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培养阳刚男孩
3143600000013

第13章 第四堂课 (3)

爸爸笑了笑说:“孩子,爸爸以前不做这些是爸爸的错,从今以后,我一定做好自己该做的每一件事,给奇奇做个好榜样。当然了,奇奇也应该知道,男子汉必须要从小学会自主学习、独立生活,不然长大了很难适应社会生活的。”

“那爸爸也是从小就学会了洗衣、做饭,学会独立的吗?”奇奇问。

“当然是啊,爸爸从小就生活在农村,爷爷奶奶每天下地干活,到秋季丰收的时候,所有人都忙得快顾不上吃饭了。我刚刚9岁,就开始学着做饭,然后把饭送到地里,回来后再自己吃饭洗锅,还要打扫屋子。那时家里养了几只羊,我还得负责放羊,把羊喂好,这样到来年羊长大了,卖个好价钱,我们就能吃得更好,我才能有条件上学。说到底,那时家里整天就我一个人,我必须学会独立生活,不然一家人都过不好。”爸爸认真地给奇奇讲自己小时候的故事。奇奇听了很感动,他问爸爸自己会不会也过那样的生活。

爸爸告诉奇奇:“孩子,现在我们的条件不错,你不会受那些苦,但你必须学会那样独立地生活,因为这是你今后必须经历的。不久的将来,你就会步入社会,接受社会中的种种考验,我们不可能永远在你身边,所以你必须学会独立生活,还要有主见,自己的事情自己决定,我们帮得了你一时,帮不了你一世。如果奇奇不想今后爸妈不在的时候没饭吃,那就要从现在起学着独立生活,慎重思考并解决自己遇到的问题,对吗?”

奇奇是个聪明懂事的男孩,听了爸爸的话,他立马积极响应,说要向爸爸学习,要做个独立自主的男子汉。自那以后,奇奇经常观察爸爸如何做家务、如何与别人交流,爸爸也越来越重视自己的言行,在生活细节中注意给孩子树立榜样。

奇奇认为爸爸没有独立自主的能力,是因为在家庭的小环境中,在有机会见到爸爸的情况下,奇奇没有看到爸爸做一些体现独立自主精神的事。爸爸意识到这个问题后,立刻采取措施让奇奇看到他的独立自主能力,再告诉奇奇自己小时候的亲身经历,以此树立在孩子心目中的良好形象,让孩子有学习的榜样。

父亲是对男孩影响最深的人,是男孩模仿最早、最多的对象,父亲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对孩子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有位朋友讲述自己儿子时曾提到一段对话,朋友说:“儿子,能不能自觉点,自己的脏衣服自己洗了,怎么每次都扔到一边等妈妈洗?”儿子回答说:“爸爸你还不是一样,每次都说自己没时间,让妈妈先洗了下次你洗,可也没见你洗过啊。”朋友一下子愣住了,他意识到自己的言行对孩子产生了什么样的不良影响,虽然是件很小的事,父亲忙得根本顾不到,但孩子会放在心上。

其实,从男孩出生后,父亲就有义务塑造男孩的人格品质,有责任通过言传身教让孩子认识到独立自主的重要性。威?亚历山大说:“命令只能指挥人,榜样却能吸引人。”因此,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父亲也要从自身日常生活的一言一行做起,经常与孩子交流,努力成为孩子的榜样,给孩子健康有益的影响。

父亲怎样给男孩树立独立自主的榜样

1. 日常生活中,父亲应该尽量多抽时间陪孩子、教育孩子,要与孩子多接触、多交流,让孩子看到父亲也能照顾好自己和家人,能很好地处理自己的事情。

2. 父亲可以创造机会与孩子独处,让孩子看到其独立生活、妥善处理问题的能力,并鼓励孩子,相信孩子也能独立。父亲还可通过讲述从小独立自主、独自迎接挑战的名人故事或自己的亲身经历来教育孩子,给孩子树立好的榜样。

家庭厨艺大赛

在家庭内部举办一个厨艺大赛,参赛者是父亲和儿子,出题者和裁判是母亲。游戏规则:母亲出题,要求父子俩在同样的一段时间内分别完成同一道菜,食材均已备好,后面的步骤要父子自己动手完成,但这道菜必须是父亲最拿手而孩子不会做的。这样,在比赛过程中,父亲自然就成了儿子的榜样,儿子会学习、模仿父亲的做法。游戏必须规定,孩子不可与父亲有语言交流,父亲更不能直接帮孩子做,孩子只能观察父亲做法,然后自己独立地做出一道菜,不管质量如何,只要孩子能做出就该鼓励。这不仅能培养孩子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让孩子具备基本的生活能力。

4.“独立”之路漫漫长,我们一起走

父亲培养男孩的独立意识、自主能力是必要的,但“独立”之路是漫长的,不是一天两天甚至一年两年可以走完的。从男孩出生起,父亲就应开始计划如何让孩子走上“独立”之路。而在男孩学着自主学习、独立生活的过程中,他将面临众多挑战和困难,也会遇到很多不良诱惑,一个男孩很难独自应对如此多的挑战,更难保证自己能抵制所有诱惑。

现实生活中,已有众多男孩因父母的过度放纵而误入歧途,甚至没有回头路;也有很多男孩千方百计地挣脱父母的约束、管教,想独自闯荡,但事实并非能让自己如愿,因为在他们努力摆脱父母时,他们并不一定具备独立的能力。因此,要让男孩顺利走上“独立”之路,父亲就该和男孩一起努力,一起成长,父亲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帮助孩子学会独立生活、自主学习,培养男孩的独立能力。

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在回忆自己父亲时提到,他的父亲经常忙于管理许多田地,也希望他们兄妹能学会独立自主地学习、生活,但父亲知道要让孩子独立,自己首先要和孩子走在一起,教给孩子独立的本领。因此,父亲仍抽出很多时间陪他们兄妹学习。托尔斯泰喜欢诗歌,父亲就念诗给他听,还让他跟着朗读;父亲还教他们兄妹画画,还经常画些兄妹俩从没见过的东西,通过这些画教给孩子们很多知识,如画海上吐着烟航行的轮船,父亲会给托尔斯泰兄妹讲述轮船航行的原理、造船方法等。正因父亲的耐心教养,托尔斯泰才能在之后的生活中逐渐独立,用自己独到的见解作文、做事,并成就一代文豪。

“放养”是培养男孩独立自主能力的有效方法,但“独立”之路漫漫长,父亲若为了尽早让男孩独立生活而对孩子撒手不管,彻底放手,这种做法也是不可取的。“放养”不是对孩子的放纵,不是撒手不管,它是有条件的,父亲必须做好与孩子一起努力的准备,要尽力帮助孩子走上“独立”之路。

一起进步的父子

小男孩立伦刚上小学三年级,功课就比以前多了,也难了些。平时做作业,立伦遇到难题就来问爸爸。起初,爸爸只要知道如何解答,就立马告诉立伦。后来,爸爸认为男孩子要独立,首先要学会自己思考、解决问题,不能总是一遇到难题就问别人。现在立伦还小,作业中有难题可以问爸爸,爸爸一般也能解答出来,但以后立伦长大了甚至步入竞争激烈的社会,而父母也都老去,还会有谁经常站在立伦身后帮他呢。于是,爸爸决定不再一一解答立伦遇到的难题,而是让他自己先思考,自己想办法解决,爸爸会在旁边鼓励他,适当地帮助他,教会他如何独立。

一次,老师布置的作业是让每个同学回家做个轮船模型,这下难住立伦了,他从来没有见过真正的轮船,只在电视上看到过。回家后,立伦要求爸爸给他做个轮船模型。爸爸没有答应,他让立伦自己动手做,立伦说他一点头绪都没有,根本无从下手。这时,爸爸鼓励立伦说:“孩子,这是老师留给你的作业,不是我的作业,我的作业是督促你把模型做好,当然了,我是大人,就应该在旁边帮你。所以立伦别担心,你好好思考一下,肯定能想出办法的,爸爸相信你能做出来。爸爸会帮你,但不是直接给你做好,那样你就什么都学不到了,回学校老师问你怎么做的,你要怎么回答呢?”

“嗯,爸爸,你说得有道理,可我还是不知道该从哪儿下手呀。”立伦说。

其实,立伦的爸爸也没做过什么轮船模型,他也不知道具体该怎么做。于是他和立伦一起上网搜集关于如何制作轮船模型的资料,边查资料边告诉立伦,应该如何合理使用网络搜集自己需要的东西。找到简易轮船模型的制作方法后,爸爸让立伦仔细看看制作方法,让他记下需要哪些材料以及制作模型的每一个步骤,爸爸说:“孩子,你要记好这些步骤,接下来你得自己动手找材料,自己做模型,爸爸不能一句一句地告诉你下一步该做什么,因为这些你已看得很清楚,不过必要时,爸爸还是会帮你。好了,动手去做吧,孩子。”

在爸爸的指引下,立伦找到了家里废旧的一些薄木板、塑料泡沫、钉子等,还找到了锯齿、小刀等工具。开始制作模型了,立伦先要按自己记下的尺寸大小将木板锯成几小块。立伦不会用锯齿,他锯了半天也没锯开木板。爸爸走过来告诉立伦该怎么拿锯齿,怎样用力,然后自己拿起锯齿给立伦做示范,让立伦仔细观察爸爸是怎样锯的,之后再让立伦自己拿着锯齿,爸爸在身后抓住他的手,手把手地教立伦。过了几分钟,立伦就学会锯木板了,他很快就准备好了几块木板。

立伦开始钉木板,他拿起钉子、锤子时有些不知所措。立伦拿着锤子在钉子上按了几下,始终不敢下手。这时,爸爸知道立伦不会钉,再次告诉立伦手持钉子、锤子的方法,以及如何用力。有了之前用锯齿的经验,这次立伦很快学会了钉木板。

之后的一些步骤,爸爸仍然坚持让立伦自己动手完成,在立伦难以解决时,爸爸继续告诉立伦一些方法和技巧,或做个示范后让立伦自己尝试。两个小时后,立伦终于做好了轮船模型。他欢呼道:“爸爸,我做好了,你看,这是我自己做的模型,谢谢爸爸教我那么多方法,今天学到了不少呢,这里有一大半的功劳是爸爸的。”

爸爸很欣慰,他培养孩子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目的达到了,也感受到了父子一起努力完成一项活动的乐趣。他告诉立伦:“爸爸今天也学到了不少知识,以前我也不会做轮船模型,现在立伦给爸爸做了个示范,爸爸就知道怎么做了,所以立伦也教了爸爸,我们是一起进步。”父子俩都开心地笑了。

自那以后,立伦遇到难题都会自己思考一番,想各种解决办法。爸爸也越来越重视陪立伦读书、做游戏,在关键时刻引导、鼓励孩子,教给孩子自主学习、独立生活的很多方法、技巧,立伦还在市里举办的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获了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