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背着智慧闯天下(下)
28477500000007

第7章 讲道理也要讲实惠

对待下属,既要以远大的理想和光明的前景鼓舞他,也要使他得到优厚的利益,这两者都不可偏废。

曾国藩训练湘军,强调训练和训话并重。训练是培养战斗力,训话则是进行思想政治工作。这一点,开创了中国军事训练的先河。有了这两方面的保证,湘军不但战斗力大大提高,成为当时中国最善战的军队,同时,因为湘军的地缘特点,它的凝聚力也最强。

曾国藩深知,没有钱什么事情都不好办。在他留下来的文字中,经济问题一直是他最头痛的问题,如果读过这些东西,对曾国藩的理解就会更加深刻了。

光谈高调,没有饭吃,无论是什么圣贤豪杰都撑不过七天。要想让人死心塌地地跟随你,首先也要让人吃饱肚子。这是曾国藩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他把这种想法也用在了驭人上。他的做法是,除了用思想教育增强凝聚力外,还要用“利”来争取人心。在具体的用兵过程中,通俗地说,就是多给钱,多发银子,使得湘军的官兵待遇要比别人优厚。有了这一条,湘军将领和普通士兵毫无牵挂,无不勇敢善战。湘军之所以能成为一支强大的武装,这是一个重要原因。

经过深入的调查,曾国藩发现,绿营兵之所以腐败无能,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军饷太少了。绿营步兵月饷为一两五钱银子,绿营的守兵月饷为一两银子,绿营马兵月饷为二两银子。这么一点儿钱,在清朝初年还能勉强维持生活,但是到了道光年间,由于米价上涨,就难以维持一家人的生计了。因此绿营士兵不得不经常走出军营去谋生,军事训练受到了极大的影响,战斗力也就每况愈下。不但是普通士兵,绿营军官也是入不敷出,为此常常克扣军饷,喝兵血,这样一来,绿营士兵的收入更低了,造成军心极不稳定,即使没有战争,也形同散沙,根本无力对抗太平军。

有鉴于此,曾国藩在办团练之初就十分重视士兵的军饷问题,他根据当时的物价水平,确定了一个偏高的标准。大致是:操演日每日一钱,出征本省每日一钱四分,出征外省每日一钱五分。队长哨长依次增加。养伤银分为三等,上等三十两,中等二十两,下等十两。阵亡恤银分两等,征本省土匪三十两,征外省太平军六十两。

可以发现,湘军士兵的月饷几乎是绿营兵的三倍多。而将领的收入更高,各种收入加在一起,营官每月为二百两银子,分统、统领带兵三千人以上者,每月为三百九十两银子,五千人以上者为五百二十两银子,万人以上者为六百五十两银子。当时普通老百姓一年的生活费也不过几两银子,湘军的军饷显得过于优厚,就连曾国藩自己也认为“章程本过于丰厚”。但是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标准一公布,湖南的农民纷纷参加。不过曾国藩并不是什么人都收,他所收的,只是那些朴实少心窍的人,勇敢而不畏艰难的人。在作战过程中,他还不断裁汰,重新招募,随时调整,补充新鲜血液。

这种做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有了丰厚的收入,湘军士兵除了个人生活之外,贴补家用也没有问题。没了后顾之忧,操练起来也比较安心,战斗力很快提高。同时,由于各级将领的收入大大提高,克扣军饷的事情也逐渐减少,起到了“养廉”的作用。曾国藩对自己的做法曾经进行过总结,他说:“初定湘营饷项,稍示优裕,原冀月有赢余,以养将领之廉,而作军士之气。”

在鼓励手下的办法中,物质刺激是最直接的方式,特别是对那些贫苦无依的湖南农民,“人人乐从军,闻招募则急出效命”,曾国藩的事业,就在这些人的冲锋陷阵中建立起来了。

李鸿章用人,比曾国藩更注重实际利益。这是由他的办事风格决定的,也是和淮军集团的组成人员分不开的。淮军最初的十一位营官,大都出身于地主团首、降将和盐枭,他们投靠李鸿章的目的本来就是为了功名利禄,大道理对他们根本没有吸引力。

在这种情况下,李鸿章充分发挥了曾国藩办湘军的一个特点,用更为优厚的利益吸引这些人,利用部下自私自利的思想,诱使他们为自己卖命。李鸿章曾经说:“天下熙熙攘攘,皆为利耳。我无利于人,谁肯助我?董子‘正其谊不谋其利’语,立论太高。”

淮军刚办的时候,衣衫褴褛,饷用匮乏,到了上海,李鸿章多方搜罗军饷,千方百计充实军力。军队保障越来越好,淮军不但战斗力大大增强,人数也急剧上升。原来在薛焕等人手下的残兵败将,被收编到淮军中以后,竟然人人成了不怕死的“勇士”。

优厚的利益也吸引了很多原来的湘军将领对李鸿章的效命。程学启和黄翼升是曾国藩临时拨给李鸿章加强实力的,随着淮军的壮大和曾国藩面临形势的危急,曾国藩屡次命令李鸿章把这两个人调回来。李鸿章尽量拖延,而程学启和黄翼升则干脆拒绝听从,说湘军从来没有梗调之事。二人之所以不愿回来,主要是因为在淮军中油水更多。由于李鸿章的活动,曾国藩最后也就不了了之。而这两个人,为淮军的迅速壮大,立下了不可替代的功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