法则,苹果公司不仅抢了微软等公司的风头,而且还利用全新的商业模式为美国商界设立了新的标准:创建一个品牌,并不断与时俱进。

一般来说,IT界是一个周期特别短的行业,技术和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很快。IT界传统的做法是技术升级和服务升级,甚至像IBM公司一样进行战略转型。但是乔布斯却采取了完全不同的升级方式——基于消费者为核心的用户体验升级。比如,在苹果公司推出首部 iPod 播放器仅仅 7 年之后,音乐和 iPod 播放器的营业额已经占到了公司营业总额的一半。人们对iPod 和 iPhone 的兴趣已经对 Mac 电脑产生了带动作用,其销售额增长速度也是全行业最高的。

虽然环境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但是唯一不变的是一定要把握住消费者的需求。把握住了消费者的需求,就把握住了未来。

行动指南

市场千变万化,消费者的需求也是瞬息万变。未来的企业要经受的一个重大考验就是:能否深入消费者的内心,在他们变化之前变化。

11月10日 寻找“小马驹”

我们有很多顾客,我们对已拥有的顾客基础作了大量研究,我们还非常小心地关注行业趋势。但最后由于这一做法将某些事情复杂化了,所以要通过用户小组进行产品设计真的很难。很多时候人们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直到你将产品展示给他们,他们才清楚。

——乔布斯接受《商业周刊》杂志的采访

背景分析

为了挖掘消费者的内心,苹果公司有一个“小马驹”会议(Pony Meeting)。这源于亨利·福特的一句经典语录:“如果我当年去问顾客他们想要什么,他们肯定会告诉我‘一匹更快的马’”。

这是一句颇有反讽意义的话,事实上,我们经常被现实误导。苹果公司的高级工程经理Michael Lopp在一次设计论坛上透露说:“我也想要一匹小马驹啊,谁不想呢?小马驹是那么的漂亮,而且好骑,但是你还是必须将他们的想法纠正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