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礼仪金说5:商务礼仪
3061000000022

第22章 商务往来之访问 (1)

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经常会因为各种原因去拜访老师、同学还有亲朋好友。如果是太熟悉的话,可能就不大讲究礼节的问题,那么在商务活动中的访问一定要注意礼仪了,否则就会影响到工作。那么今天我们就讲解一下商务活动中礼仪的问题。

我们在商务访问中,礼仪确实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已经讲了商务接待了,商务接待是我做主人,现在商务访问是我当客人了,由主变客了,有个角色转换的问题。如果说商务接待中强调主随客便的话,那么商务访问其实最重要的一个原则就是客随主便。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事情,就是很多人把我在第一讲概述中讲的摆正位置的事情给搞错了,怎么搞错了?我打个比方吧。

有一次,有一个外校的学生会请我去做一个讲座,讲社交礼仪,说实话学生请老师去做讲座,我也很高兴,人家重视我,而且我也当过学生干部,请一次不容易,我也愿意去帮助他们,所以我当时讲了,我说我可以,但是我最近这段身体不好,当时是发烧,我说是不是过几天,他们说过几天,我说这个病也不是我说了算的,过几天吧,然后大概过了那么三四天又来了,说金教授,我们要恳请你去,我说我确实想去,但是这两天确实是发烧,而且嗓子不好说不了话。你看不起我们,我说不是看不起你们,我确实不舒服,我说我但凡能去,只要嗓子不疼,我发点烧都没事儿,说不了话,嗓子哑了。你装的,我说你这个就不大合适了,你是求我呢,对不对这个道理,你求我呢,你求我要像个求的样子,同样的道理,我们去拜访别人要讲客随主便,在时间、地点、具体环节和程序上面,国际惯例,从接待和被接待角度来讲,时间、地点、活动项目的安排是主方说了算,双方可以协商,主方安排这个项目的时候,可以跟你讨论,你愿不愿意到这里来看一看,我们谈这几天行不行,时间这样安排方便不方便;住这里,吃这个合适不合适,他会问你,但是谁说了算,主方决定。所以这个大是大非要搞清楚。

再者访问的时候,因为我们到外面去,我们员工个人形象代表的是公司形象,所以你刚才强调很重要,自家人访问讲不讲礼仪另说,但是商务访问要讲礼仪,一些最基本的ABC要讲。但是我也说个实话,我们很多员工出丑露怯,恰恰是在这样最基本的问题上。比如有一天我在街上走,过来一个女同志,说金教授您好,我说你好。你认识我吗?这问题很尴尬,说实话,我经常作那种大型的讲座和报告,也上过电视,一般的情况下可能更多的是台下二三百人,他们认识我,我不认识他们,但是你说个实话,人家来问你,你认识我吗?我能说什么呀,我也只好寒暄,我说我认识,我当然认识,那我是谁呀,你恨不得把他掐死,他让你当众出丑和露怯,实际上这就涉及到一些最常规的礼仪了。

商务访问中,比如一些最基本的礼仪,交谈、称呼、握手、座次、餐饮、酒店住宿以及介绍和名片使用,这样的ABC你要不注意很麻烦。我到国外去,我到外地去,我经常听有些同志讲,说我们有些人,这个接待的客人,人是好人,但是不大注重公德。其实在我来看他倒不是不懂公德,他实际上就不明白公德要求的规范是什么。他有公德概念,你要说他不懂公德能把他气死的,他怎么会不讲公德呢,但他确实不懂得公德的一些基本概念。比如在星级酒店住宿时,穿着内衣和凉鞋,甚至拖鞋出来招摇过市,在公众场合高声喧哗。在酒店住的时候这个门也开着,在楼道里面,在房间里搓麻,然后高谈阔论。这其实是破坏了酒店安静休息的要求。我想下面我可以简单地讲几个ABC的礼仪问题,我觉得这个在商务访问中应该是我们每个商务人员都要注意的。

自我介绍——时机、名片、内容。

比如介绍,其中最重要的是自我介绍。恐怕有以下五个点商务人员要注意。

第一个点,介绍的时机。说实话,我到你家去了,我到你家串门,是不是要在见面之初作介绍,不可能走的时候才作介绍,对不对?这是很简单的道理。但是我也确实遇到过这样的事,不管是接待方还是被接待方,双方忘了介绍了,你不知道对方是谁,还真有这样的事。有时候他和你说了半天话,你还不知道他是谁,遇到过没有?遇到过,你还真是很尴尬的,你还不好意思问,你是谁。他跟你说,还特跟你熟,这种事你要注意介绍的时机。商务访问一般讲究前期确认。什么叫前期确认?一见面要互相作自我介绍,认识不认识都说一下,当然我不能问你说,你认识我吗?如果我接待你,然后我跟你讲,我是人民大学金教授,上次我们作节目在一块儿见过。我提醒你一下,实际上就是怕你忘掉,那比上来就问“你还认识我吗?”、“那我是谁呀”要强得多。所以第一要注意介绍的时机。

第二个点,先递名片再作介绍。我们商务人员都有名片的,你在拜访别人的时候,你最好先把名片递过去。先递名片,它这样有两个好处,第一少说很多废话。我什么头衔,我什么职务这就不用说了,一目了然;第二加深对方印象,而且还有一个好处,可以同时索回对方的名片。这个事我一会儿再说,这是很重要的第二点。

第三个点,介绍的内容、时间要短。常话短说,废话不说,没话别说。我们见到很多人口才奇佳,平常你让他说正事,不行,这胡抡特在行。上来你问他,你怎么称呼?我遇到过,比如先生你怎么称呼,免贵姓王,谁问你贵姓,你恶心谁是不是,而且上来自我介绍时,姓名是怎么写,几笔几划,有什么深刻含义。爹妈起名时如何浮想联翩,而自己名字跟自己坎坷人生如何有关啊,跟你说个全。比如你要问我,你说先生你怎么称呼,我叫金正昆,这就够了,没有必要跟你说,金银铜铁锡的金,你看我是满族还是朝鲜族,我告诉你我这个金字这么写:一个人他姓王,腰里别着两块糖。这个时间一般的自我介绍一定要短,尤其是在访问时,确定那种自我介绍,一分钟半分钟,千万不要太长。

自我介绍——内容要完整,单位用全称。

接下来第四个点要注意什么呢?要注意内容要完整,一般要介绍单位、部门、职务、姓名,比如,我在介绍时我讲:“你好,我是中国人民大学金正昆教授。”单位、部门、职务、姓名,我都很清楚了,别你跟人说半天。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人,你问她,小姐你怎么称呼?姓王。姓王的人多了,你王什么呀,你把名字报一下,有什么不对呀,对不对?她可能是假谦虚,觉得我客气了。小王,你叫我小王就行了,那你为什么不报一全名呢,报一个全名是对对方的一种尊重和信任,也是容易加深对方印象的一种做法。她其实还是客气,她觉得我是挺客气,但是她不了解对方的感受。比如我举个例子,我一男同志,你一女同志。我问你,我说你怎么称呼,你说叫小范,因为我认识你,我叫你小范就行。但是我要不认识你的话,你觉得怎么样,不好啊,好像你的芳名怕被我知道,去利用,诸如此类。冒昧点,你可以报嘛,说个不好听的,你报个别的名也行,比如你叫范秋丹,你跟我说,你叫范秋红也行,范秋绿也行,只要不说范冰冰就行。范冰冰就一个,你说是范冰冰,那有蒙人之嫌,否则你说个别的不也就过去了,这是称呼嘛,有时候也不要太较真了。

自我介绍时还有一点要注意,还有一个点要注意什么呢?就是初次介绍时,自己单位的全称一定要用。比如我讲,我们中国人民大学,你要讲一个全的,你别上来就是我们人大,人大多了,你是海淀区人大,还是朝阳区人大。你要讲我们人民大学,否则这很麻烦的。我记得我在讲社交礼仪的时候讲一笑话。有一次陪着作家协会的一个同志去修鞋,老爷子那鞋特好,那鞋匠也很专业,说你这个鞋不是一般的鞋,做工这么好的鞋,我这辈子没见过几双,你在哪儿买的?作家协会的老爷子特实在,说在国外买的意大利皮鞋,巴利的。巴利名牌嘛,就问了,多少钱?说是人民币大概是三四千块钱;那你是干什么的,那老爷子说我是作协的。作家协会不就是作协的嘛,但是他忘了对象了。

对方马上想到同党,立刻说,人比人气死人,我修鞋穿破球鞋,你穿意大利皮鞋,是不是在意大利做鞋。所以说这样的简称非常容易出错,那有经验的人,他一张嘴用的是全称:你好,我是中国人民大学的。然后我们人大第二次才出现简称,这是非常规矩的。这样的一些礼节虽然非常细微,但是能够体现出自尊和对别人的尊重,所以有的时候人家看不起你,或者出了问题,你也别全怪对方,很大可能责任在你,你没有互动。当然具体而论,商务访问具体来讲它分很多类型,它和老百姓的访问不同,老百姓的访问就是串门,走走,走动走动,老百姓讲究这个。但是商务访问不一样,商务访问第一个叫礼节性访问,第二个叫社交性访问,第三个叫业务性访问,这三者之间都是大相径庭的,有很多区别和不同,礼仪上有具体的规范。

礼节性访问,说白了,礼这个字我们已经讲得很清楚了,表示对对方的一种重视,既然如此。在商务交往中,礼节性访问是非常重要的,换而言之,就是我去那里拜访你,首先是对你表示重视、答谢、感激或者联络,比如我晚辈去拜访长辈,小公司拜访大公司,外国公司去联络中国公司,这跟老百姓走动走动的意思差不多,但实际上是要对你表示重视。比如我们现在一些公司企业的同志都有这样的经验:我们外地的公司到了一个新的地方去了,我们一定要拜访一下行业工会,这是我们的同行,然后同行之中一些大的公司,德高望重的一些老前辈,业内的一些泰斗级人物,我们去看望他,这属于礼节性访问。礼节性访问倒没有实质内容,不是谈生意,不是做买卖,不是谋利润,也不是扩张市场,但是它是多交朋友广结善缘的一个必要的条件。

礼节性访问——定好范围,客随主便。

具体来讲,这个礼节性拜访,首先你要定好范围,就是你要有主有次,有先有后。明白不明白这个道理?你要是不明白这个道理,有时候你就不对路了。比如我们已经强调凡事要抓主要矛盾,凡主要矛盾要掌握主要矛盾方面。比如我要是一个新的企业,我到外地去拓展我的业务的话,我有这么三种对象是必拜访的。

第一就是当地的工商联。你没有在企业呆过可能不知道,在企业呆过你会知道工商联是我娘家,就是类似于学生会、工会、共青团这样的组织。工商联是保护我们这个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的企业家利益的呀,所以我要去拜访工商联,我去拜访工商联的主席,副主席。一般,主席可能是专职的,而副主席往往就是知名企业家担任了,说白了就是说话算的人,这是第一。

第二就是我同行业中的业绩卓越者。比如我们国内,有些品牌是做得比较好的,比如长虹或者康佳。如果我是后起之秀的话,我要做彩电的话,我是不是要去拜访拜访长虹、康佳、创维这样一些大的公司,包括上广电,海信?他们这些都是比较成功的,一个是我可以学习经验,即便我学不到什么真才实学的话,我去联络也是必要的,这表示我十分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