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换工作不如换思维
2945700000032

第32章 第7种思维 (5)

有人把人际交往的距离准则比作“刺猬理论”,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特别是在同事

之间,因为理念、文化、性格等各个方面的差异,必然就会造成亲疏之分。

因此参加工作第一件事,就是要学会融入到同事当中去,不要和他们走得太远,免得被孤立。当然,同事之间也不能太过亲密,因为你们除了合作伙伴关系,还是潜在的竞争对手:一旦当你们利益发生冲突,这种亲密关系就会成为致命伤。因此,在与同事精诚合作的同时,还要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

距离的准确把握,可以避免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撞车,也可以让人保持自己的空间不受侵犯。此外,与同事的距离还要灵活把握,有时可近一点,也可远一点,该近和时候不能远,该远的时候不能近。

同事既是朋友,也是对手,距离一定要掌控好

每天和我们相处时间最长的人是谁?不是爱人,不是父母,而是同事。早上一睁开眼,便急急忙忙赶去与同事见面,直到夜幕低垂,才满脸倦意地互道“再见”。

同事,顾名思义,就是一起做事的人。假如事情完成得不好,那叫事故;事情完成得好,就成为了事业。由此可见,同事对一个人是多么重要。

毫不夸张地说,遇到一个好同事的重要性有的时候差不多可以与找个好太太(好老公)相比。很多成就事业的伟人婚姻并不美满,但他们无一例外都有好同事。约克在曼联威风得不行,因为他身后有贝克汉姆、吉格斯的强大火力支持。还是这个约克,一回到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国家队就碌碌无为,没别的,就是因为孤掌难鸣。

与此同时,同事之间也存在着激烈的竞争。一方面是亲密无间的战友,另一方面又是旗鼓相当对手,这就是同事。所以,有了这样的利害关系,处理同事关系的时候,就得多一份心计,否则受伤的就会总是自己。

李佳蔓开始走上工作岗位时,就犯了这样的错误,盲目的认为每个人都是好的,都是可以近距离交往的。当时,她要去的那个部门办公室正好还没有做好人事安排,所以暂时把她安排在综合办公室里。

那时,公司里的其他员工都不主动和她在一起,甚至是吃饭也不搭理她,她觉得很孤单,而且刚刚走出大学校门,不知道怎么样和同事相处。综合办公室里有位大姐倒是非常的热情,对李佳蔓嘘寒问暖,让李佳蔓感觉到温暖,而且李佳蔓平时和人交往时就不设防,认为每个人都很好,没有坏心眼。所以,对于大姐的热心帮助,她也觉得很感激,就这样拉近了她们之间的距离。

没过几天,大姐就劝说李佳蔓去跑一个直销,这时候,李佳蔓才意识到大姐这么和她套近乎是想要让她做直销,李佳蔓对直销没有兴趣,多次委婉地拒绝了大姐。但是,大姐通过一些平时的言语和交谈,得知了李佳蔓很多私事和她的想法,而这位大姐恰恰和公司副经理走得很近,有意无意的就把李佳蔓的一些情况告诉了领导。因为李佳蔓平时说话不注意,什么话都和那位大姐说,造成了领导对她的印象特别不好。后来,通过这次的工作经验,她学到了很多在工作中和同事相处的知识,那就是要保持合适的距离,距离产生美。

每个人都愿意和自己情投意合的人相处,这是很正常的事情。但在一个集体共处的时候,不要把同事关系搞得过密。因为你喜欢和这个人说话,就有意无意地疏远另外一个人,这样就会造成另外那个人的不快。所以,和每个人之间的关系、距离都要有一个度,有一个恰当的距离,当然,如果私下里,或者是独处的时候,就完全可以和自己比较谈得来的朋友交往,也要切记把握分寸。

所谓的趣味相投,就是有共同的爱好、兴趣才能让人走到一起。所以如果同事之间交际过近过密,有时相互个性差异会发生碰撞,反而会损害彼此间的关系。再则,同事之间虽是事业的合作者,但又是利益的竞争者,在名和利面前,往往就会有摩擦。所以,同事相处,既要密切配合,又要保持适当的距离。

同事关系好,本是好事,大家都来自不同的地方,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走到一起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团结互助当然是好的,但是切忌同事之间过分亲密。虽然交通事故的发生有多种原因,但因超速驾驶看不清对方车道而产生的摩擦事故最多。要避免撞车,就要注意车距。同事关系中,与他人保持距离是很重要的。

与同事划清“经济界线”

经济问题,是最容易动摇同事关系的因素。处理好同事之间的经济关系相当重要。由于平时会在一起聚会游玩,发生经济往来的情况可能会比较多,最好的办法是AA制。与同事一起聚餐应该是一件很令人愉快的事。可有时候等到大家高高兴兴地吃完一顿饭时,却在付账方式上面出现一些分歧,使原本一直很愉快的场面变得有些尴尬,或是出现不愉快、过后好长时间想起来还很郁闷等情形。这不仅有煞风景,使原来聚餐的目的大打折扣,更给参加会餐者留下很多负面的影响。所以,在与同事聚餐时,事先讲好付账方式十分必要。当然也不要墨守成规,遇到同事因高兴的事请客时不要执意拒绝,同时记得要多说一些祝贺的话。

与同事的经济界限划分越清楚,存在的使关系恶化的隐患就越小。坚决奉行“不和同事有任何经济关系”的原则,可以使你在职场中明哲保身,远离纠纷。当然,特殊情况下向同事借钱也没有什么不妥,但记得要尽快归还。借钱向来是个欲说还休的问题,经常听到有人讲,谁谁谁借我100元,一个月了还没有还给我,谁谁谁借了我2000元到现在还没还给我,同事之间变得互相埋怨,都害怕同事们开口借钱。

正确处理与同事的金钱关系十分重要。一旦由借钱风波引发人际关系的全面崩溃,就会断送个人职业发展。职场之上,如果你想要成为一名优秀而成熟的职业人员,向同事借钱或借钱给同事时最好要谨慎,以下几个原则必须把握。

原则一:尽量不借钱,借钱要及时归还

尽量不要向公司同事借钱,这一点往往是失去友谊、信任的主要原因,并且容易让人瞧不起,要借,也要私下向关系铁的同事周转一下。

胡艳霞是一个大大咧咧的人,无论是关系很好的同事还是关系一般的同事,她都能随便开口向他们借钱,有时同事的确身边没带钱,胡艳霞就会当面埋怨同事不够交情,觉得都是同事一场,借点钱都这么困难,原来同事关系只是表面功夫。

而被借钱的同事认为觉得友谊出现了杂质,甚至担心自己的钱借给她会不会有去无回。特别是有一次,胡艳霞没有如期将钱还给同事,同事立即对她产生了反感,认为胡艳霞作为同事,竟然和她玩这一招,简直太过分了!而胡艳霞认为自己不能按时还钱,不是她的本意,同事之间遇到点困难,难道不应该伸手相援吗?就是由于随意借钱,而不及时还钱的毛病,让胡艳霞很快在同事中间失去了人缘。因此,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我们切忌随意向别人伸手借钱,即使借了钱,也一定要记得及时归还。

原则二:借给别人钱时要借给讲信用的人

如果经常向别人借钱,会被认为是个没有计划的人,别人会对你的为人处事产生不信

任。记住不要轻易欠别人一块钱,并把这一点作为一个原则。反之,遇到别人借钱,我们也要区分他是否是一个讲信用的人。如果对方不是一个信用的人,将钱借给对方,无疑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结果往往比想象的更糟糕,不仅借出去的钱追不回来,还弄得彼此关系尴尬、紧张。

原则三:找个委婉的理由拒绝

要想同事不向你借大钱,首先不要表现自己富有的样子,不要常拿个钱包出来炫耀;同事要向你借点小钱,只要手头宽裕可以帮忙,但如果两人不是很熟,可以找借口拒绝。很多人,不习惯说“不”,但很多的时候是必须的,因为将钱借给不讲信用的人,借出的不仅是钱,而是一大堆麻烦。因此,对于有些人,要找个委婉的理由拒绝。比如:今天没带什么钱出门,钱刚存死期了,你早两天说就好了,刚买了个什么东西等。

原则四:借钱者主动写欠条

不管什么时候都不要以为你的同事关系很铁。如果借钱的有诚意应该主动写欠条。作为被借钱的一方出于情面往往不会要求借钱的同事写借条,这个时候,就需要借钱者自己主动写欠条。一来,写了欠条,可以加深自己借钱的印象,免得日后遗忘。二来,可以让借给你钱的同事对你感到信赖。

永远不要对自己的记性过于自信。自己借出去的钱总比自己借来的钱容易记住。所以,不管什么时候,如果一定要向同事借钱应急,一定要用笔记下来,这样不容易忘记。需要记住的是,越是小额的钱越容易淡忘,一定要记清楚。

一般来说,办公室借钱多数面额小,容易被遗忘,所以钱借出去就没有任何音讯了。如果你想避免损失,同事在下面两种情况下向你借钱时,你最好婉转拒绝。情况一:临下班了,匆忙借钱。这种情况因为匆忙,发生的时间短,容易忘记。情况二:找好几个人借,凑起来一笔钱。这种情况因为发生债务太多,也容易记错或遗忘。

与同事交往多“同流少合污”

你生活在公司的一个团队里面,不管你如何自视清高,你都不可能离群索居。况且,很多的工作,必须是在和其他成员通力合作才能实现的。这个时候,你就必须学会与团队其他人融合。但同时,有些同事的消极思想,你也必须小心提防。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圈子,突然被推到一群陌生的同事当中,的确面临一个艰难的选择:是保持自己的个性,还是尽快融入陌生的环境?你可能会觉得与其跟一大帮无趣的人混在一起,还不如坚守自己的空间。于是,你不和同事做朋友,不和同事说知心话,不和同事分享秘密,与同事的关系越来越疏远,但是,你渐渐发现自己的工作越来越困难,虽然自己谁也没得罪,可一些负面评价老是左右陪伴自己。最后,你才明白,其实人的最本质特性就是社会性。人们总是寻求同类,排斥异己。所以,与同事多“同流”会帮助你尽快摆脱困境。

可见,不管你情愿不情愿,你必须与自己办公室的那些小圈子里的人“同流”,因为不管你看不看得惯,它们都存在,他们都会对你的工作产生影响。所以,即使看不惯同事之间的小圈子,你也得习惯与这种小圈子打交道;天长日久,敬而远之不是个办法。

当然,随大流也不是没有原则的,因为“同流”难免会真正遇到那些烂苹果式的同事,因此,要坚持“同流不合污”的原则。一是你不能对不是圈子里的同事采取排斥态度,真的“拉帮结伙”;二是如果这个圈子真的开始“结党营私”,谋取私利,比如统一口径,虚报加班费的话,你就要与他们保持一定的距离。

课堂总结

和同事保持合适的距离是很必要的,这样能给自己省去很多的烦恼,不会因为你和什么人走得过近或过远给你造成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工作就是工作,不要因为私人感情疏远你的同事,或亲近某个同事,在团体内部造成一种小圈圈,这样的结果就是把自己套进了自己设的圈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