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不要相信美国
3160900000019

第19章 战争红利,谁吃肉谁喝汤 (3)

但是,美军目前得到了科威特和卡塔尔等国的支持,这有助于美军降低费用开支。美军武器的自然更替和耗费。即使不发生战争,美军武器装备也因老化而需更替并因现代化带来换装,这都消耗军费。而在伊拉克战争中扔下的炸弹,有一些本来在军事演习中就需要用掉,而通过战争进行军演,武器弹药能获得最有价值的使用。根据边际成本,同类武器的大量采购和使用,将使得单枚武器的生产成本和销售价格都趋下降,从而更有利于扩大销售。以美军隐形战略轰炸机B-2为例,10年前其首架从生产线下线时,成本接近10亿美元,接近1艘航母的价格。但当五角大楼决定采购数十架B-2后,其单架生产成本就逐渐下降至原来的四分之一。

美国军费开支无论是绝对值还是占GDP比重都要高出其他主要国家一大截,凭借着美国政府的巨额订单(洛克希德马丁2010年营收的84%来自美国政府)和自身产品的优越性能,美国军工联合体在全球军火销售额上占据绝对的领先地位。

美国军工联合体的开动。战争所需的大量军品订货,不仅降低同种武器的单枚生产成本,更重要的是,推动着美国军火产业的发展。小规模的战争拉动了美国的军工生产内需,使美国军事产品更具竞争力,为研发和改良新型军事装备提供了动力,并有利于开拓美国军品的海外市场。

根据2009年军品销售额排序,全球最大的100家军火商2009年的武器销售量相比2008年增长140亿美元高达4010亿美元,前一百名中美国的军火商数量高达45个,占据销售额的61.5%。有关统计数据表明当今全球的50多起冲突,有40来起由美国军火商提供武器装备。

美国前五大军火商全部在纽交所挂牌交易,其中洛克希德马丁公司1995年由原洛克希德公司和马丁·玛丽埃塔公司合并而成,成为全球第一大军火制造商,第一大军机制造商,主要产品有F-22隐形战机、F-16战机、F-35联合攻击战斗机等。波音公司为全球第三大军火制造商,主要产品有阿帕奇直升机、B-52轰炸机、鱼叉导弹等;诺斯洛普格鲁曼为全球第四大军火制造商,第一大军舰制造商,第一大雷达制造商,主要产品包括B-2隐形轰炸机、E-2C预警机、“尼米兹级”航空母舰,CVN21未来航空母舰等。通用动力公司为全球第五大军火制造商,第一大装甲车制造商,主要产品有M1系列主战坦克、“洛杉矶级”核潜艇、宙斯盾驱逐舰等等;雷神公司为全球第六大军火制造商,第一大导弹制造商,主要产品有爱国者导弹、“战斧”巡航导弹、“响尾蛇”空对空导弹等。

德意志银行分析专家沃尔顿(Walton)认为,美国政府自2005年以来的武器出口协议已增长3倍,武器出口的买家主要来自中东国家,2006~2009年间50%的武器出口卖给了沙特、阿联酋等中东国家。据维基解密2011年初公布的美国外交密电,甚至部分美国外交官员在与其他国家打交道的过程中也扮演着军火推销商的角色,2009年仅洛克希德马丁公司一家的政治游说费用达1200万美元。

进入新世纪,美国一口气发动的两场战争,让世界进入一个高技术常规战争的新阶段,即对一个军事实力超强的国家,战争意味着只有我打你、没有你打我的美妙前景,与二战之前强国与弱国之间尚可做拼死较量形成鲜明对比。

独领新军事革命风骚的美国,因此更坚定地推进新军事革命,不仅在第五代隐形战机仍领先世界数十年的前提下,已着手另辟蹊径研制新一代战机;而且在拥有10余艘航母,实力远超其他国家航母总和数倍的基础上,建造新一代“福特级”核动力航母,目前在建的有“福特”号和“肯尼迪”号,目的就是要确保对其他国家的绝对优势。

美国的做法大大刺激了全球各国,法国拥有世界上唯一不属于美国的核动力航母,正抓紧建造一艘新的常规动力航母,以确保一艘进厂维修,另一艘执行任务;英国国防开支捉襟见肘,但两艘第一代“伊丽莎白女王”级航母正在紧张建造之中,确保2020年服役;俄罗斯目前只有一艘航母,新建的呼声日益高涨,相关设计正抓紧进行;日本二战时拥有大批航母,战后不再拥有,近年以“直升机驱逐舰”的名义偷偷摸摸地装备“准航母”,目前正力图使其变成“真航母”;甚至意大利、韩国等国家,都通过发展大型登陆舰拥有了轻型航母,其海军已成为今非昔比的“蓝水海军”。

有了航母,就必须装备先进战机。历史证明,有航母而没有先进战机,航母不过是浮动的“靶子”,毫无战斗力;有先进战机而没有航母,战机不可能对敌实施远程打击,作战效能大打折扣。因此,这些国家都在加紧研发新一代战机,英国和法国的战机在对利比亚的军事打击中大出风头,日本正在研制隐形战机,韩国和印度尼西亚也在携手急起直追。

二战以后美国军火业从以往生产枪炮弹药之类的常规武器,转而向航空、航天、航海以及生产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方面发展。例如军用飞机、侦察卫星、航空母舰、巡航导弹等,其中的任何一项都比过去一个普通兵工厂一年生产的枪炮和子弹的价值还要高得多。正因为如此,美国军火工业产值在整个工业产值中所占的比例依然居高不下。

同时,以高技术为主导的现代武器在生产设备和关键技术领域需投入比传统武器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例如,20世纪50~60年代,美国研制的F-4战斗机的费用为3.34亿美元,而70~80年代研制的F-15、F-18战斗机的费用达到21.4亿美元,增长了5倍多。高成本之下必然是高价位。美国战斗机的价格,二战末为10万美元,60年代为100万美元,80年代初为1000万美元,而海湾战争中使用的F-15A-D为2100万美元,F-15E为4350万美元,F-117A隐形战斗机为1.1亿美元,E-3预警机为1.5~2亿美元,B1-B战略轰炸机为2.5亿美元。主战坦克的价格二战末为5万美元,60年代初为10~20万美元,80年代初超过100万美元,而美国在海湾战争中使用的M-1坦克为150~200万美元,M1A1坦克为350~500万美元;“爱国者”导弹和“战斧式”巡航导弹的价格分别高达130万美元和160万美元。巡洋舰、驱逐舰的价格超过了3亿美元,航母战斗群更是达到难以想象的90亿美元。

世界上年产值超过一亿美元的企业为数不多,都可称得上是大规模企业。可是,一架美式战斗机,或者30辆坦克,或者100枚导弹,价格就超过一亿美元。对美国军火商而言,只要有一架战斗机,或者30辆坦克,或者100枚导弹,摆在仓库里卖不出去,造成的资金积压将超过一亿美元。一组航母战斗群没卖出去,造成的资金积压则高达90亿美元。90亿美元的每天银行利息都超过百万美元。二战末期,瑞池曼德造船厂每天可建造一艘自由舰,福特红河飞机制造厂平均每小时就可生产一架B-24轰炸机。在此后的半个多世纪里,美国的军事技术突飞猛进,生产效率更是一日千里。可想而知,如此高效率下,美国军火商生产的军火产品只要生产一天就会堆积如山;如此高成本、高利息下,美国军火商的军火产品只要滞销一日就会债台高筑。

可是,军火不能吃、不能穿,在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一点用处都没有。军火唯一的消费途径是战争。更何况军火消费基本上属于集团消费,更多的是政府采购。美国虽然是一个高度私有化的国家,军火的投资、生产和贸易也都是私有制。但在战争中,美军自用的武器装备一般都得通过国防预算,从财政拿出钱来向私有军火厂商采购军火物质。美国的军火出口通常是以美国政府对外军事援助的名义进行,由美国政府跟军火进口方(进口国的政府或军事组织)订立协议,美国政府代理进口方统一向军火厂商采购军火。采购什么样的飞机、舰艇、车辆、坦克、枪炮、弹药等军火物质,采购谁家的军火,只有五角大楼里的官员们说了算。在美军自用的军火问题上,采购的军火数量和费用很大程度还要受国会制约,政府的军费预算必须经国会审议批准,否则就拿不到钱去实现其采购计划。

在如此高比例、高效率、高成本、高利息的重重压力之下,唯利是图的美国军火商又怎么能容忍世界太平呢?正因为如此,美国军火商们才不惜一切代价在政府安插其代理人及资助官员竞选,从而达到垄断美国政治的目的!以世界第一大军火商洛-马公司为例,小布什政府中,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曾担任过洛-马公司的智囊团——兰德公司的董事长;副总统切尼的夫人、空军副部长史密斯都曾是洛-马公司的领导层人物。从1994~2008年,在美国每两年一次的中期选举前的政治捐款中,洛-马每次都将50%以上的捐款给了共和党。但当民主党的奥巴马上台后,深谙应变的洛-马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罗伯特·史蒂文斯把该公司的112万美元的政治捐款的55%给了民主党。

军火贸易的火爆,折射出世界并不安宁的现实。然而,武器能带来和平与安全吗?现实早已给出了否定的答案。武器出口背后的那只大手,所操弄的远远不只是一笔生意,它往往能“一石两鸟”乃至“一石多鸟”,它觊觎的是这笔生意背后秘而不宣的政治、经济和军事意义。

3.以暴制暴,贩卖战争

美国军队与美国跨国公司之间有怎样的关系?普利策奖获得者、美国学者托马斯·弗里德曼认为:“离开一只隐藏着的拳头,隐藏在市场背后的那只手永远起不了作用——如果没有制造F-15战斗机的麦道公司,麦当劳也红火不了。而使硅谷拥有安全的世界环境的那只隐藏着的拳头,叫美国陆军、空军、海军和海军陆战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