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砺炼完美人格
3117300000039

第39章 苦难磨炼一切 (1)

只有在苦难这所学校里经受锻炼后,人们才会获得实际有用的人生经验。箴言和教导虽然有道理,但也要放到实践中去检验。只有在生活中面对严酷的事实,人们才能学会书本或学校教育中没有教给的知识。

想要在事业上有所成就,必须经受住各种艰难困苦的考验。只有这样,才能行得正,走得稳。藏而不露的美德体现不出价值,同样,退隐山林的人让人质疑他们懦弱、放纵。真正勇敢的人,能坦然面对一切,履行职责,承担责任,全力奉献。

在日常生活中,只有积极参与各种活动,才能学到实际有用的知识,增长智慧,也才能知道自己的职责范围,懂得遵纪守法,学会容忍、勤勉。日常生活中的困难、痛苦和形形色色的诱惑,会使我们变得更加坚强,并在磨炼中学到行之有效的知识。如果想让自己融入到社会生活,必须真正认识自己,而这必须经过与他人的交流、接触、联系才能办到。否则,人们就会封闭自己,自以为是,目中无人,从而迷失本性,甚至成为孤家寡人。

斯威夫特曾经说过:“能够真正了解自己、正确评价自己的人一定不是坏人,连自己都不了解的人也很难是个人格高尚的人。”但是,在实际生活中,人们更容易去衡量他人而不是自己。

因此,要想取得成功必须得有自知之明,只有这样,才能形成明确的个人信念,拥有坚定的立场。弗雷德里克·伯瑟斯曾对一位年轻朋友说:“你现在只知道自己能做什么,当你明白你不能做什么的时候,你才能有所成就。”

虚心的人善于向别人请教,借鉴别人的经验和成果;自以为是的人不肯学习他人的优点,当然也很难有所作为,甚至连生活中的小事都无法解决。我们应该广开言路,勤学好问,集思广益,博采众长。

大部分生活常识能够在平常的生活经历中自然而然地获得,并不需要极强的能力、耐心与谨慎。黑兹利特认为,那些精明的生意人和老道、世故的人通常是比较明智的,他们看问题往往都是从自己亲眼所见出发,而不是平白无故地想当然。

一般情况下,女性的直觉要比男性敏锐得多。她们有强烈的同情心,感情丰富多变,直觉迅速敏锐。虽然有时欠缺理性的思考,但她们的温和圆滑却在很多时候能驾驭桀骜不驯之人。

人生就像一个学校,人们都是这所大学校中的学生。也许人们不习惯经历这位“老师”的教训和教导,尤其是当这些经验教训是痛苦、悲伤、诱惑和困难时。但是,谁也无法逃避,必须接受考验和磨炼,从考验和磨炼中,我们能够获得经验和教训,使自己不断地进步。

在经验这所大学校里,学生们到底能学到什么呢?他们的智慧、勇敢和自我控制能力有没有得到提高呢?毫无疑问,人们历经苦难磨炼之后,一定会有所收获。经验丰富的人更懂得珍惜时间和生命。马沙林枢机主教说过一句名言:“时间和我共存亡。”人们说,时间给我们带来美,让受伤的心得到安慰。时间是最好的老师,是经验的养料,是智慧的沃土。对于青年人来说,它可能是朋友,也可能是仇敌,对老年人来说,时间是他们的安慰。能否拥有充实、有意义、有价值的人生,关键在于如何利用和把握时间。

乔治·赫伯特说:“时间,碾碎了青年人的梦想。”在年轻人的眼中,生活是如此的光辉灿烂!世界充满着新奇和快乐!但是,时间会让我们知道,生活中有快乐也有悲伤。当然,人生不会总是充满不幸和失败,拥有坚定信念和纯洁心灵的人,能够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得到真正的幸福和快乐。这些人会坦然地面对痛苦和重担,傲然挺立,绝不会被击垮!

人生需要青春的活力和激情,但岁月却会不断地冷却、磨炼人们的青春激情,让它成长为一种平和、克制的心境。在正确的引导下,它就是健全人格的重要标志。激情洋溢的人,通常充满活力,公正无私;而自私自利、自以为是的人,通常都是偏狭的人,他们的生活中充满铜臭味,没有生机勃勃的春天。青年时代如同生命的春天,若失去了炎热的青春激情,就很难去尝试一些事情,更不可能成功。青春的激情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坚定人们的信心和决心,引导人们走出困惑乏味,并帮助人们养成承担义务、恪守职责的美德。

亨利·劳伦斯先生说:“人们如果能正视现实,就会宽容地对待苦难和挫折……并从浪漫的气质和青春的激情中获得前进的动力。”亨利先生还说,要勤勉地培养和积极地引导青年们火热的激情,最好是将浪漫气质和现实气质充分地融合在一起,因为前者会让人们充满希望,看到黎明的曙光,引导他们走向辉煌的前程,后者则让他们获得切实可行的途径。

约瑟夫·兰开斯特个性鲜明,14岁时,他在阅读了《奴隶贸易中的克拉克森》一书后,下定决心到西印度群岛去教那些贫困的黑人阅读《圣经》。于是,他真的揣着《圣经》和《天路历程》离家出走了,兜里仅有几先令。成功地来到了西印度群岛后,他不知道该如何开展他的工作。他的父母心急如焚,得知了他的行踪就马上把他带回了家。但是,他火热的激情并没有受到影响。相反,从那时起,他就全身心地投入慈善事业,为那些赤贫的人们提供教育。20岁时,约瑟夫·兰开斯特开办了第一所学校,专门招收贫困家庭的孩子。很快,这些孩子就挤满了他的学校,他不得不又连续租了许多房子,最后,在兰开斯特出现了一座特殊的建筑,建筑外面写着标语:“只要你让孩子到这里来,就可以在这儿接受免费教育;如果你想要付费,当然也可以。”约瑟夫·兰开斯特可以称得上是我们国民教育体制的先驱。

在成就大业时,热情会赋予我们力量。失去热情,我们就可能在挫折和困难面前屈服。如果把非凡的勇气、坚忍不拔的毅力和火热的激情相结合,互相鼓舞,互相促进,他就会无所畏惧,无坚不摧,从容面对任何危险和困难,坚强地战斗到底。哥伦布就是一个例子。他非常勇敢而且满怀激情。他坚信世界上仍有未被发现的新大陆,于是,他勇敢地付诸行动,扬帆到陌生海域去探险。一度,周围的人陷入绝望,威胁说要把他扔进大海,但他仍然信心百倍,坚持已见,最终梦想变成现实,他真的发现了新大陆。

真正的勇士是不可战胜的!为了胜利,他会任劳任怨,百折不挠,不惜一切代价。人们往往只看到了别人的成功,只羡慕成功者的喜悦,却不会去想这成功背后的辛劳、痛苦与危险。当勒菲弗元帅的朋友称赞他的财产和好运时,元帅说:“你羡慕我吗?你可以用更简单的办法得到这些财富。你站到院子外,我持枪到30步外,向你打20枪,如果你没有被我打死,那我所有的财产都归你,怎么样?你愿意吗?很好,请你记住,我是在枪林弹雨中,冒着生命的危险走过来,才拥有了你现在所看到的成功。我至少在更近的距离内被敌人射杀过1000次以上。”

伟人们无一例外都经历过苦难的磨炼,历经千辛万苦才获得了成功。苦难锤炼和磨砺了人们的人格,赋予人们行动的勇气和动力。日食衬托彗星,同样,时势也能造就英雄。在某种情形下,剧烈突然的苦难可以成就天才。而耽于享乐的人们,很可能会丢失高尚的品行,逐渐走向堕落。

苦难会激励人们的斗志,使人艰苦奋斗、奋发向上,散漫、慵懒的人是很难获得成功的。因为,胜利的背后少不了艰难困苦,有了困难,就能激发斗志,学会自我控制。没有痛苦不幸,就不会有忍耐和顺从。所以,艰难、困苦和不幸往往孕育了力量、纪律和美德。

在与贫困斗争的过程中,人们会不断成长,变得坚强。卡莱尔说:“那些躲在家里养尊处优、没有壮志、沉睡不醒的人,只知道逃避现实的争斗,沉湎于自己编织的美梦中,他们永远不可能同勇敢地与贫困和艰辛作斗争的人相提并论,只有勇敢地与贫困抗争的人才是真正的勇士。”

学者们常把物质上的贫困与精神食粮的匮乏进行比较,其实,物质上的富裕会更容易让人心情沉重。里克特说:“我热烈地欢迎贫困!请你们不要姗姗来迟。”贺拉斯说,贫困激发了他做诗的欲望,让他学会了创作,让他结识了瓦纳斯、维吉尔和马西隆。麦克雷说:“挫折会激发人的力量。虽然我跟维吉尔一样,贫困潦倒地生活了好多年,但我并不觉得自己贫穷。”

对于西班牙人来说,他们应该为塞万提斯遭遇的贫困而感到庆幸。如果不是这样的话,塞万提斯也许创作不出那么多伟大的作品。当托莱多地区的大主教去拜访驻马德里的法国大使时,法国使馆的绅士们都说,他们十分钦佩《堂吉诃德》的作者,并希望结识他。他们得到的答复是,塞万提斯正在西班牙服役,十分辛苦,而且年龄已大,又非常贫穷,可能无法回来和大家见面。“啊?”法国绅士吃惊地说:“塞万提斯先生居然处境这么悲惨呀?难道《堂吉诃德》没有带给他财富吗,他为什么不以此为生呢?”大主教回答说:“上帝不答应!是贫困,激发了他写作的灵感;而且他的贫困能给全世界带来富裕!”

逆境与贫困造就了人们的坚强毅力和美好人格,唤醒了人们沉睡的激情和活力。伯克这样评价自己:“困难、挫折不能让我屈服,顺境、富裕也不可能使我变质。”在危急关头,人们才能够最大限度地展现发挥自己的人格和力量,在与困难的搏斗中,得到前进的动力。

一个人不可能长盛不衰,因为胜利是建立在多次失败的基础上的。失败,使聪明人能够更清醒、更科学地认识自己,从而变得更聪明、更理智。在失败中,我们可以吸取宝贵的经验和教训。外交家会告诉你说,挫折、失败、阻挠和围攻才让他学会了外交艺术。失败给人的启迪是任何格言、建议和榜样都无法比拟的。失败让人懂得了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这在外交活动中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