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广信发家于做酒楼。1989年秋季的一天,孙听到有一家专做粤菜的广东酒楼的老板因为欠债跑掉了。孙广信跑到那里一看,嗯,这个酒楼不错,地理位置好,门面也不赖,行,可以做,是个机会。当时就借了67万元把这个广东酒楼盘了下来,又从广东请来好厨子,进了活海鲜,鱼、虾、鳖、蟹,还有活蛇。此前孙广信从来没有做过餐饮业,新疆人又吃惯了牛羊肉,对生猛海鲜不感兴趣,感兴趣的人也不敢轻易下箸。头4个月亏了17万元,亏得孙广信眼睛发直。他坚持了下来,通过猛打广告猛优惠,将客源提了上来。孙广信从酒店里赚到了钱。中国的酒楼多得是,赚钱的老板都不少,为什么现在只有孙广信出名呢?因为孙广信没事就在酒楼里观察他的顾客,琢磨他的顾客。
有一回,一个客人一下定了一桌5000元的酒席,把孙广信吓了一跳。在当时5000元可不是一个小数。他一琢磨,什么人这样有钱,出手这样阔绰?一打听,原来是做石油的。再一打听,乖乖,了不得,原来做石油这么肥,这么来钱呢。孙广信就开始转行做石油。后来孙广信成了《福布斯》榜上的中国富豪。孙广信现在做的事是西气东输。连国家都要掂量再三感觉头痛的工程,他都敢做,而且有资本做得起。
创业需要胆量,需要冒险。冒险精神是创业家精神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创业毕竟不是赌博。创业家的冒险,迥异于冒进。
2005年11月的一天,何伟军开车去打高尔夫球,广播里播放了有关汽车租赁国际巨头赫兹的新闻,这条新闻让他眼前一亮。
何伟军到美国出差时,接触过用信用卡结算的汽车租赁。而今,中国有驾照的人越来越多,自驾旅游、商务用车等给汽车租赁提供了广阔的市场。汽车租赁在中国已有10年的历史,但租车公司大多经营本地的企业长租业务,个人短期租车手续烦琐,除了动辄上万元的押金外,还需要租车人提供房产证、户口本和担保人。如果能通过信用卡迅速判断客户的身份和信用状况,中国的租车行业就能和国际接轨。
当时,车上有一位在银行业工作的球友,这位球友解决了何伟军关于信用卡租车的所有疑问。此后,何伟军进行了详细调研:中国汽车租赁市场规模的年增长速度为20%至30%,到2015年,行业总规模可达180亿元;中国还没有连锁租车的巨头;中国信用卡持卡人超过3000万人,每年还在高速增长……何伟军认定,全国连锁租车就是他要为之奋斗的第二个事业。
何伟军在大学里学的是电子,第一次创业也围绕电子产品的贸易展开,这些经历和汽车租赁有着不小的距离。在外人看来,这样的“转型”实在冒险。
可何伟军说,这只是个胆量问题。“敢想的人很多,但敢做的人不多。缺少汽车租赁的经验没关系,我有创业的经验,可以先搭起一个平台,把最基本的问题解决。”
六、常胜的态度:永远向“前”看
一)不做环境的奴隶
有成千上万的人到了中年或老年仍然在普通职位上挣扎,但他们拥有与他们老板同样出色的能力。年轻时,由于一心想着暴富,他轻易落入了那些奸诈小人的圈套。一个具有欺骗性的冒险计划使他们永不得解脱,无法实现自己的抱负。
他们在沉重的压力下挣扎着,几乎被压垮了。如果他们没有这么多的负担,轻装前进,他们很可能会创造出奇迹。但是,似乎每一条成功的路都向他关闭了。他身陷泥潭,无法抓住任何一个机会。愚蠢的投资吞噬了他们的金钱,他们负债累累。现在即使一个小小的目标也需要他做出巨大的努力。他们不能去自己想去的地方,却是去了自己迫不得已而去的地方。他们不是自己主动前进,而是被迫行动,他们失去了选择的权利,成了环境的奴隶。
有这样一个人,他每月收入有500美元,但是他每年都必须用他半年的工资来偿还债务。他年轻的时候做了一次愚蠢的投资。这次投资耗尽了他的积蓄,还使他欠了大笔的债务。每3个月他必须还一次债。要彻底从债务中挣脱,他只有宣布破产。但是,他的人格尊严不允许他这样做。他只好背负着这个负担。他的一生就这样毁了。他现在已经50岁了,有几个儿子和女儿。他盼望着他们受到良好的教育,却无力支付他们的学费。因为这无尽的债务,他整日忧虑,失掉了幸福的家庭生活。这些年来,他一直担惊受怕,担心自己生病,因为自己得了病,妻子和孩子们就没人照顾。
在这种情况下,何谈事业和前程呢?负债累累,失去了选择的自由,身陷泥潭,或许永不得解脱,又谈得上什么人生的计划呢?
仅仅为了吃和穿而活着,为了过去的错误而不得不放弃自己现在的大部分收入,这样的生活不是自由生活,而是奴隶般的生活,是慢性自杀。
我们并非一定要有许多钱,但暴富的渴望却给那些雄心勃勃的人带来了比战争和瘟疫更严重的伤害。芝加哥贸易委员会的一个成员说,今天美国人每年要向那些许诺他们迅速致富的骗子支付数百万美元。他们用花言巧语撒下诱饵,骗取人们的钱财。数以千计的人今天生活在贫困和痛苦中,后悔不已,羞愧难当。他们本可以堂堂正正地活在这个世界上,实现自己的抱负,却落入那些老谋深算的骗子圈套。他们的花言巧语竟然使他们深信,只要付出一点,他们就会暴富。
二)用本事赢钱
现在很多人佩服冯仑,觉得这个人能做能侃,很了不起。1991年,冯仑和王功权南下海南创业的时候,兜里总共才有3万块钱。3万块钱要做房地产,即使是在海南也是天方夜谭。但是冯仑想了一个办法。信托公司是金融机构,有钱。他就找到一个信托公司的老板,先给对方讲一通自己的经历。冯仑的经历很耀眼,对方不敢轻视;再跟对方讲一通眼前商机,自己手头有一单好生意,包赚不赔,说得对方怦然心动;然后提出:不如这样,这单生意咱们一起做,我出1300万元,你出500万元,你看如何?这样好的生意,对方又是这样一个人,有这样的经历,有什么不放心?好吧!于是该老板慷慨地甩出了500万元。
冯仑就拿着这500万元,让王功权到银行做现金抵押,又贷出了1300万元。他们就用这1800万元,买了8幢别墅,略作包装一转手,赚了300万元,这就是冯仑和王功权在海南淘到的“第一桶金”。冯仑的说法:“做大生意必须先有钱,第一次做大生意又谁都没有钱。在这个时候,自己可以知道自己没钱,但不能让别人知道。当大家都以为你有钱的时候,都愿意和你合作做生意的时候,你就真的有钱了。”冯仑初到海南,尽管没钱,也一定要将自己和公司上下都收拾得整整齐齐,言谈举止让人一眼看上去就是很有实力的样子。
3万块钱做房地产,冯仑不是有了钱才有本事,他是因为有了本事才有了钱。
三)用感动赢得支持
1成功与别人认可
翁海霞今年30岁出头,她大学一毕业就进入了一家金融企业,后来做了几年记者、编辑,收入都在同龄人中算高的那种。2005年6月,她还是在别人的羡慕中突然放弃。她的想法很简单:不用为了寻找更好的单位而不停地应聘、面试、失败,再重来;而且到了退休年龄,还可以有点事做,不至于无聊得发疯。
她是在没有一个人支持的情况下,开始开家居店的。当年,她去了广州的家具展,因为不懂行,又没有名片,没几个参展商愿意搭理她。广州回来后,她不但没有放弃,反而加快了开店的步伐。在货都不知从哪里进的情况下,竟先和家具市场签了摊位租赁合同,断了自己的后路。
开始时,她甚至不知道要提前多久订货,所以第一个月店里只有几件货。房租付了1万多元,但整个营业额却只有2000多元。但她没有灰心,只要有人认同她的东西,就开心得不得了,有时不赚钱也卖。
此后的3个月,她仍然是一个人在卖,既做老板又做营业员,甚至还要当搬运工;既要装修、卖货,又要进货、汇款。因为她的家居店风格另类,周围的商户都冷眼相看,认为这么奇怪的店肯定很快就死了。别人在安慰她时,都带着讽刺口吻——但愿会好的。后来,别人都奇怪,“花开富贵”不但没有死去,生意反而越来越好,还开进了第六空间。翁海霞认为,这说明自己被市场认可了,也被客户认可了。
2在营销中感动消费者
在这个家装联盟中,大元锅炉的老板娘范莉,也用自己的行动感动着消费者。她做地暖设备生意不到三年,近两年杭城新开发的楼盘,都有业主请她来做地暖设备。据她统计,现在杭城已有400多个用户了。
有顾客评价她说:“范莉不想蒙人,她的聪明在于她把所有的人当成聪明人,而有的商人却喜欢把别人当傻瓜,这样的人就不是一个聪明人,只能说是一个精明的人。”
而范莉认为:“一个好的产品,应带给大家以舒适度;而一个优秀的生意人,不应急着去赚钱,而是让客户感受到更好的服务!”正因为如此,有客户对她说:“小范,是你的人格魅力促使我下了单!”
3广受欢迎的青年网站
自1997年与法国北方高等电子学院的两个大学生合作为法国瘫痪病人协会建立了一个专门网站以后,马蒂厄·洛德霍就一直希望能够建立一个汇集北加莱海峡省所有协会的网站,以促进该地区各类网络协会之间的相互了解与联系。不久以后,该地区举办的因特网节取得了很大成功,地区首府里尔市也新建立了ADSL系统,利用这些便利的硬件和软件条件,马蒂厄抓住有利时机于1998年和另外几个在校大学生一起创建了兄弟网络协会。四个月之后,兄弟网络协会的会员就达到了15个,目前已超过150个。
在“青年挑战”和当地一些基金会的援助下,兄弟网络协会租借了一间30平方米的活动室,聘请了3个工作人员,每天都有众多会员前来这里进行交流和沟通。马蒂厄认为,新技术不应由商业或金融领域垄断,兄弟网络协会即由大学生们创办并经营。由于协会没有任何营利性质,因此在这里没有任何商业广告,只有免费举办的专题论坛和会员彼此间信息的交流,同时各会员在协会创办的网站上都有介绍自己的栏目。另外,协会还聘请了两名工作人员作为网上儿童栏目的主持人,在网上为儿童举办画展,开设心理咨询等。协会还希望在边远的小市镇普及电脑上网并计划将一辆配备有十多台电脑的卡车定期开往这些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