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侄:
本来现代的通信、信息十分方便,我们之间的交流用电话在数分钟内便可以成就。但是一来你的手机经常打不通,二来有些话我认为写在纸上似乎还要深刻些。因此,请看在为叔的一笔一画的辛劳份上,望你认真一阅。
昨天(5月11日)中午,你打来的电话让我们感到又有些气氛不对。从你的语气中,从你向来的脾气中,我们感觉得到你的愤怒与焦躁。想跟你联系劝解几句,电话里又出现忙音。我们顿时不知所措。我在房里来回走着,努力安抚着烦躁与不安,心绪稍有平静,便动笔与你交流起来——
哎,今年成都过年时你为一些小事大发雷霆,才过多久,你又“旧病复发”。你要知道一个人老是重复自己的错误而不思悔改就是一种顽固,而顽固的本质就是愚蠢,所以称之为顽愚。贤侄啊,你要清醒过来,你要冷静下来,痛下决心改掉这一顽愚之恶习。
其实,你身上的毛病,为叔的身上也有,尤其是在年轻时更为突出。这些毛病既害人也害己,我在生活和工作中吃过亏,曾经为此付出了代价。你的火气实在太大,论说多少也吃过亏,应该是有教训的,不知自己总结了多少,回味了多少,记取了多少?我们一介小民算得了啥?你的怒火能把地球怎么样?最多将你的寝室震动,将你的家什砸烂而已。你知道吗?历史上比你脾气大得多的人大有人在。项羽一怒可以杀人如麻,血流成河;吴三桂的一怒可以天翻地覆,改朝换代。然而,项羽兵败垓下而自刎乌江,最终与君临天下失之交臂;吴三桂虽然一时得势,最终身败名裂,毙命于康熙削藩的屠刀之下。至于刘备因义弟关云长为东吴所杀而怒,倾其全国之力(不听孔明等人的力谏),结果兵败而气死于白帝城。接下来张飞更是怒发冲冠,急于复仇,责罚属下,结果勇冠三军之士在熟睡中变成部下的刀下之鬼……这些就是古代典故中的大怒所造成的结果。千万不要以为仅仅是文人杜撰出来的东西,要相信书上有的世上可能就有。我们千万不要忽视它,将它当成与己无关的故事。就以当今世界来看,中东地区就极不太平,经常出现恐怖行为,杀人、放火、爆炸经常发生。这里充满着仇恨、愤怒和血腥,可是带来了地区发达,带来了国家昌盛吗?结论是不言而喻的。国事、家事、人事皆然,都有共通之处。今古同理,中外相通,都很值得我们去思考、去研究。
我认为发火、动怒是人之常情,但关键不能经常发火动怒,更不能形成习惯。如果形成习惯那就非常危险了,好比一个人长期伴着老虎睡觉,怎能不造成伤害?一个人冲动时往往欠思量、欠缜密、欠周全,因此仓促间语出伤人,做出的决定往往错误。古往今来大凡成功人士,往往都很注意自己的修养,都很能控制自己的情绪。近年来我经常阅读《资治通鉴》,对我颇有启迪。我发现大凡成功的作为(包括战争和其他国事),都是行为人通过冷静分析、冷静观察、博采众议之后作出的决定,从没有失去理智的大怒之后办事取得成功的。这就说明动怒发火本是人性之弱点,只有控制它、克服它、远离它才是安全的、成功的。对弱点,我们任何人又何必去彰显它,标榜它,放纵它,甚至去威吓别人呢?骑在虎背的人将别人吓跑了,其实自身的危险胜过他人的百倍。现今的科技告诉我们:人在发怒时体内瞬间会产生毒素,直接伤害心脏、肝脏和大脑,因此全身极为不舒服,长此以往心脑血管和其他疾病就会侵袭身体。所以仅以健康角度讲也应该学会理性与平和,切忌感情冲动。
贤侄,你在年少时因动怒惹下的麻烦难道还少么?那些一桩桩一件件不愉快的往事你有时也为之摇头叹息。但那些往事毕竟已经成为过去,何况那是人在年幼时所为,姑且可以原谅它。但是不可以忘记它,更不能不记取教训。你现在已近而立之年,就算文盲之人也当走向成熟、智慧和聪明,更何况你读书多年,受过高等教育。为什么还再一再二屡犯些低级错误?根源是什么?难道自己从未有过一点悔悟?我想不会的,我相信你在每一次事发后都有程度不同的反思和后悔。但是要害在于反思得不够深刻,一晃而过。每一次都似乎终归平安度过:被你骂的老师有长辈搁平,被你打伤的工人也有长辈拿钱治伤,被你得罪的人由父母去调和……总之,自己似乎一直处于强势一边,向弱势倾泻恶言、唾沫、污水与拳脚理所当然。一二十年来,每一次宣泄的“洪水”和“泥石流”都终归平安无事。侄儿呀,要不得了,该刹车了!现在父辈逐年走向衰老,原有的环境已经改变,新的环境需要自身去打拼,你要独立,要自强。人要适应环境,而不是环境来适应人。结婚,是建立家庭的开始,而家庭是和谐、幸福、愉悦的港湾,是开创事业的“加油站”;丈夫是家庭航船的舵手,妻子是舵手最最亲密的伴侣、助手。好端端的家庭因舵手的感情用事可能毁于一旦,好端端的家庭因舵手的稳健和理性从成功走向辉煌。人,是具有社会属性的,每一个人都不可能脱离社会而生活。因此,尤其是成年人,他必须具有社会责任感、家庭责任感。仁人志士曾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我们算是目光如豆的平民,不敢说天下兴亡要如何如何,难道“家庭兴旺本人有责”都不敢说吗?因此,我常说,我们个人活着不要单想到自己安逸、舒服,甚至为所欲为,捅烂天不补。至少,对国家,要对得起工资;对父母,要对得起养育之恩;对妻子儿女,要想到子孙万代,要对得起历代先祖。想到这些,个人的脾气、怒气算得了什么?想到这些,个人的那点嗜好又算得了什么?
一个男儿要做到强者和勇者。何谓强,何谓勇?董存瑞、黄继光不可谓不强不勇,然而就大多数人来讲,这般体现勇强的机会都是少有的。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我们不需要堵枪眼,炸碉堡。我们的生活虽然平凡而琐碎,然而也不乏繁杂和竞争。当下,人事的纷繁、同事间的芥蒂、对上对下的协调,加上工作上的酸甜苦辣,甚而家庭内部的冷热咸淡,构成了一幅繁复多彩的人生图。面对这些,男儿当自强,男儿当自勇。即在纷繁复杂中保持淡定、冷静,无论风吹雨打要站得住、稳得起。面对逆境敢于知难而进,面对顺境不可得意忘形。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不可骄,不可躁,不可乱了方寸,要举重若轻、大智若愚,如此才算得上勇敢和坚强。
平时我对你有所观察,我发现你思想活跃,反应敏捷,善良而有孝心,能与人融洽相处,聪慧,幽默,见机等等。这些都是你的优点,但是有时你的自信心有些缺乏,尤其是耐心、耐力明显不足。一遇上不顺心的事,就表现出烦躁、急促和不安,容易出现简单和粗暴。要知道大凡人在顺境时都比较安详、平和,逆境时都易烦乱、慌张。但是,人的本事和能耐恰恰得在逆境中展现出来。我们常说的锻炼、磨炼、历练等等,无非讲的就是在困难中成长,在风雨中挺立。你在这方面的不足,是一个成长过程中的问题,只要看到了问题,以后加以注意,相信会成熟起来的。
西方哲人曾讲:生活像一面镜子,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这话看似简单,其实说得极深刻、极透彻。理解得好,可以让人愉快地活一辈子。人生有涯,而人生不尽如人意之事却十有八九。你看,皇帝老儿还要愁江山,那平民百姓还得愁三顿饭,我们为什么不能过得愉快一点呢?我们常常给友人互祝“新年愉快”,这“愉快”二字的主动权其实不在别人,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首先我们自己心里要阳光一点,要宽容别人,也不要苦了自己。许多时候,我们看似在生别人的气,其实是我们自己对自己过意不去。许多时候我们爱护别人胜于爱护自己,我们抚慰过别人,我们抚慰过自己的心么?和睦的家庭、愉悦的心境不可过于依赖别人的创设与帮助,自身的构建和呵护才是长久而可靠的基石。生活实践中,我在处家上也有一些感悟,这方面也许你也可以从旁借鉴:我尽量把笑脸带回家,为的是让老老少少一团和气,我把鲜花和奖状带回家里,为的是让全家分享荣誉与愉悦,笑脸和鲜花,赶走了苦愁和口舌,把幸福和愉快延长了再延长。这就是我的家庭观、“家庭经”,你们也可以尝试、实践。记住,给别人(家人)笑脸,别人也会给你笑脸。循而环之,自己得到了笑脸,幸福由此产生!
有人说:性格决定命运。我认为此言不差。一般说来,命运多舛的人性格古怪倔强,原因是这种人明知前面是墙也要去撞,怎么会有好结果呢?常言道:江山易改,禀性难移。我倒认为此言差也。我虽然承认禀性的顽固性,但也应看到性格也是可以改造的。那些古今中外成功人士,往往首先战胜了自己,然后再战胜别人。你看,林则徐的座右铭镌刻着“制怒”二字,说明林则徐也是容易动怒之人。通过自己的经验、阅历和知识换来了平静与智慧,可见性格可以改造,命运也是可以改变的。史书上记载:西门豹性情刚急,身上常佩苇草;董安于性情和缓,身上常带弓弦;都用以警示自己,改正缺点。说明自身的性格、脾气是可以认识,也是可以防止,可以控制,可以克服的,关键的要害是没有自知之明,或者明白了自身的性格缺陷,又不痛下决心控制和克服。更愚蠢的是有意无意去肯定自己的性格缺陷,甚至去炫耀性格缺陷。说什么“老子就是这么个性格,看把我怎么样”……这种人只能自食苦果。“性格决定命运”指的就是这种情况——一种属于“自杀型”的命运。
我在政坛边上行走了几十年,有得也有失。现在赋闲在家,反观过去,颇有心得。一有机会,总想给你们摆两句,为的是告诫你们哪里水深哪里水浅,哪里蹚得哪里蹚不得。你们绝不要当成耳边风。
我比较愚钝,但我几十年始终坚持了两点:第一,我坚持每天的学习,即便再忙再累,都基本上做到了手不释卷,做到了干一行学一行,干一行钻一行,所以无论怎么改行,我到哪个单位都比较出色;第二,我始终比较注意爱惜身体,所以几十年来一直坚持锻炼身体,注意生活规律,注意养生保健。从细节上讲,基本上做到了不吸烟,少饮酒,尽量不吃馆子(怕不卫生染上病)。所以几十年过去了,我的身体并无大碍。我认为以上两点是我坚持得比较成功的地方。我为什么要努力做到以上两点?因为我略知我们民族、家族的历史,我深知父母的辛劳。我一直认为我们民族、家族曾经是悲苦而弱小的,从古至今,从未有过今天这般好时光。我将自身融入到了国家、民族和家族的命运里,因此我不是一个孤立的个人,我的身心与家国紧紧连在一起。所以我的身体是祖祖、先人的一部分,我不敢有丝毫的懈怠和放纵。因此,我要向祖先负责,向父母负责,向社会负责。同时,说白了我也怕死,怕活得没有质量(我认为贪生怕死并没有错,正如舍生取义没错一样)。我亲眼见到许多比我稍长或同辈人甚至我的晚辈过早的夭折,原因之一是他们不注意生活细节,他们在酒桌上一个个都像斗士和战神。为了领导,他们比黄继光还勇敢,为了哥们儿,他们比关云长还忠义。“宁伤身体不伤感情”是他们的座右铭,“为了你,我今天才开戒”“这是最后一杯,下不为例”是他们的口头禅。要知道:酒上死的人比水上死的人多,烟上死的人比火上死的人多。这是客观现实,这是血与泪的教训,千万儿戏不得。何必在刀尖上舔血?
我们家能走到今天,是历史以来最好的家境。几家人靠国家薪俸供养,真是国恩浩荡,我们还有什么不知足,还有什么怨气、恨气、怒气,还有什么不开心的地方?我们应以感恩的心过好每一天,用感恩的心把工作干好,把家庭搞好,把身体保好,这才是最最基本的正确选择。其他如与某某朋友喝不喝酒、吃不吃茶、人家生不生气,以及收入的多与少、官职的大与小、穿戴是否入流等等,我倒觉得都是些细枝末节,甚至是可以避而远之的。大可不必为这些事煞费苦心,熬更守夜,用尽心机和智慧。这般事是小人之为、蠢人之为,是境界不高、层次低浅的表现,既浪费了青春又伤了身体,又何苦呢?
贤侄,如上所述,你的确有许多优点,也有许多缺点。缺点的根源之一是你的智慧尚未真心开启,你得形成看书的习惯。我们虽然要反对书呆子式的教条,但不要因噎废食。的确应该看到,阅读好书,其实是在与许多高明的智者交流对话。掩卷之余,自己的见解提高了,许多自身的缺点不攻自破。我也不反对你交朋友,但要注意慎交,要选择性地交往,千万不可滥交。因为如果经常与一些浅碟子厮混,怎么可能得到高见。有道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是千真万确的至理名言。这句话不是只针对中小学生,而是可以指导人的一生一世。
爱读书的人要甘于寂寞,但是习惯形成以后受益终身。每天不看一点,不写一点,反倒觉得缺少了点什么,甚至有时外面耽误了一点时间都觉得缺失和遗憾。类似的感受不知你曾经有过否?你现在正值青春,亡羊补牢未为晚矣。你要给自己选择法律、哲、文、史之类的书籍(理科与现代科技知识也应有所了解、掌握),有计划并持之以恒地阅读。我还希望你常动点笔头,坚持数年必有收益。并且这些良好习惯至少可以影响你的妻儿老小,大家在融融的家庭里生活、学习,如沐春风,如饮甘露,何乐而不为?
贤侄,为叔的出于对你以及你的新家庭的高度负责的目的,拉拉杂杂,语无伦次写了许多,用心良苦,望你理解。说得不一定准确恰当,尤其在指出你的不足之处时,叔侄之间,直截了当,还望你参考。
就此暂时搁笔。有什么话请多联系。
你的大伯 王永安
2010年5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