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不抱怨地工作
2881900000024

第24章 想要好运,请坚持乐观主义 (2)

一般而言,与你为难的人,从出发的角度上看,一般分为善意的和不善意的。

善意的为难叫关爱。有的时候,表面上看起来的刁难,究其实质是对你的爱护。如果对方是你的上司、领导或者长辈,他们对你的为难,有可能是出于对你的培养、锻炼和考验。如果你确定这一点的话,你应该感到庆幸,因为你在上司眼里是一个值得培养的人,他们在工作中为难你,是出于将你锻炼成可塑之才。这方面的例子不胜枚举。

另外一种情况则是保护你,当有才能的你在职场中小荷崭露尖尖角时,你很有可能成为众矢之的,被很多眼睛发红的人当作攻击目标。那么,赏识你的领导,一般会采取这种为难你的方式来保护你,而他又无须对你多解释些什么。这种情况下,你应该学会看清形势,洞察人情,了解上司的良苦用心。

对于那些出于非善意的为难,无论是出于嫉妒还是其他的原因,你都不要与他正面为敌。因为即便对方是小人,也绝不会是阴险的小人,只是层次比较浅的小人,他最多是通过为难你发泄他心中的不满。而这种由于嫉妒产生的情况,几乎随时都会在职场中出现,你要学会做事情小心翼翼,严格要求自己,不该说的不说,不该做的不做,不让别人抓住“小辫子”。时间长了,你的工作会变的有条理,目标明确,结果完美。而你自己呢,也会在这一过程中有所进步。这一切,不能不说要归功于那些刁难你的人。

那么,如何对待为难你的人呢?

如果你能用上述心态面对为难你的人,你就会知道,与其和他们正面冲突,挑起争端,不如开诚布公,与他和解。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名叫Carl的砖商由于销售业绩好,遭到了一个竞争对手的妒忌。那名竞争者自己的销售做不好,便处处与Carl为难,后来索性在客户圈子里散布谣言,说Carl的公司涉嫌欺诈。Carl得知后怒火中烧,非常想去将那造谣者痛扁一顿。

他的一位牧师朋友得知后对他说,对于那些为难你、给你制造麻烦的人,你要学会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与其和那些给你找麻烦的人针锋相对,倒不如做好自己的事情,因为你的目标是把生意做好。

Carl仔细思考了牧师的话,不久后,Carl的一个客户说需要一批砖料,而型号恰恰是那个为难他的竞争对手生产的。是对手这项生意的机会,还是装作不知道,让对方得不到这笔生意?

Carl陷入了矛盾之中。最后,他想起了牧师的话,也许是为了证明牧师的是错误的,他最终拨通了竞争对手的电话,告诉他这个讯息。

那个散布谣言的对手十分感激Carl,并对自己因嫉妒为难Carl的行为表示后悔和无地自容。后来,那个对手不但停止了散布耀眼,还经常为Carl留意一些适合他的项目,他们由冤家对头变成了很好的合作伙伴。

对于Carl的故事来说,哪怕对方出于最阴暗的心理与你为难,报复也绝不是最佳方法,但只要你保持积极的心态,肯定会找到皆大欢喜、双赢共利的解决方法的。

别忘了打开另一扇窗

面对怀才不遇的逆境,是感叹时运不济,命途多舛,还是达人知命,笑看人生?你采用哪种态度,就会有不同的结局。对于怀才不遇的困境,明智的做法应该要学会用另外的角度、另外的思路去看问题,为自己打开另一扇窗,不要让自己的情绪和观点成为自己人生路上的“杀手”。

换个角度看问题

有“汽车之父”之誉的福特汽车公司创立者亨利?福特曾经提出过著名的“半杯水理论”。一个杯子里装着一半水,同样面对这半杯水,悲观的人担忧地说:“半杯水被喝掉了,杯子空了一半。”而乐观的却说:“别担心,杯子里还有一半水呢。”

亨利?福特指着这半杯水说:“和你们不同,我看到杯子容量是水的两倍。这样的话,用一个小杯子来装这半杯水,而这个被腾空的大杯子又可以再装满了。”

是的,面对同样的问题,不同的心境、不同的思想高度、不同的思维模式都会得出截然不同的认定。重要的是,这种认定将会影响你做事的态度,影响你未来的发展。

抱怨者往往心里压抑,心气低沉。但是我们要知道,这种情绪是不会衍生出任何积极的效果的。它只会让人沮丧,让人痛苦,让人怨天尤人,让人自怨自艾。如果你学会激励自己,告诉自己:我行!你将会获得不一样的心理感受。

你可以尝试着抬起头,伸出双臂,深呼吸,在呼吸间,让胸腔充满自信的意识和感觉。是的,你可以把不利化为有利,你可以把困境当作机遇,你更可以把怀才不遇的现状当作磨练自己、转换自己处境的机会。

当你提出的方案一次次地被上司否定,你应该去思考,我的方案都是出于同一种思维模式吗?是不是这种思维模式有什么问题,或者和工作有什么不接轨之处?当你自认为业绩不俗、工作卖力,而又离升职、加薪似有万里之遥时,你应该去想,为什么别人和我作出一样的成绩,却取得了成功?除了我们相同的地方,我还有哪些做的不到位?当你自认为文笔不俗,观点惊人,而你的稿件又屡屡被报刊编辑退回的时候,你应该思索,我的文章自有我的特点,但我是不是没有站在编辑的角度上考虑到报刊定位、应季性、可读性等因素呢?

如果你用这种方式,换个角度,换个方式去反观你的失败、你的糟糕处境、你的怀才不遇,你会得出另一种结论,你看到的不是自己的可怜和可叹,而是自己切实需要改进的地方。而到这里,你已经成功一半了,你需要做的,就是用积极的心态和理性的思维去提升自己。

每个人都是半杯水,不同的是,每个人都有着自己对半杯水的看法和理解。如果你是个聪明人,你应该学会如何百分百地利用自己拥有的一切,包括挫折。

勇于放弃才能得到

人生在世有太多的事情需要选择,选择的本身就是放弃,放弃我们自己的一些欲望。

鲜美的苹果谁都想吃。但是,面对一个朋友和一个红彤彤的苹果,如果你眼里只有对美食的欲望,甚至有打死他也要一品美味,将朋友赶走,单独吃苹果,那么,你肯定交不到朋友。如果你选择朋友,愿意牺牲自己的一点欲望,把苹果一切两半,朋友会认为你的心里有他,并且会真诚地和你交往。

许多抱怨者都觉得朋友太少,知音难求。然而,这许多是由自己造成的。一遇到与自己相反的观点就立刻驳斥,大声声讨;一遇到不同意见,就斥责为无知;一遇到求教的声音,就一脸的不屑。这样做,当然不会有朋友。所以,要放弃一些面子儿、一些高傲。

这些都是非常表面的东西,并不涉及到做人的基本原则,应该很容易做到。要知道,如果我们勇于放弃它们,我们就会找到朋友。这何乐而不为呢?

人们之所以把所有东西都看得非常重,那是因为这些东西中蕴含着某种情感。或者那时,我们曾非常卖力的争取得到它;或者为了得到它曾经受到过伤害;或者是其他人给我们的经验、忠告甚至遗产。然而,如果当它已经不适合现在的情况。甚至已经证明,它的存在会妨碍日后的生活,那么就应该毫不犹豫的放弃它。

生活的变化千千万万,天天可能都会遇到失败,喜怒哀乐的事情,几乎天天都在发生。别人的一句过激的话,可能会影响我们一天两天的心情,如果几个月甚至几年后都仍然不能释怀,仍然恨得牙齿咬得吱吱直响。显然,我们过于在意了。

因为这种在意,我们会表现出各种不理智的表现。例如愤世嫉俗、痛恨、悔恨等等,这些不但对问题于事无补反而会更增加不理解我们的人的不满。既自己得不到任何益处,又妨害了他人,更对自己现在和未来产生不利,这种在意过于害人了。

由此,我们不妨时刻的提醒自己,将 “我不能原谅他”有意识的改为“原谅他吧,我也有错呀”等等。这就是一种积极的暗示,一次两次可能不会成功,时间长了就会养成积极暗示的光明思维,学会换位思考、多角度思考问题。只有这样,黑夜才能尽快变成黎明。

上帝会推开另一扇窗

西方有一句谚语:“当上帝为你关上一扇门的时候,就会为你打开另一扇窗”。

一位抱怨者对这句话特别反感,他说:这是一种消极的想法,因为上帝是否去推开另一扇窗是一回事,而他关上了我的那扇门是另一回事。当他关上那扇门的时候,已经使我受到了伤害,这是开别的窗户无法替代和弥补的。

诚然,他说的有一定道理,但这也正是他为什么至今仍然怀才不遇的原因了。你可能一心想要做一名成功的画家,但在画坛摸爬多年仍没有出头之日的你,是不是可以想,你要的究竟是“画家”还是“成功”呢?

如果是前者,你必须告诉自己,这个道路并不好走,除非你有与世无争并且把绘画当作人生乐趣的境界;如果是后者,那么恭喜你,因为通往“成功”之路并非只有一途。也许,上帝已经为你开启了很多扇窗,只是由于你的执着或固执,而一直视若无睹。为什么不试着做一个美术教师或是美术出版商?

如果你确定了你要在职业的道路上获得成功,你就要学会在逆境时转换思路,多想想通往成功的途径究竟还有多少。至于你怀才不遇的那扇门,关上就已经关上了,徘徊在那扇关闭的门前,你永远无法前进。

上帝总会为每个人推开那扇属于成功的窗子的,前提是你确定你要的是成功。

让“积极豁达”成为你的终身伴侣

面对困难,许多人往往钻进了“自我”的小圈子里,深深地被“自恋”束缚而不能自拔。他们不是在面对困难时越发地自以为是、认为自己是少数的“真理坚持者,就是选择沮丧、逃避、抱怨甚至自暴自弃。不论如何,他们都已经将自己封闭了起来,这只能使他们在成功的路上越走越窄,最终一事无成。

能否走出自我陷阱,用积极豁达的态度面对人生,可以用一个标准来衡量,即AQ,也就是逆商的含义。它描绘出的是一个人抗挫折的能力,体现了一个人处理逆境时的能力,它能够观察一个人在面对不利环境时的忍耐力。

根据AQ专家保罗?史托兹博士的研究:一个人的AQ愈高,愈能以弹性面对逆境,积极乐观,接受困难的挑战,发挥创意找出解决方案。因此越能不屈不挠、愈挫愈勇,从而最终体现自己的卓尔不群。

高AQ的人在面对逆境时,始终能够保持上进心,从不退缩。他们会把逆境当作激励自己前进的推动力,时刻提醒自己着自己“失败是成功之母”。他们可以最大化得法最自己的潜能,克服种种困难,获得成功。低AQ的人在困难面前,则根本看不到任何光明,只是把一切问题推给社会和他人,从而在困难面前主动败下阵来。

可以说,在智商、情商相差不多的情况下,AQ水平越高越容易成功。那么应该如何培养高AQ,锻炼积极豁达的人生观与性格呢?

学会“等待”,锻造耐力。

为什么同样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差不多的基础,有的人工作效率很高,提升也很快,而有的人却很缓慢甚至止步不前。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浮躁无疑是抱怨者无法提升的最大绊脚石。

很多抱怨者,之所以总是处在郁闷的状态中,这是因为他们对工作往往是三分热度,缺乏耐心。当浮躁成为工作中的一种惯性,成为一种常态,使人失去对自我准确定位的掌控,那危害就大了。人一旦染上浮躁的毛病,一则处理问题极易简单、片面,情绪支配思维,再则办事毛躁、漂浮,心思不能集中,既对处理人际关系不利,也对工作有害。从而导致工作漏洞百出,工作效率极其低下。这样的工作态度,如何能够得到老板的器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