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培养阳刚男孩
3143600000032

第32章 第十堂课 (3)

“既然你答应了就不能反悔哦,我会监督你的。”爸爸本来还想说如果做不到,会有什么样的惩罚,但怕打消卡卡的积极性,便没有提出来。

“好了,爸爸我们快去坐过山车吧。”卡卡催促道。

之后,父子二人将所有的游戏都玩了一遍,才回家。

一年以后,卡卡的绰号由“老学究”变成了“运动达人”。

卡卡为了实现自己当科学家的梦想,总是闷头学习,一点也不运动,因此被同学笑称为“老学究”。爸爸发现卡卡变胖、身体素质下降后,就带他去游乐园活动并借机会教育卡卡只有在学习、运动两不耽误时,才能帮他实现梦想。同时,爸爸还告诉卡卡运动的好处及不爱运动的坏处,让卡卡逐渐对运动产生兴趣。最后,爸爸利用打赌的方式让卡卡心甘情愿去运动。而结果是,卡卡变成了同学眼中的“运动达人”,喜欢上了运动。生活中,很多男孩不爱运动,父亲不妨试试卡卡爸爸的方法,引导男孩爱上运动。

雅典哲学家苏格拉底认为,身体的健康因静止不动而破坏,因运动练习而长期保持。如果父亲能让男孩领会这句名言的涵义,并督促他参加各种体育锻炼,那么就不会出现肥胖、身体素质差的男孩了。但父亲在教育男孩运动的时候,重点应放在如何让男孩喜欢上运动。因为只有男孩对运动产生了兴趣,他才会心甘情愿地去做运动。

此外,父亲在教育男孩的时候,应该明白男孩不爱运动不是一时养成的习惯,不能急于让他喜欢上运动,以免方法运动不当,反而影响男孩进行体育锻炼。因此,父亲只有循循善诱,让男孩逐渐喜欢上运动,才是最好的教育方法。

父亲如何让男孩爱上运动

1.陪男孩一起参加体育锻炼,并告诉他运动的好处;如果男孩有自己喜欢的运动,父亲应予以支持和尊重,不能将个人意愿强加到男孩身上。

2.让男孩和自己喜欢的人一起运动或与多人一起运动,以激发男孩运动兴趣;培养男孩的运动习惯,必要时可以用礼物等进行鼓励。

踢毽子

父子二人可以在小区空地内做踢毽子游戏。游戏分三种规则:第一种,游戏时间为5分钟。父子猜拳决定谁先踢,一个人踢完后换对方踢,累积个数定胜负,输家必须做蛙跳1分钟;第二种,游戏时间为5分钟。双脚踢毽子,左右两脚各接一次毽子算一个。如果用腿接,视为失败。最后也以个数定胜负,输家需做原地小步跑1分钟;第三种,游戏时间为5分钟。父亲用粉笔或树枝在地上画一个醒目的大圈,两个人对踢毽子,出圈接毽子者为失败。累积失败次数多的为最后的输家,输家需做高抬腿1分钟。

对于游戏规则,父亲还可以多加几项,以增减游戏的乐趣。这样踢毽子,不仅可以锻炼男孩的跑、跳、灵活能力,还能让男孩喜欢上踢毽子运动。

4.哈,运动也有学问呢

凡事皆有学问,运动也不例外。而运动的学问在于正确的运动观念、方法,可以让体格更健美、身体更健康,还可以锻炼个人的意志力;而错误的运动观念及方法则会伤害身体,打击人们运动的积极性,甚至让人出现“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情况。尤其那些好动的男孩,大多都不知轻重,常会因运动不当而让身体受到伤害,这就需要父亲的帮助了。

在教育男孩的时候,父亲应该告诉他好动是好事,但应避免身体受到伤害。只有在身体条件、健康状况允许的情况下,才能做适当运动,但运动强度、时间、速度等也均应在身体的承受范围内。反之,则也不能强求,以免锻炼不成反伤身。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运动太多或太少都会损伤体力,唯有适度才可以保持体力和健康。这就要求男孩在拥有正确运动观念的同时适度运动,以免出现“过犹不及”或“运动不足”带来的伤害。世界上有很多运动员因为过度训练而使身体受到伤害,导致不能再从事他喜爱的职业。其实,如果他们多加注意,不要过于挑战自己,那么就不会发生憾事了。

那么,运动学问中是否包含如何避免运动伤害呢?答案是肯定的。所以,在男孩的成长过程中,父亲必须给他上一堂避免运动伤害的课。父亲要让男孩知道,运动之前应该考虑这个运动方式是否适合自己,运动场地、天气情况等是否对运动有影响;运动前,必须做热身运动,而且运动强度、时间等需适度;除非是比赛否则不宜过于争强好胜,应该调整好运动的心态。如果男孩不明白,父亲应在他运动的时候在旁边进行指导或者和男孩一起运动。

运动男孩星星

星星是个爱运动的9岁男孩,但凡他喜欢的运动,都会进行尝试。有一天,他在上网的时候,看到很多美国男孩玩花样滑板的视频,便因此迷上了滑板运动。他怕爸爸、妈妈不给他买滑板,便去央求奶奶。奶奶一看到孙子对自己撒娇,就“投降”了。

星星开始练习滑板的时候,总是小心翼翼的,生怕摔跤。但渐渐的,他的胆子越来越大,有时还玩儿个高难度动作向小朋友炫耀。一次,他在玩儿跳跃的时候,因没有及时跟上滑板而摔倒了。他忍着疼痛站起来,才发现膝盖处已经擦破皮了。于是,他只能告别小朋友,回家去上药了。

他本来想让奶奶帮着“瞒天过海”,却发现家里只有爸爸一个人。不得已,他走到爸爸面前说:“爸爸,我摔伤了,您帮我上点药吧。”

“怎么会摔伤呢,儿子?”爸爸问。

儿子低着头说:“玩滑板的时候,不小心摔的。”

“看来,你需要解释一下了。”爸爸严肃地说。

“那个……”星星支支吾吾地说,“就是怕您和妈妈不给我买滑板,所以我让奶奶帮我买的。”

爸爸沉思后,问:“你就那么喜欢玩滑板吗?”

儿子点点头,说:“这是一种很酷的运动,如果学会花样滑,那就更酷了。”

“儿子,其实爸爸并不反对你玩滑板或是做其他喜欢的运动。但是,你应该诚实地告诉爸爸,让爸爸给你一些意见。”爸爸叹了口气。

“意见?什么意见?”星星问。

“就是运动中的学问,比如你喜欢玩滑板,在玩的时候,最好用上护具,以保护身体不受伤害。同时,在技术不纯熟的情况下,不应大胆尝试危险动作。”爸爸说。

“儿子,你要知道,虽然运动有利于身体健康,但错误的运动观念和做法,却会伤害身体。运动中,应该学会保护自己。”见儿子在思考,爸爸继续说。

话锋一转,爸爸又说:“儿子,你的运动观念就有问题。你喜欢运动可以,但在进行危险运动时,应该三思而后行,还应该征求父母的意见或让我们在旁边帮助你。”

“爸爸,我知道错了,下不为例。”星星耷拉着脑袋说。

“儿子,你别认为爸爸是危言耸听。听完这个故事,也许你就不会那么意气用事了。”爸爸拍着星星地头说。

“什么故事啊。”星星问。

“一个和你一样大的小男孩,一心想成为像成龙那样的功夫巨星。于是,父母将他送到了武术培训班。因为他是初学者,所以老师让他练习一些简单的动作。当他看到有的学员能够做漂亮的后空翻动作时,他很羡慕。”爸爸停下看着星星。

“然后呢?”星星问。

“然后,他就背着老师、父母和同学私下练习这个动作,没想到他一头栽到了地上。当被看门的大爷发现的时候,他已经昏迷了。”爸爸沉重地说。

“他没事吧?”星星关心地问。

“他的头被缝了十几针,还出现了脑震荡的情况。医生说,如果他没有及时被送往医院,就会有生命危险了。”爸爸回答。

“原来运动也这么可怕啊!”星星发出感慨。

“儿子,运动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运动时人们对自己的保护不够。像你,如果小心地玩滑板,也就不会擦破膝盖了。”爸爸说。

“爸爸,我保证,以后在运动时会小心不让自己受伤害,也会征求您的意见。”爸爸听后,满意地笑了。

星星很爱运动,当他迷上玩滑板的时候,他急于向小朋友展现自己的“高超技艺”,因而导致膝盖擦伤。爸爸了解情况后,告诉星星运动也讲求学问。只有适当的运动、正确的运动方法才不会让身体受到伤害。反之,就会像星星一样以身体受伤为代价。为了能让星星明白问题的重要性,爸爸向他讲述了小男孩因练武不当而导致头破血流、出现脑震荡的故事。星星明白爸爸的用意后,向他保证以后会小心并征求他的意见。

生活中,有些人认为,只要是运动就对健康有益,而运动强度越大就越有益。殊不知,这样的观点反而会让健康受到伤害。爱立信中国区总裁杨迈猝死在跑步机上这个消息传出后让很多人震惊,但同时又发人深省。运动之于健康,到底是什么?事实上,这为拥有错误运动观念、盲目运动的人敲响了警钟。父亲在教育男孩的时候,一定要纠正他的错误运动观念,并让他明白运动对于健康,也是有危害的。

在男孩的成长过程中,运动会“如影相随”。虽然现在大多数男孩运动时“比较斯文”,但也不可避免会对身体造成伤害。父亲应未雨绸缪,在男孩被各种运动方法吸引时,告诉他运动需要技巧、运动讲求方式、运动中也包含多种学问。但不管怎样身体才是最重要的,运动应以身体不受到伤害为“准则”。

父亲告诉男孩运动中有什么学问

1.父亲应该告诉男孩别人能做的运动,自己却不一定能做,运动时不能盲目“跟风”,如果男孩喜欢一种运动,应对其进行全面了解,包括姿势、利弊、适应人群、如何进行锻炼等。

2.让男孩多了解一些运动注意事项,以避免意外情况的发生;运动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否则就会白白浪费体力却达不到锻炼的目的。

打排球

父亲买一个排球送给儿子,并在周末时间陪儿子在空地进行排球游戏。游戏之前,父亲在空地上画出活动范围,并在中间画一条分隔线。父亲将准备的护腕交给儿子,并告诉他无论在做什么运动之前,都应该做好防护工作,在运动时也要保护好自己不受伤害。

游戏规则,每个人的总分是100分,先扣完者视为失败。游戏时必须用手腕接球,否则扣分。如果跑出活动范围、压到分隔线,也会被扣分。失败者将被惩罚做胜利者一天的“奴隶”,即帮助胜利者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游戏后,父亲还要辅导儿子学习一些运动知识,让他领会运动中的学问。制定这个游戏的主要目的是让男孩在运动的同时也能学到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