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小的时候,为着不够聪明而犯愁,长大了成熟了,又为着不够糊涂而犯愁。聪明和糊涂到底是怎样一种形态?
真聪明与真糊涂绝不是一回事。到了30多岁的时候,发现了这样一个浅显的道理,才觉得自己多少聪明了一些。聪明乃糊涂,糊涂乃聪明。这是一对缠人的智力绕口令。
郑板桥说:聪明难,糊涂更难,由聪明变糊涂是难上加难。
我发现这是郑板桥对他自己说的,还发现郑板桥一生都在这几个“难”中奔波不休。
似乎每个人都在做这种不懈地拼搏。
二
问曰:世人轻我骗我谤我欺我笑我妒我辱我害我,何如?答曰:我唯有敬他容他让他耐他随他避他不理他,再过几时看他。
不记得几时从什么地方抄录下来的这段话,令我常常掂在手中思量,不知其对否,亦不知其可行否?本是方法的问题,却免不了责问其中的价值观。内心就这样忐忑。
还有几句话倒是可行得多:
何以息谤?曰:无辩;何以息怨?曰:无争。
大着肚皮容物,立定脚跟做人。
纷纷世议何足道,尽付马耳春风前。
关键是做,不是辨别,真如今天常说的要“抓好落实”。
三
老子《道德经》“玄符”篇可做如下翻译:
道德涵养深厚的人,可比做初生的婴儿。毒虫不蛰他,猛兽不伤他,凶鸟不搏他;尽管他筋骨柔弱,但拳头握得紧紧的;不知男女交合而小生殖器却常常****,这是因为精气充足的缘故;他整天啼哭,喉咙却不沙哑,这是因为元气淳和的缘故。
懂得元气淳和,叫作懂得自然规律;懂得规律,叫作明智。
如果纵欲贪生,就会遭殃,妄使精气,叫作逞强。
过分强壮,就趋于衰老。
这不符合道;不符合道,则必速亡。
四
对聪明和糊涂这一范畴的寻根问底,最终是活着的质量的问题。也即是对世事的追问对俗世人生的追问。
老子和庄子没有这个问题。
孔子的求“道”精神,乃是对聪明极限的求真,因而也不存在问题。
只有到了后世,到了庸常的生活中,这对范畴才成了问题。
而问题的问题便是:如何活着?
五
孔子说:“人心的险恶超过了山川。想了解它,比了解天还难。天的春夏秋冬,白天黑夜还有个定准,人的外貌像厚厚的外壳掩盖着真情……”
每一次读到这段文字,我都觉得惶悚。我们活在这样一个世界上,我们怕谁?怕的就是自己的同类;怕人的心灵、口舌……
我常常记起《麦田里的守望者》中的那个不愿长大的小男孩,我常想他为什么不愿长大,恐怕我们都不愿长大,因为我们面对的是异己的力量,它太强大,它在我们不知不觉中置我们于尴尬之地,我们的心灵里有阴影,所以我们怕。
六
清同治七年,也就是公元1868年,攻下被洪秀全占领多年的金陵从而集中国东南半壁江山军政大权于一身的曾国藩,却给他已出嫁几年的女儿写了一封信,亲笔书下女儿在夫家应做的功课:
早饭后做小菜点心酒酱之类
巳午刻纺花或结麻
中饭后做针凿刺绣之类
酉刻做男鞋女鞋或缝衣粗工
曾国藩写这内容时,是一种什么心情?
以后世眼光看,曾国藩最谙聪明与糊涂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