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为了折翼的天使
28494500000016

第16章 全纳教育:教师手记(1)

导语

自潍坊市福利院的“福娃”们入驻清平小学以来,学校领导和教师付出了很多心血,同时也收获了“福娃”们带来的更多感动。他们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与这些“福娃”们接触时,给予“福娃”们更多的关爱,让“福娃”感受到家庭般的温暧,期间发生了很多感人至深的故事,让我们细细品味……

教师手记

校园里的多赢

在清平小学,有这么一群孩子,来自同一个家——潍坊市儿童福利院。特殊的身世,使他们更加深刻地懂得爱的珍贵和价值。也正因为他们的存在,让清平小学这所建校不到一年、不起眼的国办学校变得令人瞩目,人民日报、齐鲁晚报、潍坊日报、潍坊晚报、山东电视台、潍坊电视台等媒体多次报道了学校实施的全纳教育。

“你想要什么?”如果这样问身边的孩子,得到的答案可能是去游乐园玩,也可能想要一个玩具或一件新衣服,但绝少有像儿童福利院的孩子,他们说:“上学!”

正是因为这些孩子们有这种愿望,福利院的领导来到了清平小学,与学校有了如下的对话:

“福利院条件再好,也替代不了学校的正常教育。我们想把孩子送到贵校来学习,就是为了让这些从小就遭遗弃的孩子,感受到亲情温暧和正常孩子的生活,让他们尽快恢复体能、智能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保护孤残儿童,不仅仅意味着在安全封闭的环境里看护好他们,更重要的是要让他们的身心,尤其是精神世界,最大程度地恢复健康,让孩子真正融入社会,成为心智健全的对社会有用的一分子。我们欢迎‘福娃’来我校就读,让我们为儿童福利事业贡献微薄的力量,让‘爱心’在全社会传递。”我说。

目前在清平小学就读的“福娃”共有13名,为此,各级领导多次来校看望这些孩子,潍坊高新区慈善总会鞠献宝会长提出了全纳教育课题。他说:“使残疾孩子回归健康孩子的学校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只要这些孤残儿童能适合的,就要尽量和正常孩子在一起。这样对残疾人的成长是明显有好处的!让残疾孩子感到,只要是正常人能做的他也能做到,他的信心就来了。这对他今后的成长是非常关键的。”

残疾儿童和正常孩子在同一环境下学习生活,其效果到底如何呢?全纳教育在清平小学已经扎扎实实地开展了一个学期,回头总结一下,这件事情呈现出了多赢的局面。

“能到清平小学来上学,我是幸福的。”清洛说。他是一位患有先天性脑瘫的残疾儿童。每天清晨进校时,同学们都会听到清洛一字一句认真而又热情地说老师好,同学好。”他背着大书包,一摇一摆地走进了校园。很多同学看到他,都会赶忙上去搀扶,这时清洛却会说谢谢,不用你们扶,我自己能走。”由于脑瘫疾患,他说话口齿不清,走路摇摇摆摆,双手也不听使唤。面对自己的种种困难,清洛没有退却。他勇敢地与病魔作斗争,忍受着治疗所带给他的痛苦。福利院的工作人员刘萌萌老师说,清洛在接受治疗时,他的嘴、脖子、双脚都扎上了钢针,他疼得直哆嗦,但从来都没哭过。他说:“我不怕疼,我想上学。”

像清洛这种脑瘫的孩子,学校完全有理由不接收,但我们认为:“从同在蓝天下的角度考虑,所有的同学都应该享受阳光雨露的滋润普照,而这些孩子也是少年儿童,他们也需要一个好的、正常的、适合他成长的环境。当时福利院的领导申请孩子到我们学校来,这些孩子那渴望上学的眼神深深感动了我们学校的领导和老师。所以,我们责无旁贷地接收‘福娃’们到我们学校来就读。”健康孩子和残疾儿童一起学习、生活也是一项有益的尝试。健康孩子看到残疾孩子他们的学习、生活,从小就会树立起一种关心和帮助他人的好风气、好品德、好风尚。健康的孩子从小就会有同情心,因为同情关怀他人是一种美德。现在,这种大爱的教育正是少年儿童缺乏的,我们所有的老师都在这方面加强教育,让孩子们学会关爱别人、关爱这个社会。

“我经常帮助清洛接水。”

“有时候看到清泽上楼吃力,我们几个把他抱上来。”

“有时候,清涛听不清老师布置的作业,我帮他记下来。”

“每天跑步的时候,我故意跑慢一点,等着清泠,陪着他。”

看来,同学们在与“福娃”的相处中,确实学会了如何自觉地去关心和帮助他人。同时,他们也从“福娃”身上学到了许多东西:

“我在清洛同学身上学到了坚强。”

“遇到困难清瀚不怕,想办法解决。”

“清泽很阳光!”

“老师说清汶扎钢针的时候都没有哭。”

“清泠总是偷偷地帮我们打扫卫生。”

由此可见,健康孩子和残疾儿童在一起,对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增强吃苦耐劳的优良品质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作为健康人来讲,残疾人的艰辛应该了解。通过和孤残儿童一起生活学习,健康孩子也会吸取力量,残疾人能行的,你就应该做得更好!而且,这种作用是相互的。我们同情、帮助残疾人,实际上是为了让他们自立起来,在未来的生活中能够自食其力,反哺社会,服务社会。

作为班主任老师,当班内有了“福娃”,更要细化过程、加强管理,提高全纳教育工作实效。

1.进一步改进针对“福娃”的个别化教育。学校领导、任课教师共同研究,为每位“福娃”制定了个别化教育方案。教师坚持因材施教,针对学生实际认知水平制定不同于普通学生的教学计划和教学目标。备课做到“三查”,即一查学习障碍原因,二查障碍程度,三查个性特点;教学过程实施“五平等”,即回答问题平等、参与小组活动平等、个别辅导平等、培养特长平等、面批作业平等;课堂教学内容做到“三个别”,即对“福娃”进行教学内容的课前个别引导,教学重点的课堂个别指导,教学难点的课后个别辅导。每节课的教案至少设计一个有针对性的个别化教学环节,至少落实一项有针对性的个别化教学措施。

2.进一步健全“福娃”的成长档案。学校为每位“福娃”建立了成长档案,实行跟踪管理,确定多元化的评价内容,综合评价学生各方面发展情况。教师采取测试、调查、观察等方法,就学生思想品德、文化知识、语言发展、心理素质、身体状况、社会适应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综合实践能力等方面逐项认真记载,保存好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学校活动等方面的原始资料。

3.实施家族式管理。学校的每位领导和骨干教师与一名残疾儿童结成帮扶对象,组建了家族式管理模式。随着全纳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课题的研究成果呈现了多面开花的喜人景象。

以上是学校实施全纳教育工作的学期小结,从中我们看到了潍坊市福利院的13名“福娃”在清平小学的生活、学习情况。全纳教育在让潍坊市福利院的“福娃”们享受到与健康孩子同等教育机会的同时,也实现了学校教育的多赢局面。

一赢:“福娃”们提前融入了社会。与无法走出福利院的孩子们相比,这些孩子是幸运的。他们相伴走进了学校,走进了课堂,走进了群体中,享受到了与健康孩子同等的教育,他们是幸福的。

二赢:健康孩子接受了“大爱”教育。大爱文化是清平小学的立校之根,发展之本,也是“三大”文化,即大爱文化、大家文化、大气文化的支撑点之一,而全纳教育又是大爱文化的核心内容。在实施全纳教育的过程中,健康的孩子学会了接纳、关爱、照顾、帮助,在付出爱的同时教育、提升了自我,培养了孩子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在清平小学孩子们的眼中,已经没有了对弱势群体的歧视和疏远,取而代之的是平等与互助、沟通与交流。健康孩子和残疾儿童已经融为一体,成为一个大家庭。

三赢:提升了老师们的教育教学水平。医生的医术水平是在治疗疑难杂症的过程中不断提升的,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是在教育存在差异的不同学生个体的过程中不断提升的。每一位“福娃”的情况是不一样的,他们有的运动器官有缺陷,有的内脏器官有缺陷,有的感觉器官有缺陷,有的智力存在一定缺陷。针对不同的个性差异,教师就要采取不同的教育教学策略,就要在不断适应的过程中实施个别化教育,以求实现发展和突破。这对每一位老师都是挑战,同时也是机会——提升自我的机会。

四赢:从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儿童福利院方面的工作负担。从周一到周五上学期间,这些“福娃”由学校负责看护和教育,这样就可以让福利院的领导和老师们拿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照顾那些没有办法走出福利院、更需要照料的孤残儿童们。

五赢:提高了家长、社会对孤残儿童群体的关注度。“福娃”们的到来,让更多的人了解了他们,尤其是与“福娃”们同在一班的孩子家长们,让他们通过孩子和学校的相关活动跟进一步接近了这些特殊的孩子们。另外,我们实施的全纳教育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社会各界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关爱这些孩子的行动中,让“福娃”们充分感受到了社会的温暧。

全纳教育让学校实现了多赢的局面,这也充分说明了社会正能量的作用。

祝愿这些“福娃”们一生平安、幸福。

(武际金)

兰考弃婴火灾事件的思考

背景——两则报道:

报道一:(据人民网、山东教育网等)2012年9月3日是潍坊市小学开学的第一天。就在这一天,潍坊市儿童福利院的9个孩子被高新区清平小学无条件接收,编入普通班,让他们享受和正常儿童同样的教育。据清平小学武际金校长介绍,作为一所新建学校,清平小学致力于大爱教育。该校与潍坊市儿童福利院毗邻,接收福利院的孩子入读,可以让他们更好地融入到正常孩子们的生活中去,体现了一种平等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同时,学校与福利院结成对子,为学生搭建了一个平台,通过一系列交流,可以打造一种“大爱”文化,这对双方都是有利的。

报道二:(据中国青年报、中央电视台等)2013年1月4日,河南兰考县人袁厉害收养孤儿和弃婴的私人场所发生火灾,造成1名孩童死亡。兰考县官方称火灾事故原因为儿童玩火所致。此后袁厉害称不再收养孩子。央视报道称,我国现有孤儿61.5万,其中民政部门儿童福利机构养育只有10.9万。这就意味着,6个孤儿中,只有1个能进入官方的孤儿院。

第一时间听到7名孤儿和弃婴因火灾离世,我的心情就很沉重,那是7条生命啊。之前他们虽然失去亲人或被亲人遗弃,虽然身体有残疾,虽然生活过的可能不轻松,但他们还拥有最珍贵的东西——生命。而今,这7条无辜的生命被火灾无情地夺去了。我今天不想谈这7名孩童为什么被私人收养,也不想谈这背后的问题在哪里,我只想说说听到这个消息后我第一时间想到的。

就在事件发生后,各种媒体信息就铺天盖地倾泻下来,我是在听车载收音机时得知了这一噩耗。在为这7名孩子伤心惋惜的同时,我的脑海中闪过了在我们清平小学就读的9名潍坊市儿童福利院的“福娃”们。为什么称他们为“福娃”?一是因为他们是社会福利院的孩子;二是因为他们虽然被亲人遗弃,但社会、政府接受了他们,虽然身体有残疾,但心理都非常阳光,他们是幸福的娃娃。更幸运的是,他们能在清平小学接受和正常孩子一样的教育,每一个人都融到班集体中,融到小伙伴队伍中,与那些没有能力走出儿童福利院的孩子们相比,这9位“福娃”提前融入了社会。

“让爱住我家,弟弟、爸爸、妈妈……”这是福利院孤残孩子最喜欢的歌曲。拥有像正常孩子一样的家庭温暧,是孤残孩子心底最深的渴望。当这些孩子们走进新校园,师生们不由自主的围上来看这看那。这几个孩子身体、生理上有不同程度的残疾,有的生活都难以自理。起初,学校领导和师生们看到他们还是有些为难,担心他们的学习,担心他们的生活,担心他们的活动。福利院的夏主任告诉我们,他们要求不高,主要是让他们体验正常人的生活,学校不用过于担心。即使这样,学校还是召开了各种不同的会议,成立了关爱组织,采取了相应措施(同桌、小组共同学习,共同活动,特殊课堂特殊对待,体育课、活动课、体验课等)。就这样,在全体师生的呵护下,他们慢慢适应了学校生活,融入到了学校的大家庭中。全体师生也适应了他们,再没有异样的眼光看他们,帮助他们已经成为师生们的自觉行动和潜意识行为,在这个普通的校园里,发生着的是一个个感人的真情故事。你帮我一下,我扶你一把,并且不断地延续半年多来,清平小学秉承“平等加关爱”的原则,坚持做到“五个突出”和“五种给予”,在学校实施全纳教育。“五个突出”:一是突出个别化教学;二是突出特长训练;三是突出多元评价;四是突出家校结合;五是突出师资队伍建设。“五种给予”:一是给予自信,和孩子们同步发展;二是给予任务,和孩子们共同学习;三是给予方法,和孩子们同步成长;四是给予机会,和孩子们分享成功;五是给予关爱,和孩子们同享阳光。

看看“福娃”们在清平小学的几个幸福生活镜头。

镜头一:2012年9月30日,是我国传统节日——中秋节,也是今年国庆长假的第一天,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在清平小学就读的潍坊儿童福利院9名学生受邀回到学校,度过了难忘的中秋佳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