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礼仪金说5:商务礼仪
3061000000035

第35章 商务用餐之中餐 (2)

那么接下来我们其实还有第四种用餐的方式,我们把它叫做公筷式,什么意思呢?实际上就是那个合餐制,但是在家里,请重要的客人来家里吃饭,有的时候我们讲家里一般不请外人来,但是如果我要请你到家里来,说明关系不一般,这样的话我们三五好友,在一块吃顿饭,家宴,你说家宴要搞分餐制,是不是夸张了,另外家里就这么两个人,一个男主人,一个女主人,再请两个客人,一个女客人,一个男客人,一共四个人在一块搞分餐制,没必要,搞自助餐制就更没有必要了。说实话,自助餐是为了省事儿,四个人搞二十个菜,反而铺张浪费,所以这个时候你可以搞那种混合形式的,就是家宴,搞的是合餐,菜还是那么些,汤还是那么些,但是使用公用的餐具,这个其实也很常用的。夹菜的时候拿公筷,舀汤的时候拿公勺,吃的时候用自己的餐具。不过这个你也得注意,就是说你一定要注意,公用餐具有特殊的标志,比如那个勺子足够壮,不能够一伸嘴,进你嘴里去了;那筷子也要有特殊标志。我经常遇到这种事儿,有的人第一筷子还记着,夹过来之后,放到自己盘子里吃自己的,第二筷子,别人跟他一说话就忘了,形同虚设了,变成自己的筷子了。所以这样一些事儿还是要注意的。

那在吃饭的时候还有一个问题就是点菜,点什么样的菜合适呢?这个点菜其实非常有讲究的。

选择菜肴要注意——民族、宗教、健康禁忌。

点菜是有讲究的。点菜我们一般有这个几个点值得注意:

第一个点你要注意,就是我在前面概论的时候,曾经讲过就是有所不为。客人不能吃的菜一定不要给他,这个特别你脑袋瓜里要有这样的意识,就是请客人,尤其小范围宴请的话,一定要问一下对方,各位,有什么忌口。如果请的是团队客人,至少要把主角包括在内,主角不吃的东西你不能点。有时候不方便问他本人,问他秘书或者家人。你问他秘书,你们董事长有什么忌口,董事长有什么特殊要求,这个就可以问一下。禁忌主要有这么几个:第一,民族禁忌。我记得我前面讲过,像满族、蒙古族、藏族、回族,他们都不吃狗肉;再比如西方人,我也讲了,不吃鱼翅。西方人还有个习惯,不吃动物内脏,他吃动物内脏是吃西式烹饪的,比如鹅肝,法式鹅肝,但是咱们中国人那种不行。说句不恰当的话,你跟老外过不去,你给他吃什么呀?你给他吃溜肝尖,炒腰花,卤煮肥肠,最好把那肥肠拿一整个儿的,别切,盘旋蜿蜒往这儿一放,他恨不得拿着上吊去,因为他不吃这个。老外还有个习惯,不吃动物的头和脚。咱中国人全鸡全鱼地吃。

那鱼头上去都是有讲究的,鱼头对客人什么讲究,老外不行,老外说那玩意儿太生猛,那鱼眼睛瞪着,鸡嘴张着,恐怖主义,所以跟外国人过不去还有一招,来一猪头,整个儿上来,告诉他,这是鼻子,这是眼睛,他恨不得跟它撞了。所以这个民族禁忌你要注意。再者你要注意宗教禁忌,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信教的自由也有不信教的自由,所以处于互相尊重角度,你要注意,宗教禁忌绝对不能犯,宗教禁忌犯了要翻脸。举个例子,在我国的少数民族中,有很多民族是信伊斯兰教的,又叫穆斯林。伊斯兰教的归顺者一般都不吃猪肉,这一条一般人都知道,那么你还知道不知道穆斯林不吃什么呀?其实伊斯兰教,除了不吃猪肉之外,最忌讳的是动物的血液。所以穆斯林有个讲究,吃牛羊鸡鸭,但是牛羊鸡鸭必须活宰,就是要放血,他认为血液是肮脏之物,更加讲究的一些穆斯林,连牛羊鸡鸭的内脏也是不吃的。还有你要注意,就是相当数量的穆斯林信徒是不饮酒的。据说穆罕默德讲过酒让人乱性,所以他们不仅不喝酒,而且所有含酒精的饮料都不喝,这个你就要注意了。

再者什么呢?健康禁忌。比如有些人有病,比如糖尿病,你不能给他吃甜的吧,你告诉那个老爷子,这个冰激凌好好吃呀,这是三十一种冰激凌混合而成的,是哈根达斯的,你气死他。

还有一个就是你要注意职业禁忌。比如司机不能喝酒,公安部有规定,人民警察有五条禁令,工作场合不能饮酒,否则下岗。你把人家拉来喝了酒,不等于害人吗?所以这个有所不为是最重要的。倒过来讲,你安排菜肴,还有一个有所为的问题,就是说你在选择菜肴的时候,一般用我的话来讲,要注意这么几点。

选择菜肴要注意——突出特色、照顾主宾。

第一,要吃有特色的东西。这个特色菜一般人倒未必爱吃,但是你让他尝一尝。我来了,我看见,我走过,丰富人生的阅历,这很有意思的。比如你吃上海菜,你要吃上海菜,里面有些东西要没吃过,在我看来,那就不是上海菜了,比如这个马兰头,你要没有吃过正宗上海菜,不行,所以我在点菜的时候,我一点马兰头,那服务生眼就直了,他可能是碰上这个上海老号子,这个爱吃的人过来了,马兰头,草头,这是上海的一种小菜。鸡毛菜大家可能都知道,但是草头你未必知道。草头是一种青菜。白斩鸡、排骨年糕、青团,上海人讲究吃糕团,这个东西你有特色,倒未必好吃。到海南去,这个加积鸭、和乐蟹、东山羊、文昌鸡,可是海南四宝,这都可以尝尝。另外你到云南去,你能不吃那地方的过桥米线,虽然北京也有,但是不是正宗的,请客要吃特色。

第二,你要吃什么呢?你要到餐馆请客,一般我们都外出,重要商务宴请很少在家里做,特别重要的客人,有规模的话到餐馆去,你到餐馆请客你要点的菜,是不是应该是这个餐馆的拿手菜,打个比方,咱到全聚德吃什么去了,烤鸭呀,去全聚德不是吃涮羊肉的吧;同样的道理,你到东来顺,不是吃烤鸭的吧。所以这个事儿你得注意,你别到那儿去,你点的菜不是拿手菜,因为服务生有时候会推荐,有时候他推荐的话,偏重于高档和拿手菜,你要不点有时候很那个,人家给你推荐了我在边上听着呢,当然客人说,你随便,但是有时候,你要真是随便的话,也未必,其实随便是最难点的。再者除了这个特色菜,看家菜之外,拿手菜,有的时候高档宴请,我们不仅是点餐馆,而且是点厨师。现在北京流行吃私家菜,就是一些著名的家庭做的菜,他把它商业化了,私家菜有的时候吃的就是厨师。中餐跟西餐的一个最大的区别,就是厨师手艺的不同。西餐是批量化生产的,麦当劳、肯德基、必胜客、皮萨饼全是一个德行。那罗杰斯烤肉,你吃出来都是一块料。星期五,你去吃,星期六你吃那个三明治,它都是一回事儿。中餐则不同,中餐要吃手艺,为什么有特一级厨师、有特一级餐馆,手艺,所以这个很重要。

总而言之,你安排宴请的时候,恐怕点菜,还是要照顾客人的口味,所以一般情况下,还是要请客人点。客人再三推辞,你也可以跟他交流一下。当然有的客人也比较自觉,他让我全点也不可能,点一道,金先生,你点一道,然后我们其他人都点一道,这不也就行了吗。他点一道菜,一般是他比较喜欢的,你要让我点一道菜,我比较喜欢点一道素菜,天热时,容易上火,鱼生火,肉生痰,你让我吃那东西也影响我的职业,这个要注意,点菜。

完点菜咱们就该用餐了,用餐的时候,我突然想起来,在吃饭的时候,不少人都会看到旁边那桌,有人在狼吞虎咽,吃相特别难看。在吃的时候这个举止是不是也特别重要。

这个我们在讲到仪表、仪态和仪容的时候曾经讲过。这个举止、动作的优雅与否,有关个人风度,也是一个人魅力之所在,这样一些问题就要注意。一般而论,在中餐的餐桌上,我们有所谓的餐桌八不准,八大禁忌,这个事儿我们得说一说。

餐桌上的举止,其实中西有别,内外有别,我这里讲的是在商务宴请中,陪着客人吃中餐时,你要注意的一些问题,当然这个自己人或者西餐又要有道道了,比如西餐,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讲究是中餐中难以做到的,西餐讲究吃东西不发出声音。按照老外的说法,吃东西发出声音是猪的基本特征,这有难度。所以我前面讲了,我说我有时候找一些外国研究生、外国学生跟我关系比较好的话,我请他到我家吃饭,我一般给他们吃中国炸酱面,我普及中国文化,你说那炸酱面怎么吃到嘴里,你必须使劲,吃完都讲,老师,我们都变成了猪,我说这个不叫猪,这个叫咋八咋八滋味,这是个互动。但是中餐有中餐的讲究,中餐把古代文明和现代文明结合在一起有八个禁忌,八不准:

中餐餐桌八忌:

第一,不吸烟,我已经反复强调了,有教养的人,有身份的人是不能够污染环境的。在公众场合,当然吃饭的时候,我们现在一般人不至于吐痰了,但是不吸烟很重要。不吸烟,不仅自己不吸,更要劝别人不吸烟。不吸烟,不能吞云吐雾。

第二,就是不乱吐。按照中餐和西餐的讲究,其实有一点非常重要的,就是进嘴的东西尽量别出来。万不得已要出来怎么办?比如有个刺,或者变味腐败的东西,或者是骨头渣滓之类,你当然要吐了,出来的时候一般来讲,用餐巾挡一挡或者用手挡一挡,然后吐在自己那个垫盘里。讲究的宴会,它有个垫盘,垫盘上放其它的盘子。不能吐在桌子上,尤其不能吐在地上,我们有些中餐馆的环境就不好,上面都可以溜冰了,而有同志吃饭,堆出一座小山来,非常难看。不能吐出来,不要乱吐,这是第二。

第三,不夹菜。我们刚才讲了,让菜不夹菜是基本礼貌。你又不是人家老婆,又不是人家老爸,别操闲心,因为你夹了菜,人家得吃。

第四,不劝酒,不酗酒。对于自己来讲你要量力而行,饮酒只宜三分之二的酒量,别放手去抡。我见过老实人。一次去喝洋酒,有朋友请喝洋酒,喝的是威士忌。边上一老兄就问我,威士忌几度?我说什么意思呀?他说:“我平常喝六十五度的酒能喝半斤,今儿我计算一下,”他还要换算,“便宜,不占白不占。”这个不合适,其实我们一般来讲,喝酒达到平常的二分之一,或者三分之二水准就行了,别喝醉,酒能乱性,喝醉了之后胡说八道,失身份。再者,我们自己要注意,祝酒不劝酒。一个有教养的人,讲客随主便,讲尊重他人,可以劝,我们大家来干杯,祝酒,尽兴,但是不要灌。有同志经常跟我说,说不把你喝倒了,觉得对不起你,我说我也说句实话,你喝倒了才对不起我呢,影响我工作,破坏我身体健康,这是非常重要的。

第五,再者要注意我们一个传统讲究,吃中餐不能插筷。就是拿筷子不能在那桌子上,或者是那饭里面插着,这是很有讲究的,用传统的说法来讲,你把那个筷子插到那儿去,实际上是祭祖呢,祭奠死人的做法,这个说白了很晦气,尤其在老人长辈面前,别把那筷子插到饭里面去,插到菜上面去,而且从更高的水平来讲,这筷子有很多讲究的,比如那个筷子不能含在嘴里面,另外这筷子在盘子上,碗上放,横放,竖放也有讲究。大家注意到一般的筷子架没有?里面的筷子是这样放的,竖放,横方是什么意思呢?横放就是逐客了,吃完了,我不想吃了,就跟古人劝客人走一样,喝三杯茶,一杯,二杯,三杯让你走人。其实我看到很多人是横放的,不大注意,那么这筷子你要注意。

第六,要讲的就是不在公众场所,不在餐桌上面整理自己服饰。有老兄往那儿一坐,表现及其放肆,脱鞋,透透气,下面看不见,解开裤腰带,拉下领带,还有人把袖子一卷,给我们一个感觉土匪下山,这就不合适了。有教养的人不当众整理服饰,特别是女孩子,也要注意。别在餐桌上补妆或者化妆,这是一种隐私行为,愿意做到洗手间或者化妆间去。

第七,就是餐桌上不能剔牙。我倒是很想给国内中餐馆提个建议,这牙签最好别放在餐桌上,这东西你一放了,人们就习惯性地要剔。剔牙是隐私的行为,最好不要大干,万不得已干,你是不是躲在一没人的地方干。我们经常见到一些同志,吃完了饭好像意犹未尽,拿着牙签步行五十米,一边嚼着一边跟你谈。还有更狠的,电视上讲,都影响大家的情绪了。那天我碰到一老兄剔牙,当众剔,一边跟我聊一边剔,恐怖,你做好精神准备了,不用牙签,下手去抠,一边抠一边跟我谈,咱又不敢不看呀,最后还要把成果拿出来看一看,能不能继续利用,大概觉得那块肉不错,放进去继续吃了,你会不会做噩梦,绝对倒胃口,我咬牙切齿才没吐出来,所以这种种举止非常不好。

第八,最后在中餐中你还要注意一点,宴会,其实是一种社交的形式,所以不能沉默。按照过去中国人的传统家规来说,寝不言食不语。睡觉的时候不说话,吃饭的时候也不说话,那属于家教。但是既然宴请是个社交,你就要互动,至少别人跟你说话,你得说两句。你不能埋头苦干,好像就是吃饱了就走似的,土匪下山了,没吃过东西,这感觉不好。这个餐桌上我们讲的这些禁忌,尤其是不吸烟、不剔牙、不乱吐、不夹菜、不劝酒、不整理服饰,这样一些最重要的规则,其实不管中餐还是西餐,你都要注意,否则,既失敬于对方又贻笑大方,你得罪他,你也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