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记者的感悟
28368900000106

第106章 论独家新闻

现在,新闻媒体很多。报刊、广播、电视、网络,各有千秋,各有优势。也许,正因为各有千秋、各有优势,它们才各有存在的价值。各类媒体之间,既相互竞争,又相互促进、协作配合。就是同一类媒体,由于品种过多,竞争也相当激烈。现在,全国有报纸2000多种,杂志7000多种。读者只能订阅其中少量的几种。读者买哪种报刊、看哪种报刊,决定着哪种报刊的生存,当然更决定着哪种报刊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如何自立于报刊之林、在激烈的竞争中争得一席之地并不断发展壮大?这是许多报刊都在探索的问题。而抓独家新闻、张扬自己的个性,是任何一种报刊都必须实施的策略。

独家新闻,关系着报刊的生命。只有有了相当数量的独家新闻,一种报刊才能立得起来,才有存在的价值,才有生命力。很难设想,一种没有独家新闻的报刊,还能被读者所接受。

抓独家新闻,是各报刊永恒的主题和主攻方向。

一、什么是独家新闻?独家新闻有哪些特点?

其实,独家新闻很好理解,甚至不需要作过多的解释。所谓独家新闻,就是只有自己采写、只在一家媒体上发表的新闻。如果一条新闻,这个记者采写了,那个记者也采写了,这家报刊刊登了,那家报刊也刊登了,那就不是独家新闻。尽管这些新闻刊登后在篇幅上有长有短、在内容上各有侧重、在表现手法上各有区别,但只要基本事实是一样的,就不能算是独家新闻。独家新闻,“独”就独在独一无二上,它的价值也可能就体现在这里。如果是大家都有,彼此彼此,它的价值也就大打折扣了。至于吃人嚼过的馍,采写别人采写过的东西,则更与独家新闻不沾边。

所以,独家新闻,第一必须是“独家”,是别人没有涉足的,至少是首次发表的。第二必须是“新闻”,是新闻价值较高的新闻。我们看到,有些报刊刊登的东西虽然可以算是“独家”的,但却没有读者,既没有人读,读了也不会给人留下什么印象。因为这些东西或是没有新闻价值,或是新闻价值不高。所以,没有新闻价值的东西,即使是“独家”的,也没有用。为了抓“独家”而抓“独家”,过分突出“独家”,在实际工作中是不可取的。独家新闻,由“独家”和“新闻”两个要素构成。两者比较而言,后一个要比前一个重要。因为如果不是“新闻”,“独家”也就没有意义了。因此,我们所说的抓独家新闻,是在抓新闻中注意抓“独家”的“新闻”,而不是抛开“新闻”去抓什么“独家”的东西。

值得注意的是,现在许多媒体上刊登的东西,从严格意义上说堪称为“独家新闻”的并不多。有的是几家媒体同时刊登同一内容的东西;有的是别人已经刊登过了,它又接着刊登;有的内容大同小异,主题完全相同;有的是同一件事、同一个人,由不同的媒体、不同的记者去写,写法虽有变化,但内容基本相同。

为什么许多单位都在下力抓独家新闻、许多记者也在努力抓独家新闻,而真正呈现给读者的独家新闻还是不多呢?这正是本文所要讨论的重点问题。

二、抓独家新闻需要哪些基本条件?

新闻,是客观存在。记者的使命是发现新闻、捕捉新闻、发掘新闻并通过自己的创造性劳动把它展示给世人。有些新闻,是“秃头上的虱子———明摆着的”,谁都能看见,谁都能写出的;有些新闻,则是隐藏在事物表象的背后,不经过深入挖掘是无法发现的;有些新闻,则蕴藏在另一条新闻之中,不注意也抓不到;有些新闻,则存在于偏僻的地区和冷僻的领域,往往因被人忽视而被埋没,永远不为人知。一般来说,谁都能看见、谁都能写出的东西,不大可能成为独家新闻。记者的发现力和创造力也不大可能在这些采访中体现出来。记者的聪明才智,应该在大量采写独家新闻中展示出来。就某种意义上来说,一个记者是否敬业、水平是高是低、是优秀还是平庸,都可以在他采写的独家新闻的多与少中找到依据。

有人问:为什么有的人能抓到那么多独家新闻,有的人就抓不到呢?对于一个记者来说,要抓到独家新闻,需要具备哪些基本条件呢?

一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如果没有社会责任感,只是为了写稿而写稿,为了完成定额而写稿,不考虑稿件的社会效果,就不大可能注意抓独家新闻。无数事实证明,有没有社会责任感,写出来的东西是大不一样的。对于一个记者来说,社会责任感的强弱与独家新闻的多少是成正比的。抓独家新闻,往往要比抓一般新闻要多花更多的精力,有时甚至给自己带来许多麻烦。如果没有社会责任感,仅仅是为了写稿而写稿,哪里愿意为此多花力气呢?比如,许多批评性稿件、问题性稿件,不写则已,一写就会引来许多问题,甚至使自己受到不应有的纠缠。这是谁都不愿意接受的。那么,为什么有人还要写呢?因为有一种社会责任感在驱使着他们,他们也因此抓到了独家新闻。

二要有深入的采访作风。俗话说,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不入非常之境,难见非常之景。扎实、深入的采访作风,是捕获独家新闻的保证。前面已经提到,独家新闻往往具有隐蔽性,往往存在于被人忽视的地方,这就不大可能唾手可得,只有作风深入的人才能发现它、抓到它。作风漂浮的人、浅尝辄止的人、不求甚解的人,是抓不到独家新闻的。例如,有记者为采访都市乞丐的内幕,就化装成乞丐,混在乞丐中间,与乞丐长期生活在一起。结果,这位记者写出了令人瞩目的独家新闻。还有记者为获取地下黑市、违规生产、非法交易的内幕,隐身深入采访,掌握了第一手材料,抓到了独家新闻。这样的新闻,只通过看材料、听汇报是无论如何也得不到的。我们可以断定,绝大多数独家新闻,都是深入采访的结果。

三要有独特的思维方式。许多独家新闻,按照一般的思维是不大容易发现的。必须要有与众不同的思维方式、与众不同的新闻视角、与众不同的采访形式。站在不同角度观察同一个事物,结果肯定是不一样的。只有站到与别人不同的位置、运用别人不用的眼光、采取别人没有的方式方法,才能看到乃至抓住别人无法看到或得到的东西。例如,一个地方的社会治安不错,发案率不高。这对于一个专跑政法、以报道各类案件为己任的记者来说,可能会觉得无米下锅。但是,如果换一种思维方式,就会发现,这背后有许多更值得写的东西。深入挖掘一下,就抓到了别人无法得到的独家新闻。

四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记者出去采访,不要完全被别人所摆布,也不要完全受组织者或采访对象支配。别人让去哪就去哪,别人让写什么就写什么,别人让怎么写就怎么写,怎么会写出独家新闻呢?无论何时,记者都要把主动权牢牢握在自己手中,充分调动自己的观察力,主动地发现新闻、发掘新闻。事实上,许多独家新闻中都凝聚着作者的聪明才智,都是记者主动抓到的,很少有是别人送上门的。

三、怎样才能抓到独家新闻?

抓独家新闻,是许多记者的追求。但令许多记者苦恼的是,独家新闻往往很难抓到,而新闻价值很高的独家新闻则更不易抓到。这其中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那么,怎样才能真正抓到独家新闻呢?

一要深入到别人未涉足的领域和地区去。别人不去的艰苦地方你去了,别人冷落的领域你关注了,别人不采访的题材你采访了,那你采写的东西就是独家新闻。你就可以独领风骚。这时,没有人与你争。等到事后,别人想和你争往往也争不过你。现在,记者不去的地区和领域还有很多,这些地区和领域蕴藏着大量独家新闻,就等记者去发掘和反映。如果留意一下就会发现,许多见诸报端的独家新闻都属于这种类型。如果随大溜,人云亦云,别人写的你也写,别人不写的你也不写,那么你就永远不会抓到独家新闻。有时,避热就冷、避实就虚、避明就暗,才能抓到别人抓不到的东西。

二要善于在共性中发现个性、在别人忽视的地方发现新闻。记者能自己安排自己的行动、采访自己感兴趣的题材,固然好。但是,记者有时又要参加一些集体采访活动。这时候,记者采访的东西就会雷同。翻开各种报纸一看,同一题材的新闻大同小异。这也就难以调动读者阅读的兴趣。能否在这类集体采访活动中抓到独家新闻?这个问题很值得探索。事实上,确有不少高手在记者云集的活动中抓到了所有人都没有抓到的东西。让人不能不佩服他们独到的眼光。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共性中发现了个性,就能写出独家新闻。

三要注意捕捉新闻亮点。一般来说,抓住了亮点,也就抓到了独家新闻。因为不是谁都注意抓亮点、谁都能抓到亮点。你抓到的亮点,有你的思考和判断,一般来说,也不大可能与别人相同。许多会议、许多活动都有亮点,有的可能还不止一个亮点。只有抓住了亮点,才好做文章,才能不与他人重复。

四要在生活中留意抓新闻。好的记者应该是个有心人。一个优秀的记者,不能满足于上班的8小时,要随时注意发现新闻、捕捉新闻。要把生活中的每一个机会都利用起来,一旦发现有价值的东西,立即展开采访。吃饭、会客、闲谈、购物、散步、出差,都可以成为捕捉新闻的时机。有些新闻就在这被人忽视的场合中发生、显现,但由于记者没有及时发现,它们就不为人知。这是很令人遗憾的。而此时抓到的新闻,大多数都是独家新闻。如在马路上看到交通事故、在大街上看见有人见义勇为、在出差途中遇到突发事件、在闲谈中听到别人讲到有意思的事情,都可以成为写作的素材,可以成为独家新闻。

总之,抓独家新闻并非是可望而不可即的事,也没有那么玄妙。抓不到,主要是心思没用到、功夫没用到、方法不对头。

四、正确处理独家新闻与非独家新闻的关系

一张报纸,不能没有独家新闻;没有独家新闻,这张报纸也就没有读者、没有订户。同样,一张报纸也不可能全登独家新闻。只登独家新闻,就会将自己牢牢套住、将自己的报道面限制得很窄,从而失去许多读者。有些重要的稿件,即使别人都登,自己也还是要登。重要事件,不应有遗漏。当然,在刊登时应根据本报的特点和固定的读者群有所侧重。

对于一张报纸来说,独家新闻与非独家新闻应有一个合适的比例。独家新闻应该远远多于非独家新闻。如果非独家新闻多于独家新闻,那么报纸的个性可能就丧失了。

对于一个记者来说,无论何时都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抓独家新闻上面。如果一个记者写的都不是独家新闻,那么他也就没有个性了,他在读者的心中就没有地位。只有独家新闻写得多的记者,才会引起读者的注意,才会赢得读者的尊重。

这里面还有个问题:别人写过的东西,还能不能写?答案是肯定的。有的题材很好、也很重要,但由于种种原因,自己错过了采访时机,让别人抢了先,但自己还想写、也应该写。怎么办?可以写。但我以为,要写,就不要重复别人,一定要写出别人没有写出、没有写到的东西,一定要高人一筹。只有高出了前面的作品,才有写的必要,才有发表的价值。拾人牙慧是最没有出息的。要有李白“眼前有景道不得,崔灏题诗在上头”的境界。

报纸的个性,是由多数记者的共性体现出来的,也是通过记者的个性发扬光大的。如果一家报社的每一个记者都有自觉抓独家新闻的意识,都能自觉去抓独家新闻,那么这家报社就会越办越好,就会拥有越来越多的读者。

(原载《新闻研究》2004年第2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