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社会的快节奏要求学习和生活都要具有很高的效率,而与之掣肘的顽疾就是拖延。心理学研究表明,使孩子形成拖延习惯的原因有习惯性依赖、时间观念不强、追求过程的完美、做事缺少目的性、自信心不足、寻求自我保护和先天因素七个方面。父母如果希望孩子拥有精彩人生,就要培养孩子从小做事不拖延的好习惯。对已经形成拖延习惯的孩子,父母不要心急气躁,要主动了解心理学知识,运用心理调式的技巧,剔除拖延这个阻碍孩子进步的沉疴。
孩子学习不拖延,如同勒住时间这匹快马的缰绳
拖延的习惯可以使孩子意志消沉,失去不断进取的信心和力量。父母要想使孩子在有限的时间学到更多的知识,以学习的高效率取得好成绩,在基础教育的最高点拼力一搏,考上理想的大学,为人生道路上的成功找到捷径,就不能被拖延的习惯束缚上进心。如果孩子因为某种原因养成了拖延的习惯,父母必须下定决心帮助孩子战胜这个顽疾。
心理学研究表明,使孩子形成拖延习惯的主要原因有这样七个方面:一、习惯性依赖。许多孩子本应自己去做的事都被家长代劳了,就使孩子形成了强烈的依赖心理,对自己的事缺乏参与感,总是想等着家长来做,比如家长不叫就不起床,不把衣服准备好就不知道该穿什么。二、时间观念不强。孩子的生活没有很强的规律性,他就会认为时间很多不必着急,比如拖到很晚也不睡觉,到交作业前的最后一刻才忙着写完。三、追求过程的完美。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简·博克说:“拖延的毛病,既非恶习,也非品行问题,而是由恐惧引起的一种心理综合征”。孩子即便做的事是自己感兴趣又喜欢做的,可由于害怕做得不够完美,就不断地重复,致使应呈现的结果始终不能达成。四、做事缺少目的性。如果孩子不明白做事的目的就懒得去做。比如不想做完学校的作业,再去做家长留的作业,他想对抗家长的意志、拒绝家长的安排,只能用最得心应手的方式——拖延来应付。五、自信心不足。孩子如果对所要做的事情有畏难情绪,感觉无从下手,这时的拖延就是因为被某项任务吓住所致。六、寻求自我保护。孩子的心灵是脆弱的,知道自己没有与大人相抗衡的力量,他们想回避伤害、保护自尊心时所用的最便利的方法就是拖延。比如,预感到一件事情做完时会遭到责怪,那就拖延着不使其完成。七、先天因素。有的孩子天生动作慢,是由于先天性神经协调缺陷所致。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母亲年龄偏大或做过多次人流手术,子宫有一定程度的损伤等,都有可能影响孩子的运动协调能力、注意力及反应能力低下。由于智力的先天缺陷所造成的拖延比较难以改变,即便是改变,也需要较漫长的过程。
父母如果发现孩子有拖延的习惯一定要弄清原因,如果是后天因素所致就要帮助他克服,如果是先天因素所致,就要配合心理医生、教育专家的指导来提高运动神经的协调能力。使孩子的学习、参加各项活动中保持积极的态度,达到时时高效、处处不落后的目的。
2016年高考成绩揭榜后,搜狐网教育频道为了指导未来的高考生提高学习效率,总结了全国各地高考状元的学习方法。这些优秀学子的独门秘籍虽然各不相同,但是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以学习的高效率获得令人瞩目的好成绩。
甘肃省文科状元李晓彤高考后讲出的独门秘籍是:“课堂认真听、疑难重点攻。”她每科都有一个“改错本”,针对自己做错的题、难解的疑难题、费尽心思解不出来的题都抄在“改错本”上,然后认真分析,找出做错的原因,研究出新的解题方法,及时把这些难点一一解决。在读高三的一年时间里,基本上她每个学科都攒了两三个“错题本”。通过建立“错题本”的方法,及时消化难点和疑点是她获得高效学习的主要途径。
与李晓彤不同的是,重庆理科状元郑雅文的独门秘籍只有“及时总结”四个字,她说:“我认为学习最重要的是要及时总结。”郑雅文认为相对于初中而言,高中的学习进度更快,学习了新知识之后,应该把起支撑作用的重点挑出来,经过自己总结形成知识的主干和枝叶,抓住重点。在谈到学习方法时郑雅文说:“最主要的还是要跟上老师的节奏,课后多和老师交流,主动思考甚至敢于提出质疑,这样对知识点的印象才更加深刻。”“对一些同学来说,把课内学习的内容吃透就够了,而对一些同学来说,还需要通过课外多琢磨来巩固。”郑雅文的高效学习法是跟着老师,把课堂内容弄懂学透:不断总结、提出质疑、反复琢磨。
四川理科状元谢畅的独门秘籍也只有“善于思考”四个字。他说:“高考的本质就是考一个人的三观、思维能力和思想境界,所以平时在学习中要花时间去思考问题,多调整自己的思想境界,不能一味地埋头做题。”班主任老师对谢畅的评价是:“平时,我们班上其他学生都在玩耍时,谢畅却能静下心来,完成自己没完成的学习任务,学习上的自控力特别好,既聪明又勤奋。”有控制能力的学生时间的利用率就高,这也是谢畅取得好成绩的关键。
以上三位状元所讲的独门秘籍都是经验之谈。归纳起来有这样两点:一是对当天学习的知识及时巩固,避免因遗忘产生断片;二是对所犯的错误挖其根源、对难点深入探究,达到一解百解。做到这两点,学习成绩就会步步走高。如果一个孩子在学习上已经养成了拖延的习惯,有可能费时不少却做不到两点。拖延是效率的死敌,提高学习效率必须以坚强的意志消灭这个死敌。
德国著名的心理学家艾宾浩斯通过实验发现了人的记忆与遗忘规律。一个人在学习仅过20分钟后遗忘42%,1小时后遗忘56%,24小时后遗忘66%,到了第31天要遗忘79%。艾宾浩斯根据实验结果画成了著名的遗忘曲线,表明遗忘的规律是“先快后慢”。这条规律给出这样的提示:一定要尽早、及时地对所学知识进行复习和巩固,以便在知识还在大脑内时就加深印记,如果等到大脑中已经没有痕迹了,只能再耗费精力重新学习。由此可见,一个孩子在复习时拖延,就会对巩固所学的知识非常不利,如果天长日久形成了拖延的习惯,许多知识得不到巩固和应用,就会与那些高效学习的同学在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上产生巨大的差距。从较大的视角上看,把一生要学习的知识总量当成整体看待,可以说“拖延意味着浪费生命”,父母如果真的希望孩子拥有精彩人生,必须帮助有拖延习惯的孩子消除沉疴。
培育能力的事必须继续不断地去做,又必须随时改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才会成功。
——叶圣陶
要想孩子做事“不拖延”,要从“定时喂养”开始
孩子的任何一种生活习惯就像影子一样来自父母的生活习惯。一些深深浅浅的痕迹甚至已经不存在孩子的记忆中了,却还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的学习和生活。如果让孩子试图抓住回忆的线索,极力地寻找那些或深或浅的印迹,会发现产生负面影响的往事已经没有方法逆转,因为没有人能够沿着时间的轨道回到过去。值得注意的是,父母明白身上的不良习惯对孩子产生的影响,会对孩子的培养教育有很大的帮助。如果父母是个时间观念很强,做事讲逻辑、讲规则的人,孩子就不会养成做事拖拖拉拉的坏习惯。
在孩子还没有形成认识身边事物的能力时,比如,孩子还嗷嗷待哺时,父母是他见到的次数最多的人,这个时期父母的养育方式直接影响到孩子生活习惯的形成。
按时定点喂养孩子的父母,很容易培养孩子形成规律化生活方式。孩子总在固定的时间吃到食物,总是在固定的时间排便,总在固定的时间玩耍,就会明白在没有到达所规定的时间时,哭闹是没有效果的,就能使孩子很快适应有规律的生活。孩子一旦习惯了这样的生活方式,长大以后对时间规律的把握就会比别人精准。他会主动要求自己上学不迟到,写作业不拖延,习惯按照既定的时间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并且也能在计划内完成所有的事情。孩子从小习惯了按固定的时间做事,就不会花大量的时间来安抚自己的情绪,无论遇到怎样的情况,一切都按部就班、有条不紊地进行。即便是在人生的道路上遭遇了挫折,因为一切事情仍然井井有条,不良情绪也会慢慢得到缓解。
父母在孩子出生后,喂养时就不能随心所欲,即不能完全考虑自己的感受,也不能迁就孩子的感受,比如孩子一哭就喂奶,没有规律性,孩子长大就不会有很强的时间观念。如果妈妈手头上有事要做,需要耽搁一会儿才去安慰哭泣的孩子,这种拖延行为,也能给孩子幼小的心灵里留下做事拖延的样板。也许父母会存在这样的意识,那么小的孩子什么都不懂,怎么会由此带给他这么重的影响呢?这种想法是错误的,人是复杂而高级的动物,不是一个简单的神经连接就能解释出很多问题的原因,即使什么都不懂的小孩子,也有他自己的认知方式:能在认识事物的初始阶段记住父母对待他的方式,并且在以后处理问题时也无意识地使用了这些方式,于是,父母拖延的习惯就恰似与生俱来一般影响了孩子的学习和生活。
李丹的表姐是个按需要给孩子喂奶的妈妈。有一次,她带着8个月的孩子来李丹家做客,先喂孩子吃奶,等孩子吃完睡着后,她就把孩子放到楼上的卧室睡觉。由于李丹家楼上的卧室离楼下的餐厅很远,她每隔几分钟就会上去看看孩子有没有醒来,如果孩子醒了她好给孩子喂奶。就这样不一会儿就上一趟楼,让大家觉得她很累,李丹的爱人见状主动说:“我待在楼上听着孩子的动静,你好好跟大家吃顿饭。”这才使这位妈妈歇了下来。不一会儿,李丹3个月大的宝宝要睡觉了,她就跟表姐说:“我不需要去检查宝宝有没有醒来,因为她一睡就是两个小时。”表姐很惊讶,她竟然能确定宝宝什么时候会醒来。
一个多小时以后,李丹正与表姐谈如何给孩子制订作息时间表时,她的宝宝提前醒来了,开始哭。这确实是件意外的事。李丹上楼把孩子抱起来,他立刻打了一个大嗝,然后就不哭了,也根本不用靠喂奶来哄,因为李丹一直是定时给孩子喂奶的。
李丹说:“给孩子定时喂奶,不但能够帮助妈妈看出宝宝的情况是否正常,还能让孩子从小就养成定时吃饭的生理习惯。这种安详宁静、井然有序的家庭生活更适合孩子的成长。”
妈妈按作息时间表给孩子喂奶,孩子会渐渐相信父母能按时做该做的事,也渐渐懂得不需要用哭来得到他们想要的东西,他们可以感觉到父母知道他们需要什么,也知道父母会在生活上引导他们。如果没有一套固定的程序,每次宝宝哭,很难分辨宝宝是不是有什么特别的需要。不遵守时间规律的生活,自然很难建立起孩子的时间观念。
父母不采用随心所欲的方式喂养孩子,孩子长大后会认为自己的事情是自己完全可以掌握的,而他们对客观时间的感知也会相当准确,不会做出让他人无法接受的迟到、拖延的行为。让孩子从小就明白遵守时间是衡量品格的一种方式,做什么都会遵时守时,不因客观原因产生较大的时间偏差,而对拖延、不守时的行为也会非常敏感,不会使自己成为懒散或者随意任性的人。形成了好的生活习惯,开始一项工作、开始一个计划时,也不可能随时停止,也不能随心情随便做出心变。好习惯决定好品格,培养孩子,父母要从他出生那一刻就有足够的心理准备。
人的教育在他出生的时候就开始了,在能够说话和听别人说话以前,他已经就受到教育了。
——卢梭
早睡早起,从幼儿时期养成不赖床的好习惯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幼儿是一个人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形成的重要时期,在这个时期培养好的作息习惯,有利于塑造孩子的健全人格。在父母的思想意识里,要把幼儿时期当形成培养好习惯的黄金时期,付出极大的耐心和细心,不失时机地对孩子进行教育和培养。同时,还要注重总结实践经验,探索有效的方式方法,从晚上准时入睡着眼,为孩子在白天的活动具有良好的精神状态做出坚持不懈的努力,排除拖延的顽疾对孩子思想意识的侵袭。
孩子在幼儿时期,最让父母头疼的事莫过于早晨叫孩子起床。如果父母起床不够早,对送孩子去幼儿园、上班的时间安排得十分紧凑,就会因为孩子不能按时起床情绪冲动,一个阳光明媚使人心清气爽的早晨,会因为孩子赖床搞得一团糟,既耽误了早餐,也不能按时上班。相信每个家庭都上演过这样的一幕。
早晨6点半,可儿的妈妈来到他的房间来叫他,语调温柔地说:“可儿乖,起床去幼儿园和小朋友玩了。”5岁的可儿显然没有睡够,睁了一下眼睛说:“不起。”妈妈抬手拉开窗帘,想让房间亮一些,能使可儿真正地醒来。但这时可儿发脾气了:“把窗帘拉回去!拉回去!”妈妈这时还在将就儿子,试图哄着他起床,便把窗帘又拉了回去,说:“可儿已经醒了,起床吧,妈妈给你做了好多好吃的。”可儿不领妈妈的情,坐起来指着窗子说:“不对!拉成跟刚才那样!”妈妈试着又拉了几下,可怎么也不能让可儿满意,妈妈这时忍无可忍了,大声说:“快点起,不起打屁股!”可儿大叫:“不起,就不起!”妈妈掀开被子在可儿的屁股上打了一巴掌,可儿大哭大闹起来,妈妈气得也哭了起来。这时妈妈的情绪彻底失控,一边呵斥儿子一边哭。最后是妈妈与儿子两人各哭各的,各喊各的,简直闹翻了天。可儿不穿衣服,妈妈束手无策。这时爸爸走进来,把可儿从床上拎起来,三下五下把衣服给他穿上,不由分说地抓起书包就扯着他走出了家门。这一家人,早晨因孩子不起床闹翻了天,谁也没有吃成早饭。
有专家指出,孩子早晨不爱起床并不是真的起不来,而是不愿意起床。这一点可以通过一件事来证明。比如孩子爱去动物园看动物,家长叫他起床时说:“动物园里新来了大熊猫,马上起来,我们去看大熊猫。”孩子就会一骨碌就爬起来了。所以关键不是爱不爱起床,而是起床后他要面对的是什么。如果是他喜欢做的事,就会很快速而高兴地起来了。所以家长要想办法以让孩子高兴做的事情来启发他快些起床。在孩子赖床时不要像可儿的妈妈那样情绪失控,不仅使自己的情绪变坏,也让孩子一天都不开心。
想让孩子快些起床的另一个关键是,要让孩子按时睡觉,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早起”和“早睡”是一对好兄弟,想要宝宝起得早,爸爸妈妈首先要在培养宝宝早睡这一习惯上下足功夫。首先父母在这方面要做出榜样,如果爸爸妈妈喜欢熬夜,孩子的生物钟势必跟着延后,也会养成睡前磨磨蹭蹭不上床的习惯。为了孩子能健康成长,父母的作息时间要有规律。其次是在孩子睡前安排一些安静、有趣的睡前活动,比如放段轻柔的音乐,洗上一个热水澡,然后再做一做睡前抚触,喝一点牛奶,孩子就能顺利地进入梦乡了。另外,孩子的睡眠质量要好,否则只是为准时起床而起床了,整整一天精神状态不好,也不利于学习和参加各种活动。
许多父母都有为孩子负责的习惯,认为孩子不能按时起床是自己的责任,其实这种观念是不正确的。父母长期持有这种想法,孩子就会认为按时起床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满足父母的要求,这就更会使孩子不积极主动地起床。
在很多独生子女家庭里,本来可以由孩子自己去做的事都被父母代劳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连起床、穿衣、玩乐都有人侍候,甚至很多应由孩子自己做的选择和决定都被家长代替。长此以往,孩子就形成了强烈的依赖心理,对自己的事缺乏参与感,总是习惯地等着父母来做,“认为按时起床是父母的事”,这在孩子的思想意识里变得根深蒂固,就很难在行为上有所改变了。
德国神童卡尔·威特的父亲为了使他能按时起床,曾这样对他说:“你必须早上按时起床,否则我会认为你是放弃你的早餐,你要为你的行为负责。”有一次,他起床太晚,超过了规定时间,当他来到餐桌前时,妈妈早已收拾好了一切,并把他的早餐也收走了。他看着父亲,似乎想为自己的过失辩解,但父亲先开口对他说:“真遗憾,我也很想让你妈妈把牛奶和面包留在你的位置上,但我和你之前有约定,不能破坏它。吃不成早餐只能怪你自己。”从此以后,卡尔·威特就再也不晚起床了。
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孩子从小养成了良好的习惯,将来这个习惯就会带来精神上和物质上的财富。因为孩子自身拥有了一个优越的系统、一个成功的模式,就会使他的人生愿望的实现变成自动又自觉的行为。
父母是天然的教师。他们对儿童,特别是幼儿的影响最大。
——克鲁普斯卡娅
避免“拖延”有甜头可尝,孩子才能做事高效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心理活动就是对外界刺激的相应反应,奖励能帮助巩固已经形成的条件反射,而惩罚则会降低继续坚持做某件事情的动机。孩子的一些不良习惯无论从主观上多么想克服,但还是如影随形地在身上不断显现,这是因为这些习惯能让孩子从中获得某方面的益处,尽管有些时候这些所谓的益处孩子自己都没有意识到,但是由于获益的这种神经刺激的持续,不良习惯就自动延续,难以彻底克服掉。
一旦拖延让孩子避开了自己不喜欢的事情,他就会利用各种方式制造拖延,以此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
——
萌萌的父母给她选的是一星期一接的长托幼儿园。在她的意识里,幼儿园有老师管着,还要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玩具,非常不开心。她经常跟妈妈说自己不想去幼儿园,并且都有很恰当的理由促成这个结果。萌萌常用的方法是,在星期一早晨,让自己变得感冒,不停地咳嗽,甚至会发烧。她用这种方法委婉而有力地表达了“我不想去幼儿园”的想法。一般对生病的孩子,父母都比较宽容,不忍心把孩子送到幼儿园或学校。于是,萌萌逃避去幼儿园的想法就实现了。装病可在家里休息几天,到了下个星期一她会故技重演,又会生病了,这次是肚子痛。一旦父母决定不送她去幼儿园了,病情自然解除。萌萌的父母为此感到头疼,但是又毫无办法。
孩子用生病这种方式不断拖延自己入幼儿园的日期,甚至有的孩子会从春天拖到冬天,有的孩子偶尔去了,又被接回来,断断续续地一年去不了几天。这种因“生病”带来的拖延可以让孩子得到益处——自由自在地在家里玩很久,不必担心去幼儿园了,而家长却不会很在意,因为幼儿园的内容对成年人来说,不过是老师们领着一群孩子玩各种游戏,偶尔唱歌跳舞背诵点儿歌而已,不去也无关紧要。事实上,在孩子的眼里却不是这么回事,这是他们计谋得逞的标志。
人们常在幼儿园看到这样的情景:孩子们扒着栏杆或者赖在爸妈身上不肯进去,有的孩子哭声震天,泪流满面,他们想尽办法要晚一点进去,让爸妈多陪一会儿,想要准时送孩子进幼儿园的父母会想很多办法。如果父母问孩子,你觉得幼儿园怎么样,他可能会说出很多不喜欢的理由,如老师没有搭理他;幼儿园的厕所不好用;幼儿园的饭不好吃;午休时他根本睡不着觉,老师却不让说话;他不喜欢那些简单的玩具;他不喜欢和某某小朋友在一起坐;他不喜欢玩丢手绢的游戏……他有很多讨厌去幼儿园的理由,以此来改变父母送他去幼儿园的想法。这种时候很考验父母的意志力,只要稍一妥协,就会在孩子的心里留下了拖延的目的达成的结果,以后去幼儿园变得更加困难。
一旦孩子拖延去幼儿园的策略成功,使用这种计谋的频率就会大幅提升,很多年轻的妈妈都存在这样的疑惑,为什么孩子去幼儿园就总是生病呢,免疫力好像下降了很多。于是就怀疑起幼儿园的条件、作息时间等,更使孩子不能坚持去幼儿园。
幼儿园是孩子离开父母学习集体生活的第一步,他们面对着未知带来的恐惧,这种不想进入新环境的想法是人的本能反应,父母如何帮助孩子度过这个适应期,对孩子好习惯的形成,长大后的做事方式有着重要的影响。如果孩子的拖延行为不断得到父母的认可,他就会经常靠这种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意愿,而这种行为会随着使用频率增加成为一种固定的思维模式。孩子以后可能会变成一个在什么事情上都拖拖拉拉的人,因为他知道,如果把一件事情拖延下去,会有好的结果出现,他等待着生活给自己送来意外的回馈,而不是通过自己的积极争取,这种想法是十分可怕的。
对待喜欢拖延的孩子,有的父母采用讲道理的方式改变他的想法。通过朋友式的交谈赢得孩子的信任和理解,使孩子心里预先设定的结果不能实现,以摆脱他的拖延模式。还有的父母喜欢用最直接的、不容置疑的方式对待。比如,无论孩子怎么哭闹,都要坚持送他去幼儿园,这样的家长看起来似乎是不讲情理,但确也行之有效,直接阻断孩子想通过拖延达到目的企图。
骁龙的爸爸在学前班开学时,骑自行车送他上学。骁龙本来坐在自行车的后座上,当爸爸骑到一段上坡路车速减慢时,他突然就跳下来逃跑了。爸爸见状马上停下来,跑着把他逮住,然后把他放在大梁上坐着,把他送到了学校。为了避免类似的事情发生,爸爸在后座支架上安了一种儿童座椅,骁龙坐在里面不能动了,就无法逃跑,每次就这样采用强迫的方式把他送进学校,天长日久骁龙自然也就不再想通过什么方式逃跑了,而是乖乖地去学校上学。骁龙爸爸这种不向孩子妥协的做法,使他成为一个集体观念强、学习效率高的孩子,高中毕业后,他考上了一流大学。
父母在孩子小的时候,要尽量想办法使他适应有规律的生活,消除企图拖延去幼儿园、去上学的想法。这是让孩子杜绝拖延、养成一事一毕习惯的好办法。
任何一位成功者都是快速而高效的行动者,也就是能正确地理解:“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效率,时间就是金钱”的深刻的内涵。对任何人而言拖延一分钟就是浪费一分钟,这也是毋庸置疑的。只有立即行动才能为自己留有时间的余地,比别人更准确地抓住机遇,父母对这一点要有充分的认识,让孩子从小就学会抓紧时间,做个学习做事效率高、速度快的人。
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人从幼年起就应该通过教育培养一种良好的习惯。
——培根
让孩子心无顾虑,做作业时才不会拖拖拉拉
孩子不能高质高效地完成家庭作业,父母会认为是他学习态度不端正,上进心不强所导致。其实不然,孩子拖延习惯的形成是由于父母不良情绪给孩子带来了较坏的影响。
孩子内心十分脆弱,父母自身的情绪失控或者说话时不加考虑伤害到了他的自尊心,他又没有能力排遣内心的焦虑,拖延就成了他最容易使用的保护伞,如果这方法频频见效,孩子拖延的习惯就形成了,这个顽症会潜在意识里难去除。
能让孩子产生焦虑情绪的莫过于父母的争吵。有的父母会因为各种家中琐事引发争吵,让年幼的孩子觉得他的世界在坍塌、在断裂。在孩子的眼中,自己生活的世界就是爸爸、妈妈和自己。当他看到父母争吵时,心里会产生恐惧和焦虑。这时孩子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停止父母的争吵,他希望一家人能够和平相处,那样他才会觉得舒适安稳,但是父母的口角或者争吵会打乱孩子的内心世界,他会通过哭闹,来终止父母的纷争,但是正处在情绪的风口浪尖上的父母不会在意孩子的感受,或许他们能顾及的最大限度就是,不要当着孩子的面吵架,让孩子回自己的房间。当孩子通过自己的主观努力,比如大声说别吵了,或自己哭闹没有效果时,唯一能采用的方式就是对这种事情尽量保持冷漠,为了逃避这种不快,他可能选择了把自己沉浸在某件事情中。如果这个时候孩子已经上学了,父母在吵架时对他说:“不关你的事,你回屋做作业去。”这时做作业是他用来平衡内心焦虑的一种方式,他不想轻易地完成作业,直到父母的争吵停止,他才会慢慢吞吞地完成作业。如果父母经常以这样的情形对待孩子,拖延就成了他逃避内心焦虑的手段,也成了他将自己包裹起来的外壳,以此来获得自欺式的安慰。
女大学生文丽总是在交作业的最后一刻才勉强完成,这使她非常苦恼,从初中到高中她无数次想改掉拖作业的习惯,但是都失败了,大学二年级她要准备考研,但是作业摆在那没做完,她就不能安心复习功课,打开电脑想完成作业,却又总是被新闻、视频所诱惑,拖到要交作业的最后一刻才能抓紧时间完成,结果让大把的时间在既没有复习功课也没有做作业,而是在一些无聊的事情上慢慢溜走了,她为自己改不掉坏习惯非常着急。无奈之下她向心理医生求助。医生让她回忆第一次拖延作业是什么时候,她想了想说,是在小学快毕业的时候。医生启发她把当时的情形讲出来。
“那天下午我放学回到家里,见爸爸妈妈的情形有些不对劲。妈妈似乎在拿纸巾擦眼睛,我问:‘你们怎么了?’妈妈马上说:‘没怎么,你去同学家写作业吧。’妈妈从冰箱里拿出一盒酸奶和一块小蛋糕放在我的手上。我拿着这些食物出去了,但是我站在门外没有走,把耳朵贴在门缝上听,传来爸爸的吼声,说的是妈妈不该私下里借钱给舅舅。妈妈很生气,说只是借,又不是给,两人越吵声越大。我很害怕爸爸妈妈打起来,挥着拳头敲门。敲了好一会儿门没开,再仔细一听,爸爸妈妈不再吵了,我这才转身到同学家去。我人在同学家,心里却想着爸爸妈妈在吵架,同学在写作业,我却拿文具盒里的一支笔乱画,玩了很久才写作业,草草地写完后回家了。从爸爸妈妈这次吵架以后,我便经常拖延家庭作业。”
心理医生得知这个情况,就弄清了文丽拖延症的病因,对她进行了三个月的心理治疗,才逐渐摆脱这种心理疾病。文丽后来学习的态度有了非常大的改变,本科毕业顺利考上了所在大学的研究生。
由于拖延可以回避内心的焦虑,这个习惯一直延续下来,等到孩子长大了,仍然会严重地影响自己的学习效率。当拖延这个无形的保护伞变成身体的一部分,想要摆脱时,内心却充满了疼痛,当年那颗用来起保护作用的种子在心灵扎下了根,心灵的天空就会变得乌云难散。
父母在产生矛盾时,要关注到孩子的感受,无意中用言行埋下的种子,都可能会影响到孩子的未来。如果父母无意中已经给孩子留下了类似的影响,更要敢于面对形成拖延的真正原因。帮助孩子的内心强大起来,摆脱如影相随的拖延习惯。
有一对兄弟,哥哥8岁,弟弟6岁。两人一起在美术班学习国画。由于年龄的原因,哥哥的接受能力比较强,每次交的作业都比弟弟画得好,哥哥经常会经常对小朋友说:“你看他画的是什么呀,乱糟糟的一片。”兄弟两个在家画画时,妈妈也经常称赞哥哥画得好。时间长了,弟弟完成作业的时间越来越长,他希望自己能跟哥哥画的一样好。如果爸爸或者妈妈拿起他的画看时,他总是抢过来说:“我还没有画完,现在还不好看。”即便是画完了,他也不想让别人看,他总是说自己还没有画完。有时只差一两笔就画完了,可是他就是放着不画,他不喜欢听别人夸哥哥的画好看,自己的画难看。他选择拖延来保护自己的自尊心不受伤害。
现在国家已经放开二孩政策,把非独生子女的教育问题又摆在了父母的面前。如果老大非常优秀,无疑会给老二形成压力,因为自然生长的因素决定了人的智力增长是具有阶段性的,父母要注意年龄小的这个孩子,会因为年龄大的那一个已经懂事从而使小的孩子变得气馁的这种情况,不要像上例的弟弟那样,为了保护自己的自尊心养成拖延的习惯。
拖延的习惯一旦养成,会给孩子造成巨大的心灵痛苦和精神折磨,学习任务不能很快完成,也许并不是因为课程有多难,会是因为对自身能力产生怀疑,思维处于混乱状态,造成了自我效能感低下。孩子没有成功经验的累积,就会认为自己无法完成眼前的任务,在判断力扭曲的情况下,会将困难放大,阻隔了完成任务的信心,而不成功的挫败感会让孩子在人生道路上遇到困难时望而却步。可想而知,父母保持孩子无忧无虑的心态,培养积极乐观的人生观该有多么重要。
儿童能力初期萌芽是尤其可贵的,我们引导儿童初期自然趋向的途径能固定儿童的基本习惯,能确定后来能力的趋向。
——杜威
引导青春期孩子,走出用“拖延”联结友谊的误区
青春期的孩子有许多想法在心理萌动,情绪和行为都处于不稳定状态。他们自认为自己长大了,尤其是男孩子要像影视剧中的人物那样称兄道弟,以此摆脱对父母的依赖和陪伴。如果这个阶段没有朋友或者是被同学孤立,就仿佛落入了人间地狱一般绝望。有了这样的心态,就特别需要来自同学或某个小集体的认同,为了获得这种归属感,有些学习成绩好的孩子会刻意地去“随大溜”,不那么认真努力地学习了,表现出不修边幅的拖沓,以此来获得朋友、获得大家的认同。他们会认为做事磨磨蹭蹭、交作业时拖拖拉拉的,是和同龄孩子保持一致的炫酷风格,于是就出现了成绩好的孩子向普通同学趋同的现象。
有句古语说得好,“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青春期的孩子受周围环境影响,有可能因为某个小集体的不认可而丢掉自己作为优秀学生的特质。以成年人的眼光来看,这么做是不对的,但是以青春期孩子的眼光来看,不仅是正确的,也是非常必要的。因为他们非常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尤其是来自朋友的认可。如果这个时期的孩子不能与大多数同学融为一体,内心的无助感是成年人无法体会的。极少有青春期的孩子说自己喜欢清净和孤独,喜欢享受无限风光在顶峰的感受。然而,身边围着一帮朋友,不仅可以体现自己的存在感和价值感,还会觉得特别有面子。如果能与朋友一起不交作业,一起迟到,一起做无聊的事情,比其他什么事情都重要。在这些孩子的眼中,拖延当然是值得的,因为这个习惯可以让自己和大家保持一致,可以让自己拥有珍贵的“友谊”。
宏博是个学习成绩非常好的初中生,考试从来没有掉过班级前三名,偶尔也会拿到学年第一的单科成绩。正所谓曲高和寡,他不太受同学的欢迎,看着同学们一起出出进进,下课、午休时打得一片火热,他非常羡慕,课间休息几次想加入班里的足球队,与大家一起踢球,但是队长说队友之间很默契,不让他这个“个色”的人加入。宏博自己并不知道大家排斥他的真正原因,父母也以为孩子性格内向不合群,也没往心里去。但是,宏博的苦闷却让他越来越难以忍受。
后来宏博发现,班级足球队的同学个个比较酷,他们每每都是吊儿郎当一副懒散的样子,上课铃响了才拿着足球大大咧咧地进来,早自习经常迟到,甚至根本就不上,课后作业也是爱做就做,不爱做就不做。宏博太想与他们混在一起了,于是就不再那么自觉地完成作业,凡事都拖拖拉拉地耍酷,直到老师催促的时候,才交上一份并不太认真完成的作业。宏博这样做了以后,他和同学们的差距小了许多。足球队长也让他加入足球队踢球了,为了表示对他的欢迎,还把原来的一位球员开了。宏博拥有了这帮朋友,每天变得很开心,性格也开朗起来了。宏博的代价是,学习成绩下滑到了中等生的水平,临近中考时,老师和家长都开始为他的成绩担心。
父母和老师轮番找他谈话,希望他收一收心,争取考上重点高中。为了让父母安心,让老师放心,同时也为了以后能考上好大学,宏博决心好好学习,克服作业故意拖延、上课迟到的做法,又恢复了一个好学生的模样。他的成绩也迅速回升,回到了年级拔尖的位置,但是,他几乎是一瞬间就失去了“友谊”。那些往日和他一起踢足球的同学又不搭理他了。这些同学没有觉得宏博有多么不好,只是他们觉得比不上他,也就没有共同语言,更不想和他一起玩了。
青春期的许多孩子都有类似的苦恼,那些充满叛逆的同学,每天以拖拖拉拉的样子装酷,与父母、与老师唱反调,他们不能容纳那些和他们不一样的,也就是学习成绩好的同学。青春期的孩子,对于是非处于似懂非懂的年龄段,总有一些让人不理解的想法和举动。学习好的孩子由于经常受到表扬和称赞,在同学当中长期处于孤立的状态,时间久了,他们的思想意识里会产生一种莫名其妙的自卑,认为自己的成功是对别人的伤害,于是就会选择拖延来维持和大家无害的竞争关系。像宏博就是以不完成作业、迟到等失败行为取悦于同学,维持良好的同学关系。对于像宏博这样的青春期孩子,拖延虽然不是自幼形成的习惯,但是,这个习惯如果不及时改变,就会伴随他整个人生历程。
父母如果发现孩子有改变自己准时、不拖延、守纪律的苗头,想以此获得同学的认可并拥有朋友这种现象时,要认真地与孩子沟通,让他懂得自己的优秀并不危害任何人,保持自己的优秀依然可以拥有朋友和良好的人际关系。不必用拖延、不遵守时间的行为向别人趋同,只要积极进取,人际关系自然会更上一层楼。
教育中执行纪律的动机必须始终是为了品德和智力的发展。
——罗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