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培养阳刚男孩
3143600000012

第12章 第四堂课 (2)

事实上,要让男孩学到更多知识和技能,并能应对激烈的社会竞争,父亲必须注重培养男孩自主学习的能力,让男孩自己在日常生活、学习中探索知识,寻求解决各种问题的最佳方法。著名的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遇到一个小男孩问他竹管里是否有空气,当时,陈先生并未直接回答男孩的问题,而是让男孩将一根钻了洞的竹管放在水盆里并观察。男孩通过自己的观察和独立思考得出了“有空气”的答案,这是他从自己动手中学到的知识,这让他很高兴。可见,在培养男孩自主学习、独立生活能力时,陈先生的教育方法值得所有父亲借鉴。

被“放养”的小博

10岁的男孩小博从小和爸妈生活在熙熙嚷嚷的城市里,他从没到过乡下,不知道农村生活是怎样的。

暑假到了,妈妈正考虑带儿子去哪儿旅游,让他增长见识,爸爸就提出把小博送去乡下叔叔家,让他在那里体验农村生活,多锻炼锻炼。小博自己也很好奇乡村是什么样,想去探个究竟,因此十分赞同爸爸的提议。于是,爸妈就将小博送去叔叔家了,因为要上班,他们俩很快就离开了。

起初,小博不太适应叔叔家的生活。叔叔要求他每天早上六点起床吃早饭,吃过后还要帮忙做农活,当然都是些很简单的活,如给菜园子里的蔬菜浇水、拔草等,而他们每天的饭菜都很简单,都是青菜面条之类的。但几天后,小博开始习惯这种生活,他每天都有很多事可干,他会和叔叔家的小狗玩儿,喂养小狗,还和村子里的小朋友去小河边捉鱼。小博还喜欢去叔叔家的菜园子,每天都按照叔叔说的去照看菜园里的蔬菜。

不知不觉中,暑假快要结束了,爸爸来乡下接小博,小博竟然不舍得离开。后来,爸爸答应每个假期都带他来叔叔家玩儿,他才依依不舍地离开了。

回到家后,爸爸问小博为什么喜欢在叔叔家生活,小博说:“叔叔家有小狗,有菜园子,还有很多小伙伴,我可以自己做很多事情,我还学到很多以前不知道的知识呢!”

“是吗,那小博学到了什么,给爸爸讲讲吧?”

小博思考了几秒说:“比如我知道了怎样区分桃树和苹果树,辣椒和番茄的秧苗有什么不同,还有青菜上有虫子时该打哪种农药。哦,对了,我还会炒菜了呢。”

“小博真聪明呀,学到这么多东西,那你有没有想看动画片、想上网啊?”爸爸问。

“不是很想,我在叔叔家能找到很多乐趣,都顾不上看动画片、上网。”

之后,爸爸让小博尽快完成暑期作业。小博在写作业时遇到一道难题,他想了一会儿还是不知道怎么做,于是跑来问爸爸。爸爸没有立即帮小博解答难题,而是问小博:“你在叔叔家怎样学到那些关于蔬菜水果的知识的,你怎么知道辣椒和番茄秧苗的区别的?”

小博回答说:“那是我和叔叔要在菜园子里中辣椒和番茄,我问叔叔辣椒和番茄的秧苗看起来差不多,到底怎样区分这两个,叔叔就让我拿着两种秧苗仔细观察,让我寻找两种秧苗的共同特点和不同特点,观察了好久我才发现区别的。”

“那就是了,你能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思考找出辣椒和番茄秧苗的区别,那肯定也能找出这道题的答案,这道题并不是太难,爸爸相信你能做出来的。”

“那我要是还做不出来怎么办?”小博问爸爸。

爸爸说:“没关系,半个小时后你还不会做就再问爸爸,但你得告诉爸爸你是怎么思考这个问题的,你用了哪些方法来解答。如果需要,你可以做个小实验,说不定能找到问题的答案呢。”

听了爸爸的话,小博又开始努力思考,他决定按照爸爸说的做个实验,结果真的找到了答案。小博很高兴,他欢呼道:“爸爸,我找到答案了,太好了!”

从那以后,小博开始喜欢自己思考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慢慢的,他对各种问题都有了自己独到的见解,还尝试着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爸爸妈妈都十分欣慰。

小博的经历告诉人们,男孩在独立自主的生活中可以学到很多书本以外的知识,这对男孩的成长很有好处。小博的爸爸把小博送到乡下叔叔家,实际上是对小博的“放养”,让他在一个新的环境中独立生活。因此,小博首先必须学会适应、习惯新的生活,这算是小博从自主中学到的第一项本领。之后小博在平时生活、玩乐中学到了种植蔬菜的知识,学会了炒菜,这些都是他在独立思考后的收获。接着,爸爸延续了让小博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教育方法,果真对培养小博独立自主能力有很大帮助。

很多家长都不放心孩子离开他们,认为孩子在他们的监管、教育下才能学习好、生活好。但事实并非如此,很多时候,家长给孩子自主的机会,让孩子独立生活,独立思考、解决问题,这不仅能让孩子学到很多书本以外的知识,还能激发孩子多方面的潜能和兴趣,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先生,从小就善于独立思考、自主学习,他不会整天围绕在父母身边,要父母帮他解决一切问题,而是自己亲自体验各种生活,研究数学问题时自己思考,演算各种习题,每天都坚持做十多个小时的数学题,他是个自学成才的数学家。

因此,在培养男孩的独立意识方面,父亲们让孩子接受挑战,独立思考问题,让孩子通过自己的探索尝试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这对男孩尽早走向独立生活、适应社会竞争都有重要意义。

怎样让男孩自主学习、独立思考

1. 父亲应该给男孩更多独立思考的机会,积极引导男孩进行独立思考的活动,让男孩自主学习。在此过程中,父亲可以让男孩独立处理学习、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在男孩遇到难题时,父亲应该鼓励孩子、相信孩子有能力自己解决问题。

2. 男孩大多擅长抽象思维,也喜欢思考,但也容易不听劝告、一意孤行。此时,父亲就要提醒男孩保持清醒的头脑,一旦发现男孩有这种倾向,父亲应及时纠正,以免其“误入歧途”。

切“蛋糕”

父亲可以准备一块长40cm,宽和高都是30cm的泥土方,将其看作是蛋糕,要求孩子将“蛋糕”平均分给36个人,每人都必须得到一小块长、宽、高都是10cm的“蛋糕”。当然,为了游戏更真实有意思,父亲还可准备一块真的蛋糕,但孩子必须在泥土模型上自己试验几次,确定好怎样切后再来切蛋糕,也算是对孩子的奖励,如果想不出怎样切他就吃不到蛋糕了。在研究如何切“蛋糕”过程中,孩子会自己思考,会用自己所学的数学方法计算,并在泥土模型上试切,最后得出正确的切蛋糕方法。如果孩子实在不会切,父亲可以逐渐引导孩子,给孩子一些提示,并鼓励孩子,让孩子多试几次。

游戏过程中,蛋糕的大小和切割份数,父亲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定,只要合理可行即可。

3.父亲的榜样力量

现代家庭里,父亲们整天忙于工作,忙于为家庭创造更好的经济条件,这使他们经常顾及不到孩子感受,也越来越忽略对孩子的教育和培养。殊不知,一个家庭的和睦不是靠过多的物质条件来维持,孩子的健康成长也不光靠较好的物质基础,父亲的教育和关爱对孩子成长成才起着关键性作用。尤其对男孩来说,父亲无疑是其模仿的对象,是男孩前进的目标。因此,在培养男孩独立意识、自主能力方面,父亲如何体现对孩子的榜样力量,这对男孩未来生活有重要影响。

在父亲独立自主精神的影响下,贝克汉姆成了受世人尊崇的足球明星。贝克汉姆从小以父亲为榜样,独立处理自己遇到的各种难题,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并自己负责。如今的足坛健将贝克汉姆已是三个男孩的父亲,在教育三个孩子时,他依然继承当年父亲教育自己的方法,用自己独立自主、果断冷静处理问题的行为态度影响孩子,成为孩子自主学习、独立生活的榜样。

人们常说父亲如山,父亲在男孩心目中的地位是无人能及的。父亲这座山海拔并不高,方圆并不大,但很伟岸,并且资源丰富,是对男孩最有影响力的榜样人物。因此,父亲们以身作则,严于律己,并表现出坚毅、阳刚又自主的品质,才能为培养男孩独立自主能力树立良好榜样。

自主的父亲,独立的男孩

小男孩奇奇生活在一个和睦幸福的家庭,一家三口感情很好。一般情况下,奇奇的爸爸工作比较忙,每天回家都比较晚,因此,在照顾奇奇的衣食起居和督促学习方面,妈妈的责任重大。

从记事起,奇奇很少看到爸爸做家务活,他觉得爸爸和自己一样,都是在妈妈的照顾下才能好好生活,有时奇奇甚至想:“如果妈妈不在,爸爸是不是也和我一样,连饭都没得吃,干净衣服都没得穿,或者没人帮爸爸做功课?”

一次,奇奇不经意间也这样问爸爸,爸爸立时意识到了自己的言行对孩子的影响,他觉得自己应该多陪陪孩子了,该多抽些时间教育孩子,他不能让孩子认为自己是个无法独立生存的懦弱者,更不能让孩子以表面上看到的父亲形象为榜样。

后来,爸爸和妈妈商量好,让妈妈以出差为借口,留下奇奇和爸爸俩人单独相处一段时间,妈妈实则去老家探望母亲,这样奇奇就不会吵闹着要跟妈妈一块儿走了。妈妈临走时,奇奇还不舍地问:“妈妈你走了,我和爸爸怎么过呀,谁给我做饭洗衣服,谁看我的作业呢?”

妈妈回过头说:“孩子,相信我,爸爸一定能照顾好你,而且爸爸做的饭比我做的还好吃呢,不信你今晚就可以试试,再说奇奇长大了,要学会独立生活了,这次就给你个机会学习爸爸独立自主的能力吧。”

奇奇半信半疑地答应了。妈妈走后,奇奇立马问爸爸:“我们今晚吃什么呀?我不想叫外卖。”

爸爸说:“好孩子,看爸爸给你露一手,爸爸现在就去准备,很快就有香喷喷、热乎乎的晚饭吃了。”

于是,奇奇站在厨房门口看着爸爸在里面忙碌,却一点也不慌乱,要用的食材一一准备好,爸爸就开火了。不到半小时,爸爸就做出了两道可口的家常菜,奇奇吃得很开心,还不时地夸奖爸爸:“爸爸你真厉害,做的菜真好吃,你也教我做吧。”

之后几天,爸爸每天早起,干好家里所有的家务活,为奇奇洗衣做饭,还为他讲解作业中的难题。爸爸还教奇奇如何做饭、如何打扫房间、如何用不同的方法解题等,这些都使奇奇对爸爸的看法有了180度的大转弯。奇奇越来越觉得爸爸是个独立自主、慎重又果断的男子汉,他还有些疑惑地问:“爸爸,你怎么突然会做这么多事啊,以前我从没见过你做饭、洗衣,你是什么时候学会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