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代言情晚清第一妃
334600000287

第287章 巨变的前台(4)

张謇更加心灰意懒,虽是大好春色,心比三冬寒。

唉,其实说回来,就是考中了又有什么用?

这话在盛昱邀他到府宅意园时,忍不住说出来。

盛昱瘦了些,一声叹。“季直,说得是。可是除了这条路,还能怎样?”

张謇与他已是交心,说出自己的打算,——学西洋,创办实业!“祭酒,这些年,我一直有这个想法,一直在研究。我呢,最想办个纱厂。因为老家那儿适合植棉,棉纤维品质好。国内日前已经有这种企业了,我曾去湖北张之洞那儿考察过。干实业会非常难,可是我想,它是实实在在的,出一份力就有一份东西。要是失败了,还能吸取经验,着手再来。”

盛昱慧质天成,最能窥斑见豹。他日显忧戚的脸上露出笑意,与张謇干了一杯,道:“士农工商,商居末,中国自来贱视商人。可是依我看,不用多少年商必要拔得头筹!就瞧瞧鸦片吧,那么一堆堆黑乎乎的东西,让东印度公司销进大清,自道光以来,刮走了我们多少银子!这些外洋毛子!他们的大船、大炮,不都是从商而来?季直,你在外走得多,见识得多,我也不敢妄下结论。以后你有什么用到我的,我一定尽力而为!”

张謇听此知遇之言,稍稍好受了些。

他也愈发觉到盛昱的难能可贵。身为天潢贵胄,这位肃武亲王豪格的七世孙没有半点娇骄二气,一切功名均靠自己勤练苦学。以他现在的学识修养,自光绪十年(1884)以来一直居于国子监祭酒之位,是屈才了。他的慷慨甚至令人感动。当年为同治继嗣事尸谏而死的吴可读,死后别人怕牵累躲得老远,独他作傻瓜,组织几人尽善张罗后事,还给修了座祠堂。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光绪十四年(1888)康有为第一次上书受阻,他闻知后慷慨代递。虽然无果而终,但在隐知其情的张謇看来,真是难能可贵的大君子!——递那慷慨之书,风险何其大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