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礼仪金说6:社交礼仪
3060800000029

第29章 乘坐轿车的你

各位好!以下我们来谈谈有关乘坐轿车的礼仪规范。

有的人看到上面这个标题或许会发笑:“我又不是没有坐过轿车,难道还需要你来指教我如何乘坐轿车吗?是不是没话找话?”

当然不是。我们在这里所谈论的“乘坐轿车”的礼仪规范,含有“懂得”与“知晓”基本规则之意。实际上我们要向你介绍的是包括轿车上的座次、上下车时的讲究,以及乘车期间的谈吐等一系列的乘坐轿车的礼仪问题。

如何上下车对每个人,尤其是女士,都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不知道你在街上有没有见到过这样的场景:某些小姐上轿车时好像是在“跨栏”,先猛地抬起一条腿伸进车内,再一撅一转,把另一条腿“拉”进去。这种样子实在是难看呀。这些小姐不仅“不会”上车,而且还“不会”下车。君不见她们下车时那种作派:先是猛地推开车门把一条腿“扔出”车外,再一哈腰,一腿在前、一腿在后地从车里“窜”出来,……这样下车的小姐要是再穿着超短裙,形象可就更惨了。因为当她一腿在前、一腿在后地从轿车里“钻”出来时,其裙底必定会“走光”无疑。此时若有人正在几步开外恭候她的光临,那么该小姐肯定令人“惨不忍睹”。

这样的小姐就是平日以车代步,恐怕你也不会承认她“会”乘轿车吧。

要想使自己在上下轿车时显稳重、端庄、大方和风度姣好,做起来并不难。登车之前,应首先背对着车门款款坐下,待坐稳后再将并拢的双腿一并收入车内,然后方才转身面对行车的正前方,同时调整坐姿,整理衣裙。下车时,应待车门打开后,转身面对车门,同时将并拢的双腿慢慢移出车外,等双脚同时落地踏稳,再缓缓地将身体移出车外。按照这种正确的方式上下车,不但可以使女士们显得风度不凡,而且也可以使女士们不必担心因上下车时动作过大而使群底“走光”。

你要是留意一下许多摄制精美的MTV,那上面品位不俗的女士们都是如此这般“出入”轿车的。

首先,我们谈谈乘坐轿车的礼宾次序。

同他人一起乘坐轿车外出,最重要的礼仪规范莫过于礼宾次序问题。

第一种情况,宾主不同车。若宾主不乘坐同一辆轿车,则两辆以上的轿车在行驶中的先后顺序通常是:主人的座车先行开道,客人的座车随后跟进。

随后跟进的客人的座车若不止一辆,则应以乘车者的地位、身份的高低为其具体的先后顺序排列。

第二种情况,宾主同车。若宾主同时乘坐一辆轿车出行,那么轿车上的具体座次就成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对此不可不慎。一般来说,确定同一辆轿车之上座次的尊卑顺序,关键要看是谁在驾驶这辆轿车。这也就是说:“谁是驾车者”,乃是确定轿车座次尊卑顺序的前提。

其一,主人驾驶轿车。如果是轿车的主人亲自驾车,则他身旁的副驾驶座才是上座。

搭乘者若不止一人,应请其中与主人较熟之人在该座就座。

搭乘者若仅有一人,那么他无论如何要坐在驾车者的身旁,而不是其他位置。假设有一位相交不深的男士亲自开车送一位女士回家,她却坐在后排座位上,那位好心好意的男士可要气坏的。他要么觉得其对他存有戒心,认为坐在他的身边“不安全”,所以才有意与之保持一段距离;要么觉得那位女士瞧不起他,把他当的士司机看了。所以你要不想坐在前排位置上,最好就别上车,以免让人家心里不愉快。

在国外,若夫妇二人驾车外出,不管是丈夫还是妻子开车,另一方必须与之同时坐在前排,即坐在副驾驶座上。要是对此缺乏了解,搞不好是会“开国际玩笑”的。

苗壮先生供职于驻北欧某国的外贸机构,他的一段经历大概可以为轿车座次的重要性提供佐证吧。一天,苗先生应邀去参加驻地市长举办的晚宴,他的夫人自然也应邀同往。可能是因为老俩口当时拌了几句嘴或是其他什么原因,反正苗夫人尽管上了苗先生的车,却没有像往常那样亲亲热热地坐在苗先生身旁,而是一言不发、别别扭扭地独自坐到后排去了。苗先生根本没拿这当一回事儿,他当时想:只要她跟我去,就算深明大义,管她坐在哪儿了。

然而行车不久,苗先生就在一个路口让警察截住了。他以为是检查驾驶执照一样的例行公事,就赶忙摇下车窗把“本子”递上去。谁知人家警察看都不看,只是对他来了一个立正敬礼,随后就请他下车“合作”。

下车之后,不容他开口,警察便问他:“先生,你没有出租车的牌照,为什么还要非法载客呢?”苗先生听了直乐,“那是我太太,你凭什么就能断定我非法载客呢?”想不到警察一本正经地反唇相讥:“你的太太为什么不陪你坐在前排,反而要坐到后排去?”苗先生听后肚子里直怪人家岂有此理,却不敢表示出来,因为他怕警察跟他一“叫板”,来个扣车、扣人不放行。

其实,那警察也正是这样想的。眼瞧着晚宴的时间渐渐临近,实在沉不住气的苗先生只好拿出市长的请柬和本人护照来作最后一搏。那警察倒是通融,他只有一个条件,就是要苗先生、苗夫人证明一下双方的确是夫妻关系。证明的方式也是由他提出来的:“据说你们东方人表达感情十分内向,既然你们是夫妻,就请两位当众拥吻一下吧。”事已至此,有理说不清的苗先生只能委屈求全,照此办理了。

撇开这则小故事中西方人惯有的幽默不谈,它倒是非常形象地“解说”了一种国际惯例。

其二,专职司机驾驶轿车。如果是由专职司机来驾驶轿车,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对轿车上座次的讲究是有所不同的,但方便、舒适、安全往往是首先被考虑的问题。此外,车上座位的多少也不容忽略。

在我国,除港澳地区之外,轿车都是靠马路右侧行驶的,因而人们从其右侧上下轿车最方便,所以宾主若同乘一辆由专职司机驾驶的轿车时,车上具体座次尊卑的总的要求是:后排为上,前排为下;右侧为尊,左侧为卑。

就拿一辆限乘5人的双排座轿车而言,除去专职司机之外,车上所余的四个座位的尊卑顺序由高往低排列应是:后排右座,后排左座,后排中座,前排副驾驶座。后排右座之所以是最尊贵的位置,主要是因为:一是它在后排,较前排相对安全一些;二是它在右侧,打开车门坐下来之后,连“挪一挪”都用不上,上下车最方便。

如果进一步说下去,对待轿车的座次还是应该因人而异,“活学活用”为佳。举例而言,若夫妇二人同乘一辆专职司机驾驶的轿车,可以同坐于后排,先生居左,夫人居右。若车上多了一个他们的孩子,则应视其年龄而“安排”其位置。年龄大的话,应请其坐到前排去;年龄尚小,则可令其在后排“居中而坐”。在一般情况下,绝对不可以让小孩子去坐副驾驶座。那种做法,显然是非常不安全的。

若关系一般的一男一女乘坐同一辆由专职司机驾驶的轿车外出,确定二人座次的关键,取决于二人之间的身份、地位差异,以及二人“此行何去”。

如果男的是总经理,女的是秘书,二人出去谈生意,那么男的应坐在后排右座,女的则应坐在前排副驾驶座上。这样做,才像是“公事公办”。也正是因为二者身份、地位不同,故此才不宜“平起平坐”。

如果男女二人是同事一起出去玩,就不能像上面那样搞“男尊女卑”了,而应该讲究“女士优先”。此刻大家一起坐在后排,女士居右,男士居左,才比较得体。

如果乘坐专职司机驾驶的轿车的是三个人,而且三个人之中有男有女,则应当在座次的具体排列上稍为灵活一点。

如果是一女两男,可请女士坐在后排右座,两位男士可以同时坐在后排,也可以留一个与女士较熟的人坐在后排左座,另一个则坐到前排去。

如果是二女一男,两位女士自然应当坐在后排,那位男士可以坐在后排左座,也可以“自觉”一些主动坐到前排去,以免妨碍女人之间说“悄悄话”。

以上所述轿车座次的尊卑,主要是根据的礼仪惯例。在具体的实践中,我们特别需要强调一点:如果你所面对的是长辈、老师、上司、贵宾,或者女士,那么他上轿车之后坐在哪里,那里就应当被无可置疑地视为“上座”,即最尊贵的位置。千万不可提醒对方他坐错了地方,或是要求他再挪动一下位置。那样做如同当众指出对方“犯了错误”,会使之觉得脸面无光。

如果不是从礼仪的角度而是纯粹从安全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实际上轿车上的“上座”非司机身后的座位莫属,副驾驶座则是安全系数最低的位置。因为万一遇上突发事件,司机通常会下意识地打方向盘,使自己避开迎面而来的冲撞。这时,身在司机身后的人是最容易“借光”的。所以,多人同坐一辆轿车时,其中地位、身份最高者一般不在副驾驶座上就座。

其次,我们谈谈上下轿车时的规则。

与他人一起乘车外出,上下轿车时有不少礼仪问题不容疏忽。

第一,上车的规则。上车时,一般讲究“尊者先行”。即男士、晚辈、学生、主人、职位低者不宜首先上车,而应请女士、长辈、老师、客人、职位高者先上,并提供必要的照顾。作为后者,这时大可当仁不让。再三谦让推辞,是没有必要的。

照顾他人上轿车的具体做法是:提前一两步到达轿车旁边,站在车门后面把它拉开,请“尊者先行”。必要时还应当两只手分工协作,各司其职。一只手拉开车门,另一只手护住车篷上框,以防“先行”者登车时碰撞头部。只有等待“先行”者坐稳不动之后,方可用双手轻轻合上车门。此刻最忌讳过分追求“动作潇洒”,用力狠撞车门。

如果“先行”者落座于后排右座,自己需要坐到后排左座去,记住不要从他人身边挤过去,也不要从车前绕行。唯有从车后绕过去、从左侧车门上车,才合乎礼节。

如果你是一位参加社交聚会的女士,自然少不了要尽可能地打扮得时髦一些,因此在上轿车时,还是多长一根神经为好。要是自己身着短裙、旗袍或低胸礼服的话,应主动对有意照顾自己上轿车的男士礼貌地说一声:“谢谢,不必了”,以阻止他为你拉开车门,不然的话,以他为你开车门时居高临下的视野而言,你或许要暴露不少“秘密”了。

在一般情况下,女士得到他人照顾登上轿车后,应迅速拢一下裙角,待“万无一失”后应回首朝为你开车门的人微笑着道谢。这既是一种教养,也是一种暗示对方“你可以关门了”的信号。不然的话,要是被一位生手或一个冒失鬼在莽撞地关闭车门时夹住了你的衣裙、甚至夹伤了手脚,恐怕你也有一份责任吧。

第二,下车的规则。轿车驶抵目的地,在走下轿车时,车上的人可以同时分别从车子的两侧下车,也可以在他人的照顾下下车。

在较为正式的场合,人们在走下轿车时讲究“尊者居后”。即同车的男士、晚辈、学生、主人、职位低者在没有礼仪接待人员的情况下首先下车,从前门走到右侧后门,或从左侧后门下车后从车后绕到右侧后门旁,为“居后”者拉开车门。此时的具体动作,基本上与照顾其上车时一模一样。

最后,我们谈谈乘车时的谈吐。

在轿车行驶期间是否与他人交谈,应视具体情况而定。如果彼此之间是相知甚深的老朋友,那么完全可以不受任何拘束地畅所欲言。

如果对方是远道而来的客人,彼此之间缺乏了解,则不宜多谈。因为对方经过长途奔波,已经很累了,何不让他在车上借此时机休息一会儿?要是不容忍对方略作休息,与之没话找话,或是只管自己信口开河,实际上是很烦人的。播放音乐或者收听收音机,宜在客人主动提出请求之后,不可“以己之心,度人之腹”,把自己欣赏的东西毫无顾忌地“推广”给别人。且不说播放音乐或打开收音机可能影响客人休息,就是你情有独钟的绕梁之音没准还会被对方视为“噪音”哩。

之所以强调这一点,基本的精神还是要求我们任何时候都要尊重别人。一般情况下,在乘车期间与他人交谈与否,讲究的是主随客便。如客人兴趣很高,毫无倦意,主人当然不可置之不理。可以向他介绍一下沿途风光,以及有关食宿和工作日程的安排,也可以谈谈其他他所感兴趣的话题。不过车祸之类的话题最好打住,总不能让人家提心吊胆的吧?

对有着独特习俗和宗教信仰的客人,应该特别加以照顾。例如,对来自日本、东南亚等地信佛的人士,在照顾其上下轿车时务必省去“封顶”动作,即不要用手去为对方遮挡车门的顶端。因为人家认为自己的头顶上系灵光之所在,岂能容你遮挡!

不论与何人一同乘坐轿车,都不宜在这种相对封闭的空间吸烟,或以其他的气味“污染”空气。这些应当是做人的最起码的修养,是不能“讨价还价”的。

有关乘坐轿车的礼仪规范,我们暂且谈到这里,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