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闲适中的挣扎
28414300000023

第23章 在美国应聘中文报社

在美国五年,有四年多是在大华府地区生活的。所谓大华府应该只是华人的说法,它包括了495环形公路圈圈内外的地域,不仅包括首都华盛顿所在的哥伦比亚特区,也包括维吉尼亚、马里兰两个州各一部分。

到彼之初,在老同学建新家里落脚,入住的同时就开始谋职。先在一家MALL里做小商品零售,是建新的哥哥建成介绍的。做那一行待遇菲薄而且工时漫长,心里只当它是“骑着驴找驴”的前面那只驴。未几建新告诉我说,《美华商报》在寻找一名编辑,也许可以试试。这对于出身“书香家庭”、又未脱国内的观念和思维的我,是正中下怀。

创办《美华商报》的周续庚先生,当时已开始转向商务活动,正着手将已上轨道的报社业务移交给女儿打理。我先写了一封自荐信,另附上简历说明自己的文字和摄影能力,很快就得到了约去面谈的回复。

从维州的住处去设在马州的报社,约40分钟车程。社址在洛克维尔一个三室套间里,里面共四人,是周女、总编辑、编辑和打字员,实地看到了他们的办公条件,观摩了信息处理、文字处理和版面设计工作。他们的报纸名义上是《美华商报》和《中华文萃》两份,实则相当于同一份报的社会经济版面和副刊版面,同时编辑同时出版发行,我的印象是改进余地相当大。美国的华人报纸,比较中规中矩的是《世界日报》,它由台湾人创办,采用繁体字,在全美发行和出售,其次是《星岛日报》。此外的报纸多是区域性的,又多是周报,它们有两个共同特点:一是“天下文章一大抄”,具体做法是从不同的中文网站上筛选文章,分类编入不同版面,虽然有时会注明出处,执行却并不严格,报社本身也采编部分社区消息,但少到可以忽略不计;二是免费投放,比如超市入口就是它最重要的散发窗口,它们的运营经费来自广告,也有人说它们各有不同背景的津贴或赞助。大华府地区有四五种中文报纸,其中创立早的是采用繁体字的《华府邮报》,《美华商报》也用繁体字,但内容比前者丰富活泼,所以后来居上,另有后起直追的采用简体字的《新世界时报》。较晚出现的《******报》也是全美发行,它是罚沦工办的,立场明显偏颇,有人讥为“大妓院报”。

周女带我到家去见了周续庚。问及我赴美前后的一般情况后,周就开始介绍报社的创业史,介绍华府华文报业的状况,言下是已经接受我了。他的办报立场基本是倾向中国政府,编辑思路基本是迎合读者,后一条不言而喻是为了争夺广告。被问及对《美华商报》的看法时,我提了不痛不痒的两条,一是报纸内容与《商报》的名称文不对题,二是版式设计不精心,错字和漏字也太多。其实在我内心,对这家报社已有更多消极的评定。管理方面,没有制度没有档案;人事方面,周女所起的作用不去说它,一名总编辑不会开车不会英语不会用电脑,专做统稿的事,一名专职打字员只会拼音不会五笔也不会拼版,主要工作都是编辑一个人完成的。依我的看法,这样一份文摘性质的报纸,有一名编辑,一名广告员就可以做下来了,但是下车伊始,不好直接说出来。

终于说到了给我的待遇,是这样的三段式:第一个月拿“培训工资”500美元,第二至四月拿“试工工资”800美元,正式工资1000美元。我表面不动声色,内心暗道“我呸!”这样的待遇只是我预期的二分之一或三分之一,事实上后来去做中餐馆的外卖郎,不仅更逍遥,所得收入也是三四倍于此呢。

回家对建新夫妇说起,他们都说想不到待遇这么低,也不主张我接受。翌日我给二周再写了一信,除了剖陈《美华商报》的问题和处境,又开导他们说,“我认为企业家的精明不仅限于节流一途,更在于估算投入与回报的比重,马骨曾值千金,请周先生周小姐再考虑。”信去后老周打来电话,对我表示欣赏和期待,同意增加500元工资。并说将于次日回国,由女儿接待我谈定一切。然而在我再去报社时,周家小姐的解释是,正式工资为1500美元,试工工资维持原议,鼓励我采用开拓广告的方式增加收入。此前我已经向原在编辑任上的胡先生了解过情况,知道他的月薪只有800美元,虽然明白周氏父女已经做了很大让步,但那种待遇实在无法让自己接受。中午周佳丽请我到马州洛城的素菜馆用餐,客气而明确地重申了她的底线。最终我决定放弃,就此与成为北美报人失之交臂了。

这是我生平第一次推销自己,虽然没有取得最终成果,似乎也不是一无所获。后来的几年我仍在关注《美华商报》,甚至在心里为它拟定过一个叫“江湖八面风”的栏目,用来征集新移民讲述不同经历的稿件,目的是让报纸改换文摘报的旧面孔。抚今追昔,假使自己当时把灵魂看得比物质更重,假使自己再年轻一些,假使父母再年轻一些,我就可以花两年时间尝试一下异国报人的生涯,那也许会是一种别开生面的经历吧。但是生活未容我实现假设,只有平庸而实际的经历才真实地属于我。

2008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