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记者的感悟
28368900000109

第109章 把新闻作品雕刻成艺术品

雕刻家在雕刻一件艺术品前,总是把原材料拿在手中反复端详,有时还要用尺子量一量,迟迟不肯动手。他在看什么呢?他要看这块料到底适合雕刻什么东西。既不能小材大用,也不能大材小用。如果判断失误,就会糟蹋宝贵的材料。专业人员管这个过程叫“相石”。同样,对于一个记者来说,获得一个新闻素材之后,也不要急于动笔。要先对所有材料进行分析研究,看看到底适合写什么。是写消息,还是写通讯?是写短稿,还是写长稿?既不能作无效劳动,也不能浪费来之不易的新闻资源。准确判断新闻价值,是写好新闻作品的基础。

写东西,如同雕刻艺术品,既是一种艰苦的劳动,又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而这种创造性,应该在各个环节都能体现出来。

雕刻艺术品,有一个先从何处动刀的问题;写稿,也有一个从何处入手的问题。

看戏,要坐前排;看电影,要坐中间;听音乐,要选最佳位置。写新闻稿,也要选择一个最佳视角。同一个事物,站在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就会有不同的发现和感受。有的人就是因为站到了与别人不同的角度,所以才有与众不同的收获。在许多人眼里的坏事,换个角度看,就可能是好事。在许多人眼里是正常的事,换个角度看,可能就不正常。在平常人看来没有新闻价值的事物,有眼光的记者一下子就能发现其中的新闻价值。例如,有个地方一年未发生刑事案件。如果去报道发案、破案,那当然就没有东西可写。这里真的没有东西可写吗?换个角度,去发掘不发案的原因,岂不是有更高的新闻价值吗?如果一个地方的刑事案件很多,那么记者可写的东西也就很多。这里就有一个问题了:你是花很大精力去一个一个报道案件呢,还是去调查案件增多的原因、搞出一篇像样的深度报道呢?也许,那些浅显的报道加在一起,也没有那一篇深度报道的作用大、影响大。再如,在第十届全国人大会议上,政府工作报告赢得代表的掌声特别多。这充分说明政府工作的成绩巨大,也说明人民对政府工作是满意的。许多新闻单位便以掌声为题大做文章。然而,《中国青年报》的一位作者却以另一种眼光来看此事。他认为,这个掌鼓得并不合适。代表是来审议政府工作的,不是来鼓掌的!你赞同政府工作报告,只需按表决器就行了。看了这篇文章,你不能不佩服作者独到的眼光。再如,全国高等院校现在实行收费制度,对所有学生都用一个收费标准。从表面上看,这是合理的。但换一个角度,就会发现其中的不合理:同样是这笔收费,对有的家庭毫无影响,有的家庭就要因此节衣缩食了,有的家庭则要砸锅卖铁。因为现在不同地区之间收入差别越来越大。为此,我写了一篇《高校收费应充分考虑生源的区域因素》,此文公开发表后,产生较大的社会影响。这篇作品就是换了角度的产物。

写稿,有时是需要一点反潮流精神的。当大家都以相同的角度看问题时,自己不要随大溜,而是有意识地选取一个全新的角度。这样,就可以写出与众不同的东西。例如,宁夏扶贫扬黄工程举行开工典礼,几乎所有到场的记者都正面写典礼。而我却另辟蹊径,写出了特写《十分钟的隆重典礼》,称赞了简朴、务实的作风,受到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一篇新闻作品,说到底就是传递某种信息、告诉人们一件或几件事、讲述一个故事。但是,由不同的人来讲述,效果是大不一样的。有的人讲述得引人入胜,有的人说得令人昏昏欲睡;有的人讲得个个爱听,有的人讲得人人反感;有的人讲得叫人久久回味,有的人讲得令人转瞬即忘。可见,新闻作品同文学作品一样,除了要做到完整、准确之外,还要形象、生动、感人。达到这样的效果,就算是优秀作品了。

要把新闻作品雕刻成艺术品,就要运用各种手法,使出浑身解数。有时,在一篇新闻作品中,要综合运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各种写作方法。如果不是这样,就很难达到形象、生动、感人的效果。例如,我在写《沙梁爬上盐池公路》时,就大量地使用描写的手法。在结尾处,我用两句议论结束全篇:“公路上的沙梁,背后有许多深层次的原因。我们不能再熟视无睹了。”我以为,只有这样写,才能表达出我要表达的意思。再如,1993年,我在《为贫困学生开通求学成材之路》一文中,借他人之口发出议论:“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一切都应照顾到最广大的人民群众的利益,不仅要让他们在政治上翻身,而且要让他们在经济上翻身,文化上翻身!”1996年,我在写《扶贫济困请到大学》时,也加进了不少抒情和议论。其中有这样的语句:“食堂做了肉菜,摆在那里发出诱人的香味,却卖不出多少;不是学生不想吃,而是不少学生吃不起!”“特困生问题,更需要党和政府给予高度重视,切实加以解决。决不能让他们饿着肚子、背着沉重的精神负担去苦攻学业了。”当然,抒情和议论,都有个运用得当的问题,决不可过多过滥。在多数情况下,只要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即可,不能喧宾夺主。对于一篇新闻作品来说,叙述和描写,永远是主要的表现手法,抒情和议论只能是点缀。而且,运用更多的还是叙述。不要小看叙述,要做到简捷而不啰唆,准确而不含混、具体而不空洞,并非易事。这需要扎实的文字功底。我们在有些人的新闻作品中看到,废话套话连篇累牍,逻辑混乱比比皆是,语法毛病层出不穷,空洞乏味不得要领,毛病真是太多了。我曾经细抠过一篇发表在一家中央媒体上并在全国获奖的新闻特写,居然从中找出许多毛病。这实在大大出乎我的意外,也令我十分震惊。我当记者近20年,直到现在,写一篇小稿也还是改了又改。事实上,我的作品也总有这样或那样的不妥之处。

新闻作品毕竟不同于文学作品:文学作品可以无拘无束,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新闻作品不能信马由缰,往往要受很多限制,稍有过头都不行。如果把新闻作品写成了文学作品,那就是失败了。

但是,写新闻作品又可以向文学作品学习。文学作品的一些表现手法,也可以在新闻作品中适当运用。新闻作品,不应成为枯燥、呆板、生硬、乏味的代名词。而要避免枯燥、呆板、生硬、乏味,有时可以适当运用烘托、对比、比喻、拟人、借代、排比等修辞手法。这些手法的运用,可以增强作品的感染力,使新闻作品变得生动活泼。在特写《西北这么穷,为什么还要铺张?》中,我几次用“举座皆惊”“鸦雀无声”“全场寂静无声”这样的词语来烘托气氛,收到很好的效果。试想一下,如果不写出现场气氛,又怎么能显示出文中梁从诫这段话的震撼力呢?在《该控制一下“行会”“片会”了》中,我用了这样的对比句:“办会者千方百计,煞费苦心;赴会者千里迢迢,不辞劳苦。”我还把它放到引题当中,收到了强烈的对比效果。在《花儿故乡的遗憾》中,我写出了海原县费尽心血排出一台好戏却无法演出的窘况。怎样才能更生动地表现这个内容呢?我进行了反复推敲,最后用了比喻。开头我这样写道:“眼睁睁地看着自己养育了二三十年、既聪明又漂亮的女儿,因备不起嫁妆而老在家中、嫁不出去,那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海原县的文艺工作者辛辛苦苦排练出了大型民族歌舞剧《花儿故乡》后,就经历了这样的尴尬。”结尾处,为了与开头呼应,我又这样写:“采访结束时,记者也有同感:是啊,这么好的‘姑娘’嫁不出去,做‘父母’的哪有不着急的呢?”这样写,是否更容易让人理解和接受呢?我追求的就是这个效果。在《郑州人宽容“鸟害”》中,我多次使用拟人手法。写鸟,我用了“常住居民”“以捕鱼为生”“生儿育女”“察言观色”“有恃无恐”等许多拟人化词语,为文章增加了一点趣味。同样,在《天牛,看你还能“牛”几时?》一文中,我也多处使用拟人手法,这就将一个原本枯燥的科研题材写得鲜活耐读了。

如果真能把新闻作品写得诙谐、幽默、风趣、贴切、耐读而又不损伤主题,那就说明作者已经进入到一个崭新的境界了。无疑,这种境界应该成为我们追求的一个目标。这样的新闻作品也就可以称之为艺术品了。

说到艺术品,艺术品之间还有很大差别呢。有的粗糙,有的精美;有的低廉,有的昂贵;有的表面花哨,并无收藏价值,有的精雕细刻,成为稀世绝品。因此,我们仅仅提倡把新闻作品雕刻成艺术品好像还不够,还应该在“艺术品”前面加上“精美”二字。

(原载《新闻战线》2004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