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商务口才训练
3115400000030

第30章 长时间的演讲 (1)

理智的人绝不会还没有做规划,就开始建房子。因而理智的人也不会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就随意发表演讲。

演讲好比一次有目的有计划的旅程,必须事先计划好行程图。假如有人随意从某点出发,通常也会在茫然的一点上嘎然而止。

我想把拿破仑的一句名言,用红漆写成一尺高的大字,高悬于世界上所有演讲班的大门之上:“战争艺术是一门科学,未经计划思考,休想成功。”

这句话同样适用于演讲。但演讲的人自己是不是明白其中的含义呢?或者已经明白,但还没有付诸实践呢?这些就很难确定了。实际上,许多演讲者花在计划与安排上的时间不会比煮一顿爱尔兰菜的时间更多。

初学演讲的人更少花心思做事前的计划工作。事前计划需要花费时间、认真思考,更需要付诸行动的坚强意志力。脑力消耗是一个痛苦的过程。发明大王爱迪生就曾抄下雷诺德爵士的一段名言,并把它钉在工厂的一面墙上:

“成功之道,唯有用心思考,别无捷径。”

一些缺乏经验的演讲人,一味迷信自己所谓的灵感,最后发现自己“误入歧途,一路充满陷阱与诱惑”。

已故的诺斯克里夫爵士,年轻的时候从一份收入微薄的工作做起,历经创业的艰辛,经过不断地努力而成为英国最富有、最具影响力的报界巨头。法国哲学家巴斯阁的一句话,给了他深刻的启示,这句话就是:“预先计划,就能领先。”

当你为演讲作准备的时候,请把这句话写在纸上,钉在你经常能看到的地方,当作自己的座右铭来铭记。要先确定自己演讲的方式,事先预想一下演讲当天可能出现的每一个细节。当听众的脑海还是一片空白,将会记住你说出的每一个词时,你想要给听众留下什么样的印象。因为演讲既成事实,过后就没有任何方法可以补救了。

怎样安排才是最安全、最有效的方式呢?没有相关研究之前,谁也说不出肯定的答案。它永远是个新问题,是每个演讲人时刻都应该思考的问题。我们不能提出绝对有效的规则,不过仍然可以指出的是,要进行较长时间的演讲。有三点值得注意:引起听众的注意、本文和结论。这三个阶段都有各自屡试不败的方法。

1.以精彩的开场引起听众的注意

我曾请教过前西北大学校长林·哈罗德·胡教授:在其漫长的演讲生涯中,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他沉思片刻,然后回答道:“想出一段能够引起听众兴趣的开场白,这样能够立即抓住听众的注意力。”他总是会对一场演讲的开场白和结束语做一番周密的计划。众多名家大都如此。约翰·布莱特、格雷斯顿、韦伯斯特、林肯……几乎每一位具备一定常识和经验的演讲者都会这样做。

针对德国潜艇战发出最后通牒这一重大事件,威尔逊总统向美国国会作了演讲,开场短短20几个字,就立即把议员们的注意力集中到这一问题上。他说:“我们的外交关系出现了新的情况,我有义务对各位坦言相告。”

史兹韦伯在向纽约费城协会发表演讲的时候,也直截了当地谈到他这次演讲所探讨的核心问题:“当今美国人脑子里最关心的问题是:目前的经济衰退到底意味着什么?前景将会如何?就我个人而言,我是持乐观态度的人……”

美国全国收银机公司的销售部经理,也采取相同的方式号召其手下,他的引言只由三个句子组成,每一句都充满活力与动力,让人一听就会明白:“每一位争取到订单的员工,都是让厂里的烟囱不断冒烟的大功臣。在今年夏天已经过去的两个月里,我们认为,烟囱里冒出的黑烟还远不够多,因而还无法占领大面积的天空。现在,炎热的天气即将过去,业务也开始复苏,我们将向各位提出一项简明而迫切的要求:我们需要更多的黑烟!”

如何让听众从一开始就把注意力都集中到聆听演讲之中,这是一切说服性演讲的成功要素之一。下面提出的一些方法,只要善加运用,就足以让更多的人被你的开场白所吸引了。

1)用事例展开演讲

要想让普通的听众忍受你长时间的抽象说明,这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而简单的事例则很容易让他们听下去。既然如此,为什么不在开始的时候就举出例子呢?遗憾的是,我们已经尝试过,但很难说服演讲者这样去做。因为他们总是认为在开头有必要做一些一般性的声明。事实上并非如此,你可以在演讲的开头就举出一个例子,引起听众的兴趣,此后就可以很自然的推出你的观点。

罗威尔·托玛士,这位举世闻名的新闻分析家、演讲家和电影制片人,在讲述“阿拉伯的劳伦斯”时,以这样的方式开头:

“一天,我正走在耶路撒冷的基督街上,忽然遇到一位男子。他身着华丽的东方君王所穿式样的长袍,腰间挂着一把只有先知穆罕默德的传人才有权力佩挂的黄金制成的弯刀……”

他的演讲旅程便这样开始了——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作引子,这正是引起听众兴趣的因素。这种开场方式十分有效,是演讲成功的有力保证。 除了利用这种故事之外,我不知道还有什么别的方式可以更有效地展开演讲并更具驱动力。

我自己也有类似这样的开场白:

“大学毕业后的一天夜里,我正走在南达柯塔州的忽隆街上。忽然发现不远处有人站在一个箱子上,对着围观的人说着什么。好奇心驱使我加入到了人群之中。‘大家是否曾注意到,’箱子上的人说,‘你们见过任何一个秃顶的印第安人吗?或者秃顶的女人?没有,从来没有是不是?那么,现在我来告诉大家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如你所见,没有停滞,也没有刻意煽情的只言片语。所以,你只需顺其自然地沿着事件的推进,轻而易举地引起人们的注意。

演讲者以自己的经历和故事作为开头,这是成功演讲的良好开端。这不需要花心思去编造,也不必担心理念的逸失。他讲述的是亲身的经历,是过去生活的重现,是漫漫人生的一个片断。而演讲者表现出自信而从容的神态更容易与听众建立起友好的关系。

2)制造悬念

下面是威尔·希利先生在费城的宾州运动俱乐部演讲时所采用的开场方式:“82年前,大约也是在这样的季节,在伦敦出了一本小书,书中所讲述的故事,注定会成为经典。许多人把它称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小书’。在它刚出版的时候,朋友们在大街上碰面,彼此间的问候语是这样的:‘你读过它了吗?’回答是:‘是的,愿上帝保佑,我确实读过了。’

这本书出版当天就卖出了1000本。两个星期之内,它的销售量就达到了15000本。从那以后,它再版过无数次,被翻译成多个国家的语言。就在几年前,摩根出了天价才购得了原稿。现在,它正和许多无价之宝一同放置在摩根庄严而瑰丽的艺术殿堂内。到底是哪本举世闻名的小书呢?”

你是否感兴趣呢?是否急于知道下面更详细的内容?你是不是觉得这段开场白已经完全吸引了你,并随着话题的深入而进一步提高了兴趣?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他激起了人们的好奇心,用悬念控制了所有人。

好奇之心,人皆有之。

你会猜想作者到底是谁?他所提到的究竟是什么书?为了满足你的好奇心,就告诉你谜底吧:它就是查尔斯·狄更斯所写的《圣诞欢歌》。

我曾在树林中被鸟儿们包围将近一个小时。他们纯粹是出于好奇而观察我。我还认识一位猎人,住在阿尔卑斯山上,他经常用一种奇怪的方式来引起羚羊的注意:将一条床单裹在身上,然后在地上爬行。以这样的方法把它们吸引到身边来。小狗也会好奇,小猫也是如此,包括灵长在内的所有动物都会因好奇而被吸引。

所以,你开口说的第一句话就要激起听众的好奇心,然后他们才会对以下的演讲内容产生兴趣,并关注你所说的每一个字眼。

我在向学员们讲述劳伦斯上校在阿拉伯的冒险经历的时候,常常会以下面的方式开场:

“洛伊德·乔治说过,他认为劳伦斯上校是现代社会中最浪漫、最多姿多彩的一位人物。”

我认为这样的开场白有两个特点:首先,它引用了一位著名人物的评论,而且这位名人经常受到大众的关注;其次,它十分巧妙地引起了听众的好奇:“为什么说劳伦斯是最浪漫的?” “为什么说他是最具色彩的人物?” “以前还从未听说过这样的人物……他是干什么的呢?”等等一系列的问题会很自然地在听众的脑海中涌现。

一位学员在发表演讲时,一开始就问:“诸位是否知道,在当今这个世界,尚有17个国家还在实行奴隶制。”这样的开场不仅引起了听众的好奇,甚至让听众感到大吃一惊。“奴隶制?现代社会?在17个国家?简直令人难以置信。那么,这都是哪几个国家?在什么地方呢?”

我们可以用现实中的事例来引起听众的注意,满足他们的好奇心理。例如,一位学员在他的开场白中就运用了一个让人匪夷所思的事件:“最近,有一位议员先生在议会上发言,要求通过一项条款,禁止把任何一所学校一英里以内的蝌蚪变成青蛙。”

你听了一定会觉得好笑,并且猜想这位演讲者是不是在讲笑话呢!真的有这么回事吗?回答是肯定的,于是这位演讲者有必要继续讲下去。

在《星期六晚邮》杂志上,有一篇名为《论歹徒》的文章。文章开篇就写道:“歹徒的行动是否是有组织的呢?从某一方面来说,他们的确有组织。怎么说呢?……”

你看,这位作者只用了短短几句话,就点出了文章的主题,透露出读者最感兴趣的一部分内容,让读者产生继续阅读的想法,想急于知道歹徒究竟是如何被组织起来的。

这种写作手法令人称赞。每一位有志于演讲工作的人,都应该读一读这篇文章,学习如何迅速抓住听众兴趣的技巧,从而灵活运用到演讲的开场白中去。它所引起的效用一定胜过你去研究厚厚的一本演讲稿全集。

制造悬念能引起听众的注意。下面还有一则例子,是我在写《人性的优点——如何停止忧郁开始生活》这本书时,所采用的设置悬念的办法。我在开始写道:“1871年春天,威廉·奥斯勒——一位注定将要闻名全球的医生,捡到了一本书,读到了21个字,这对他的未来人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那么,这21个字到底是些什么字呢?这些字又对他的人生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这些问题都是读者希望得到回答的。

3)陈述一件惊人的事实

克里夫·亚当斯是宾州州立大学婚姻顾问处处长。他发表在《读者文摘》上一篇名为《如何挑战配偶》的文章,就用惊人的事实展开叙述——这些事件足以令你屏住呼吸,立刻引起人们的注意:

“今天,我们的年轻人能从婚姻当中获得快乐的机会真是越来越少了。 离婚率高得令人触目惊心:1940年,五六件婚姻当中有一件会失败:到了1946年,我们预计将是两件。如果这种比率继续发展下去的话,到50年代就将是2︰1了。”

一家重要期刊的创始人麦克鲁曾说过:“一篇好的杂志文章,从一开始就会带给读者一连串的惊奇。”

这些文章足以把我们从梦中惊醒,吸引我们的视线。下面是巴尔的摩的巴兰丁先生演讲《广播的奇妙》的例子,他一开始就说:“在座的各位是否知道,一只苍蝇在纽约的一扇玻璃窗上爬行的细微声响,可以通过无线电传播到中非,并且还能扩大成尼亚加拉大瀑布般惊人的声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