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一只iPhone的全球之旅
3080200000013

第13章 谁给了iPhone一颗强大的芯(4)

为什么智能手机拒绝英特尔芯片?

在iPhone和iPad的芯片战役中,最大的失意者毫无疑问就是英特尔。随着苹果选用ARM芯片,英特尔失去了一大块潜在市场,而且越来越多的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可能会步苹果的后尘,选用ARM的产品。在iPad开创了全新的平板电脑时代后,英特尔的市场地位更是面临重大威胁。

英特尔之所以未能成为苹果iPhone和iPad的芯片提供商,是因为犯下了两个重大战略失误:一是在2006年轻易放弃了ARM架构的移动设备CPU业务,二是误以为PC芯片技术可以延伸到适用于各种移动设备。

我们来看看英特尔是怎样输掉这场重要的战争的:

2005年:苹果公司宣布将在其所有MacBook笔记本电脑中放弃使用IBM PowerPC架构,转向英特尔的x86设计。业界人士指出,这是英特尔在处理器领域市场地位的顶峰,因为苹果转投英特尔标志着其x86架构处理器几乎适用于所有服务器、台式机和笔记本电脑。

2006年:英特尔完全退出了手机市场,将其成功的ARM处理器业务Xscale出售给了由华人创办的Marvell半导体公司。此时,Xscale已经拥有了一定的品牌影响力、规模和设计能力,但令人费解的是英特尔居然轻易放弃了这块业务。这一决定事后被证明是非常短视的。

2007年:苹果iPhone开创了移动手持终端的新时代。iPhone的成功促使英特尔重返移动计算领域,推出了仍然基于x86架构的Atom芯片。此后Atom在上网本市场占据统治地位,但在智能手机市场几乎毫无份额——这意味着英特尔的芯片卖来卖去还是无法迈出PC领域。

在此期间,曾一度有传言称苹果新一代的iPhone以及后来的平板电脑将会使用英特尔的Atom处理器,但最终的事实证明了英特尔再次失去了这块重要市场。

不过,由于第一代iPhone使用三星公司生产的ARM处理器,如果改用英特尔的Atom处理器,苹果便要重新设计iPhone的很多软件程序。

业界人士指出,iPad已经开创了一种全新的设备种类,而英特尔则完全被抛在身后。不仅仅是iPad,谷歌基于Chrome(由谷歌公司开发的开放原始码网页游览器)操作系统的平板电脑同样不会使用英特尔芯片,就连一些上网本也开始倾向于ARM处理器。

英特尔正在投入大量研发资金,试图重夺市场。尽管英特尔Atom处理器使用了更先进的45纳米技术,但其单位能耗运算能力不如ARM处理器(苹果A4、英伟达Tegra 2和高通Snapdragon等),换言之,使用英特尔处理器将降低移动设备的电池续航时间。

分析人士指出,英特尔输掉了iPad这一仗,而iPad开创的平板电脑潮流将是多年来英特尔面临的首个重大威胁。

2008年在台北英特尔开发者大会的一次座谈中,两位英特尔高管表示,iPhone运行速度不高,而拖累其速度的最深层原因在于苹果错误地采用了ARM处理器。

英特尔主管移动产品集团的副总裁Shane Wall在他的IDF(英特尔开发者论坛)演讲后对媒体表示:“任何需要大运算量的程序在iPhone上运行都举步维艰。”尽管苹果做了一些很漂亮的工作,比如丰富的互联网应用、优秀的界面以及乔布斯卓越的营销水平,但iPhone在一些领域仍然存在短板,这里的短板指的就是ARM处理器。

英特尔超便携设备领域主管Pankaj Kedia随后补充道:“iPhone的缺点不在于苹果,而是来自ARM。”不仅仅是iPhone,他表示整个智能手机行业都在被ARM低下的性能表现折磨着:“今天的智能手机并不是那么智能,它们的问题也都在于使用ARM处理器。”

不过,英特尔这番具有挑衅性的讲话显然只讲对了一半。在并不需要PC那样强大性能的智能手机上,ARM的芯片比英特尔芯片有着更低的功耗,这意味着搭载ARM的智能手机会更加省电。

对于英特尔的芯片来说,一个最具讽刺意义的产品便是上网本。在英特尔推出了Atom处理器之后,大多数上网本都选择使用这款处理器。

不过,由于功耗居高不下,大多数上网本的电池都仅能撑上二三个小时,即使使用大容量电池的上网本,也顶多能撑上五六个小时。这让上网本从来都没有像它的鼓吹者们宣称的那样是一种革命性的产品——在大多数消费者看来,上网本只不过是低端的笔记本电脑而已。

“手机一贯都基于ARM处理器架构来设计,这并不是那么容易被改变的。”咨询公司J. Gold协会的首席分析师杰克·戈德说,“手机制造商不愿意这样做,基于ARM的芯片有充分的理由能够胜过现在这一代的Atom处理器。”

“英特尔因为其无法在能耗方面迎头赶上ARM的芯片,所以在移动处理器领域的发展受到了阻碍。”分析师如此说。另外,Atom处理器在手机上的应用未经过检验,而许多手机专用的操作系统并不能与英特尔的x86架构兼容,这使得英特尔进入手机处理器市场难上加难。

这并非因为英特尔尝试得太少。在过去的几年里,英特尔曾试图通过它的XScale技术敲开移动电话市场的大门,而在2006年XScale被出售给Marvell。

随着英特尔的传统阵地——PC市场增长日渐萎缩,英特尔急需一块新的业务来保证自己的未来。毫无疑问,英特尔想做手机的生意。有预测表示,未来PC将仅占到全部上网设备的10%,而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新一代产品,将成为人们最主要的上网终端。

为挽回在移动设备市场的颓势,英特尔挖来了前苹果、Palm副总裁Mike Bell领导公司的智能手机业务。

2010年8月31日,德国芯片巨头英飞凌与英特尔签署正式协议,英飞凌的无线解决方案部(WLS)以现金14亿美元的收购金额出售给英特尔。

英特尔已经双脚跳进智能手机市场,而且他们的目标不仅仅是打造iPhone的直接竞争产品——英特尔想要驱动一整套基于x86架构的iPhone竞争产品生态圈。

但是英特尔要做的事情显然还有太多,谈到这些,就不能不提接下来我们将要介绍的ARM和英特尔的“蚂蚁大象之战”。

蚂蚁大象之战——“小公司”ARM如何挑战英特尔霸权

这是一场蚂蚁与大象的战争,英特尔强大得像一头大象,其地位似乎无人能撼动,但是快速崛起的ARM却以灵活的商业模式搅得英特尔十分难受。对于英特尔来说,大象一般庞大的身躯或许会成为其转身的最大障碍。

英特尔CEO保罗·欧德宁(Paul Otellini)曾不屑一顾地表示:“ARM根本算不上是竞争对手。”他从投资的角度分析说,英特尔的毛利率远高于芯片代工厂商,这是英特尔根本性的优势,“你很难通过架构授权赚取和我们一样多的钱”。

从财务角度看,ARM确实和英特尔不在一个级别。英特尔2009年的营收达到351亿美元,ARM只有不到5亿美元。

但英特尔十分清楚,其赖以生存的PC市场正在开始萎缩,未来的世界属于智能手机,还有平板电脑这些移动设备。按照最乐观的一种估计,未来将只有10%的上网来自于PC,人们将更多地依靠手机和平板电脑上网。

在移动设备市场,ARM这家“小公司”的影响力远远大于英特尔。

“最近几年,英特尔主导的PC和智能手机日渐表现出了融合的趋势。这样融合的趋势表现为大家所谓的英特尔和ARM之间的战争。”都德·布朗向笔者强调道。过去英特尔和ARM井水不犯河水的时代已经过去,在PC和手机产品的中间地带,ARM和英特尔的大战不可避免。

都德·布朗和他的公司看上去有更多的理由自豪,在双方最新的一块中间地带——平板电脑领域的竞争上,ARM凭借着苹果iPad的崛起迅速占得先机,而基于英特尔芯片的平板产品在高功耗等问题的困扰下至今未见太多起色。

“英特尔一直希望制造功耗更低的芯片,而ARM也希望芯片的性能更强大,这并不是很新的事情。”都德·布朗表示,所以笔记本电脑越做越小,而基于ARM的智能手机尺寸得到提升。过去几年出现的上网本是两种趋势交会的另一个产物。

上网本最终没有达到PC厂商早先鼓吹的那样革命性的高度。在都德·布朗看来,由于电池使用时间问题等没有提升,上网本归根结底仍然是一台尺寸小一号的PC。

ARM的另一个创始人赫尔曼·豪瑟(Hermann Hauser)在2010年接受媒体采访时曾高调表示,英特尔的移动微处理器业务将“注定失败”,这是因为英特尔的业务模式(出售芯片成品)无异于与所有半导体厂商为敌。

在某种程度上这曾引起英特尔的不满,英特尔一位高管此前曾嘲讽道,ARM最近“话太多”了。

“我们不会去和英特尔的高端产品竞争。”都德·布朗强调道,将来ARM依旧会在目前英特尔产品线的“低端”施展拳脚,即那些功能并不算强大,但功耗低、价格便宜的芯片产品。

谈到双方在物联网领域芯片的竞争,都德·布朗看上去不屑一顾:“我可以说在物联网当中相当大的一个市场中,英特尔无法提供一个具有竞争力的产品。”

在他看来,基于ARM的微处理器价格许多都低至1美元以下,而这是物联网中大量需要的,“在应用处理器市场,英特尔和ARM做到同样的成本,是有难度的”。都德·布朗表示,目前英特尔的芯片是芯片界的高端产品,不过,它们实在太贵了。

都德·布朗表示,英特尔所倡导的嵌入式理念不过是隐藏的PC,比如在机场的显示屏、登机牌换票机背后,都隐藏着一台电脑。都德·布朗认为这些设备并不需要这么强大的处理器,只需要功能更简单的英特尔Atom芯片或者ARM的芯片就可以了。都德·布朗表示将芯片嵌入到洗衣机、汽车等使用电子的产品中,将会是一个巨大的市场——这将比PC芯片的市场要大得多。

ARM所倡导的这种将IP核授权给半导体公司的模式被称作Chipless模式,这种模式的发展壮大几乎具有必然性。

首先,近年个人消费半导体终端产品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使得半导体的产品创新和技术创新更需贴近个人消费需求,而这是专注于IP核设计企业的优势所在,即能更准确地把握市场消费功能需求。

其次是随着半导体制品逐渐向纳米级靠近,芯片功能的增强和规模的扩大需要越来越多地依赖IP核复用实现。当前,半导体公司纷纷将高端制造外包给代工厂商,自身更加关注于设计,芯片的升级越来越多地依赖于多核、IP核复用、软件升级等来实现。同时半导体行业随着行业的日渐成熟,已越来越成为一个微利行业,而Chipless商业模式是最好的成本分摊、利润共享的降低行业总成本的方法。

最后,Chipless商业模式体现了半导体行业创新密集的显著特点,IP核本身就是各种创新技术和创新功能的集合。

ARM已将自己的发展和多家合作伙伴的发展密切联系在了一起,他们共同组成了一个ARM生态圈。用ARM的话来说,英特尔的商业模式是在和所有半导体厂商为敌,因此ARM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以ARM为代表的Chipless IP核授权业务,在新的世纪,特别是在半导体制品发展到一定极限的情况下,正在焕发出勃勃生机。IP核已成为产业低成本创新的利器。

ARM所倡导的Chipless商业模式极大地降低了研发成本和研发风险,以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模式形成了一个个小的以处理器内核为核心的生态圈,使得低成本创新成为可能。从这个意义上看,以ARM为代表的Chipless商业模式是半导体产业链进一步分工细化的结果,是新型的半导体业态。

因此,英特尔所要面对的,不仅仅是ARM,也不仅仅是ARM生态圈,更是半导体产业的发展趋势和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