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代言情晚清第一妃
334600000291

第291章 战(3)

光绪这些年尽量不显山不露水,较之同治当年,沉稳了不知多少倍。如今老师看着弟子越来越气宇轩昂,越来越让人放心,高兴劲不用提了。目前来看,国内最大隐患是暴民有组织地攻击洋人,酿成难以收拾的教案。这事,真让朝廷成了风箱里的老鼠,后边洋人推着要求严办,动不动兵舰就驶近大沽口、长江口;前边呢,暴民骂朝廷一味软弱,不为民撑腰,铁了心要干到底。

“翁师傅,”有一次两人在毓庆宫独对时,光绪恨恨说道,“这帮家伙,尤其是四川那个余栋臣,抓起来非千刀万剐不可!”

翁同龢没有立即回话,捻着胡子住了好一会儿,方道:“洋人,又何尝不可恶!”

因为几年来朝廷已形成定见,起义军不听命令就该剿灭,所以翁同龢这话非常刺耳。光绪瞅瞅身边桌上放的几份奏折,全是八百里加急由四川、江苏、安徽、浙江、两湖及热河等教案重区送来的,请求朝廷派兵增援。

翁同龢继续道:“皇上,有人一次次说,务求安定以强国力定民心,当然很有道理。可是,老臣一遍遍想,这个安定不是我们自己想求就求得了的。中法之战后,虽然列强不敢象以前那个轻易挑衅,可是毕竟是人家强大啊!欧洲的货品源源不断地涌入我国,对国内的企业造成极大冲击,国民生计越来越艰难。而洋人仗势在大清作威作福,欺压百姓,践踏国法,因为有领事裁判权谁都拿他们没办法。何况这些暴乱,是打的‘剪国仇’、‘除民害’的口号,老百姓被逼到头才攻击他们的!皇上,他们赌上的可是身家性命啊!”

光绪头有些发涨。但他是个明理的人,拱手道:“容朕好好想想。”

他唤过宫外值守的首领太监寇连材,令他速以黄匣递慈禧太后阅示。凡朝廷重大事件,他都必须如此办理。这个事他曾经以为是对皇权的侵凌,如今已经不算什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