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练习,创新思维(通过教育、培训和自我意识开发出来的不断的调查、质疑和分析)总是在发生。创新能力使偶发的和有意识的创新思维最大化。创新能力需要时间和有意识的练习才能熟练,但是它多么迅速地变成一种态度,而不是技巧,这点非常让人吃惊。
要采取的第一步是学习创新思维技巧,以便你能有意识地使用他们来提出新观点。对于比那些不知道使用它们的人来说,你会立即占尽优势。你然后应该练习技巧来增加你的创新思维(过一会儿你可能甚至会发现使用特定技巧就是很有必要,因为你可能正有着太多的观点)。
在企业和政府机关中,创新思维的重要性显得尤为突出。有资料统计显示以下结果:
与创新乏术的企业相比,创新成功的企业更有可能获得20%甚至更高的增长率;
如果企业80%的收入来自新产品开发,并坚持下去,5年内,其市值就能翻番;
“创新度”是衡量企业投资价值的最佳晴雨表;
在高科技业,创新是导致首席执行官薪酬产生短期和长期差异的因素之一,分别占23%和15%。
所以不论对于管理者还是职员来说,运用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非常重要。
二)如何打开创新之门
创新已经成为人们最为关注和最想追求的对象,在当今世界,一切经济价值和战略实力都来自于创新,然而,我们怎样才能打开创新之门呢?
1创新的两大源泉——看得见的能力
和看不见的能力创新已经成为人们最为关注和最想追求的对象,在当今世界,一切经济价值和战略实力都来自于创新,然而,我们怎样才能打开创新之门呢?
创新绝不是偶然的现象,它是积累的结果,是厚积薄发的过程,来自于看得见的能力和看不见的能力。
看得见的能力具体表现为知识,是显性的。知识就是力量,这是大家都能理解的,而且也是不会忽视的。一般来说,显性知识的获得相对较为容易。
看不见的能力是一种行为方式,是隐性的,可以表现为思维和行为的诀窍,这往往不被注意,也难以描述、细分、复制和传播,但是,隐性能力却是创新最后形成的关键动力。企业文化和经营理念的精髓来源于隐性的能力,因此难以仿效。
一个人和一个团体的优势主要体现在隐性能力,一个伟大的人物,必定有他人所不具备的隐性能力;一个成功的企业,也是如此,这个隐性能力被称为核心竞争力,隐性能力就是个人和团体的优势。生活的真正悲剧并不在于没有足够的优势,而在于可惜没有充分发挥实际上存在着的优势,最终与精彩擦肩而过。
要测试一个人的隐性能力,只要在他遇到外界刺激时不假思索所作出的反应便可识别,因为这时所作出的反应是最真实的。识别隐性能力的3条线索,分别为渴望、学得快和状态,渴望显示上进性;学得快证明了能力;状态是隐性能力的最好写照。隐性能力还能指引出一条努力方向和运动轨迹,指出最应该做和最值得做的事,体现了做正确的事比把事情做正确要远远重要得多。有许多人整天忙碌,花了大力气做了大量工作,可惜其中没有一件事是关键的,许多事情都做正确了,但是全是无关紧要的。
2情商——隐性能力的伴侣
1995年,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丹尼尔·戈尔曼提出了情商(EQ)的概念,他认为,情商的作用大大超过智商(IQ),超过智商加技能之和,在企业的高层领导中,情商所起的作用要占85%。情商的内容包括情绪控制力、自我认识能力、对自己的感召力、自我激励能力。高层领导的情商还能够感染和激励员工,从而有助于形成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据百事可乐公司和欧莱雅公司等企业的结论,情商运用能力的差异可造成20%至30%的利润差额。
3习惯——隐性能力的表露
隐性能力虽然是看不见的,但其内涵的外露还是有迹可寻的,习惯就是其独特方法的表露。
以石油大王洛克菲勒为例,他的习惯鲜明而特别,其一是用好人,让合适的人做合适的事,发挥人的长处,用人之长;二是一页纸战略,抓住重点,再复杂的问题也以清晰的思路在一页纸上作出表述;三是坚持一切按规则办事的核心价值观,也就是坚持原则;四是明确不超过5项的优先事项,这就是抓重点;五是确定阶段主题,集中精力打好阶段性战役,也即集中力量打歼灭战;六是注重反馈,以实践来做检验;七是节奏不变,例会制度雷打不动;八是把品牌保证作为工作重点,这些习惯使洛克菲勒的隐性能力得以完满的释放。现在,我们也明白了,为什么伟人名士总是具有一些与众不同的逸事和嗜好。
4心理素质——隐性能力的控制阀
自卡尼曼以心理经济学研究成果“前景理论”获得了2002年诺贝尔经济奖以后,心理因素的重要性更加为世人所瞩目。
人的行为不仅受到利益的驱使,同时也受到多种心理因素的影响,西方一些企业采用了“员工帮助计划”(EAP)来解决企业的心理问题,《财富》500强中,已有80%以上设置了EAP。
心理素质决定了人的状态,良好的状态才有创新的欲望。美国钢铁大王安德鲁·卡内基从一个贫苦儿变成美国有史以来第一位亿万富翁,他说:“如果一个人不能在他的工作中找出点罗曼蒂克来,这不能归罪于工作本身,而只能归罪于做这项工作的人。”
5个性——打开创新之门的钥匙
创新的诀窍就是要博览群书,要多才多艺,要有反叛精神,要有自己的个性。创造性就是把两件毫不相干的事情联系在一起,接触诗歌、音乐、艺术和幽默都可能拓宽脑叶间的连接通道。一位名叫拉默查丹的学者认为,要在工作中和生活中经常与那些能够启迪他人思维的人在一起,形成“头脑风暴”,他还说:“恋爱中的人经常会冒出许多好主意。”因此,请你多多放松自己,听音乐、与同事一起吃饭、朗读诗歌、陶冶情操,成为一个自信的叛逆者。无论你读了多少书,如果你只会循规蹈矩,那你就无法想出好主意来。许多名人传记中的管理方法,如果换了别人,就根本无法奏效。因此,当年马克思在`面对女儿“你最喜欢的座右铭是什么”的问题时回答了“怀疑一切”。
创新能力强的人才,个性大都非常强烈,在中国以中庸为主流的传统环境中,难以被人接受,甚至遭到排挤。IBM总经理沃森说:“对于重用那些我并不喜欢却有真才实学的人,我从不犹豫。然而重用那些围在你身边尽说恭维话的人,是一种莫大的错误。”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认为:“谁想在组织中任用没有缺点的人,这个组织最多是一个平庸的组织。”艾森豪威尔曾在五星上将麦克阿瑟手下任上校之职,他生性倔犟,常让人下不了台,被贬为“不好用的上校”,但却为麦克阿瑟所重用,麦氏认为:“人才有用不好用,庸才好用没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