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一只iPhone的全球之旅
3080200000027

第27章 iPhone充满韩国血统(3)

但苹果和三星之间的纠纷一直持续不断。2011年4月,苹果正式向美国一家法院起诉三星电子,表示三星电子旗下的Galaxy系列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侵犯了苹果的知识产权。

苹果在文件中陈列了三星产品的照片,并表示这些产品的轻薄、黑色、光华、流线及圆角设计,以及屏幕上的彩色小图示,在iPhone推出之前都不存在,因此认为三星抄袭了苹果的创意。

苹果表示,三星的最新产品从外观到用户界面,乃至于外包装,都与iPhone和iPad非常相似,这绝非巧合。苹果进一步指出,这种公然的抄袭大错特错,因此该公司必须在竞争对手剽窃其创意时保护苹果的知识产权。

苹果COO库克对外表示,三星是苹果非常重要的部件供应商,双方会继续保持合作关系,但三星在移动设备方面的行为确实存在越线。在试图解决这一问题未果后,苹果决定付诸法律手段。

三星在2010年共计向苹果提供了6.18兆韩元(约74.8亿美元)的原材料,苹果也是三星第二大客户(第一大客户是索尼,2010年三星向其提供了6.8兆韩元的产品)。

三星和苹果一直保持着非同一般的合作关系,在iPhone 4中随处可见三星公司的产品。例如iPhone 4的A4芯片由韩国三星代工,大容量电池和片式多层陶瓷电容器由三星提供,此外iPhone 4使用的闪存芯片也来自三星电子,甚至有韩国媒体笑称iPhone实际上是“韩国手机”,以体现出苹果对三星的依赖之大。

在iPad平板电脑上,三星也是最重要的零部件供货商。三星将向iPad2提供TFT-LCD显示屏、图形处理器(GPU)、随机存储器(RAM)、NAND-flash内存等零部件。

三星旗下的核心产品主要包括存储器、面板、手机、LCD和电视机,但是仔细拆分三星的主要利润来源可以发现,三星利润的绝大部分都来自存储器芯片和显示屏面板——而苹果又是这些产品的最大买家之一。

以三星、LG为代表的韩国大型电子集团的崛起,对日本、中国台湾等地的企业构成了严重威胁。由于产品结构高度重合竞争,这其中又以中国台湾产业受的威胁最大。

2010年12月,欧盟以部分厂商“操作面板价格”为由,对中国台湾的奇美电、友达、瀚宇彩晶、华映以及韩国LG几家面板巨头开出6.5亿欧元的巨额罚单。

其中,奇美电受罚最重,高达3亿欧元,其次为韩国LG的2.15亿欧元,友达为1.1680亿欧元,华映、瀚宇彩晶分别为900万欧元、810万欧元。

事后证实,是三星跳出来做了“污点证人”——通俗来讲就是三星向欧盟打了小报告,“出卖”了其他同行,并因此免于受罚。

污点证人是较为特殊的一种证人,他是犯罪活动的参与者,有犯罪污点,他可以为国家公诉机关作证,以换取免受刑事追诉或减轻、从轻指控的待遇。

当初三星也在被调查之列。不过当调查深入时,三星立刻主动交代了几大面板厂一起操纵市场价格的行为,并检举揭发了上述同行,最后被免予处罚。

此举让三星的竞争对手们咬牙切齿,奇美电的掌门人郭台铭更是跳出来公开批判三星,表示一定会通过竞争把钱从韩国人手上赚回来。

这并不是三星第一次得罪同行。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全球对面板的需求量骤降。三星断然不顾与中国台湾面板企业多年合作关系,拒绝采购后者的中小尺寸面板,转而将订单转给自己旗下工厂,导致中国台湾面板企业当年发生巨亏。

这一点深深刺痛了中国台湾企业,并让人看到韩国企业垂直整合的厉害——三星和LG这样的企业,既是面板生产大户,又有自己的自主品牌终端产品,同时也是面板采购大户。它们在全球订单下降时可以将采购订单优先保证自家工厂,对台湾竞争对手造成严重打击。

2011年年初,有网友爆料中国台湾地区的领导人马英九使用的电脑是三星生产的。此举在中国台湾引起轩然大波。一些台湾人指责,在中国台湾和韩国的产业大战进行到水火不容的地步时,马英九居然使用韩国产品。从这个细节上可以看出,中国台湾和韩国之间的竞争之激烈。

目前韩国已经与美国、欧盟、东盟、印度等重要国家和地区签订了FTA(自由贸易协定),占到其对外贸易总额的35%,并正在积极与中国、日本、俄罗斯等国商讨签订自由贸易协定。这表明韩国对外开放程度日渐加深,已经日益融入国际分工体系。这成为韩国企业在国际市场日益强大的重要推手。

不过,韩国并非完全没有隐忧。对于韩国企业来说,一个很大的威胁来自朝鲜半岛紧张的局势。近年,朝鲜核危机甚嚣尘上,几乎每年朝鲜和韩国都会擦出火花,对韩国的产业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自从20世纪50年代朝鲜战争以来,朝鲜半岛一直处于紧张的对峙状态。北方的朝鲜和南部的韩国在北纬38度线附近囤积重兵,并经常出现擦抢走火的事件。

三星的供应链大部分集中在北纬38度线左右的首尔地区——这些工厂几乎都处在朝鲜远程火炮的威胁之下。

三星的大本营韩国京畿道器兴市,距离三八线仅有50公里的距离。这里是三星最重要的产业集群所在地,包括集团总部、记忆体工厂、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机的研发基地,都分布在这一地区。

而LG公司也面临着类似的情况,其位于京畿道地区的众多先进工厂距离朝鲜仅有十几公里。我们很难想象这些投资巨大的工业园是建在一片军事基地周边。

而这正是苹果所担心的。为了分散韩国厂商单一供货所带来的风险,不时传出苹果将一些零件同时交由中国台湾、日本厂商供货的消息。

以苹果的供应链为例,自三星开始代工苹果的A4、A5芯片后,不时有消息传出说苹果可能会把订单分给中国台湾的台积电来生产。

与三星签订采购大单:苹果阻击式采购战略揭秘

在苹果和三星的合作当中,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是,苹果多次和三星这样的主要零部件厂商签订巨额零部件供应订单,将未来几年的产能都包下来,在保证自己充足供应的同时,也大大打击了竞争对手。

2011年年初,来自《韩国经济日报》(Korea Economic Daily)的消息称,苹果和三星签订了约78亿美元的零部件购买大单,内容包括屏幕、处理器、NAND闪存等,主要都是用在iPad、iPhone等产品上。一旦该笔订单确定下来,苹果将成为三星的最大单一客户。

“其他手机业者需要小心了,因为如果苹果预订了三星零部件的年度产能,可能会导致行业缺货。”咨询机构IDC的中国台湾地区资深产业分析师严兰欣这样警告道。

这条消息马上在市场上引发了连锁反应,并可能导致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许多关键零部件供货紧张,苹果也很可能借此打击竞争对手。

“我觉得这个消息一点都不意外。”严兰欣认为,与零部件供货厂商签订供货大单,包下某个零部件的大部分产能,是苹果一向的策略,“苹果的产品规划一向是按部就班地走,会根据计划提前把零部件的产能包下来,给模仿者制造跟进的门槛。”

她同时分析,苹果如果真的在签订这种大单,那么很可能是在为下一个大规模出货的产品作准备,例如新一代iPhone或者iPad。

苹果这种策略最大的特点是,在保证自己供货充足的同时,有效打击竞争对手,让苹果产品的模仿厂商无法在短期内买到和苹果类似的高端零部件,从而保持苹果产品的市场领先。

每当苹果的产品热卖,并有竞争对手希望据此效仿时,却发现苹果早已把一些关键零部件的产能提前买下来,导致整个市场缺货。

最典型的一个案例是2005年,苹果在COO库克主导下以12.5亿美元的价格向三星和海力士等公司订下快速闪存记忆芯片的长期供货合约,以确保苹果在这一关键零部件上的供货。当苹果的竞争对手们纷纷推出类似产品,其产能早已被苹果买光,这一供货合同在很大程度上奠定了iPhone和iPad成功的基础,导致竞争对手难以在短期内推出类似产品。

同样的故事也发生在触摸屏行业。中国台湾《电子时报》的报道称,苹果为达成2011年度出货4000万台iPad的内部目标,已经订下了全球触控面板产能的60%,导致其所有竞争对手都要面临触摸屏供应紧张的局面。

由于苹果几乎控制了主要触控面板厂商胜华、宸鸿等的全部产能,导致其他竞争对手很难从那里买到同等质量的触摸屏。

对此,严兰欣表示,苹果大胆吃下主要零部件的产能,是建立在对其产品出货量自信的基础上。由于苹果产品销售火爆,因此苹果的这种策略获得了较大成功。不过,一旦苹果产品销售不佳,这一策略将面临较大风险,苹果会面临较大的财务压力。

平板电脑制造商无锡矽鼎科技CEO陈海雷指出,苹果确实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触摸屏的缺货,“许多和苹果iPhone和iPad尺寸接近的触摸屏,现在都供货紧张。和苹果产品尺寸差别较大的触摸屏,供货相对好一些”。

有业内人士称,近期触摸屏市场交货周期普遍较长,而且通常要拿现金提货。苹果甚至要求自己的触摸屏供应商将次品都销毁,因为一些二、三线厂商还希望将这些次品用在自己的产品上。

对此,陈海雷表示,当一种零部件供不应求,永远都会有其他厂商跟进生产,以平抑市场供需,但这需要一定的时间。以触摸屏为例,目前世界上可以做电容式触摸屏的厂家并不在少数,但是能够达到胜华那样的质量及良品率的企业并不多。

陈海雷预计半年之后其他触摸屏厂商的质量和产能很可能就上来了,那时缺货现象就会得到缓解。

不过这段时间差也给了苹果继续领先的机会。按照苹果产品每年更新一代的速度推算,当半年后竞争对手的类似产品推出时,苹果下一代的iPhone和iPad也将上市了。

苹果采用这种大单采购战略,有效地打击了竞争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