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武林猛虎
2910800000048

第48章 求石花生死见真意 斗心魔试炼感挚情 (2)

夜晚,马千秋终于赶到了将军府。谢天顺露出久违的笑容,起身迎接,介绍马千秋离去后发生的军情:“想不到我们谢家军英勇无畏地抗击外敌,到头来却要同室操戈。现如今朱辰钧让安振虎为前锋和我军遥望据守,他营中将士虽受他蒙蔽蛊惑,却也曾是同生共死的兄弟,叫我如何忍心攻伐。老夫连派数人上京,到现在朝中都是毫无消息,只怕是朱辰钧的党羽从中作祟。倒是现在倭寇之事,令我军受人诟病,如同顽症恶疾,除之不尽啊。竹野英雄亲自率倭寇屡屡滋扰后方,现在我军腹背受敌,杜参将那边是捉襟见肘,疲于应付啊。”

马千秋随即请谢天顺派兵马,他这就去拿住这帮躲躲藏藏见不得光的耗子,纵不能消灭干净,也不能叫倭寇污了谢家军威名。谢天顺欣慰地拍着马千秋,烦忧稍解。

紫禁城御书房里,皇帝翻看奏折时大惊失色。万盛随侍在旁,见机立即上前:“目前的谢家军威震天下,如果图谋不轨,那可如何是好啊。奴才就斗胆说说这谢将军。皇上您知道,自从谢家军在洪州抗击倭寇以来,那个声势与名望,就跟滚雪球似的一天高过一天啊,如今满朝都在议论,这谢家军乃大明第一军,京军三大营已是难望其项背,各地处军规模实力更是不足以与之抗衡。”

皇帝说:“朕清楚。但本朝屡遭奸人祸乱,军力衰微已是不争事实,若没有谢家军这支劲旅,如何抗敌保疆?”万盛答:“皇上您所言极是,可这人心不足蛇吞象,谢天顺他现在重权在握功高盖主,皇上您又鞭长莫及,难保不会有什么异动啊,依奴才之见实在是不得不防。”他建议皇帝速招谢将军回京,如其应诏,皇上可削其兵权,如其不肯,其心昭然。可是皇帝相信谢天顺的忠义,对万盛所言犹豫不决,有些为难。

经过数日调养,杨恕气色已较之前好转许多。穆老叶捋着山羊须,为杨恕把脉,神情自满,微笑点头。伫立一旁的董西见状,喜上眉梢,询问杨恕,的毒是不是完全退掉了。穆老叶绕了半天圈子,终于承认杨恕完全恢复了。杨恕恭恭敬敬地拜了三拜,董西也随着拜了一拜:“虽然有点讨人嫌,但还是感谢您老的救命之恩。穆前辈,其实你有时挺招人喜欢的,何必摆着一张臭脸孔拒人千里之外。”

穆老叶面红耳赤,连忙掩饰装怒:“老夫可是响当当的解毒圣手,岂是你们这些凡夫俗子能够理解的。滚滚滚,现在就滚,老夫再也不想见到你们了。”杨恕会意,含笑起身告辞。穆老叶粗鲁地将董西的包裹丢过来。董西拾起包裹,拉过杨恕快步出门。在门口,杨恕回头,深深作揖。穆老叶并不答话,低头调配着药水,可心不在焉,药水都倒到桌子上了。他不舍地望着下山的路上。只见远处山脚,董西和杨恕正朝他挥着手。穆老叶眼睛一红,鼻头一皱,赶紧背过身去。再回头,已经没了两人的身影。穆老叶走到门前的旗幡前,看着“见死不救”四个大字,毅然将旗幡扯下。

杨恕和董西来到一家客栈,旁边几个食客正在谈论天下之势,谩骂谢天顺,董西听后很是生气,一拍桌子,准备前去理论。杨恕拉住董西,现在当务之急是要赶快回大营助谢天顺一臂之力,现在他受百姓误会,又遭部下叛变,一定是忧患重重。

看到杨恕平安归来,众人欢笑,谢天顺却忧心忡忡:“不瞒你说,朱辰钧和倭寇勾结嫁祸,百姓和麾下士兵深受影响,加上安振虎带走了大部兵马,现在我们是处处困顿,捉襟见肘啊。进京的奏折不知送了多少,全都石沉大海音信全无,肯定是朱辰钧阻断了圣听,只怕他还会在皇上那边倒打一耙。而且就算皇上知晓了朱辰钧的罪逆,恐怕也没有兵力能够调遣。”杨恕提出借助僧兵的力量,谢天顺就劳驾他上一趟南华安,务必搬动僧兵前来救援。

杨恕马不停蹄赶往华安寺,与心湖大师、三虎等围坐院内。他说:“如今洪州势危,我是为此而来。朱辰钧他勾结倭寇,诬陷谢家军,又劝诱谢家部将,分化谢家军。如今谢家军腹背受敌,又受世人非议,只怕谢将军难撑大局。弟子已经想好了,若要扭转乾坤,非僧兵不可。”

心湖大师解释:“天下僧兵兹事体大,贸然启用有违寺规,而且僧兵符先废再立已没有威信,不能再号令天下僧兵了。恕儿,其实没有僧兵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想当初一个小小的僧兵符便害死不多与铜虎,你们也深受其害,可见兵权即是祸端,没有了僧兵,便没有了诸多争端。没有因,哪来果。这僧兵符断然不可再次启用。”杨恕跪下乞求,心湖大师却转身离去。

已至深夜,杨恕仍跪在门前,董西想过去,被金虎拦住:“他有诚心,自会灵验。”董西无奈地皱着眉头。

老僧提着油灯巡视藏经阁,一身夜行衣的董西悄悄潜入其中。她仔细搜索经卷,终于找到目标,兴奋地取出一本经书。借着微弱的火光,董西翻看着经书,不住地点头,似乎受到启发:“原来是这样,这样就能帮上呆瓜了。”老僧听到声响,重新巡视回来。董西已消失在黑暗中。

清晨,心湖、心沂与心湄、心泳大师对坐着,心湖大师问道:“不知心湄师兄和心泳师弟突然来访,有何要事?”心湄和心泳大师都说是收到来信,让他们前来,商议让杨恕参加试炼之事。

“是我们发的。”门被推开了,董西和三虎站在门口。董西向心湄大师一拜:“晚辈请问心湄大师,僧兵符已经作废,如果获取僧兵统领之头衔,能否号令天下僧兵?”

“史上虽无此例,但在僧兵符之前,旧寺规里确有规定,如能通过南北华安的试炼,便可封为僧兵统领,号令天下僧兵。”心湄大师回答。

董西微微一笑,转向心湖:“心湖大师,恕晚辈冒犯,借了你的名讳请来北华安两位大师。不过杨恕他是铁了心要获得僧兵的援助,他在那儿跪了好几天你都无动于衷,晚辈只好出此下策。”三虎也来求情,心湄和心泳大师也赞同杨恕,心湖大师长叹一声:“僧兵一出,又要再起祸端。”

这时杨恕从门外走进,身躯疲惫,面色苍白:“就算是粉身碎骨,弟子也要一试!师父,既然有此机会,弟子愿意接受南北华安的试炼,舍生忘死,在所不惜!”杨恕再次跪下。众人都望着心湖大师。心湖大师沉默许久,摇头叹息。董西和三虎大喜。

心湄大师走上前来:“杨恕,试炼分为北华安试炼与南华安试炼,由我们四位长老共同监督裁决,若你能通过这两道试炼便可获得僧兵统领之衔,号令天下僧兵。不过这试炼绝非常人所能通过,其中艰险,九死一生。老衲再问你一次,你可想好?”

杨恕目光坚定:“弟子已有觉悟,如果能让苍生免受战火荼毒,无论多艰难的试炼,我也欣然前往。如果可能,弟子希望尽快开始,每耽误一刻,洪州的危险便多一分。”

心泳大师劝道:“杨恕,看你似乎身心疲惫,还是歇息一番吧,我们北华安的十八罗汉阵可不是那么好闯的。”十八罗汉阵?三虎和董西脸都白了。

次日,习武场边已放着香案。众人围观在一旁。四周每隔几步,皆有武僧侍立。心湄大师在案前陈词,杨恕垂首聆听:“杨恕,待会儿你将与十八罗汉对阵,若你能在三炷香内不倒且成功破阵,便算通过。如无力再战,可以认输,试炼立即结束。你可明白?”

杨恕和十八罗汉步人习武场。一旁的三虎直摇头,董西担忧道:“他是大病初愈,又跪了这么多天,怎么承受得了这样的难关?真是的,这哪是试炼,简直是要命啊!”杨恕和十八罗汉互相行礼。十八罗汉齐刷刷亮出长棍,很快就将杨恕围在当中。杨恕手持长棍,岿然不动。令人窒息的压迫力,静悄悄的场面已让杨恕有了汗滴。各个方向的罗汉开始出手,动若奔雷,杨恕进退有度,在阵中腾挪招架,一手华安棍法游刃有余。心湖大师面色冷峻,一语不发。杨恕在阵中已经招架多时,有些疲惫。他防御空隙出手进攻,总是被化解,完全没有机会。董西焦急地看着香案,香已经快要燃掉一根。

“变阵!”趁着杨恕喘息之时,十八罗汉原本沉稳大气的阵势迅速灵动起来。十八罗汉不断变化身位,令人目不暇接。杨恕疲于应付,长棍似乎无处不在,杨恕不断被打中。一个分心,十八罗汉的数根长棍齐刷刷向杨恕心口刺来。杨恕被撞飞出去,倒地吐血。董西想要跑过去,被金虎拦住。十八罗汉收起长棍。

香已经燃尽两根。杨恕想爬起来,可是双手发软。罗汉们再次向杨恕举起长棍。杨恕撑着长棍吃力地站起。他很快陷入了密集的棍网之中,又再次被击倒,手中长棍也已断为两截。心沂大师摇摇头,心湖大师面有忧色。杨恕坐在地上,抹着嘴角的血,气喘吁吁。杨恕斜着眼看香案,只剩下不到半炷香。罗汉们重复着:“师弟,你可认输!”

杨恕望着周围的罗汉,已有不少罗汉出汗气喘。杨恕拼足最后一口气,手持两根短棍毅然站了起来:“绝不认输!”心湄大师和心泳大师都点头赞许。董西和三虎的心却揪了起来。十八罗汉再次进攻,杨恕却已经找到了窍门,凭借手中两只短棍咬牙坚持着。当最后一支香燃尽时,杨恕瞅准了空门,左右刺出,两名罗汉倒地,杨恕突出重围,阵势告破!

心湄大师高声宣布结果:“时辰到,杨恕胜!”三虎兴奋欢叫,董西飞快地跑向杨恕。杨恕精神一松,瘫倒在董西怀里。心湖大师摇摇头,径直离去。

杨恕朝着董西笑:“无论如何,我过了试炼,不召集到僧兵,我绝不放弃。不管是谁,我都会全力以赴,我也不希望他们对我有所谦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