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礼仪金说6:社交礼仪
3060800000027

第27章 待客的你 (1)

各位好!以下,我们来谈谈有关待客的礼仪规范。

在社交活动中,我们往往需要接待来访的客人。不论在正式场合,还是在非正式场合,我们在接待客人时,都需要主随客便、考虑周全、讲究礼仪、关怀备至。惟其如此,才能够使我们的客人真正产生宾至如归的感觉,促使宾主双方的关系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反之,如果我们在待客的某个具体的细节问题上自觉地或不自觉地出现偏差,就有可能使我们的客人感到被轻视和慢待。进而言之,甚至会使宾主之间的亲情突然破裂,多年建立起来的友谊也有可能因此毁于一旦。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待客好比从事一项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因为待客的总体效果取决于一系列的具体过程,稍有大意就会“一着不慎,全盘皆输”。

不管是什么人,只要他成为我们的客人,我们就要毫不见外地将他奉为上宾,尽自己的最大可能接待好人家。不然的话,我们宁可不接待对方。

首先,待客要约定时间、地点。

待客之前,宾主双方大都需要约好具体的会面时间、地点。

根据社交惯例,这一问题基本上应由作为主人的我们负责做出具体的决定。每一位稍谙社交礼仪的人士,都不会为此而同我们“讨价还价”。然而如有可能,我们也不妨倾听一些客人们的意见,用平等协商的语气同对方一同议定此事。

比方说,当我们决定邀请某位亲友来自己家里作客,总得征询一下对方的意见。可以告之对方:“我想请您到家里去坐坐,不知道您什么时候方便”,或“我和我先生打算请你们全家一起来我们家里度周末,您看哪一周合适”。待对方考虑之后,大家再共同把对方来访的具体时间正式确定下来。

要是不给对方任何选择的余地,开口便不容商量,说什么:“我就后天晚上在家。你要愿意来就来,不来的话,我可没有其他时间了”,听起来就会很不顺耳。

如果是亲友、熟人首先表达了要来拜访我们的愿望,在一般情况下都应当予以满足。要是对方提出的来访时间或来访地点不够现实,我们应当在对此“部分否决”之后,立即说明具体原因。如果担心因此而伤害对方,可认真地向对方表示我们欢迎其来访,并提供一些自己方便的时间和地点供对方参考。

例如,若有一位朋友提出想在我们“当班”的时间内来我们的办公室参观参观,下面这种“部分否决”的说法就比较委婉得体:“您要来看我,我太高兴了。这个星期六晚上到我家来吃晚饭,行不行?那个时候,我们可以好好谈一谈。我们办公室里人多嘴杂,说起话来不方便,而且我们有规定,有闲人来找人,‘当事人’得受罚。不好意思呀。”

以主人的身份邀约他人来访,这是主人给予被邀请者的一种尊荣。它表明被邀请者在主人的心目中居于重要的位置,主人十分愿意保持并促进双方之间的正常交往。有鉴于此,请客忌滥,而且也不宜言而无信。

有人常把邀请挂在嘴上,当作问候来用。“来我家吃中饭吧”、“一会儿到我家来,咱们不见不散”等语,每天都可以不分任何对象地重复多遍。长此以往,就会使人家感到有些虚伪,搞不好还会“假作真时真亦假”。别人按照你指定的时间、地点前去拜访,你却不知道跑到什么地方去了。这事一传开,你的认真邀请恐怕也会被其他人当作“耳旁风”了。

其次,待客要有所准备。

与他人约定来访的时间、地点后,我们为了使被邀请者能够对此番前来留下良好的印象,事先必须进行一些必要的准备工作。

第一,应当搞好环境卫生。其中的重点,通常是客人的必经之处,如楼梯、走廊、门厅、过道、客厅、餐厅、洗手间、阳台等。对这些地方,都要提前打扫干净、收拾整齐,做到地面无垃圾、家俱无浮尘、窗明几净、空气清新。要是客人入室之后,看到的尽是烟蒂、脏衣服、臭袜子、没洗的碗筷,不但内心会对你的好感“减分”,而且还可能认为你对其不够尊重,因为你没把他的到来当回事。

除了重点地带之外,卧室、厨房、贮藏室、门外与其他人家共用的地带等等,也应加以清扫。要是客人偶入卧室见到你的被子还未叠,或是发现你把脏东西扫到别人家门口去了,这种“驴粪蛋儿外表光”的形象可是着实不够高大的。

第二,应当备好待客的用品。水果、糖果、香烟、饮料是目前国人待客必备的“四大件”。别管客人们届时是否乐于享用,还是有备无患为好。

客人要是带着孩子一同前来,为其孩子预备上一些小朋友喜欢的小玩具和小画书,可以使孩子由“动”而“静”,暂时把他拴住,不使其妨碍大人们的正事。

若预备请客人们留下来吃饭,则务必先将酒水、饭、菜一一准备齐全。要是客人来了以后才去张罗,其诚心就值得怀疑了。

如果客人将要阖家前来,或来宾的准确人数尚且难以确定,在预备座椅、糖果、饮料、饭菜时,不妨多留一些余地。客人来了,椅子不够坐、茶杯不够用,饭菜不够吃,责任当在主人,只能认定这是主人的严重失职。

如自己居所的某些装饰品与来宾的某些禁忌有所冲突,不应任其自然,而应事先加以调整。明明知道客人是一位穆斯林,却偏要一如既往地把自己本命年的吉祥物小瓷猪摆放在客厅正中;来宾正在服丧,自己的客厅里却张灯结彩……这些做法只不过说明主人目中无人,而不能增添任何美感。

第三,应当换着得体的服装。当我们在自己的居所接待来宾的时候,如能特意换上一身得体的服装,并进行适当的修饰,可以更好地、直观地使客人感受到我们是把他的来访当成一件大事来看待的,这样将有助于宾主双方的理解与交流。

特别是作为社交活动主角的女主人,在待客过程中尤须注意此点。所谓的得体的服装,主要是指那些与女主人身份、地位、年龄相符合的服装,如时装、连衣裙,等等。其基本要求是,既要显得端庄高雅,又不可明显地“与众不同”。惟有换着端庄高雅的服装,才会衬托出我们的脱俗气质。要是穿得比在大庭广众之前还不如,随便弄一身窝窝囊囊的衣服套在身上,甚至穿着睡衣去会见客人,无异于自己破坏自己的形象。

倘若客人来得突然,自己正穿着睡衣在休息,委实来不及更衣了,也不能将自己身着睡衣的形象展示与人。因为穿着睡衣仅能够在内室行动,以这副“行头”去见客,非但不能使客人感到主人不与之“见外”,而且也有碍观瞻。在古今中外,人们还常常将这一问题与主人是否尊重客人紧紧联系在一起。主人害怕客人等不及了,就穿着睡衣开门纳客,因此而气跑客人的事情,至今仍时有所闻。从社交礼仪的角度来评论此事,可以说是过在主人,客人并不是无事生非的。

遇上这种情况,主人可以在睡衣外面披上一件睡袍,先去开门把客人让进来,随即就来不及更衣一事而向客人道歉,接着再请客人稍候,去内室更换正式的会客服。不管自己与来宾如何熟悉,更衣时都应有意回避,不要一边寒暄,一边更衣。

我们已经多次指出,在待客时换着较为考究的服装,意在按照国际惯例向客人表示自己的认真态度,而不是为了在客人面前“显派”,有意地显得自己“出人头地”。要是女主人在着装、化妆、佩饰等方面明显地超出客人一大截,甚至有意浓妆艳抹,一会儿去换一身衣服,把接待客人当成了自己的时装展示会,会使一些客人感到压抑,因而拉大主客之间的心理距离;而另外一些客人虽不会如此,也会在心中对此有所评论。

不仅如此,在此后待客的整个过程中,女主人也不宜将自己的客人,即使是同性的好朋友,领去参观自己引以为荣的衣帽间,更不要强令对方换着自己的服装,佩戴自己的首饰。这固然可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可是却会损伤客人们的自尊心。

我们除了应在以上三个方面作好准备工作之外,还需要将客人即将到访的消息通报给与自己一同居住的人员,如家人、同事之类。

若自己与家人在一起居住,则应请求家人在自己待客时充分予以合作。

应当提前将客人的喜好与禁忌一一告之家人,免得届时因“无知”而为难客人。要教导家里年幼的孩子不要到时候耍“人来疯”,去百般纠缠客人。如果客人亦将领着孩子一同前来,则应要求自家的孩子要好好陪着小朋友玩,并且凡事让上三分。

成年的家人,在客人面前都应注意言行举止。不能够见了客人不打招呼,或是爱搭不爱理,好像客人是“不受欢迎的人”一样。家人彼此之间在客人面前拌嘴、吵架,也会使客人产生类似的看法。

假如自己与其他同事合用同一居所,那么最好在客人抵达之前,就把这一消息告知同事,以求得其谅解、配合与支持。要是安之若素,事先不通气,可能影响了同事的日程安排,还有可能使自己的客人与同事的客人撞在一起,大家谁都不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