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换工作不如换思维
2945700000031

第31章 第7种思维 (4)

常见有人称赞别人时,显得漫不经心,如“你这篇文章写得蛮好的”、“你这件衣服很好看”、“你的歌唱得不错”等,这种空洞的赞美,非但不能使对方感到高兴,有时甚至会由于你的敷衍而引起反感和不满。可见,称赞别人要尽可能热情些、具体些。比如,称赞别人文章写得好,可以这样说:“你这篇文章写得真是不错,语言优美、故事生动,特别是在人物的刻画上,非常到位。”

赞美别人的衣服漂亮,可以说:“你这件衣服太好看了,款式、颜色搭配得恰倒好处,穿在你身上再适合不过了。”

赞美别人歌唱得不错,可以说:“你的歌唱得真好,格调优美,声音也很有磁性。”

赞美他人作为一种沟通技巧,不是随口说几句好听的恭维话就可奏效的。事实上,赞美他人也有一定的原则和技巧,出口乱赞,其结果只会适得其反。同时,对他人的赞扬也不能太过火,只有适度的赞扬才会使人心情舒畅,否则就会使人感到难堪、反感,或觉得你在拍马屁。具体来说,需要把握以下几点原则:

1. 态度必须真诚

每个人都珍视真心诚意,它是人际交往中最重要的尺度。赞美他人也是如此,如果你的赞美不是出于真心,对方就不会接受这种赞美,甚至怀疑你的意图。所以在赞美他人时,为避免引起类似误会,你必须确认你所赞美的人确有其事,并且要有充分的理由去赞美他。

比如一位你所熟悉的美貌女士,你可以对她说:“你真美。”这样她可能会感激你对她的赞美,但如果你对一位其貌不扬的女士说这句话,则可能会引起她的反感。真诚的赞美,应该具有以下特点:

(1)语调要热诚生动,不要像背书稿一样。

(2)一定要简要、流利顺畅,要讲平常所说的话。

(3)要有创意,赞美别人赞美不到的地方。

除非你是诚心赞美,否则不要去夸别人。否则,虚情假意的赞美只能让人觉得你是在嘲笑或嫉妒他人。但如果你非得言不由衷,那么至少要听上去和看上去像是真心的。

2. 措辞一定要准确、得当

在赞扬别人时,不要使用模棱两可的表述,而要务求准确。一些人似乎认为,含糊其辞的赞美比沉默要好,其实不然,含糊的赞扬往往比侮辱性的言辞还要糟糕。像“嗯……有点意思”、“挺好”和“没那么糟”。下面是十个人们常用的经典赞美句子:

(1)你今天看起来真棒;

(2)你干得非常好;

(3)我为你骄傲;

(4)我对你的工作非常满意;

(5)你看上去真精神(真漂亮);

(6)你总是说话这么得体;

(7)多么可爱的孩子;

(8)你的性格(脾气真好);

(9)你真幽默;

(10)你的事业很成功。 (1)

3. 时机一定要掌握好

赞美别人也要看时机,时机不对,再高明的赞美也会适得其反。比如,当对方恰逢情绪特别低落,或者有其他不顺心的事情,过分的赞美往往让对方觉得不真实,此时一定要注重对方的感受。

“凭你自己的感觉”是一个好方法,每个人都有灵敏的感觉,也能同时感受到对方的感觉。要相信自己的感觉,恰当的把它运用在赞美中。如果我们既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又经常去赞美别人,相信我们的人际关系会越来越好。

给老板送顶“高帽子”

所谓“高帽子”,就是对别人的能力和品格进行美化。想想看,谁不愿意听到美化自己的语言呢?谁又会不认同美化自己的人呢?作为老板当然也不例外,他们更需要自己员工的称赞和肯定。但是,十分露骨的奉承话,却没人愿意听,而发自内心的真诚的赞美语言,却能打动任何人的心。

威廉?詹姆斯说过:“人性的根源有一股被人肯定、称赞的强烈愿望,这是人和动物的最大不同点。”老板也是讲感情的,他们同样需要他人的赞赏与奖励。我们对老板赞赏的目的是使他们领会到我们的真诚,同时也得到他最真诚的帮助,形成一种良好的上下级关系。

你可能比你的老板头脑聪明,但是,只要他是你的老板,你就应该听从他的安排,还要尽你所能发现他的优点,向他学习。如果双方都具备这种宽容的心态,即使二者误会很大,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慢慢消除,彼此谅解。

对于老板而言,富有人格魅力在于富有仁爱之心,有较强的责任心,随和谦虚,信守诺言,对人一视同仁,而又有探索精神等。因此,给老板戴高帽,不妨从这方面入手。

晏子是齐国口才极好的人,当时的国君齐景公年纪很小,十分贪玩,不肯好好管理朝政,却整天在外嬉戏。群臣忧心忡仲却又无可奈何。

一天,晏子上朝时对景公说:“我听说主公昨日从鸟巢中取出雏鸟,怜其幼而送回,主公真是有圣人的修养。对鸟兽尚且如此仁爱,何况百姓呢?有您这样的国君,真是我们齐国老百姓的福分哪!”景公听了这话,既高兴又惭愧,从此收起心来管理国家,据说后来成了一位贤君。

晏子夸景公仁爱,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每个老板都愿意有一个富有爱心的社会形象,即使是慈禧太后那样不择手段的人也想扮演一个“仁爱君主”。

如果你的老板做的事情不是很大,公司发展较为缓慢,那么,你可以强调从无到有已是很不错了(如果他是创业者)。或者对他说:“现在的国企已倒闭了不少,生意已挺难做了,能维持的公司已算是经营有方了。”你的老板并不会认为你在刻意地奉承他,而是以为你言之有理,心理颇为平衡,并有一些成就感。

你的老板正好取得了事业上的成功,那么你就由衷地去赞美——你为他的成功而自豪。他那最闪亮的一刻是他自我价值得到最大张扬的—刻,你可以淋漓尽致地赞美其事,并表达你的崇拜。无论如何,领导都无法拒绝别人的崇拜。崇拜将使老板的成就感更为强烈,并深感自己价值的存在。赞美老板成就感时,可表达关心。成就是需要辛勤劳动的,身心会很累很累,那么这种关心会让人心醉。

另外,身为领导都愿意表现贤明大气的形象。事实上,不少老板难免小家子气,有些俗气、狭隘,所以贤明大气成为了难得的闪光处。当然,这样称赞老板时,最好要以事实为根据,显得颇有力度。

苏秦被誉为战国时期的“说客之冠”,他以非凡的才智游说六国合纵联盟,尤其是在游说韩宣王时,他的不亢不卑的言辞赢得了韩宣王的信任。

苏秦见到韩宣王后道:“韩国北面有巩邑、成皋这样坚固的城池,西面有宜阳、商阪这样的要塞,土地纵横九百余里,拥有的军队好几十万,普天下的强弓劲驽都从韩国出产,韩国的兵士又都能征善战。凭着韩国兵力的强大和大王的贤明,却侍奉秦国、拱手臣服,使国家蒙受耻辱,以致被天下人耻笑,实在是不应该呀!”

苏秦为了激发起韩宣王的信心和勇气,对韩国的军事实力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并大加赞扬,具体、真实,毕竟韩国是当时七雄之一,其实力是相当强大的。

苏秦的赞美不仅讨得韩宣王的喜欢,而且还使韩宣王合纵抗秦了。

老板总会有其贤明之处的,哪怕是一件微乎其微的小事上,你都可以大加赞美。赞美,同时也起到一种暗示的作用。即使是奸诈之人,也会因为“贤明”之桂冠而显得有几分通情达理。

作为下属,对老板赞美时不能自卑、唯唯诺诺,自卑是退缩、依赖、懈怠的象征。长此以往会使自己的才能埋没,使老板对你的能力产生怀疑,不敢将一些好的机会给你。下属与老板的人格是平等的,所以不能在损害自己人格的基础上去获取因奉承老板而回报到的蝇头小利。

仔细了解你的赞美对象

擅长赞美的人,一般都有察言观色的本事。比如清朝的巨贪和珅,就是深谙此道的高手。抛开他本人的品行好坏不说,我们不能不承认,他的沟通技巧、察言观色的本领确实已经登峰造极了。据说乾隆皇帝不用说话,只需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和珅就能马上猜到他需要什么。

和珅原是一名小小的侍卫,他的发迹很有些戏剧性。一天,乾隆皇帝外出狩猎,仓促间求黄龙伞盖不得,乾隆顿时火冒三丈,喝问道:“这是何人所为?”皇帝发怒,非同小可,一时间,各官员瞠目相向,而和珅却应声答道:“典守者不得辞其责!”他声音洪亮,口齿清晰,语言干脆。

乾隆皇帝不禁一怔,循声望去,只见说话人仪态俊雅,气质非凡,乾隆不禁更为惊异,叹道:“若辈中安得此人!”问其出身,知是官学生,虽然学识不高,但毕竟乃读书人出身,这在侍卫中也属凤毛麟角了。乾隆皇帝一向重视文化,尤重四书五经,对一些读过四书五经的满族生员,当然更加另眼相看。所以一路上便向和珅问起四书五经的内容来。

这和珅原本就不是泛泛之辈,对四书五经也很有研究,居然对答如流。至此,和珅进一步引起了乾隆帝的好感,遂派其总管仪仗,升为侍卫。从此和珅官运亨通,青云直上。一次偶然的机遇,便为和珅铺平了升迁之路。

和珅在乾隆面前巧妙运用了几句话,便官运亨通,不可一世。这充分表明他懂察言观色、善于沟通的能力。事实上,和珅后来就是凭着一套察言观色的本事,精明老练的言谈才赢得乾隆皇帝的信任,最终飞黄腾达,权倾朝野的。

作为一名沟通高手,交谈的同时,一定要认真、仔细地观察你的谈话对象。你要有非常敏锐的触觉,从对方言行举止中,准确捕捉到你需要的信息。

比如,朋友刚刚失恋,很痛苦,找你来倾诉。但他不好意思直说,只是显得闷闷不乐。你如果懂得察言观色,就要迅速发现这一点,并且引导他说出自己的苦恼,进而劝导、安慰对方。反之,如果你一味大大咧咧,根本注意不到朋友的情绪,还一个劲地炫耀自己的“美好爱情”。其结果,只会让朋友更受刺激。可见,学会察言观色的目的,就是要了解对方最关心的问题,掌握其心理。

有位女孩在一个陌生的城市里工作,周末闲得无聊,便去参加舞会来排遣寂寞。但当时她脸上长了许多“青春痘”,有点自卑,不敢与人接触,只好躲在一个角落里,结果舞会过半也没人来邀请她。

这一切都被一位细心的小伙子看在眼里,于是,小伙子便走过来,非常礼貌地请她“赏光”,女孩自然是又惊又喜。一曲终了,小伙子真诚地夸赞道:“你的舞跳得不错嘛,干嘛躲在一边让人不敢请?”轻轻的一句赞美,令女孩深受感动。于是,片言只语间,两人熟了起来。

结交一个朋友并不难,友谊往往在不经意间产生。只要你懂得察言观色,善于打开别人的心扉,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个人的性格、优点、缺点等,都会在谈话过程中表现出来,你要你能细心观察,这种信息都会对你们进一步沟通大有帮助。

赢家思维

大多数人都希望自己被认同。那种被抬高的感觉,能使人心情愉悦。所以,我们在职场中与人沟通的过程中,最好能抓住对方引以为豪的长处加以赞赏,必然会得到他的好感。时间长了,你在职场中的人际关系必然如鱼得水。

亲密也有间,与同事保持安全距离

距离产生美,这句话不仅仅适用于爱人之间,同事之间也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