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西点家训全书
2889300000011

第11章 明确人生方向,努力追求卓越 (3)

小艾森豪威尔此前根本不会做饭。但是,他想,很多本领就是给形势逼出来的,于是下定决心把饭做好。那个时候,医生要求他家里人和生病的弟弟隔离开,于是父亲便和几个儿子挤着住在楼下,妈妈则和邻居一位大妈一起照看弟弟。两个哥哥在外面帮工,所以烧水做饭的事情当然就落在了艾森豪威尔头上。开始,是母亲手把手地教他,怎样切菜怎样生火,每天吩咐好做什么饭,安排好了,他就在厨房里忙活一阵,还真的能行!因为从来没有做过饭,所以他感到还有几分新鲜有趣,做得极其认真仔细。刚开始手艺不精,常常饭菜做好了,家里人吃得皱眉头,叫嚷着难以下咽。后来,越做越熟练,还练就了一个拿手好菜,就是一种菜汤,家里人都非常喜欢喝。艾森豪威尔高兴极了。

后来,艾森豪威尔上了中学,遇上和同学一起出去郊游的事儿。他和另外一个面包师的儿子负责给大家烧饭。他凭着自己童年时的手艺大出风头——不但会烤土豆,还会烧牛排,尤其是做的馅饼令大家赞不绝口。大家诧异极了,这个毛手毛脚的小伙子还有这两下子!

直到了晚年,艾森豪威尔还对自己少年时期的这段经历记忆犹新。他常常津津乐道地给别人讲起这件事。要知道,父母在艰苦岁月中教会他的,又岂止是做饭呢?父母在他年幼时培养起的吃苦耐劳的精神,使他终身受益。

艾森豪威尔的家人和邻居都亲切地称他为“艾克”。清贫的家境磨就了艾森豪威尔坚强的性格。20岁那年,经参议员布里斯托推荐,艾森豪威尔参加了竞争激烈的西点入学考试。按规定,堪萨斯州当年只有一个去西点学习的名额,而艾森豪威尔在考试中偏偏名列第二——美国未来总统的陆军生涯可能还没来得及开始就结束了。

然而十分幸运,那场考试的夺魁者无意从军,这给艾森豪威尔带来了意外的机会。艾森豪威尔来到了西点。

1911年的西点已进入成年时期。一座全新的体育馆即将落成,世界上最大的跑马场也在修建中。不久前刚刚竣工的灰色学员大教堂高高地矗立在山上,镶着彩色玻璃的窗户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坚厚的大理石拱门显示出古朴典雅的建筑风格。色彩斑斓的战旗迎风招展。

这一切对虔诚的基督教徒艾森豪威尔来讲,无疑是一种极有效的激励。

到西点不久,艾森豪威尔就赢得“操场上的小鸡”和“堪萨斯旋风”两个头衔。

艾森豪威尔是个自由散漫的好学员。说他是好学员,是指他的学习成绩优良,当上了学员护旗手。这是一种只有少数人才能得到的荣誉。说他自由散漫,是指他经常地排队吃早饭时迟到,而上午8点例行检查时,又“坐在椅子上睡着了”。另外,他还“在跳舞时捣乱”。为此,艾森豪威尔不得不接受惩罚:像小鸡在田间来回走动一样,在操场上来回走步,只是不如小鸡那样自由罢了。

艾森豪威尔最喜爱的运动是玩橄榄球,在球场上,他像旋风一样刮来刮去,给对手造成极大威胁。“堪萨斯旋风”的称号由此而来。正当艾森豪威尔在绿茵场上春风得意之际,厄运突然袭来。

在一次激烈的角逐中,他的膝盖严重受伤。不过使艾森豪威尔十分开心的是,就在受伤的前一天,他接到五份处罚通知,命令他从接到通知时起,连续30天在操场上走步的惩罚。艾森豪威尔安然自得地躺在床上接受走步的惩罚。伤好后,艾森豪威尔不愿放弃橄榄球,于是精心训练了一批“板凳”队员,还自报奋勇充当西点拉拉队队长。1914年11月,艾森豪威尔率领他的拉拉队为陆军助兴,以一种全新的方法帮助陆军队大败实力雄厚的海军队,在西点一时传为佳话。

1915年,艾森豪威尔从西点毕业,在本级160名队员名列第61。当然,他再也不必到操场上来回走步,也不能重返球坛了。

38年后,艾森豪威尔成为美国总统。

西点人懂得,困苦能孕育灵魂和精神的力量。所谓杰出的人,就是不断挑战的人,不断攀登命运峻峰的人。不经风雨,长不成大树;不受百炼,难以成钢。迎着困难前进,这也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必经之路。

为了使孩子成为有理想、有出息的人,首先要把他培养成一个不怕困难、乐于吃苦的人。可以说,所有取得杰出成就的西点人,都具有这种品质;从另一角度来看,只有具有这种品质的人,才可能成为西点学员的榜样——美国第一任总统华盛顿就是一个这样的榜样。

良好的意志品质可以通过有效的培养而得到加强

华盛顿的父亲奥古斯廷·华盛顿是弗吉尼亚州威斯特摩兰县威克菲尔德地方的一个大农场主,并曾与人合伙经营过附近的铁矿。

华盛顿的生母玛丽·鲍尔是老华盛顿的续弦,共生有四子二女,华盛顿最大。

华盛顿的童年主要是在他父亲的农庄里度过的。那个农场占地260英亩,四周是茂密的森林和大片未开垦的处女地,往东不远就是拉帕哈诺克河。

华盛顿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从小就学会了骑马打猎,养成了英勇刚强的性格和敢于冒险的精神。从童年起,在华盛顿的思想和行动中有两个词是重要的,即“细心”和“明确”。据说有一次,他推算出一磅红三叶草种子有71000粒。他考虑问题总是很细心,一旦作出决定,就以极大的毅力贯彻到底。

华盛顿11岁时父亲因病去世。在弗里的另一处农场由华盛顿的母亲玛丽·鲍尔继承。玛丽的一个兄弟在海军中服役,她曾想把华盛顿送进皇家海军,但听说北美殖民地的青年至多只能当皇家海军的普通水手,于是作罢。华盛顿在农余自修数学,并学了一点测量技术,从14岁起就帮助他的兄长或邻居丈量土地。

1749年5月,他去威廉斯堡,在威廉与玛丽学院的测量短训班学习了几个星期,结业后正式成为库尔佩珀县的测量员。那时,他才16岁。此后两年中,他曾深入弗吉尼亚西部未开发的地区进行测量,经常在荒无人烟的原野里跋涉。艰苦的野外生活养成了他刻苦耐劳,不畏困难的品格。

1752—1754年和1755—1758年,华盛顿两度在弗吉尼亚军队服役。

但是,他22岁时的第一次作战经历,却是处理不善的惨败,年轻的华盛顿本人要负完全的责任。这就是1754年7月的勒塞西蒂之战,当时,华盛顿任民兵少校指挥官。

1755年7月,在一次损失惨重的战斗中,华盛顿以参谋身份代替身负重伤的爱德华·布雷多克将军督军撤退。战斗中,他的坐骑两次被击倒,身上的衣服被洞穿四孔,而他竟安然无恙,真可谓大难不死。

从此,他学会了要成功地对付环境的唯一办法,是要严格地控制自己容易激动的性格。

华盛顿甚至在还是小学生时,就开始了他毕生的不断约束自己的努力,他辛勤地抄写了一百多条“怎样成为一名绅士”的准则,其中包括不要在饭桌上剔牙,以及同别人谈话时不要离得太近,以免“唾沫星子溅在人家脸上”等诫言。

正是华盛顿有意识地克制自己的脾性以及他能够忍受艰苦和正确对待失败,使他拥有了作为领袖的非凡能力。

华盛顿打的败仗比他打的胜仗要多,但最终他成功了。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他从不畏惧失败,哪怕在最危险的时候,也能看到胜利的曙光。

华盛顿意识到自己的职责,他奋斗既不是为了荣誉,也不是为了奖赏,而仅仅是因为这是他应该做的正义的事业。为此,他自愿竭心尽力地将事情办好。

华盛顿一生都致力于自己的正义事业,先是担任大陆总司令,取得了美国独立战争的胜利,后来又担任美利坚合众国总统。无论担任什么职务,他在履行自己的职责时都是坚定不移的。他总是执着于自己的事业,从不计较别人或是或非的争议,从不在乎自己的声望。有时为了事业,他必须冒很大的风险。有一次,关于到年底批不批美驻英大使和英国签订的一个条约的问题,在美国争论得很激烈,大多数人都希望华盛顿拒绝签订这一条约。考虑到个人道义与国家声誉,华盛顿拒绝苟同大多数人的意见。为此,社会上掀起了反对该条约的抗议运动,人们把怒火都倾泻在华盛顿身上,一些抗议者甚至向华盛顿猛扔石头。尽管如此,华盛顿忠于自己的职守,还是签署了该条约。尽管到处都是示威抗议的人群,但这一条约还是得到了执行。

华盛顿的成功和他刻苦耐劳、不畏困难的品格是分不开的。这种品格,正是每一个希望自己成为顶天立地男子汉的孩子应该追求的。

人的意志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在后天的生活与实践中,在教育的作用下,通过自己的努力而逐步发展起来的。

有心理学家曾经对这个问题进行长时间的追踪研究。研究的对象是100名经过训练具有坚持性的幼儿和100名没有训练过的、缺乏坚持性的幼儿。从幼儿期开始观察研究直到青年期。研究结果表明:前者当中84人有主见,意志坚强;后者当中仅有26人意志比较坚强。这说明良好的意志品质可以通过有效的培养而得到加强。

那么,该怎样培养孩子良好的意志品质呢?

第一,教孩子立大志

一个人爬楼梯,分别以6层为目标和以12层为目标,其疲劳状态出现的早晚是不一样的。一位美国成功学大师总结了人们生活中的经验,认为:把目标定在12层,疲劳状态就会晚出现些,当爬到6层时,我们的潜意识便会暗示自己:还有一半呢,现在可不能累。于是就鼓起勇气继续上行……在这里,目标高低带来的自我暗示几乎直接决定了我们行为动力的大小。

其实,在我们成长过程中,几乎无时无刻不在“爬楼”,或许我们会意识到其中起作用的不只是生理因素,心理因素的作用将占极大的比重。再往深些说,就是把期望放在实现自我激励上。

需要无止境,激励在各个层次上发挥作用的机会便也层出不穷。因此,有理由相信:我们定的目标越高,我们的动力会越足。

第二,从小事锻炼自己的意志

有人认为只有在惊天动地的大事业中才能锻炼意志,这是片面的。其实,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同样能培养一个人的意志。就拿按时起床、坚持跑步这样一些小事来说吧,如果我们不管自己和天气的主客观情况如何,都从不间断,一贯做到,我们的意志必然会得到很好的锻炼。相反地,如果老是原谅自己,老是重复过去,那就一定会成为意志薄弱的人。

第三,坚持参加锻炼

一般说来,身体健康、体魄强健的人,容易养成坚强的意志。古代罗马的民谚说:“健康的精神寓于健全的体魄。”

日本学者德永等人曾对一些大学生进行跟踪观察,结果表明,体力差的学生相对来说自卑感强,神经脆弱,主观固执,不爱活动,服从性、意志比较薄弱;而体力好的学生大多表现出相反的倾向。这都说明,坚强的意志与健康的身体有比较密切的关系。

体育锻炼不仅为坚强的意志力提供了必要的体力和充沛的精力,它还是锻炼意志的极好手段。例如,长跑有培养一个人吃苦耐劳的精神,登山能锻炼一个人锲而不舍的毅力,球类运动也可以培养一个人果断、勇敢的品质。通过各种体育锻炼培养起来的意志品质又可以迁移到学习活动中去,推动学习的进行。

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要多方努力才行

20世纪初的西点军校约有500名学员。按规定,美国总统有权推荐30名,国会参议员、众议员和特区代表每人有权推荐1名。一个普通的学生要想从这些大人物手中获得推荐,绝非易事。

巴顿的父亲为了使儿子获得进校深造的机会,决心进行最大的努力。他把希望寄托在代表加州的共和党参议员托马斯·巴德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