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点点头说:“对。赶快报警!”
二、
乘警老王今天特开心,一上车就咧了个嘴。这也难怪老王,老王在这趟“贵州——北京”的列车上当乘警,妻子在“贵州——广州”的列车上当乘务员,两人一个往北,一个往东,总是聚少离多。昨天老王一回家,想不到妻子已炒了几碟小菜等着他。妻子还说,这次女儿在全国物理竞赛中拿了一等奖,明年高考可以加二十分呢。你说,老王能不高兴吗?
祝寿找到老王时,老王还咧着嘴笑呢。老王听了祝寿的叙说,当即拍了拍祝寿的肩说:“老先生,您别着急。这酒哇,肯定还在车上。您是几号车箱?哦,对了,您是十号车箱。您先回去,该喝水,就喝水。想看书,就看书。”老王一开心,话就多起来。
祝寿说:“那太麻烦您了!”
“哎!您客气了。您一上车,就是我的主。您出事了,我就得负责,这是我应该做的工作。”老王拍拍祝寿的手:“您放心,我一定帮您查个水落石出!”
“那就拜托您了!”祝寿说。
“瞧!您又客气了。”老王依然咧着嘴,向祝寿挥挥手说:“您先回去,一有消息,我准来告诉您。”
“两瓶茅台酒。”老王望着祝寿的背影自言自语,一转念,有了主意,便转身“咚、咚、咚”往餐车走去。
餐车的老张见老王急匆匆走来,就打趣地说:“那么一大盒饭还没吃饱啊?回了一趟家,就开胃口了?”
老王摇摇头说:“看你想到哪儿去了,我来向你打听个事哩。”
老张一听,知道老王说的是正事,连忙问:“什么事?”
老王说:“刚才有人喝过酒?”
“喝过。”老张很干脆地说:“啤酒、白酒、红酒,都喝过。”
“有没有喝过茅台酒?”老王问。
“茅台酒?”老张瞪大了眼睛:“我说老王啊,你开什么玩笑。这么多年了,我们餐车哪来茅台酒?”
老王说:“我知道,你这里没茅台酒,不等于旅客就不喝茅台酒啊。”
老张一时没反应过来,呆在那里。
这时,一个声音从餐车那头传了过来:“乘警同志说得对,刚才就有人在这里喝过茅台。”
三、
老王和老张都吃了一惊。老王回头一看,餐车那头只有一个瘦高个的中年人戴了一副厚厚的眼镜在闷头吃饭。
老王赶紧走过去:“同志,你看到刚才有人在这里喝茅台酒?”
瘦高个摇摇头说:“我没看到,但不等于我不知道啊。”
这下轮到老王摸不着头脑了。老王赶紧给瘦高个递过一支“黄果树”。
瘦高个摇摇头,对老王说:“你闻闻,这里有什么香味?”
老王嗅了嗅说:“没什么啊,都是菜香嘛。”
“没别的香味?”瘦高个又问道。
老王朝四周用劲地嗅了嗅,依然没闻到别的香味。老王看看老张,老张摊摊手,也没闻出别的什么香味。
“这也难为你们。其实这里还有一种特别的香气,它香而不艳,低而不淡,不浓不猛,让人回味无穷……”瘦高个闭着眼睛,摇头晃脑,仿佛私塾里的学究一般。
“您说的是?”老王和老张异口同声地问道。
“这就是茅台酒特有的香味!”瘦高个睁开眼肯定地说。
老王看看瘦高个,疑惑地问:“您怕是在酒厂工作吧?”
瘦高个点点头:“不瞒你说,我是品酒师。”
“难怪!”老王和老张异口同声地叫了起来。
老王赶紧把茅台酒失窃的事和瘦高个说了一遍。老王咧着嘴说:“这下好了,有了您,小偷死定了!”
老王领着瘦高个沿着车箱一节一节慢慢地走过,瘦高个忽然在六号车箱的一个小胡子身边停了下来,向闭眼装睡的小胡子呶了呶嘴。老王会意地一笑,上前拍拍小胡子。小胡子伸了个懒腰,揉揉眼问道:“干什么啊?”
“检查。”老王说:“哪只包是你的?”
小胡子指了指行李架上那只黑色的旅行箱。
老王说:“如果我没猜错的话,你箱里有两瓶茅台酒吧?”
小胡子听了大吃一惊,红着脸说:“我刚从茅台镇回来,买了两瓶茅台,带回去送给丈人喝。”
“多少一瓶?”老王问。
“两百。哦,不对,两百五……”小胡子吞吞吐吐地说。
“我看你才两百五呢!”老王咧咧嘴,乐了。
“几度?”
“60度。”小胡子眼睛一转,这下倒回答得挺干脆。
“60度?60度的茅台酒还没开发出来呢!”老王不再跟小胡子浪费口舌,令小胡子拿了箱子往十号车箱走。
小胡子一见祝寿,顿时傻了眼,可是嘴上还想抵懒。祝寿也不说话,从箱子里取出茅台酒,轻轻揭开瓶底的一层白皮纸,只见上面还写了一行蝇头小楷:“大哥赠祝寿于茅台酒乡仁怀。”
铁证如山,小胡子不得不垂下头去。这真是手痒又贪杯,害人终害己!
一张老照片
奚同发
对于朱祥忠来说,有一张老照片是他要常常翻看的。多年的国外驻使生活,经历了太多太多,可这张照片却很是特别。画面的背景是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展馆,画面上的他,目光平和,面带笑意,而那种笑透出一种令人一目了然的自豪和满足。每每端详这张老照片,朱祥忠都会想起茅台酒的传奇经历。
那是1985年3月下旬,当时朱祥忠在中国驻古巴大使馆工作。位于加勒比海西北部的古巴,是西印度群岛最大的岛国。有一天,朱祥忠接到任务,要去哥伦比亚参加一个会议。当时从古巴前往南美洲的哥伦比亚没有直达班机,最佳路线是经过接连南北美洲的巴拿马转机。一想到巴拿马,平时对中国国酒——茅台酒情有独钟的朱祥忠,立刻想起了盛况空前的“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他决定在转机途中,一定要抽空去参观一下闻名于世的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展览馆。
在巴拿马逗留那天,当地晴空万里,骄阳似火。来到心仪已久的万国博览会展馆,望着展馆前林立的世界各国国旗,想象着整整70年前那段中国代表团来参展的历史,朱祥忠心潮澎湃。
博览馆负责人卡洛斯在现场介绍,1915年的博览会是世界上第一次举行的大型博览会,是为了庆祝巴拿马运河通航举办的一次盛大的庆典活动。应邀参展的有41个国家派出的展团。朱祥忠禁不住内心感慨,70年前,我们中国代表团就是在这里向世人宣布,我们来了,中国来了,屡受世界列强欺凌的中国,以自己的实力,昂首走进了这一世界性的盛会。
在参观中国展厅时,卡洛斯特意向游人介绍,当时中国政府送来的展品茅台酒,起初没有多少人过问。中国人一气之下把茅台酒往地上摔得粉碎,顿时大厅内芳香四溢,引来许多客商纷纷采购。
朱祥忠两眼湿润了……
历史与眼前交叠重现,时而是万头攒动的70多年前的博览会现场,到处是傲气十足的外国商人在夸张地交谈,时而是眼前的卡洛斯在讲着什么。
当年参展的中国,在西洋人眼里仍然是积贫积弱之国。如潮涌动的游人、客商,对中国参展品多是视而不见。在这些备受冷落的中国展品中,就有那装在深褐色陶罐中的茅台酒,这可是具有几千年酒文化历史的国人竭力推崇的酒中上品。
中国参展商起初是默默地望着外国展厅人来人往,客商拿着样品反复比较,并不时发问,参展代表则向游人一遍一遍介绍,甚至有些人还在演示什么。尤其是酒类中,包括博览会的评委们都对威士忌、葡萄酒更感兴趣。
有位中国代表小声嘀咕,难道是摆放的展馆有问题?
当时中国茅台酒在农业馆内展出,富有典型东方建筑风格的中国馆,在众多西方建筑群落里应该是引人注目的。再看看外包装很是土气的陶罐茅台酒,与绵、麻、大豆、食油等杂列一起,确实太不显眼了。
于是中国代表团决定把茅台酒转往食品加工馆陈列。他们相信,依着中国那句“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谚语,再土气的罐子装的也是茅台酒啊,不怕没人光顾。
可是,在搬运茅台酒时,一些外国展商和游人的态度让中国代表十分气愤。他们或是不屑一顾,或是发出讥笑的鼻音,更有甚者还指指点点。中国团的一位代表大怒,他就不信茅台酒会遭如此冷遇,于是,把一罐酒高举过头顶,狠力地摔向地面。
“啪”的一响,并没有引起多少人的注意,四碎的陶罐片,伴着一股奇异的酒香开始在展厅迷漫,继而飘溢往展厅外的走廊……
有些看到中国代表怒摔酒罐的洋人惊了一下,他们本想拂袖而去,却被空气中飘散的特殊香味所吸引,禁不住上前询问,中国这“黑罐子”里装的是什么?当他们明白了是酱香淳厚的美酒时,立即围上来要求品尝。于是,“Wonderful,Wonderful”不断的赞誉之声与酒香很快就融在一起。此事一传十,十传百,中国展厅前外国客商纷至沓来。
此时的中国代表团已无暇更换展馆。一位中国代表干脆把一瓶茅台酒分装在几个空酒罐里,敞口任酒香恣肆飘逸,加上其入口独有的“酒劲儿”,使许多游人、客商争先恐后拥来,中国展馆常常爆满,现场采购成为一道风景。品尝过佳酿的人们说的最多是“好酒,好酒”。
朱祥忠眼前的照片,见证了他亲身感受中国茅台酒香飘全世界的现场。虽然岁月经年,如风而过,但照片上的画面,将永远定格下他与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以及国酒茅台的深厚情感。
一个女孩与一瓶茅台
那里
范小清上小学的时候就知道家里的角柜藏着瓶好酒。范小清知道父亲喜欢喝酒,但不知道父亲为什么迟迟不喝那瓶酒。有天父亲让她到商店买酒,她问:“爸,家里不是有瓶酒吗?你怎么不喝?”
父亲说:“那瓶酒目前还不能喝。好好学习,以后考上一中,我就开了这瓶酒祝贺你!”
一中是省里的重点高中,也是太上老君的炼丹炉,学生们从那儿蹦出来就是敢大闹天宫的孙悟空,一个筋斗云能翻进全国重点大学的校门。
母亲告诉范小清:“那是一瓶茅台酒,是国家领导人宴请外宾的专用酒。你爸转业时首长送的,他舍不得喝呢。”
此后,范小清偶尔就看见父亲从角柜里拿出那瓶茅台酒拭一下灰尘,酒未入肠而醉眼朦胧。
上初中后范小清的成绩开始走下坡路。她每天在学校广播室播音半小时,被班主任认定是成绩下降的罪魁祸首。压力之下,范小清辞职,班主任和播音室老师因此产生矛盾。那时候范小清天天莫名其妙地看着班主任冷漠的眼色过日子,心里充满委屈和紧张。
初中毕业,范小清只能上一所普通高中。父亲望着角柜里那瓶“茅台”叹气,不知是因为女儿考不上一中,还是因为自己喝不上那瓶酒。
高中一年级的范小清总找不着感觉,老师说她“整天疲疲沓沓”。一天半夜醒来,范小清看见很少在家抽烟的父亲站在阳台上,黑影中只有一星红光明灭。后来母亲也悄悄走到阳台上了。父母是为范小清的成绩愁心。父亲提出让范小清转学,明天就拿那瓶茅台酒送礼。母亲说,送那瓶酒你舍得我还舍不得呢。你们首长给你的酒是让你自己喝的。
第二天,范小清主动跟父亲说:“爸,你再给我点时间吧。如果高二我的成绩还上不去,再考虑转学。”
范小清高二进了文科班,又换了班主任,成绩一路飚升。一天下晚自习回家,范小清推门看见父亲正从角柜跟前直起腰来,拿着那瓶茅台酒对母亲说:“等小清考上全国重点大学,我就开了这瓶酒庆祝。”母亲说:“我知道你也早想喝这瓶酒了,但一直没有借口。”
高考之后范小清只进了一所普通的大学。父亲还是没有喝那瓶茅台酒。范小清觉得对不起父亲。在那个只有一亩三分地的学校里,范小清真正开始努力学习。学校和家同在一个城市,可范小清一个月才回家一次。范小清不回来的双休日,父母亲就骑一个小时的自行车去给女儿送好饭好菜。范小清早上五点多去自修教室占座位,一坐就是一天,困了就趴在桌子上睡,恨不得说梦话都用英语。范小清无论如何要考上研究生,好让父亲痛饮一回。范小清考研究生的时候,笔试上了分数线,但要去面试的时候,市里一家待遇极好的单位要录用范小清,到底是去参加研究生面试还是签合同上班,一家人左右为难。如果签了合同,毁约要罚五千元。但范小清对研究生面试又没有十分的把握。为了给爹妈省下那从牙缝里抠出来的五千块钱,范小清横下决心不签招工录用合同。范小清去面试的那一个礼拜,老范夫妻俩辗转反侧,数着分秒过日子。偏偏通知书很久之后才寄到,人都等麻木了,只是母亲在知道研究生是“公费”的时候才叹了一口气。母亲让父亲开茅台酒庆祝,父亲犹豫半天说:“这酒看来还不是喝的时候。”
研究生3年说过去就过去了,找份合适的工作才是范小清寒窗20年最实际的目标。这年头工作难找,父母都是普通工人,没门没权,范小清只能闷头自己跑。头一天她还在外省的考场上考公务员,出了考场就直奔火车站,坐20个小时的火车赶回学校参加第二天的论文答辩,因为低血糖还差点晕倒在站台上。来回的火车票攒了一大把,范小清总算在离家几千公里外的一所大学谋得一个教师的位置。范小清没找到工作的时候,父母亲没有睡过一天好觉。现在眼看范小清要去上班了,父母亲又傻了眼:贫家有子贫亦娇,范小清就算是朵南瓜花也是塑料大棚里长出来的,这姑娘一傻、二倔,远在几千公里外,谁来为她遮风避雨哪!什么研究生不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