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代言情晚清第一妃
334600000041

第41章 国士大儒(2)

光绪八年,朝鲜发生“壬午兵变”,旧军队仇恨闵氏集团与日本的勾结,冷落自己。由“霉米事件”为导火索,一举攻陷汉城王宫——昌德宫,杀死日本使馆的8名馆员,执政的明成皇后出逃,大院君重新掌权。日本乘机派遣军舰进抵仁川,吴长庆奉命督师支援朝鲜平定叛乱,以阻止日本借机发动侵略战争。当时他和袁世凯先后进入吴长庆的淮军“庆字营”,是吴长庆的文武两大幕僚。张謇随庆军从海上奔赴汉城,为吴长庆起草《条陈朝鲜事宜疏》,并撰写《壬午事略》、《善后六策》等政论文章,主张反抗侵略,对外持强硬政策,由此受到南派“清流”首领潘祖荫、翁同龢等的赏识。

光绪十年吴长庆被李鸿章排挤,原庆军被分裂成几块,他只带少数兵将回国,驻防金州,袁世凯则留朝鲜接统“庆字营”。不久吴长庆抑郁而死,张謇看透军营的黑暗,离开庆军回归故里,重新拿起考具,预备进入文官行列。

谁料他在京名气大盛,但功名多羁,即使翁同龢等人多方帮助亦是不中。时下年近四十,半生坎坷,穷困潦倒,真是灰心丧气已极。然英雄不当拘于一时一事,多年后他跻身于中国近代著名的实业家、教育家之列,其功业之显赫,连******在建国后谈到中国民族工业,都说“轻工业不能忘记张謇”。

翁同龢早上奉旨去了趟皇宫,刚刚回来,略微收拾一下准备往醇王府。醇王病了,光绪皇帝嘱他代看。中国老传统看病人要上午去,可也不好去得太早,以免王府里慈禧派的人说闲话。

文廷式领着张謇一进门,翁同龢脸上就露出发自肺腑的笑容,连仆人看了都觉得诧意。在翁同龢的门生里,最看重的就是眼前的两人,尤以张謇为要。如今孙子新丧,他更喜爱这些多才多艺的年轻人了。

这些年来,翁同龢为了让张謇大魁天下使劲浑身解数,内情不足为外人道,但一片拳拳爱才之心可鉴。但张謇就是不中,越是这样,翁同龢越认为张謇一定会有大作为。