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不娇不惯把孩子送进清华北大
3142100000021

第21章 培养孩子的责任感,让孩子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1)

责任感是一个人生命的纤绳。有了责任感,孩子的生活就有了真正的含义和灵魂,就会自发、主动地去做事。孩子的责任心不是与生俱来的,是需要从小培养和呵护的,父母应该在生活中培养孩子负责任的态度、习惯和能力。只有这样,孩子在未来的生活、学习中,才能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1 让孩子参与家庭事务的决策

君君家的房子装修时,君君妈妈把儿子当成了小大人,经常与他商量:

“你喜欢自己房间的墙壁涂什么样的颜色呢?”

“你喜欢把书架摆放到哪里呢?”

“你认为什么款式的家具好呢?”

有时,君君自己也拿不定主意,妈妈就会鼓励儿子发表意见:

“如果是你,你该怎样做?”

“我想听听儿子的意见。”

通过装修房子,君君感到妈妈对他特别重视,因此他备受鼓舞,在任何场合都爱表现自己了。现在,他不仅当了班级干部,而且做什么事都“振振有词”,喜欢主动承担家里家外的一些事情。

提起让孩子参与家庭事务的决策,很多家长都会说:“孩子这么小,他懂什么?”家长的这种观点是不对的。孩子也是家庭成员之一,因而家庭的事也是孩子的事,他们也有权参与家庭的决策。家庭的重大财务决策包括:买汽车、买家具、买大型家用电器、买奢侈品等。虽然孩子小还不太懂事,但通过让孩子参与家庭事务的决策,不仅可以让孩子觉得自己是家庭的一员,自己很受父母的重视,像个大人,能感受到“主人翁”的责任感和幸福感,而且也才能让孩子的决策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

据在几所不同类型幼儿园的调查,发现能经常参与家庭决策的孩子性格开朗,能关心别人,有较强的集体感和责任心,且遇事爱动脑筋,有较强的自信心;而那些从不参与家庭决策的孩子,常常以自我为中心考虑问题,集体意识淡薄,遇事习惯于依赖、等待。可见是否让孩子参与家庭决策对孩子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一个13岁的孩子给他的爸爸妈妈写了这样一封信:我可否参加一些家庭小会议。以前,我是小孩子,不懂事,参与也是调皮捣蛋。现在,我已经长大了,我想我已有分辨是非的能力。我是家里的一分子,应该适当参与家庭会议,这样便可以多一个人出主意想办法,也能够提高我的遇事分析能力,增长社会经验。可每次家人有什么事情,就把我哄到一边,说什么“大人有事,小孩子别添乱”,我已经不是小孩子了,我都3岁了,每次你们把我支开的时候,可曾体会过我的心情吗?

父母在平时谈论问题或商量事情时,都要有意识地问问孩子,如:“你觉得这个建议好不好?”“你认为这样东西该买不该买?”“你知道我们为什么这样做吗?”这样可以逐渐使孩子关心家庭中的事情,产生参与意识。这时,父母应将孩子当作一个真正的商量对象,说话态度要和蔼,不要摆架子,要使孩子感到父母确实是想听听他的意见的。当孩子开动了脑筋,有了较好的回答时,父母要及时表扬,并采纳其建议。孩子看到自己的建议在家庭事务中实施,就会产生成功感,这又能促进孩子参与的积极性。

一般说,凡是参与的过程和结果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的,就可以让其参与,否则就不宜让孩子参与。例如,家里要添置什么日用品,买什么品牌、买什么型号,都可以征求孩子的意见。旅游前要选择哪条线路,要以什么样的方式去旅游……在让孩子参与商量做决策时,父母可以让孩子想想以前爸爸妈妈在准备类似活动时,都是怎么准备的,带些什么东西。通过回忆联想,孩子根据过去的经验提出意见,这样就顺利地介入了决策。

尽管孩子有时候可能还不一定能说出所以然,但当父母征求孩子的意见时,孩子就会就父母所提的问题进行思考、分析、比对,然后作出自己的决策,这正是对孩子决策能力的一种锻炼。这样既有利于孩子增长知识,又有利于培养孩子的决策能力,还能增强孩子的家庭责任感。

2 要求孩子做事有始有终

晨晨是个兴趣广泛的小男孩,他什么都想干,但经常是这个没干完,又去干下一个,结果没有一件事情做好。

他的妈妈发现晨晨做事有些盲目,缺乏目的性和针对性,总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累了就放弃,从不坚持到底。虽然每次睡觉前,妈妈都让晨晨将自己的玩具收拾好,再到卫生间洗脸、洗脚。晨晨有时能做到,有时实在困极了,就赖在床上什么都不做,实在是让人伤脑筋。

一个周末,小表弟来晨晨家玩,和晨晨比赛搭积木,看谁搭得又快又高。小表弟有条不紊地将积木一块一块地往上搭,倒了就从来,积木搭得越来越高。可晨晨哪有这个耐心,一会儿就觉得不耐烦了,于是随便找出一块积木往上搭,结果积木全塌了。晨晨羡慕地看着小表弟搭的“高楼”,面对自己的积木发呆。

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见到晨晨这样的孩子们,尤其是独生子女做件事不是虎头蛇尾,就是半途而废,不能善始善终。对此,做家长的不可视而不见或迁就放任。

一般来讲,做事不能善始善终的孩子,往往心理比较脆弱,意志力较差,情绪不稳,注意力也不太集中和长久。从整体上看,这样的孩子自立自理的习惯少,能力也差。由于孩子做事很少成功,就会自信心不足,甚至产生严重的自卑感,或马马虎虎,对人对事都抱一种不在乎的无所谓态度。

敏敏从小就活泼调皮,但她做任何事情都缺乏耐心。

敏敏5岁的时候,爸爸妈妈听说这段时间是孩子学钢琴的好时机,所以急忙把女儿送到钢琴班学钢琴。结果敏敏学琴只是三分钟热度,学了一段时间后,对那些她爱听的曲子非常感兴趣,对那些枯燥无味的指法练习是一点兴趣都没有。每次一让她练指法她不是要去卫生间,就是喊着不舒服,反正是花样百出,从不肯老老实实地弹上10分钟。

在幼儿园学儿歌也是一样,常常都是学会个开头,后边就不知道怎么唱了。妈妈见孩子这样很是焦急,于是决定改变策略。

妈妈知道,孩子这样并非是笨或不认真,而是孩子旺盛的精力很容易被其他好玩的东西所吸引,所以妈妈准备从一些小事上逐渐锻炼女儿的耐心。比如今天妈妈会让敏敏把桌子擦干净,敏敏可能会擦一半忍不住跑去堆积木了,那么妈妈就会看着她擦并教她用心地把桌子擦干净,然后适时地给她表扬和鼓励。或者让敏敏写字,以前敏敏都是写几个字就去玩别的,而现在妈妈会陪她一起写。她会让敏敏先写10分钟,然后逐渐增加到15分钟,以锻炼孩子的耐心。

一段时间后,敏敏写字的时间已经能持续半个小时了,做其他事情也逐渐会比较有耐心地完成。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可以利用身边的小事来锻炼孩子做事的坚持力。比如洗碗、擦桌子、收拾房间等,刚开始,孩子可能会边说边做,父母可以在一旁督促孩子,让孩子用心去做,直到把一件事做完为止。要让孩子明白,做任何事情都要坚持把它做完。

在经历了日常生活中小事的锻炼后,父母也可以有意识地设置点儿障碍,为孩子提供克服困难的锻炼机会。因为坚持力是坚强意志磨炼出来的,越是在困难的环境里,越能锻炼孩子的坚持力。做父母的要鼓励孩子做事不要半途而废。孩子经过努力出色地完成一项工作后,父母要给予及时的表扬,强化孩子做事能坚持的好习惯。

另外,孩子在做事的过程中,父母在关键时刻要给予指导和提示,这不是代替而是帮助孩子想办法,以防孩子碰到解决不了的问题而灰心丧气,当孩子想不出办法又不愿去想,有偷懒或依赖父母的迹象时,父母不可给予帮助,而应注意说服鼓励,必要时给予批评监督孩子独立地做完某件事。这样长期坚持下去,孩子的能力提高了,习惯养成了,做事也会善始善终了。

3 让孩子负责照顾小动物

佩佩很喜欢小动物,同班同学芳芳家的狗妈妈生了小狗,芳芳说可以送给佩佩一只。佩佩兴高采烈地跑回家告诉妈妈,谁知却被妈妈一口拒绝了。妈妈的理由是:“我每天要上班,还要管这个家,买菜做饭、搞卫生、洗衣服,就没有个闲的时候,哪里还有工夫伺候狗?”

佩佩说:“不用你管小狗,我自己管。”妈妈不屑地说:“得了吧,你管?你先把自己管好就行了!看看你自己的房间,什么时候不是我收拾?还有你的抽屉、书包、书柜、哪样收拾好过?还不都得我来干,你还嫌我不够累啊。”

佩佩反驳道:“我说过自己收拾,可你老嫌我干得不好呀。”妈妈说:“你收拾,你收拾完了我还得再干一遍,还耽误你的工夫,我还不是为了让你有更多的时间学习啊?”

佩佩知道再怎么跟妈妈说也没有用,反正妈妈不会同意养小狗的。可是心里还是很不服气:“什么叫我什么都不管,我想管你也得让啊。我干点儿什么你都嫌慢、嫌不好,还挑三拣四的,好像我什么都不行。”

很多家长觉得养小动物对孩子的健康有威胁,并且还会给自己增加许多负担,于是拒绝孩子要买小动物的要求。其实,让孩子饲养小动物,可以让孩子各方面受益。

对于孩子来说,小动物可能是他们的朋友甚至是亲人,尤其对那些不善于与人交往的孩子,小动物给他们提供的是一种温暖,是一个可以交流的对象,对于寂寞而不善交流的孩子来说,可以让其从学习与小动物相处过渡到与人相处。

研究资料表明,在各种文化环境内,孩子与动物相接触都可产生一系列积极效应。孩子把动物看成是安慰和友情的源泉,是挚友。动物提供许多人们希望从他人身上得到的情感。在孩子眼里,动物甚至胜过人,因为他们可以与动物分享秘密,在生病时获得安慰。孩子有动物为伴,就可摆脱成年人的世界。例如,如果他们在学校受到嘲笑或在家里遭到训斥,就会退缩一旁,与不会搬弄是非而志同道合的宠物相厮守。他们会向猫或狗倾诉所受的委屈,并获得安慰,从而摆脱悲伤,他们在自己独有的世界里得到安全感。孩子在照顾比他更弱的小生命的过程中,会逐渐懂得同情、怜爱、爱心、责任意味着什么。

小惠上初中那年,爸爸从朋友那里抱回一条小狗。小惠给它取名叫“洋洋”,洋洋只有两个月大,还不能控制自己,时不时随地大小便,这下可害苦了爱干净的妈妈。本来家中的清洁工作都是妈妈干的,添了一条狗,工作量一下子增加了好多。终于在一天早上,他们准备把洋洋送回去。

小惠在得知这个决定后,大声哭起来,一边哭一边说:“我保证在一个月内教会它大小便,我可以用我的奖学金养它。”

半年过去了,洋洋不仅学会了控制大小便,而且聪明通人性,长得也越来越英俊,生气勃勃,院子里的小朋友都叫它“小帅哥”,洋洋在家中的地位日益提高。从洋洋的身上,小惠更加深刻地体会到母爱与父爱,她为当初的坚持而感到欣慰。

现在很多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子,孩子失去了成为别人哥哥或姐姐的机会,而照顾一个小动物能让他重新获得一种别样的责任心锻炼。不管孩子喜欢的是小乌龟、金鱼、小蝌蚪、小荷兰鼠还是小鸟,你都能看见孩子高兴得手舞足蹈,每天都牵挂着他的小伙伴,为了不饿着小动物,他会早早起床,还会把自己的东西分给它,还会细心地提醒小动物不要捣乱,要乖乖听话,俨然就成了小大人。

这是因为,虽然孩子在大人眼里是弱小的,需要竭力呵护,但当有更弱小的生命出现在孩子的生活中时,孩子就变得强大了:让我来呵护你,让我来照顾你!饲养小动物,能让孩子迅速地完成了角色转换,激发孩子潜在的能力,担负起喂养教化的工作,这是责任心培养的最佳时机,也是宝宝自我教育的良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